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学大纲》对我们的进修和教学帮助很大。但在“真理”一章中,我们对“客观真理”、“相对真理”、“绝对真理”等概念有一点看法,提出来和同志们一起讨论。一、不必用“客观真理”这个概念。真理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们头脑中的正确反映。从这个定义不难看出,真理是主观和客观相统一的产物,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其形式是主观的。如果没有主观和客观的统一,也就没有认识,也就没有真理。  相似文献   

2.
“客观真理”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什么是客观真理?理论界众说纷经。近年来《汉中师范学院学报》发表了几篇这方面的争论文章读后颇受启发。本文试图通过对“客观真理”几种较流行观点的评析,以进一步促进学术界对真理问题研究和探讨的深入。一、认为客观真理就是客观世界、客观事物或客观规律。如,有的学者主张把客观真理直接定义为“客观事实或客观的发展规律”①。按照这种说法,客观真理就是客观事物或客观规律。这种表述显然是不确切的。首先,真理是认识论范畴。反映和被反映不能等同,“我们表象的对象和我们的表象有区别”②。其次,客观事实本身无所谓真假。真假…  相似文献   

3.
"客观真理”论片面地强调了真理的客观性,割了真理中主观与客观的辩证关系,在理论上造成了诸多矛盾。真理的本质属性应该是主观与客观的相符性,这样理解才能在真理观上真正坚持和贯彻唯物主义和辩证法。  相似文献   

4.
究竟什么是客观真理?理论界众说纷纭。本文试图通过对“客观真理”几种较流行观点的剖析,以进一步促进学术界对真理问题研究和探讨的深入。 1、认为客观真理就是客观世界、客观事物或客观规律。如,有的学者主张把客观真理直接定义为“客观事实或客观的发展规律”。 按照这种说法,客观真理就是客观事物或客观规律。这种表述显然是不确切的。首先,真理是认识论范畴。反映和被反映不能等同,“我们表象的对象和我们的表象有区别”。其次,客观事实本身无所谓真假。真假只是人的认识的属性,只有客观事物反映到人的思维中,形成观点、意见等等时,才谈得上真假,才有真假的分别。最后,把客观真理定义为客观事物或客观规律,没有什么理论意义或现实意义。如果说,真理或客观真理就是客观世界、客观事物或客观规律本身,那么,人们对真理孜孜不倦的追求就显得多余了。因为,客观世界、客观事物或客观规律在没有人的时侯就存在着,并且是作为真理而存在。何需人们付出艰辛的劳动,甚至于献出宝贵的生命?  相似文献   

5.
对马克思主义真理观中的两个颇有争议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认为真理性认识应包含正确的感性认识,因为正确的感性认识是主观和客观相符合的认识;“客观真理”概念不宜使用,因为真理属于认识范畴,不是客观事物本身,使用“客观真理”概念容易混淆主观与客观的界限。  相似文献   

6.
李校利同志在其《“客观真理说”的内在矛盾》(《汉中师范学院学报》1995年第1期)一文中认为:流行于我国哲学界的“客观真理说”是出于对列宁论断的片面的误解。是用被反映的客观来证明作为反映的客观,从而将主观认识与客观存在、真理与客体相等同,把物质与意识、思维与存在相混淆,将真理实体化、本体化,完全是在本体论意义下谈论真理,否认了真理是主观认识的范畴,排除了真理的认识论意义,在某种意义上是与实践标准相矛盾的,并且不能合理地说明真理与谬误的辩证关系。据此,李校利同志提出要“放弃‘客观真理说’”,认为“放弃…  相似文献   

7.
客观真理及其基础上的真理之一元论,是马克思主义真理观的一个基本观点。近几年理论界颇为流行的“真理元多论”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的真理观,其政治目的是否定四项基本原则。因此,坚持客观真理,清除“真理多元论”的影响,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关于真理范畴的归属问题,哲学界众说纷坛,莫衷一是.“主观范畴论”认为真理作为“正确”的意识,依然属于主观范畴;“客观范畴论”则认为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的本性也是客观的,所以真理属于客观范畴.上述观点使我们不得不思考下述问题:第一,“主观范畴论”是在“本体论”范畴的意义上考察真理归属问题的,是在主观与客观绝对不相容的对立的思维中获得的结论,那么真理在哲学整体系统中究竟是属于本体论范畴,还是应该属于认识论范畴?第二,“客观范畴论”在考察真理范畴归属问题的时候,是以“真理的本性是客观性”这一命题作为理论前提的,那么,客观性真的是真理的本性吗?第三,“主观范畴论”和“客观范畴论”在考察真理范畴归属问题的过程中,都把真理当作一个“固定范畴”,也就是说,他们都是以对真理范畴的静态理解作为研究的出发点.那么真理究竟是一个抽象的固定范畴,还是一个具体的历史范畴?对于这些问题,笔者的基本看法是:在哲学整体系统中,真理不属于本体论范畴,而属于认识论范畴,对于真理范畴自身性质的考察应在认识论中展开,而不应在本体论中进行;在认识论中考察,真理的本性不是客观性,而是主观与客观的符合性、一致性,真理的实现实质上是“主体和客体的一致”、“客观性和概念的同一”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很久以来,“客观真理”这一提法广为流行,无论是在哲学教科书中,还是在报刊文章中,一般都是把“客观真理”当成“真理”的同义语,认为这个提法是个“经典命题”,它揭示了真理的最本质特征,和唯心主义的“主观真理论”从根本上划清了界限;认为“客观真理”的含义既包括其内容的客观性,也包括检验真理的标准——实践的客观性,等等。对于这些见解,也曾有人提出疑议。中国人民大学《教学与研究》1980年第3期上就有一篇  相似文献   

10.
真理是客观的 ,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 ,这一提法带有明显的片面性 ,它歪曲了真理的本质 ,造成真理问题的模糊不清和诸多理论上的矛盾。真理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 ,其本性是主观符合客观  相似文献   

11.
关于教育价值取向的理论思考—— 我们对大学生的价值教育一直在两个问题上进行探索。一个问题是教育内容上的客观真理与主观真理的关系,另一个问题是教育内容上的真理过程论与终极真理论或真理一次完成论的对立。客观真理这个问题在我们的价值教育中比较注意,就目前历史阶段所  相似文献   

12.
八、科学精神 (一)求真、求实、客观精神主张客观真理,即认识到真理是可重复的,可检验的;主张实事求是,即认识要从“实事”而不是从“虚事”出发,找出事物发展的规律;科学的本质并不仅仅是证实真理,而且还包括不断发现以前“真理”的错误或不足,不断更新真理。主张理论与实践一致。  相似文献   

13.
客观真理即真理是意识对客观存在的真实反映,其形式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从静态看,客观真理即相对真理,从动态看,客观真理即绝对真理,客观真理不是客观存在,列宁关于客观真理的观点是一元的。  相似文献   

14.
被我国哲学工具书及教科书普遍采用的“真理客观性”观点均认为,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所以真理也是客观的,真理与客观真理是等价的范畴,客观性是真理的根本特征和本质属性。笔者以为,这些几乎是常识性的观点,它的基本论据、推理过程及其结果都存在严重的逻辑错误和内在矛盾,因而从根本上说是站不住脚的。现就笔者对其存在的疑义举要如下:一疑──“真理客观性”观点与实践标准相矛盾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应该是能把主观与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对照,从而确定认识是否符合客观实在…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认为,真理是具体的。对真理的具体属性作具体分析,应该成为讨论真理有无阶级性问题的一个基本原则。 (一)真理论有两大问题:一是主观真理和客观真理的问题;二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问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唯物地又辩证地回答了这两大问题,指出凡真理都是客观的,相对的,又是绝对的。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这是一切真理共同的,普遍的和本质的属性。至于真理的阶级性问题,根本不是真理的普遍属性,而只是某些真理的特殊属性。因此,马、恩、列、斯和毛泽东同志都从来没有作出“真理有阶级性”或“真理无阶级性”的普遍性结论。坚持具体真理具体分析,这正是马克思主义的严格科学态度的表现。  相似文献   

16.
客观真理的辩证探析黄世江一、内容的客观性和形式的主观性真理是标志主观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的意识对客观世界的正确反映。凡真理性的认识,其形式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就是主观形式和客观内容的统一。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不是主观自生的,而是人...  相似文献   

17.
一什么是真理?真理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们意识中的正确反映,或者说,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首先,真理是一种认识,它和谬误一样,同属于认识论中的范畴,是主观概念。其次,并不是任何一种认识都能称为真理,只有正确反映了客观实在的认识才能称为真理。人们有时把它称为客观真理,乃是为了突出它所反映的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所以,真理、客观真理和正确认识是同一概念。在日常生活用语中,用来表现认识成果的,有观点、理论、学说等名词。因之,正确观点、正确理论、正确学说  相似文献   

18.
在真理的本质属性这一问题上,“客观真理说”与“主观真理说”都存在着形而上学的缺陷,要克服这一弊端,就要从真理属性的多样性出发来认识真理的本质属性问题。真理的科学性才是真理的本质属性。  相似文献   

19.
真理问题一直是哲学史上争论不休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从根本上驱散了笼罩在真理观上的迷雾,露出了真理的真面目,原来真理只能是客观的。但旧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产生了。真理是客观的,这已为人们所公认。可是,该如何理解客观真理呢?至今仍在争论。有同志提出:“真理的客观内容就是存在于人类经验之外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就这个论断中,把真理的客观内容和客观存在对举看,二者似有区别;但就使用了“就是”二字看,二者又似乎无差別了。如果去掉其中  相似文献   

20.
后现代主义强调用语言游戏来代替符合论,认为真理是以共同体为基础的,没有客观真理,只有主观真理和相对真理。后现代主义真理观虽有其合理的一面,却存在着不可克服的困难,这使它难以成为主流真理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