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电石灰改良盐渍土现场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托沧黄高速公路第七标段K80+400~K80+550试验段用土进行不同含盐量试验研究,主要对电石灰改良盐渍土的液塑限、改良土的击实性、室内CBR和改良土的压缩特性等性能指标进行试验研究。通过研究,给出该标段合理的施工方案,为今后类似工程的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对一种人工合成筑路材料抗疏力固化土的路用性能进行工程应用研究.通过进行室内重型击实试验,确定了抗疏力固化土的最佳含水量及最大干密度.检测应用路段无侧限抗压强度,满足公路工程要求,并对抗疏力固化土的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提出了要求.通过工程验证,抗疏力固化土在公路工程养护中有着良好的路用性能,作为环保型新型筑路材料,抗疏力的...  相似文献   

3.
以工程实际为依托,根据击实试验结果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深入浅出的将土工击实试验的理论基础、作用机理做了详细的描述;对试验主要使用仪器、试验所用土样的制样、击实过程及试验数据处理步骤进行了说明;并对可能会影响试验结果的因素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全风化花岗岩作为高速公路路基填料的可能性,对试验路填料进行了室内击实、CBR试验及现场回弹模量、弯沉、压实度等检测。检测结果表明,改进CBR试验方法评价填料时可用作下路堤填料。论文还在分析静碾压实机理和振动压实机理的基础上,提出全风化花岗岩路基填筑的合理施工工艺及含水量、压实度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5.
击实试验是衡量实际施工中土体被压实或夯实到最优程度的室内指导性试验,对土木工程的抗压、抗剪、抗渗等性能有重要意义。在探讨击实试验中的密度、含水量、干密度在数学及土力学意义的空间图形关系基础上,应用数值分析原理并采用分段三次多项式插值方法,自编Matlab程序,有效、快捷地确定击实曲线峰值点以及绘制成果曲线,克服了应用"图解法"的不准确性和不方便性。该方法可应用于不同地区的黄土击实试验中,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土木工程中,一项关键的试验项目就是击实试验,对击实试验的结果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包含土样、含水量及余土高度等,本文主要对这几个影响试验结果的因素进行分析。同时,通过试验结果,对比分析不同土样导致的试验结果差异,对实际室内温度下的含水量与理论含水量的关系进行分析,并对余土高度控制的方法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7.
膨胀土具有遇水膨胀、失水收缩的工程特性,掺加一定量水泥对其进行改性是处理膨胀土相对成熟的方法之一。以引江济淮工程江淮沟通(安徽段)J005-1蜀山泵站枢纽渠道边坡4%水泥改性土碾压试验为依托,通过现场碾压试验组织及分析,研究不同铺填厚度、不同铺土土料含水率以及不同碾压遍数情况下,4%改性土填筑质量的变化规律,进而确定渠道边坡改性土换填施工参数。  相似文献   

8.
路基施工的质量以压实度为主要控制指标,它与干密度有重要的关系,通过对路基土的击实试验研究,提出经济、合理的压实功能,对提高道路工程施工质量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以良好的水稳定性及足够的强度等特点,被广泛地应用于道路的新建与改扩建工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压实度控制因素较多,施工中如果不重视这些因素并采取有效措施,会导致工程范围内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压实质量存在差别,进而影响道路整体的使用寿命.本文从室内试验及施工角度详细研究了矿料级配、松铺系数、碾压工艺对水泥...  相似文献   

10.
最大干密度是路基和基层压实度确定的关键指标,不同试验方法影响着最大干密度的试验结果。选取4种路基或基层土样,分别通过击实试验和表面振动压实试验,对土样最大干密度的影响进行研究。研究表明:表面振动压实试验得到的最大干密度均大于击实试验得到的最大干密度,约为击实试验得到的最大干密度的1.03-1.09倍;随着土样最大粒径的增大,表面振动压实试验得到的最大干密度与击实试验得到的最大干密度均出现增长趋势,且增长趋势逐渐变缓;表面振动压实试验得到的最大干密度与击实试验得到的最大干密度比值随土样最大粒径的增大,出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采用表面振动压实试验作为土样最大干密度的确定方法可以更为准确地反映路基和基层的压实质量。  相似文献   

11.
《地球概论》是高等师范院校地理科学专业的一门先行专业基础课程,但当前教材建设中面临着知识陈旧、体系老化、地理特色不明显、缺乏实践素材等诸多问题。《地球概论》教材建设应遵循"新颖"、"特色"和"实用"的基本原则,形成适合时代要求和地理科学专业特点的"立体化"教材资源和新教材体系结构。  相似文献   

12.
夯扩桩单桩承载力估算公式的修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夯扩机理对各土层扩大头形状和桩端阻力影响 ,提出了对单桩承载力公式和扩大头计算公式的修正 ,并给出常用土层的参考取值  相似文献   

13.
目前对陡坡寺组风化料在大面积填筑压实工艺中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供借鉴.在昆明新机场建设中为了确保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施工前开展了有针对性的试验研究.通过振动平碾和振动凸块碾碾压试验成果分析,建议陡坡寺组强风化料的填筑压实采用振动平碾进行.研究结论已成功运用于昆明新机场的建设中.  相似文献   

14.
水泥稳定土延迟时间对强度和干密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许原 《南平师专学报》2005,24(2):68-69,57
通过对商丘一开封高速公路No.15标、No.16标水泥稳定土的击实试验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分析讨论了水泥稳定土延迟时间对强度、干密度的影响,认为在施工中应根据不同土质的延迟时间来指导和控制施工过程,以保证抗压强度和压实度,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5.
The quality of compaction is key to the safety of dam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However, because of incomplete information about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and the unknown relationship between compaction quality and the factors that influence it, traditional evaluation methods such as neural networks and multivariate linear regression models fail to take uncertainty fully into account. This paper proposes a cloud-fuzzy method for assessing compaction quality by considering randomness, fuzziness, and incomplete information. The compaction parameters and material source parameters are the key parameters in the assessment of compaction quality. A five-layer neural-network model of compaction quality assessment is established that considers compacted dry density and its classification membership and probability as the criteria, and the rolling speed, rolling passes, and compacted layer thickness as alternatives. Because of uncertainties in the criteria and alternatives, the cloud-fuzzy method, in which a fuzzy neural network is extended with a cloud model to handle uncertain and fuzzy problems more effectively, is introduced to determine the compaction quality. A case study is presented to evaluate the compaction quality of a hydropower project in China.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cloud-fuzzy model is feasible in relation to precision and makes up for the sole focus on precision by traditional methods. The proposed method provides a triple index for understanding compaction quality, which facilitates assessment of the compaction quality of an entire dam surface.  相似文献   

16.
通过某工程实例,说明强夯法在加固饱和粉土地基中的设计和施工方法。通过现场原位测试及土工试验分析,对强夯法的地基处理效果进行了检验,对强夯法施工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通过荆宜高速公路项目的工程实践,介绍了改性稀浆封层的定义与特性、用途与优点、混合料配比与原材料选择、施工基本要求、施工质量控制及其它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8.
阿拉沟枢纽工程沥青混凝土心墙大坝最大坝高超过105m,工程量大,施工难度大,且沥青混凝土心墙需要进行冬季施工,其施工质量的控制是关键,包括材料选择与配比、拌合与运输、入仓与碾压、材料试验与质量检测等多个控制环节。介绍了碾压式沥青混凝土心墙施工的一般技术要求与做法,着重描述了沥青混凝土心墙在-20℃范围内的冬季施工方法与措施,以供类似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19.
压实度计算结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单一的压实度指标难以反映沥青混合料的密实程度。本文提出选取试验路密度作为计算压实度的标准密度,在施工中用控制碾压工艺的措施保证沥青路面的压实,以期减少由于压实不足造成的水损害。  相似文献   

20.
新型稀土永磁材料、稀土超磁致伸缩材料、稀土发光材料及稀土陶瓷材料已广泛应用到了我国的工业、农业、国防和高科技产业等领域,并在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技术经济效益,展示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