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2 毫秒
1.
新世纪:教育与人   总被引:49,自引:0,他引:49  
教育的贫乏源于哲学的贫乏 ,哲学的贫乏源于对人单向度的理解。人不是单一因果关系的对象 ,而是自己综合意识的对象。人是能使自己获得新的生命的生命体 ,故教育的本性就是使人更像人 ,教师的神圣使命则在于使学生自己成为他自己灵魂的工程师。大学的崇高性来自于大学独立的个性和自由的精神。大学的理念首先是校长的理念 ,它植根于大学的传统 ,附着于大学主流文化。一流的大学要有一流的大学理念 ,新世纪的大学理念将以人文为基调 ,人文与科学的高度融合为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2.
关于文、理、工三者的关系,可以达到共识的看法是,理引领着工,文引领着理。没有一流的理,就没有一流的工;没有一流的文,就没有一流的理。凡世界一流大学,必有一流的文、理。没有一流的文、理,就不可能是世界一流大学。没有一流的工,却可以有世界一流大学。工科的重大意义是具有相对性。对于全社会,对于一个国家的整个高等教育体系而言,工科是必需的,十分重要。但即使就经济的发展来说,文、理、工的那种逻辑关系也是不可忽视的。就个人发展来说,一个人最好是文理工都行;在走向专业时,无论做事还是做人,无论做什么事,文都是不可或缺的。一所大学要想文理工都强大是很不容易的,单一的工或者单一的文或理要想成为杰出者,都有一定困难。更有可能成为杰出者的是文理组合。真正意识到自己使命的大学,应当特别自觉地看重人文教育。没有人文大师的大学,难以有科学大师;没有人文大师的国度,也难以有科学大师。  相似文献   

3.
创办一流的研究生教育我们缺什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建一流大学需要一流的研究生教育,那么,什么样的教育才是一流的研究生教育?要创办一流的研究生教育,我们缺什么? 一流大学是能够吸引一流师资、一流生源,培养一流人才,创造一流科研成果的大学。  相似文献   

4.
人才培养与教育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什么是一流大学?一流大学必须要有一流的大师、一流的成果、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校园,更重要、更关键的是要培养出一流的人才。一个大学的知名度和品牌,最关键的是取决于这个大学的毕业生在社会上做出的成就和在工作岗位上作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已成为我国许多大学的目标,但“世界一流大学”概念本身存在着界定不确定的问题。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问题上,还存在规模大、经费多等认识误区,而世界一流大学所具备的大学精神、一流的大学校长、一流的学术成就等还没有引起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6.
论点选辑     
一流大学亟需重建现代学术制度庞学铨在《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2期撰文指出,现代大学制度包括两个基本方面:一是大学的法律制度和治理结构,其核心内容首先是大学作为独立法人,能够对自己的行为负担独立的法律责任,在遵守宪法、法律的前提下具有充分的自主性。没有自主性的大学就不属于现代大学,更谈不上“走向一流”。同时,要建立合理高效的校内组织架构,以保证学校按照教育与学术规律  相似文献   

7.
论点选辑     
一流大学应有的文化品格汪银生在《科学网》2月24日撰文认为, 一流大学的文化品格应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人文与人本品格。以人为中心,突出人的发展,把教育与人的自由、尊严、幸福、终极价值紧密联系起来,将理想、追求、伦理道德、严谨求实、宽容合作的人格品性教育贯穿大学教育的全过程,树立终极关怀、和平文化、科学伦理、全球环境的大学观,使学生获得正  相似文献   

8.
中国要建成世界一流大学,必须弄清楚世界一流大学的内涵与标准是什么,怎样才算世界一流大学。中国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大学缺乏自治权,教育行政化严重;大学没有学术自由,学术水平极其低下;缺乏世界一流的师资队伍;培养不出世界一流人才;缺乏世界一流的大学管理制度与经验。  相似文献   

9.
世界一流大学以拥有若干门一流学科为标志,而一流学科的形成往往以恰切的学科布局和发展战略为前提。基于学科功能和属性的分类标准,以10所全球顶尖年轻大学为研究对象,分别从学科分布结构、发展模式、特色战略和绩效特征四个方面,反映年轻顶尖大学在实现跨越式发展过程中所采取的学术战略。研究表明,年轻大学有可能在短期内实现学术上的跨越式发展,但前提是具有适切的学科布局及战略选择;促成一流学科和一流大学并非是"自古华山一条路",更可能是"条条道路通罗马",学术制度的创新是大学走向卓越的永恒理念;后发型国家切勿盲目模仿成功的学术制度,唯有扎根本土的制度环境才能探索出有效的一流学科和一流大学模式。  相似文献   

10.
一所大学要想跻身于国内一流大学或者世界一流大学,那它不仅仅要有一流的科研设备、校园环境,更重要的是必须具有一流的教师队伍。因为只有一流的教师才能培养出一流的学生,才能赢得一流的学术声誉、社会地位,才能更好地吸引一流的学生前来深造。要想成为一流的大学,就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理论有三个命题:第一,人能劳动;第二,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第三,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研究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理论,除了使我们对什么是人有了更系统的认识外,还使我们从人的本质的角度对劳动、学习、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人的需要及中国实现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等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从而有助于个人成为更加自觉上进的人。  相似文献   

12.
近代西方人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感性的人到抽象的人,再到自然的人的发展过程。这一过程是通过理性主义人学和自然主义人学表现出来的。但二者都只是执着于人的本质的不同侧面,并没有真正揭示出人的全面本质。只有马克思通过对德国古典哲学和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批判,超越了近代西方人学,确立了人之存在的现实基础——实践,并以此为出发建构了“总体的人”的人学体系。  相似文献   

13.
人是完整的、健全的“存在”,但由于种种原因,人可能变成“不完整的人”或“不健全的人”。“非理性的人”和“单向度的人”都是人之不完整和不健全的表现。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关键作用,现代人的发展要克服诸多的“现代性”缺陷,向完整、健全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4.
人是完整的、健全的“存在”,但由于种种原因,人可能变成“不完整的人”或“不健全的人”。“非理性的人”和“单向度的人”都是人之不完整和不健全的表现。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关键作用,现代人的发展也要克服诸多的“现代性”缺陷,向完整、健全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5.
教育的直接意义是人——教育的实践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代又回到了实践年代,实践的涵义从亚里士多德到现在,经历了曲折的变化。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实践的核心是善的活动,是人对人的活动,人对自己的活动,实践是一个伦理学概念。亚里士多德以后的岁月,实践又发展了新的涵义:人对社会的活动,人对自然的活动。没有伦理学教育是不可能的,因为教育实践必须是善的活动,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对人的改造是直接的,教育对社会的改造、教育对自然的改造都是间接的。在社会发生分化的这个年代,教育的许多功能已经被社会新领域分担,强调教育实践的对象是人,是对本真教育的恢复。教育应该集中于人,不能对教育赋予过分的功能。  相似文献   

16.
对技术时代中的教师素养的分析与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是一个崇尚技术的时代 ,教师职业也不可避免地带有浓重的技术主义特色。教学的技术、技艺成了教师的生命线 ,相对而言 ,职业理想与信念、价值追求等就成为次要甚至是无足轻重的了 ;由于技术和教师职能专业化的加强 ,教师的教育使命感和整体教育效能感下降 ,呈现出“业有专攻而胸无大志”的状态 ;同时 ,由于职业规范的限定 ,教师在满足规范伦理要求的同时 ,渐渐失去了对内在美德的追求。这些特征一方面反映了整个技术时代人被技术与技术性思维所规训的现状 ,另一方面也昭示出教师职业的某些危机 ,这些危机需要我们加以重视和改造  相似文献   

17.
时代又回到了实践年代,实践的涵义从亚里士多德到现在,经历了曲折的变化。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实践的核心是善的活动,是人对人的活动,人对自己的活动,实践是一个伦理学概念。亚里士多德以后的岁月,实践又发展了新的涵义:人对社会的活动,人对自然的活动。没有伦理学教育是不可能的,因为教育实践必须是善的活动,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对人的改造是直接的,教育对社会的改造、教育对自然的改造都是间接的。在社会发生分化的这个年代,教育的许多功能已经被社会新领域分担,强调教育实践的对象是人,是对本真教育的恢复。教育应该集中于人,不能对教育赋予过分的功能。  相似文献   

18.
教育即培养人的活动,其本质在于促进人的社会化。教育在传递人类社会所创造的一切文明的过程中,促进了人的发展。教育学即育人之学,培养人是教育学的立足点,人的问题就是教育学的核心问题,教育学理当关注的是“人——文世界”。在此意义上,教育的本质决定了教育学的学科属性,教育学是真正的人文之学。  相似文献   

19.
论人的课程     
教育是人自己的教育,学校提供教育的课程,也应当是人的课程。人的课程具有将人从自然人引向更高大、更高尚的人过渡的崇高使命。因此,课程改革并不只是文本本身的变革,更需要普遍看重的是思想的变革,若没有最能显示人性的思辨工作,其生命力是很有限的。  相似文献   

20.
从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客观要求为立足点,以大学教育的人文原则落实大学内涵,针对外语学科教育存在的问题揭示大学外语教学中人文教育脱离实际的状况。在对外语教学中大学人文教育的研究基础上,指出外语人文教育在把握西方人文知识的同时,还应注入人文本土化元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