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办名校是指在当地办学质量和声誉较好的公办学校。目前公办名校转制,既是政策禁区,也是观念禁区。公办名校能不能在产权层面上实现转制?转制到底给政府、学校和老百姓带来了什么?民办教育能不能走出“补充”的窘境?江苏省宝应县三所公办名校转制的成功实践,较好地回答了这些问题。在宝应县,转制前的“惋惜”、“怀疑”和“责难”,已经被今天的“理解”、“庆幸”和“赞叹”所取代。作为淮安外国语学校校长,翔宇教育集团总校长,我参与策划,失去并亲历了宝应县三所公办名校的转制改革,今天,对这场改革进行回顾和总结,是十分必要的,但是,由于笔者身处其,有些观点恐怕偏颇难免,希识者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2.
上海市若安高级中学是一所由上海市第十中学分支而来的公办转制学校。学校创办于1906年,曾名“民立女子中学”、“上海市第十女子中学”。已故著名教育家吴若安女士为学校解放后首任校长。  相似文献   

3.
一、什么是转制学校从转制本身的含义来看,应该是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的双向转制,即从过去的公办学校的性质转变为民办学校,或者相反,从民办学校的性质转变为公办学校。我们这里主要讨论的是前者。目前,我国公办中小学转制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1)基础相对薄弱的学校、企业分离出来的中小学校、新建小区配套学校,借助重点公办学校的资源及影响,或通过引进新的著名校长创办特色学校而改为转制学校。(2)基础较好的学校,利  相似文献   

4.
公办学校转制作为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一种新的探索模式,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转制的出发点是通过转变投资体制、管理体制和学校运行机制,以扭转我国传统公办学校日益暴露出的投资渠道单一、经费不足、管理机械、特色暗淡等弊端,达到增强公办学校活力、改善基础教育阶段办学环境的目的。经过十几年的试点实践,公办学校转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随着各地义务教育阶段公办转制学校的数量大幅上升,转制的形式类型逐步增多,由“转制”引发的一系列矛盾和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和争论的焦点。  相似文献   

5.
从1993年左右开始,全国范围内扩展了不同形式的“公立中小学转制试点”工作(这些学校通称为“转制学校”)。这一试点引起了无数争议:赞成者认为是一种新机制的尝试,拓展了优质教育资源;反对者认为没有根本性的创新,倒是有可能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和不公平竞争。与争议相伴的转制学校在1998年前后迅速增长,一些地区出现了转制学校数量超过民办学校的现象;转制过程中存在的不规范性、“翻牌学校”、高收费等问题也越来越多地被曝光。虽然《民办教育促进法》未明确是否将“转制学校”列为规范对象,但随后出台的《实施条例》第六条对“公办学校参与举办民办学校”做出了一系列限制性规定,并明确指出“实施义务教育的公办学校不得转为民办学校”。这些内容在相当程度上被认为是专门针对“转制学校”而定的。规范转制行为,明确转制学校的发展方向,已经成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必须考虑的重大问题。为此,本刊特邀几位专家学者对转制问题的来龙去脉、现状、发展方向进行分析,抛砖引玉,以供研究和决策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6.
这是一所曾经颇多争议的学校。她的名字叫翔宇教育集团。2001年,她将宝应县三所最好的公办学校——宝应县实验小学、宝应县实验中学和宝应县中学——捆绑收购,开了中国民间资本收购公办(且是基础教育)名校的先例,公办名校(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该不该一卖了之?公办中小学名校集体转制民办,是不是意味着要加重老百姓子女的教育成本?所谓“宝应模式”,是不是又一种形式的国有资产流失?关于她的“前世”——公办中小学名校捆绑转制,媒体已经多有报道,本刊也于2004年第4期(教育管理)用“独家策划”的方式,对所谓“真假民办”作了专题探讨。5年过去了,今天我们再一次将目光投向她,是想看看她的“今生”——转制以后的公办中小学名校究竟发生了什么?寻找她的管理秘笈——是什么力量使她能够立于潮头、独领中国民办中小学教育风骚?  相似文献   

7.
公办学校“转制”改革是近年来基础教育领域重要的制度创新,它引发了学校管理全方位的改革。北京基础教育“转制”试点校,在建立新型政校关系、办学思路的创新、学校领导体制、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等方面改革所取得的经验,对于推动整个公办学校学校管理的改革和创新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8.
上海现有的民办中小学校,数量不大,其中有不少是由原来的“公办”学校转制衍变而形成的。由“公办”学校转制为“民办”,还有进一步发展的趋势。在转制过程中,许多理论和实践的问题还有待于深入地思考和探索。提出我们的看法,旨在引起讨论,促使上海现有“公办”中小学校在转制中能顺利健康地发展。 一 上海的“公办”中小学校转制为“民办”,在上海基础教育的领域里,是一项重大改革,也是上海社会生活中的一件重大现象。任何的社会重大现象的  相似文献   

9.
关于公办学校"转制"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近年来,我国一些地区在大力发展民办教育的同时,又在一些公办学校中进行了不同形式的转制试验(本文主要指幼儿园和中小学转制),这已成为我国基础教育办学体制改革的重要动向.在江苏,基础教育阶段公办转制中小学(含幼儿园)已有1145所,其中高中(含完中)23所,初中(含九年一贯制)102所,小学59所,幼儿园961所.公办学校转制数量约占全省中小学总数的4.6%.[1]在上海,转制学校数量已经达到非公学校的50%以上,各学段的学生数占全市同级学校学生数的比例分别为:幼儿园4.20%(含民办)、小学2.63%(含民办)、初中4.31%(含民办)、高中9.87%(含民办).[2]其他如广州、北京等地也都进行了公办学校转制试点工作,公办转制学校呈日益增多趋势.  相似文献   

10.
关于我国“教育民营”现象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民办学校的大量涌现,我国的“教育民营”现象逐渐显现,特别是近年来公办转制学校、民办二级学院、高校后勤社会化等多种改革模式的出现,“教育民营”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企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公民个人可以依法独立办学,与政府部门和公办学校联合办学,与境外人士、境外教育机构合作办学;也可以选择少数公办学校进行“公办民助”或“国有民办”的转制试验;还可以根据需要和可能,参与学校生活后勤设施的建设,推进学校后勤服务社会化。当前,对于我国“教育民营”现象产生的基本背景、发展现状及主要问题的分析,将有助…  相似文献   

11.
焦苇 《上海教育》2009,(12):20-20
本刊讯 上海学生家长对规范教育收费工作的满意率已连续三年保持在90%以上,并已连续三年未发现被检查学校存在违规收取与入学挂钩的赞助费情况。记者从日前召开的2009年上海市规范教育收费工作会议上获悉,2008年,未发现任何公办学校搞“一校两制”“校中校”和“校中班”,也未发现有公办学校以转制为名或假借办分校、实验校之名乱收费。上海市副市长沈晓明出席会议并讲话。  相似文献   

12.
公办名校应承担3种责任:引领建构学校新文化,促进区域教育整体发展,培养适应未来发展的创新型人才。从实践的角度看,公办名校的转制从产权上转变了学校管理运行方式,建立了学校与政府的新型契约关系。对当前我国公办名校转制的实践状态进行理论分析可从3个视角出发:从新公共管理理论看公办名校转制的社会基础,从制度变迁理论看公办名校转制的发生过程,从产权理论分析公办名校转制的建构路径。  相似文献   

13.
厘清“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界限,将介于“公”与“民”之间的“转制学校”进行清理,是对民办学校进行营利和非营利分类管理的前提。上海地区在2006-2008年间对转制学校进行了深化改革,明确了“还公”或“转民”的方向,其推进过程中的政策设计为实施民办学校的分类管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职教难办,职校校长难当,这早已是共识。那么,怎样才能当好职校校长呢?笔者长期管理职教、指导校长办学,注意研究校长的工作,认为:一名好的职校校长要能够把握职教工作的综合性特点,正确运用教育和经济两个方面运作法则,精于教育、善于经营、长于管理。一位基层领导给职校校长设计一个完整的工作形象,即:教育教学像教授,经营学校像经理,管理学校像县长。要达到这三个“像”,就必须树立四个意识、提高六大能力。  一、四个意识  意识反作用于客观存在,校长树立正确的意识是做好工作的思想基础,对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影响巨大…  相似文献   

15.
在暑气逼人的七月,笔者花了近一个半小时的时间来到上海市铁沙学校。踏入校门,迎面的墙上镌刻着两行大字“上海铁沙学校”“志毅青少年足球训练中心”。访问了这所全日寄宿的九年一贯制公立转制学校,不由对这所学校的校长、教师、学生产生了一股敬意:他们为发展浦东新区川沙镇落后的教育默默耕耘,他们在这里运用先进的教育思想进行着教育改革实验,他们是一批探索当代教育理念的先行者;他们年轻、执着,朝气蓬勃而又坚韧不拔。我们的教育缺什么在浦东社会发展局安排下,铁沙学校第一任校长傅天良走进了校门。傅天良校长以中国知识分子…  相似文献   

16.
20 0 1年 9~ 11月 ,本人赴美国对芝加哥、华盛顿、纽约等 2 0个大城市和部分农村的 9所大学、8所中学、2所小学进行了考察与访问。美国政府对教育非常重视 ,提出了“教育立国”这一发展教育的明确指导思想 ,尤其是强调基础教育在“立国”方面的决定性作用。公办中小学教育经费十分充足 ,在我们所到城市的中小学校长对我们说 :“学校根据教育和教学的需要 ,只要提出经费需求计划或教学仪器设备等物资请求 ,州政府或地方政府就立即派人到校实地考察 ,核实后 ,如数拨款或送来设备。校长用不着为学校经费和物资等硬件发愁。”校长的中心任务是…  相似文献   

17.
上海市特级校长上海市优秀教育工作者中国职业教育杰出校长张云生,中共党员,高级教师。1989年任广灵汽车驾驶职校校长,1992年任交通职校校长,1999年至今任南湖职业学校常务副校长、校长。2000年上海市南湖职业学校成立,张云生校长带领全校教工按照“发展、特色、改革”的办学思路,逐步做大、做活、做强,成为了一所国家重点和上海市现代标志性职校,在校生一直稳定在6000名左右。学校在办学模式和管理机制上不断创新,逐步形成了“以市场为导向,以学生发展为本,面向上海,服务全国,普教职教街接,职前职后沟通,中外合作,产教结合”的格局。学校先…  相似文献   

18.
公办名校转制,可以实现政府、教师、百姓、投资者和学校多方受益。公办名校转制不应该成为禁区。推进一部分公办名校转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教育的良策。转制必须在产权层面上展开。应当辩证地看待国有资产流失。  相似文献   

19.
在虹口教育系统,人们一提起市劳模孙稼麟就会由衷地说:“有了这样的好校长,就会有一所好学校。”1985年以来,孙稼麟分别担任韶山中学、长白职校、统计职校、华东师大一附中四所学校的校长。无论担任哪一所学校的校长,他都能使这个学校大为改观。他把当时基础薄弱的韶山中学,管理戍合格率连续数年达100%的“上海市加强初中先进单位”;他把原来只有三个班级的长白职校发展成为一个拥有27个班级、1200多名学生的有较大影响的商业类职校,并被评估为上海市职业技术学校办学优良单位;他把  相似文献   

20.
(《职业技术教育》2002年第15期《招生之痛》) 就招生而言,民办学校校长比公办学校校长更难。 1996年起,我退休后在一所民办学校工作了4年。每年都参与招生工作。第一年学校招收到30名;第二年63名;第三、第四年就尴尬了,只有“八九条枪”。尽管校长坚守承诺,八九个学生也照常开课,但因人数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