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台港文学是中国当代文学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以前,由于历史的原因,这部分的文学没有得到很好的研究。新时期以来,台港文学令人瞩目的成就使人们看到了当代文学的另一新天地。与此同时.对于台港及海外华人文学的研究,也蓬蓬勃勃地展开了.逐渐形成了研究的牡观。在这个领域中,王宗法先生是拓荒者之一,多年来他辛勤地耕耘,硕果频频。新近问世的《台港文学观察》,是他奉献给台港文学研究的又一份厚礼。  相似文献   

2.
王维纳 《图书馆论坛》2007,27(2):130-132
国家图书馆制作的书目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全国书目数据制作的总体质量和发展方向,但是国家图书馆的台港数据作为这个数据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笔者作为多年从事台港编目的工作人员,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对目前国家图书馆台港书目数据制作的规范化与质量控制进行了深入地分析,并且对其未来发展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与思考。  相似文献   

3.
苏健 《图书馆界》2007,(3):67-71
本文以国家图书馆的台港文献采选为研究对象,针对2000~2004年台港文献的出版量、馆入藏量、文献价格、经费支出等项逐一进行统计和研究,指出这部分文献采选过程中存在的不合理性及成因,通过对台港地区出版的文献采选数据的分析,为制定台港文献采选政策提供切实依据。  相似文献   

4.
大陆与台港声息不通的局面被打破之后,台港的文化产品便纷纷进军大陆。首先是通俗歌曲抢登大陆,继而有武打及言情小说争奇斗艳,随后影视作品风靡一时。但是台港学者严肃的学术著作还不多见。对娱乐性的文化产品万分热情,而对学术著作却过于冷淡,这种现象恐怕与大陆学术著作出版难的现状不无关系。在这种背景下,武汉大学出版社推出《台港学者论中国文化》一书,是颇有勇气和眼光的。  相似文献   

5.
参加了几次与包括台港出版界同行在内的同业间座谈交流,有些交流过程中现场的一些情况对比,颇有些让内地同行“汗颜”: 确定的座谈交流时间到了,台港同行已整齐地在安排好的位置就坐。内地同行的位子却稀稀拉拉地空着不少,桌签难堪而焦急地等待着主人,有关的主持人不得不一再推迟开始时间。交流进行中,不时有迟到者到来就坐,最甚的迟到达一个半小时之久,且依然“潇洒自如”。  相似文献   

6.
进入21世纪后,受新媒体的影响,西方传统媒介风光不再。我国的台港地区亦复如此,尤其是文学期刊影响为甚。为突破困境,台港文学期刊"八仙过海,曲尽能事"。借鉴台港经验,建议大陆各省市遴选若干文学期刊转入公益事业单位,打造成纯粹、高雅、精致的艺术精神产品。  相似文献   

7.
本世纪70年代以来,台港比较文学研究一直是大陆比较文学或比较文学中国学派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地缘优势,台港学者可以较之内地学者更迅速、更直接地摸到西方学术思潮的脉搏。他们中大多数人曾长期游学海外,受过良好的西方文学研究的训练,诸熟西方当代最新理论成果,因此这些学者在西方理论的汲取和运用上都能有所发现,作出了不容忽视的成绩。吸收、借鉴这一部分研究成果不但有益而且十分必要,近期出版的由香港中文大学黄维梁和四川联合大学曹顺庆合编的《中国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垦拓——台港学者论文选》一书,正是实践上述认识…  相似文献   

8.
一篇小品文的绝妙好题解放前,国民党统治区有一家报纸,对蒋介石频繁打内战深为不满,刊登了一篇小品文,题目是:《摩登论语:战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这个题目是套用《论语》开篇的第一句话:“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文章发表后,该报在一周内竞被罚停刊两次。另一家报纸对此愤愤不平,特意发消息,并加上这样一条标题:《报而时停之,不亦怪乎!》这条辛辣讽刺的绝妙好题,老百姓读之,不亦乐乎!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在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大好形势下,学术界对港台书的兴趣与日俱增,但鉴于进口书刊资料价格昂贵、影响购买,故而供求矛盾显得尤为突出。为将新时期藏书建设工作之矛盾剖析与对策研究具体化,本文选择“港台书采购”作为麻雀解剖,并着重在提高采购技能方面作一点有益的探索。一、提供与需求之矛盾剖析藏书建设的好坏,关键在于调查研究工作。想有针对性地解决台港书采购中的矛盾,首要的是掌握其供求情况。  相似文献   

10.
国外和台港地区的中国古籍索引编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东辉 《中国索引》2004,2(1):12-18
本文论述了国外和台港地区的中国古籍索引编制概况。国外汉学界对中国古籍索引非常重视,结合有关学术研究编制了大量中国古籍索引,其中尤以日本为最,这是日本学者在中国古籍整理研究领域最突出的成果。中国台港地区(尤其是台湾地区)在古籍索引编制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高度重视古籍索引的编制,是台港地区古籍整理研究工作的显著特色之一。  相似文献   

11.
早期,大陆出版界的版权输出,较多从政策的角度去衡量,不太考虑经济收益,近年来这种观念已逐渐被扭转。有些大社名社,基于印数不多,利润不高,对授权本版书给台港,已经没有太强烈的意愿,他们往来的对象已把目标放在了国外著名的出版公司。大陆加入WTO后,政府鼓励业者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大陆业者积极开拓欧美市场,由此相对地也降低了与台港往来的热情,在台湾开放大陆  相似文献   

12.
编辑同志: 平时,我很爱看也偶尔写写“小品文”。这种文章旣短小精悍,又幽默风趣,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不知道小品文是否跟新闻稿件一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一批广西版图书经过贸易形式,转让版权,在台湾、香港出版繁体字本。广西新闻出版局趁各出版社制订1995年选题计划时,举办了一次桂版图书原版本与台港版本对照展览,参展的有八个出版社的图书93种97册,台港版图书(包括部分引进版图书)202册。  相似文献   

14.
彭燕彬的《台港女作家小说精品鉴赏》一书,在大陆台港文学研究领域,是新开拓的一片文学处女地。尤其是以女性评论家的眼光和视角来鉴评台港女性作家的小说专书,在大陆还属第一部。因此该书的出版,在学术分布上就占据了领先的优势。作品鉴赏与作品评论有一定区别,它比作品评论更贴近作品实际,带有更多的作品解读和品味的性质,虽然理论上要求较松,但却必须具有较强的解剖功力。就像指路者和领路者,指路者只需把道路的方向和怎样前进,如何才  相似文献   

15.
冯琳 《兰台内外》2011,(1):60-61
有人说张曼玉是猫,她的眼睛任何时候都熠熠闪光;有人说张曼玉是薄荷,她的笑容随时随地让你透心清凉;有人说张曼玉是小品文,轻灵含蓄、言简意赅。张曼玉潜入了无数人的心底,不老地笑着,不老地美丽着。  相似文献   

16.
《扬州掌故》在资料整合的基础上,比较全面地描述了扬州沧桑的历史变迁和盎然的市井情趣,字里行间渗透着浓郁的文化和生活气息。既有小品文的清新雅致,又不乏学术文章的丰富底蕴,着实精彩。  相似文献   

17.
江苏与台港出版业的交流凌朝栋江苏省近几年来与台港出版事业的合作与交流有较大的发展。据有关人士不完全统计,1989年及以前各家出版社上报数为64种,199mp为20种,1991年为73种,1992年为87种,共计244种。实际上,全省不止这个数,这里主...  相似文献   

18.
《讽刺与幽默》画刊1988年第23期上,刊登了一篇“朦胧市浅薄公司故作高深制造厂的朦胧文学密码机推销广告”,读后先是哑然失笑,静思片刻,又感到些许悲哀。因为这篇小品文原是挖苦那些故作高深的文学作者的,却不幸巴掌打到了我们新闻界某些年轻同志的脸颊上。被这篇小品文“揪出来示众”的文句有“全方位多面体地感应其深层内核玄妙积淀”、“精神超前者才能以多维意识轨迹导向变异心态曝光的显影”、“超前的冲击波打了个未来的盹”等等。这些莫名其妙的语句词汇如同密码,叫人读后啼笑皆非。如此集“密码语”大成于一篇文章中,显然是小品文夸张之处,而其中的若干语句反复出现在报刊的新闻作品之中,却并非少见。“反差”“曝光”之类的摄影术语,近来就特别受人偏爱。  相似文献   

19.
1994年12月7日,当大江健三郎荣获该年诺贝尔文学奖的消息传到日本时,读者们发现书店中大江的作品少得可怜。与福克纳一样,大江在国外的名气远远超过了国内。我在大江获奖前一年就已经注意到他的作品。记得那是1993年秋天,我在北京大学台港文献中心,惊奇地发现金色封面的台湾版《个人的体验》。 2000年9月,大江健三郎应邀访华。自20年代印度大哲、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泰戈尔访华以后,又一颗闪亮的文学之星掠过中国文学的天幕。如果说  相似文献   

20.
日本媒体工厂出版社接连推出连环漫画小品文的畅销之作--<达令是个外国人>和续编(<达令是个外国人2>.在这两本书里,漫画家小栗左多里描写自己与丈夫托尼的日常生活和趣闻逸事,表现了"国际婚姻"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在2004年的当年,两本书合计发行已超过70万册.作为<达令是个外国人>,<达令是个外国人2>的责任编辑松田纪子,在学生时代也很喜欢"连环漫画小品文"类图书.当时她以读者的身份读了这类书,觉得"还有这样的图书,真有趣!"不曾想,今天她竟成为编辑制作这类畅销书的继承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