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菩提树》是声乐套曲《冬之旅》24首歌曲中闻名遐迩的一首,作曲家舒伯特在歌曲中深情地抒发了自己的经历和情感,深入地分析研究乐曲的创作手法,更有利于我们切身感受作曲家的人生历程,并挖掘出其歌曲创作的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2.
作为演唱学习者,应全面把握歌曲,掌握各种音乐形象所要表达的内心感受,通过内心的感受来传达作曲家的意图。本文试在歌剧创作背景,歌曲的曲式结构,演唱技巧,人物形象作探讨,以增强自己音乐素养和提高演唱水平,从而为演唱和学习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阿连斯基俄罗斯伟大的作曲家、钢琴家和指挥家,曾师从圣彼得堡音乐学院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学习钢琴。创作成就主要有歌剧、交响乐、歌曲和钢琴曲等。  相似文献   

4.
格鲁克是德国著名的作曲家以及歌剧改革家,其歌剧创作所具有的独特性对整个欧洲歌剧的发展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其对歌曲方面的改革主要体现的是一种博爱以及民主精神,同时也突出表现了那个年代的启蒙主义思想。意大利对正歌剧进行改革之后创造了喜歌剧,其剧情主要源自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并且塑造了很多理想主义新角色形象。现阶段,学术界对布鲁克歌剧进行的研究大部分都集中于评价以及介绍其歌剧作品的创作、探究其歌剧的改革和音乐风格等。  相似文献   

5.
一、世界上最多产的作曲家世界上作品最多的作曲家当数德国的特利曼,他生于1681年,卒于1767年,在他从事音乐创作生涯中,完成了供一年使用的12套礼拜乐曲,还创作了78种其它场合用的乐曲。此外还创作了40部歌剧,700首管弦乐曲,44首受难曲和若干首协奏曲及室内乐。  相似文献   

6.
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一生共创作了十二部歌剧,《图兰朵》这部歌剧讲述的是外国人脑海中古代中国的故事,这也是他这一生的最后一部歌剧。《主人,您听我说》是剧中较为精彩的一首女高音咏叹调,讲述的是女仆柳儿为了表明对王子的真心,宁可以牺牲生命来保护心爱的人。本文从歌曲的创作背景、艺术分析等两个方面对该首咏叹调进行解读,也加入了一些自己在演唱这首咏叹调时的感悟,目的是更好的分析和体会这首优秀的作品。  相似文献   

7.
徐景新是我国著名的电影音乐作曲家,在艺术歌曲创作上也颇具造诣,他的歌曲创作体现了当代艺术歌曲创作发展的主流。为了更好的表现作曲家的作品,笔者一一聆听了相关音响资料,查阅了数不多的与徐景新有关的书籍、期刊,对其的生平、创作风格、审美理念等进行了一定的了解,以便更准确的表现他的艺术作品。  相似文献   

8.
近日我参加了由国家艺术基金在中国音乐学院举办的"西部少数民族歌曲创作人才培训班",培训单位邀请了国内多位著名作曲家开设歌曲创作讲座,其中有多位作曲家谈到了歌曲创作者应该具备的素养,从中我受益匪浅,结合我自己的创作实践经历,我想谈谈歌曲创作者要创作出好的旋律应该具备的基本条件,希望能够给更多的歌曲创作者在创作上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9.
文艺复兴运动在意大利佛罗伦萨的兴起,促进了意大利歌剧艺术的形成和诞生;歌剧的逐步发展造就了一批卓越的作曲家,而作曲家们的优秀歌剧作品和对创作的积极改进又促进了歌剧的传播和发展。真正的歌剧艺术诞生之前,主要是一些配入音乐的田园剧(DrammaPastorale)、牧(情)歌剧(madrigaleDrammatico)、幕间表演剧(Intermedi)等,它们仅是一些不具有戏剧性的田园歌、牧歌、诗文歌曲。1594年—1597年期间,音乐家雅高伯·佩里(1561-1663)与诗人奥塔维奥·里努契尼(1…  相似文献   

10.
歌剧《茶花女》是19世纪伟大的意大利作曲家威尔第歌剧的代表作,在世界歌剧历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是一部不朽的艺术作品。威尔第凭借着自己对音乐艺术的独特理解和精湛的音乐创作技法,除了在视听上给人们营造出所有伟大的艺术悲剧所必须要具有的"崇高"的审美感召力之外,更坚持把意大利歌剧的传统创作技法与时代音乐风格相结合,用歌剧的艺术形式展现了《茶花女》的文本精旨。从该剧中女主人公的重要咏叹调的角度分析歌剧《茶花女》的悲剧性,以及作曲家独具匠心的音乐语言背后所蕴藏的美学意义。  相似文献   

11.
歌剧的魅力在于它的独特性。歌剧是单个声乐作品的综合与升华,凝聚了作曲家的思想、艺术家的创作表演、舞台编剧的动态美等,我们作为演唱者要想更好地诠释作品,就要知道不同时代的作曲家他独有的艺术审美、个性的风格等等特点。本文从莫扎特歌剧中音乐的戏剧性、皆大欢喜的结局与普契尼歌剧中音乐的悲剧性、死亡结局这几点进行比较,研究两者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2.
普契尼一生中创作的12部歌剧都堪称是经典之作。在创作过程中,他不仅吸取其他作曲家的精华,而且也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创作才能,使得他的音乐旋律优美流畅,情感表达细腻悠长,音乐风格独树一帜,自成一体。普契尼的歌剧因其新颖的创作手法,至今仍然活跃在世界各地的歌剧舞台上。  相似文献   

13.
王锡仁音乐作品特色漫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四川籍作曲家王锡仁创作的歌剧《红珊瑚》是建国以来的优秀民族歌剧之一,他作曲的《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父老乡亲》等歌曲亦广为流传。这些作品的艺术特色,体现在民族风格和民族情感的有机结合上,也体现在借鉴戏曲、民歌手法和发挥现代作曲技法的有机统一方面。  相似文献   

14.
朱塞佩.威尔第是19世纪意大利伟大的歌曲作曲家。在他一生创作的26部歌剧中,他塑造的歌剧中女角色有着相当重要的位置。威尔第为我们塑造出了很多出色的女主角。本文重点选取《埃尔纳尼》、《弄臣》、《阿依达》这三部歌剧为例,对剧中三个女主角埃尔薇拉、吉尔达、阿依达的戏剧形象进行分析,找出她们三人性格中的共性特征。  相似文献   

15.
由施光南作曲、韩伟作词的歌曲《马铃声声响》是一首女中音歌曲。通过对其创作背景分析及对作曲家施光南的介绍,综合分析了歌词所表达的情境与情感,以乐曲节奏分析和旋律音调特征分析相结合,以形象性音乐特征与歌词意义结合分析了歌曲的思想内涵与情感,并结合声乐教学中对歌曲情感的处理,分析了《马铃声声响》一曲的情感表达,运用声乐演唱技巧及方法体现歌曲情感,对歌曲体现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16.
拉赫玛尼诺夫是俄罗斯著名钢琴家、作曲家,创作的歌剧《阿列科》堪称俄罗斯歌剧的典范,歌剧剧本取材于俄罗斯著名诗人普希金的诗歌《茨冈》。著名咏叹调《人们已入睡》是歌剧《阿列科》中的经典歌曲。同时,也是表现男主人公阿列科性格的唱段,本文主要从歌曲的演唱、蕴含的情感等方面来分析《人们已入睡》这首咏叹调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7.
威尔第是19世纪意大利伟大的歌剧作曲家,他在继承意大利歌剧传统的基础上,从艺术创作的源泉与动力的革命性出发,构建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取得了歌剧创作上的创造性的伟大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18.
歌曲审美与歌剧唱段审美分别具有着自身的一些特征,但存在着很多的联系,它们相互包含,又相互独立,本文将先分别从歌曲审美特征和歌剧唱段审美特征谈起,进而谈到它们两者在审美中的联系与区别。  相似文献   

19.
贾科莫·普契尼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意大利杰出的作曲家,也是意大利传统歌剧作曲家中最后一位伟大的作曲家,他一生中创作了多部脍炙人口、广为流传的歌剧,每一部歌剧都有着独一无二的艺术风格,歌剧中刻画了许多不同性格以及不同命运的女性角色,并且大多以悲剧的形式呈现,本文主要以歌剧《蝴蝶夫人》中的"巧巧桑"为例,进一步了解普契尼笔下的女性悲剧形象。  相似文献   

20.
抒情独唱歌曲是作曲家们经常涉足的一个创作体裁,由于其篇幅的相对短小,风格的抒情悠扬,受到人们的特别爱戴。在冼星海的众多创作体裁当中,抒情独唱歌曲占了一小部分数量,但是这一部分歌曲的传唱率颇高。这些抒情独唱歌曲浓缩了冼星海的创作精髓,具有很高的音乐审美价值。它们体现了冼星海在音乐艺术创作上的形象化、乡土化、雄壮美、细腻化。在抗日战争时期创作的这些歌曲,特别富于爱国主义情怀,受到较高的赞誉。本文试图对冼星海这一时期产生的抒情独唱歌曲进行探析,希望更全面地解读冼星海的声乐作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