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师爱是一种关系品质,是把教师和学生放置在一种关系之中,放置在彼此最真实的生命存在中。师爱低效的原因在于教师不理解师爱的本质,给予学生的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师爱。要提高师爱的有效性,就需要教师理解师爱的本质,具备师爱的能力,以学生为本,学会沟通。  相似文献   

2.
以什么样的心态对待学生 ,这是一个人能否成为合格教师、成功教师的重要前提。从一定意义上说 ,师爱是教师应该具有的基本素质。师爱是培养和建立教师责任感的基础 ,是教师工作的动力 ;师爱是教师与学生感情沟通桥梁和激励学生学习热情的推动器 ;师爱还对培养学生健康情感起到示范作用。教师的师爱要通过有意识、循序渐进的培养 ,要注意克服在培育师爱的实际中空谈而不行的问题 ,注重楷模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教育离不开师爱。笔者从教师职业角度出发,分析了当前教师关于师爱的三大困惑。指出教师在师爱活动中,应该做到三点:首先,师爱要建立在教师理解学生的基础之上,这是定位;其次,针对师爱对象的学生群体,教师应有分类选择,这是选位;最后,通过掌握正确的引导方法和节奏,使师爱直达学生心底,这是到位。三位一体,是职业化的体现,师爱的实效从而提升到最大。  相似文献   

4.
师爱为师德之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师爱为师德之本 ,师爱是中国教师的传统美德 ,师爱是兴趣、是真诚、是责任、是奉献 ;师爱以“五爱”为前提 ,热爱教育事业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要求 ,热爱学生是教师的独特品质 ;师爱是教学相长的助动器。  相似文献   

5.
师爱,就是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师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所在,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灵魂.  相似文献   

6.
教师几十年的春秋,埋首教案,驻足课堂,默默无闻。别无所求,是什么给了教师永不衰竭的原动力呢?不是别的,正是对学生深沉真挚地爱——师爱。师爱是纯洁的、高尚的、伟大的,师爱能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立志进取,师爱能使学生像天使般的快乐成长;师爱也能使失足的学生振作起来,重新做人。因此,人们说没有师爱就没有教育,师爱是教育成功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初任教师由于实践智慧的缺乏,在教育教学中践行师爱时,对于"给予学生什么样的师爱""怎么样给予学生师爱""何时给予学生师爱"产生了种种困惑,陷入了诸多困境之中,进而影响到了教育教学的效果。引导初任教师尽快走出师爱困境有助于其更好的适应教师工作岗位,更快的实现自身的专业成长。初任教师要厘清师爱的本质特征,不断提升教师的师德修养,要认清师爱的教育价值,有效发挥师爱的作用,要学会师爱的正确表达,科学的践行师爱。  相似文献   

8.
小学教师是基础教育的实施主体,师爱则是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之魂。在教育实践中,师爱包括热爱生活,热爱小学教师职业,关爱学生。师爱对于促进学生成长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对教师而言,师爱可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加强职业认同感,削弱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9.
师爱与教育     
师爱是教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道德感、理智感和人格魅力等凝聚而成的一种高尚的情操,它蕴含着教师对社会的责任和对学生的期望.师爱是教书育人的力量源泉;师爱是建立“亲师““信道“师生关系的纽带;师爱缘于教师高尚、完美的人格;师爱要有方,宽严要有度.  相似文献   

10.
师爱是教育的精髓.学生是教师的镜子,是教师的作品.对学生来讲,师爱是美德养成的沃土、催化荆,是健康成长的母乳、发动机.如果学生恶以待人待物、畸形发展、自控能力差、网瘾严重,则可从一个侧面说明师爱文化的不足.职责、全面、全体、全程、多样、辩证,是师爱文化的真谛所在.  相似文献   

11.
师爱的智慧     
师爱是一种教育手段,是一种教育智慧。师爱不是要为学生牺牲自己,而是应为学生奉献出自己内心最富生命活力的东西。师爱的价值不在于教师付出多少,而在于学生感受到了多少。师爱的最高境界是双赢。  相似文献   

12.
作为教师,最大的快乐就是教师教得快乐和学生学得快乐。教师要想教得快乐,必须有艺术的师爱;要想学生学得快乐,必须懂师爱的艺术。师爱的艺术与德育教育都体现在日常英语教学中,师爱的艺术与德育教育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在不知不觉间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3.
师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一个基本要求,同时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准。提升师爱的实效性,教师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首先,要建立在理解学生的基础之上,这是定位;其次,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应分类选择,这是选位;最后,应掌握正确的引导方法和节奏,使师爱直达学生心底,这是到位。三位一体可以使师爱的实效发挥到最大程度。  相似文献   

14.
师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一个基本要求,同时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准。提升师爱的实效性,教师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首先,要建立在理解学生的基础之上,这是定位;其次,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应分类选择,这是选位;最后,应掌握正确的引导方法和节奏,使师爱直达学生心底,这是到位。三位一体可以使师爱的实效发挥到最大程度。  相似文献   

15.
走出师爱的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萍 《班主任》2004,(5):17-18
师爱在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精神力量,是通向学生内心世界的桥梁,是培养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重要途径.可以说,师爱是教育的灵魂,是教育的前提.但有些教师对学生的爱,不注意方式,不讲究艺术,步入了师爱的误区.  相似文献   

16.
试论师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师德以爱为本,师爱是中国教师的传统美德,师爱是兴趣,是真诚,是责任,是奉献;师爱以“五爱”为前提,热爱教育事业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要求,热爱学生是教师的独特品质;师爱是教学相长的助动器。  相似文献   

17.
师爱是师德的精髓,是教师发自内心的崇高的道德情感,也是沟通师生思想的桥梁,是学生接受教育的情感动力。这是一个很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笔者仅对师爱的意义,师爱的特点,师爱对教师的要求,师爱情感的产生谈点粗浅之识。  相似文献   

18.
培养师爱     
师生情感交融的基本涵义是指,教师应重视师生交 住中的情感因素,以自己对学生的良好情感去引发学生积 极的情感反应,促成师生情感交融,以发展和谐的师生关 系,优化教学效果。 师生情感交融的最基本成分是"爱"的情感,教师对 学生的"慈爱"与学生对教师的"敬爱"交织在一起。在 这师生之间爱的情感中,教师对学生的爱(即师爱)是起 主导作用的,师爱是师生情感交融的基础,这是由师爱的 性质决定的。教师要倡导师生情感交融的气氛,首先就要 正确地认识师爱,培养师爱。  相似文献   

19.
如何爱学生     
李丽 《广西教育》2008,(16):28-28
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爱心盈注,情感丰赡,是做一个好老师的前提。师爱是教师发自内心的对学生关心、爱护、尊重、信任、期望、赏识以及尽责的美好情感,当学生感悟到这种师爱后,便会激发出积极向上的热情,从而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教师爱学生是道德情感,是职业之爱,而不是私情之爱,因此,师爱是“泛爱”,  相似文献   

20.
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也是班主任必备的素质之一.尊重和理解是师爱的起点,关心和爱护是师爱的直接体现,鼓励和欣赏是师爱的艺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