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框架理论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是认知语言学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对功能语言学,语篇分析等学科的许多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语篇连贯是功能语言学的重要内容,本文将认知语言学与功能语言学结合起来,尝试分析了框架理论及其在语篇连贯中的应用及其对于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意义,从认知角度重点探讨了框架理论中如何通过词汇激活与信息缺省填充实现语篇连贯,强调了心智与语篇的互动,这对于新的视角下认知语言学与篇章语言学的跨学科研究具有较为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以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为基础.从批评话语分析视角,对奥巴马总统就职演说中的词汇、人称代词以及情态进行了功能分析,以期更好地把握政治语篇的语言特点及其意识形态倾向.  相似文献   

3.
大学英语教学语篇解读模式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语篇解读是语言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是获取语言及文化知识的关键手段,有利于提高测试成绩及提高教学效果,有利于促进教与学的共同发展。从教学语篇语言学的角度,利用教学语篇语言学理论,探讨大学英语教学语篇解读的模式建构,涉及整体解读、认知行为、心理分析、释义评价、创造性和效果评估等过程。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针对近几年语言学领域政治语篇研究的一些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进行评述,并思考和总结了以往研究中的不足,提出了政治语篇在语言学领域研究发展的三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语篇连贯研究是语言学界聚焦的热点话题。与功能语言学更多地关注表层显性的衔接方式不同,认知语言学认为只要语篇能够产生统一的认知世界,就可以认为语篇是连贯的。加细程度是识解理论中十分重要的内容,它在语篇连贯中的独特地位,为语篇连贯提供了一个新视角。本文运用认知语法的加细程度理论,以《高级英语》第二册第七课The Libido for the Ugly为语料,并结合图示,试分析词汇的加细程度对语篇意义连贯的生成和建立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6.
批评语言学和批评话语分析都是对语篇进行的批评性研究。一些学者认为批评语言学和批评话语分析是同一个概念,也有一些学者认为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区别。因此,这两个术语在语篇研究中经常被交替使用,这在一定程度上会使初学者对批评语言学和批评话语分析产生误解。本文试图分析批评语言学和批评话语分析的发展过程和特点,从而对二者进行区分。  相似文献   

7.
在认知语言学中,图式理论作为当前语言学习领域中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主要是强调知识表征的理论研究,在教育学中应用较为广泛。图式理论作为认知语言学中重要内容,在英语教学中应用有助于提升英语阅读、听力语篇理解成效,养成良好的英语素养。本文主要基于认知语言学图式理论的英语语篇理解与生成进行分析,无论是输入技能、还是输出技能的语篇理解,都可以与图式理论相联系,深入挖掘图式理论和英语语篇理解之间的联系,有助于为英语教学提供指导,提升英语语篇理解成效。  相似文献   

8.
随着语言学的不断发展,语篇研究越来越受到语言界的重视。文章简要介绍了语篇分析理论和主体间性理论,开创性地将主体间性融入语篇分析之中,研究了语篇分析过程中主体性的体现,提出在语篇分析过程中建立语篇构建主体和语篇分析主体间的主体间性,并论述了如何在主体间性指导下提升语篇分析能力。  相似文献   

9.
是英语语言学学术论文的核心部分,对于语篇的语言特色与功能也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主要对英语语言学学术论文摘要语篇连贯中蕴含的认知功能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篇连贯是一系列动态的心理表征、映射和概念整合过程,是认知者对语篇信息的整体概念化解读。在认知视域下,概念转喻可以通过突显、心理可及和概念整合等三个机制构建语篇连贯。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心理认知因素研究英语语篇连贯,作者从认知语言学中的心理现象、语篇的宏观结构、认知基础以及图示等方面讨论了语篇连贯的认知过程及心理机制。深入了解这一心理过程能更好地帮助我们在外语教学中选择更有效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2.
英语体育新闻语篇,作为新闻语篇的一种,有着自己鲜明的特点,其中蕴含着大量的名词回指现象。本文将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分析英语体育新闻语篇中的名词回指现象,以期对体育新闻语篇研究有所补充。  相似文献   

13.
批评语篇分析是旨在把语言与语言使用与其意识形态意义联系起来的一种分析。它的方法论主要是建立在系统功能语言学上的。阅读教材里蕴含的意识形态意义,会体现在说话者对语篇及物系统的选择过程中,而这种过程一般会受到说话者的立场、观点、交际意图和社会语境的影响和制约。  相似文献   

14.
韩礼德建构的系统功能语言学为语篇分析提供了一个科学的、操作性强的理论框架。利用及物性系统原理分析中文散文《娃娃新娘》,有助于探索该原理的运用对揭示语篇主旨、加深我们对文本理解所发挥的作用,并进一步验证系统功能语言学对语篇分析的重大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语篇是社会行为,语篇技术将制约人类的生存.社会学研究者纷纷从语言的角度去探究社会现象,语篇分析成为社会学与语言学联结的纽带.不仅如此,语篇分析还是语言学与认知科学的结合体.通过回顾相关文献,阐述了语篇分析的多维性.  相似文献   

16.
随着语言学理论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和发展 ,越来越多的语言学家认为在交际中语篇是处于最高层次的。教师应把文章看成一个整体 ,通过语篇分析 (discourseanalysis) ,让学生从较高层次上理解课文 ,欣赏课文 ,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达到最终的学习目的———交际。  相似文献   

17.
与传统的阅读模式相比,图式阅读理论的确有其存在的理论基础,但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图式阅读理论自身的缺陷,而语篇分析理论则是通过分析语言材料在语篇中如何产生具体的意义来理解语篇。运用语篇分析理论,通过分析语篇的结构、句子的具体排列、句子、段落之间的语句衔接及语义连贯,可使阅读者理解到其间的交际功能,从而更好地培养阅读者的理解、分析和综合归纳推理能力。本文通过对语境、语句衔接与语义连贯、主述位结构等多个微观方面的具体分析来阐述语篇分析模式在阅读理解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转喻,传统修辞学称之为借代,界定为一种辞格。认知语言学认为其是一种认知方式,是在同一个理想认知模型中用一种成分激活另一种成分,两个成分密切相关。相应的,其功能就不仅是修辞格,更在于以指称的方式实现概念功能,并进而有人际元功能、语篇功能。文学作品是语言的艺术,追求语言的语言创新运用。跟隐喻一样,转喻在文学语篇中也很常见,其具体体现在人际元功能:能以少达多,隐晦地传递说话者的态度;语篇功能:保证语篇连贯衔接;修辞效果功能:创造艺术空白点。  相似文献   

19.
语篇是一个具有完整意义的有机体,语篇连贯是语篇分析领域的核心问题之一。Lakoff所推出的理想化认知模型对隐形连贯的语篇具有强大的解释力。本文试图从认知角度,运用理想化认知模型对语篇连贯进行诠释,为语篇连贯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20.
韩礼德的语篇衔接连贯理论为语篇研究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也存在不足,当代认知语用学理论给我们提供了语篇衔接连贯理论的研究视角。形式上的衔接只是语篇连贯的一个方面,我们还需要借助隐含在显性表述之内的含意,补足语义上的空缺,实现语义的连贯,最终实现语篇的连贯衔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