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公司瑕疵设立指在公司设立过程中,由于公司设立的条件和程序不符合法律规定而形成的一种法律现象。我国公司法虽在2005年进行了较大的修改,但未对公司瑕疵设立的法律后果作出较为完善的规定。本文借鉴两大法系的立法精神,提出了完善我国公司瑕疵设立制度的一些思路,希望对完善我国的公司立法以及有效规范我国公司瑕疵设立现象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
我国公司法从正面规定了公司的设立条件,但对违反设立条件而取得工商登记的情形缺乏系统规定。这一重大立法缺位,导致了相关当事人行为无法可依,司法系统与行政系统各行其是缺乏衔接。本文基于此现状,对国外公司设立瑕疵制度进行比较分析,对我国现行相关规定进行梳理,以期理顺公司设立瑕疵制度的法理线索,对构建我国的公司瑕疵设立制度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3.
已被公司登记机关批准登记为公司并获得营业执照后 ,发现存在有设立过程中并未完全依照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设立公司的情形 ,这种情形被称为公司设立瑕疵。从西方国家尤其是大陆法系国家的法律规定的经验看 ,我国公司法应该完善公司设立撤销制度来处理公司设立瑕疵问题。  相似文献   

4.
瑕疵设立的公司法律主体资格的存续与否涉及到相关社会公众的利益和社会经济秩序的稳定问题。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检讨了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关于公司瑕疵设立的法律规定和理论学说,并结合我国实际,指出我国公司法在规范公司瑕疵设立方面立法不明确,不够体系化。通过逻辑和经济分析,建议我国公司法应该采取原则有效主义。  相似文献   

5.
在注重企业维持、交易安全的当今,我国《公司法》对公司瑕疵设立的规制存在明显缺陷。笔者认为,结合我国国情.实行以维持瑕疵设立公司法人格机制为主、否认机制为辅的制度取向,建立起瑕疵补正制度前置、公司瑕疵设立否认诉讼后置的处理模式.加强对瑕疵设立责任人法律责任的追究,将是完善我国公司瑕疵设立制度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6.
在国外,公司设立瑕疵时,受害人可以通过公司设立无效制度来维护其合法权益。在我国,却没有与此相关的救济制度,只规定了行政撤销制度。然而,行政撤销只是行政机关对瑕疵设立公司的一种惩治措施,在受害人保护方面所能起到的作用是很有限的。本文旨在通过对行政撤销制度、公司设立无效制度和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利弊分析,探讨适合我国公司设立瑕疵时的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7.
公司股东出资瑕疵将会影响公司的设立存续,进而侵害公司债权人的权益,要减少和避免出资瑕疵现象的发生,固然要加强和完善股东出资瑕疵的法律责任,但更为重要且有效的方法是健全和完善公司设立过程中相关参与人对股东出资的监督责任制度.  相似文献   

8.
公司设立过程中,股东或设立人可能因各种原因对公司法规定的设立事项或程序进行规避或违反,对此,英美法系国家一般采取瑕疵设立原则承认主义,而大陆法系国家法律一般规定的有设立无效或撤销设立登记制度。我国应借鉴两大法系的优点,结合我国实际,确立以公司设立形式判断为主要原则、以公司设立无效为补充的制度体系,并就设立无效公司的认定程序、公司行为的效力等问题加以规定,从而解决目前司法实践中的问题和困惑。  相似文献   

9.
公司对外担保分为关联担保和普通对外担保两种,是否允许公司设立普通对外担保在理论和实践中颇有争议。比较有关公司对外担保的理论学说,总结各国立法对此规定的一般规律,并结合我国立法对此问题的沿革和缺失,提出对我国现行立法的建议,对规范我国公司对外担保,促进我国公司制度完善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公司设立无效制度之价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司瑕疵设立会使公司内外部关系处于不确定状态,侵害交易相对人与善意股东的合法权益,危害市场经济秩序。在法理上,公司法在追求社会整体效益的目标下,赋予利益相关人启动消灭公司人格程序的权利,剔除瑕疵设立的公司或尽早补正公司设立的瑕疵,以维护交易的公平、安全和经济秩序;同时,在制度经济学上,公司瑕疵设立肯定主义与否定主义的制度成本,结合我国市场经济和制度环境,认为肯定瑕疵设立公司的法人格,其法律效益更好,对于一般的设立瑕疵,给予公司设立人瑕疵补正的机会,以维持公司法人格的延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