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文章通过对比黄山风景区旅游文本和国外旅游宣传资料,结合文本类型理论,文章探讨了当前国内旅游文本英译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案,旨在准确而有效地传递旅游资料中的文化信息,提高旅游外宣质量,吸引更多的国外游客游览,同时让他们了解中国旅游景观的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2.
梁毅  邹燕 《海外英语》2013,(6X):176-177
旅游翻译对促进广西旅游市场的进一步国际化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广西许多旅游资料的英译文本存在一系列问题,难以起到吸引国外游客的作用。该文尝试从功能翻译理论出发,探讨如何通过有效的翻译策略提高广西旅游资料英译文本的宣传效果,以实现它的预期交际目的。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国国际旅游业日益兴旺发达,越来越多的国外游客来中国旅游,因此对应的英文旅游介绍资料成为必不可少的宣传手段。基于此,通过分析中英文旅游文本的文体差异,以期研究并推荐适当的旅游文本的英译策略及方法。  相似文献   

4.
杨凤 《海外英语》2012,(1):179-180
近十年来国内旅游文本英译研究取得了快速发展,其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资料的文本类型及功能研究,汉英旅游资料文体特点的对比研究,旅游文本的文化研究和旅游文本误译问题评析等四方面。这些研究大都限于传统文本即印刷文本的研究,而对旅游网站文本的研究显得比较少,今后应该加强运用语料库研究模式研究旅游网站文本的英译和汉译。  相似文献   

5.
陶瓷民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陶瓷旅游文本是陶瓷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要载体。旅游和翻译都是跨文化交际活动,旅游文本英译的质量对陶瓷文化的跨文化传播有直接影响。本文在分析陶瓷文本问题特征的基础上,提出旅游文本英译的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按照功能学派目的论观点,以吸引游客为目的的旅游文本英译,应该符合英语旅游者的语言习惯;旅游作为跨文化交际活动也要求译文符合英语读者的文化和思维方式。由此,在对河南省旅游英译文本实例分析基础上,使用各种变译方法、借助因特网搜索引擎技术并借鉴英语本族作者的文本以规范和完善旅游文本的翻译,使译文更贴近英美游客,是有益的实践,同时也丰富了旅游翻译理论。  相似文献   

7.
民俗是文化的一部分,翻译与文化紧密相关。文章分析和探讨了旅游文本中民俗文化及英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民俗文化翻译应遵循的翻译原则,同时,还归纳了翻译旅游文本中民俗文化常用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8.
旅游产业在推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重要,旅游宣传文本的翻译质量直接影响到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以及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本文以目的论为理论指导,将其与旅游宣传文本翻译实践相结合,深入分析了旅游宣传文本翻译行为人的特点以及其翻译要求,提出了适于旅游宣传文本翻译的三种翻译方法,即减译、增译、改译,以期为译者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9.
陶瓷民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陶瓷实物为载体,将中华民族的勤劳与智慧、心理与审美融合起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中华文化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的目光,陶瓷民俗文化旅游方兴未艾。该文以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宣传资料为例,分析陶瓷民俗文化旅游文本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给出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目的论为主导的德国功能主义理论是翻译标准多元化的理论体系,用目的论指导旅游资料文本英译可以有效地解决翻译中出现的难题,实现最佳的翻译效果。在目的论功能对等理论的指导下,对浙西南地区的旅游资料文本进行了分析,提出应根据语言文本的特性及其功能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运用不同的翻译方法进行翻译,以达到更好的交际效果。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及旅游产业国际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旅游资料的翻译质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文章从互文性理论的四个方面(内互文性、微观互文性、宏观互文性、文化互文性)探讨了旅游资料的汉英翻译,并运用互文性理论对一些旅游资料汉英翻译实例进行了分析,指出了译者的原语和译语的互文性知识在旅游资料汉英翻译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旅游景点介绍属于一种以感染功能为主导,集信息和表情功能于一体的复合型文本;其英译目的在于推介我国的旅游资源及文化,吸引潜在国外游客前来观光。为充分地实现景介的文本功能与英译目的,译者应遵循以目的语旅游者为导向的原则,灵活运用增译、省译、文化替换、篇章模式改写等各种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3.
结合旅游资料中文化信息英译的实例, 从关联理论的角度探讨旅游资料英译的机理, 提出其英译要充分考虑外国游客的认知环境和心理期待, 尊重旅游资料的文本功能特征; 译者有较大的自由度, 不必对中文旅游资料亦步亦趋, 可利用类比、转译和删减等手法, 力求达到译本与语境间的最佳关联。  相似文献   

14.
德国语言学家Hans.J Vermeer等学者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创立的翻译目的论为旅游翻译提供了理论支持。通过介绍功能翻译理论中的核心理论目的论,以及对实例的具体分析,提出了旅游资料汉英翻译的几项策略,从而实现译文在译语环境中的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旅游资源丰富,长久以来一直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如何让外国游客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多地了解中国文化,旅游资料无疑是最便捷的一种途径.由于旅游与文化密不可分,旅游资料势必会涉及诸多文化因素.鉴于此,从文化视角出发,着重分析东西方文化差异给翻译造成的障碍,进而探讨应遵循怎样的翻译原则,采取怎样的翻译策略来合理有效地处理旅游资料英译中的文化差异,从而进一步推动我国旅游业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6.
占华丽 《海外英语》2011,(9):265-267
The thesis mainly disucsses two problems caused by cultural differences,namely cultural default and language conventions in tourist materials.To deal with these translation dificulties,a variety of methods including explanation,adding,analogy and comparison,deletion,paraphrase and adaptation are put forward to realize the intended function of the target texts under the guidance of Skopostheorie.  相似文献   

17.
Tourist material has its own text features.To translate tourist material is to achieve its purpose by transferring its pragmatic force,which is determined by text features and functions of tourist material.Which strategies exactly should be used in a certain circumstance is not important provided the pragmatic force is transmitted successfully.  相似文献   

18.
胡海燕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26(5):172+174-172,174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旅游资料更多的需要被翻译成英文给外国游客使用。大部分的旅游翻译作品都是非常成功的,但其中也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多是由于忽视了中英文化差异和语言文化差异而引起的,译者也没有给予重视。本文将从文化角度来谈谈旅游资料的翻译。  相似文献   

19.
旅游业的繁荣依赖于高质量的旅游资料译本。而旅游景点名称则是旅游资料中文化内涵最集中的部分。景点名称的文化内涵体现了旅游景点的中国文化特色。在翻译过程中理解并运用意译、省略、音译加补偿等方法译出名称中的文化内涵,能起到吸引异域文化背景的游客和传播中国文化的目的。突出文化内涵的景点名称翻译对旅游资料翻译及旅游业的发展具有理论和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旅游资料翻译技巧探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旅游资料翻译要求忠实于原,但不是词句转换的“对号入座”,不能硬译、死译。译在无损原意的情况下,应进行适当的词句加工,在实践中考虑增补、释义、类比、删减和再创造等技巧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