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常州市田家炳实验中学多年来一直重视科技特色教育工作,从原有的初中“星级达标活动”到率先在全市开设高中“研究性学习”课程,从“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到“科技活动俱乐部”,都开展得有声有色。我校的科学教育活动面向全体学生,力求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中,多角度全方位地张扬个性,发展特长.求知态度、情感、价值观得到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在传统教学中 ,整齐划一的教学要求和追求共性答案的教学设计 ,使得部分学生得不到表现的机会 ,能力得不到提高。因为每位学生都是以自己独特的个性而存在的 ,在兴趣、习惯、气质、性格、能力等方面都不一样 ,所以我们的教学应当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 ,尽力挖掘他们的潜力 ,努力为学生创设个性化的学习空间 ,促使学生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进行自主学习。一、“问”的个性化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可见 ,“疑”是开山的斧 ,“疑”是深耕的犁。常常质疑 ,会使学生处于自发求知的状态 ,从而激发其学习兴趣。我校进行个性化阅读教学的研究 ,在…  相似文献   

3.
林君儒 《现代语文》2007,(5):113-113
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学生都具有独特的“个性”,我们所追求的“作文的个性”,其实就是让学生写他自己,按他的本来面目来写,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等具有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会,富于真情实感。现在,一部分学生作文千人一面,“假、大、空、废”,这样不利于个性发展。  相似文献   

4.
个性,是指一个人在自己的行为活动中经常表现和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提倡“个性化”教育已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要尊重学生,在平等中发展个性;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全面、公正、合理地对待每一个学生;鼓励学生的质疑问难,使学生在质疑问难中不断超越自我;从做中学,在体验中发展个性;强化“人本意识”,在主动中发展个性。  相似文献   

5.
“做中学”己经成为广大教师所普遍采用的一种教学方式,并且在新课程实验区产生了良好的效果。学生学习兴趣普遍提高,参与意识和能力明显增强,个性得到了发展,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有的教师认为,“做中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的培养,但不利于知识的传授,经常会出现“上课时轰轰烈烈,上完课后还是什么都不知道”的情况。下面结合我进行的调查和研究,就这方面的问题,谈谈我的一点看法和认识。  相似文献   

6.
德国的小学从不要求学生穿校服上学,也根本没订过统一的校服,目的就是为了体现“个性化”发展,止孩子从小就养成“个性”、发挥“个性”。每次考完试,老师都不评分,而是在前面讲解,学生在下面对照正确答案给自己的试卷评分。如此评分方法,不怕学生“要鬼”吗?这个担心是多余的,因为在德国小学生的心中,“自己骗自己”是最可耻的行为,所...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人的身心发展受遗传、环境、教育和自我教育的影响。在一所学校里,几乎每个班级都有品学兼优的学生(姑且称之为“优秀生”),也有思想品德和学业成绩都比较落后的学生,即人们常说的“后进生”。对于一个班级的学生来说,他们所处的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的环境和条件几乎完全相同,为什么他们在思想表现、学业成绩、个性发展等方面却千差万别“后进生”的形成和家庭教育有多大的关系?如何对“后进生”进行家庭教育呢?带着上述问题,笔者进行了调查研究,并提出了自己粗浅的看法,以就教于行家里手。  相似文献   

8.
“发展个性”是新课程理念的一个重要观点,许多学校在表述、诠释自己的办学思想和理念时,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发展个性”,并把“发展个性”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那么,什么是“个性”?为什么要“发展个性”?怎样去“发展个性”呢?  相似文献   

9.
分层互动教学策略是在重视学生“个体差异”的前提下提出的,目的是让每个学生学有所长,学有所得,学有所用。我校在体育教学中尝试实践分层课堂教学策略,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力争使他们能在适应自己“个性”的环境中获得最佳发展,为他们创造“个性张扬”的机会,使每位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相似文献   

10.
个性 ,是指一个人在自己的行为活动中经常表现和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提倡“个性化”教育已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要尊重学生 ,在平等中发展个性 ;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全面、公正、合理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鼓励学生的质疑问难 ,使学生在质疑问难中不断超越自我 ;从做中学 ,在体验中发展个性 ;强化“人本意识” ,在主动中发展个性  相似文献   

11.
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由于学生处于青春期,有好多学生上体育课时比较懒散,对体育教师安排的体育活动一般都采用应付的态度。这些对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等都非常不利。追究其原因有很多,但我觉得最主要的原因是学生对体育锻炼没有浓厚的兴趣。兴趣它不是先天就有的,它是在后天的实践活动中培养起来的,这就说明在体育课上培养学生的兴趣非常重要,同时要求体育老师在体育课中增加一点“趣”。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是培养人,它突出强调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是以实现人的完善与发展的教育,从本质上来说,素质教育与课程改革都是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能力。两者是相同、相融、相促的。如果在课改实施中,将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大胆进行理念、形式方法等的转变,激发学习的兴趣,点燃学生的思想火花,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能达到教育的终极目标: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苦学”为“乐学”,让学生自己“动”起来。一、教育理念的转变课程改革在理念上进行了几大转变:由重知识传授转变为重学生…  相似文献   

13.
“校内学业考试”与“高考”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类考试,从考试的目的来看,前者是为了向教学活动提供信息反馈,从而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学习发展,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后者是为了甄别学生的优劣.选拔人才。因此目前很多中学“校内学业考试”中的英语考试完全套用“高考”英语试题的做法是欠妥的。同时.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改变这种现状,即进一步明确“校内学业考试”的目的,加强“校内学业考试”英语试题内容与平时教学内容的一致性以及“校内学业考试”英语考试的形式应该灵活多样。  相似文献   

14.
“快乐体育”在教学中强调情感兴趣、创造个性和能力的培养,把面向终身体育视为自身目标,同时以教师“乐教”学生“乐学”为中介,使学生在教学中主动学习,健康发展。“快乐体育”没有固定的模式,如何在“快乐体育”中去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新的能力呢?  相似文献   

15.
周国平先生曾谈过,“目前中国教育最大的问题仍然是不鼓励天性和个性,有时还会扼杀天性和个性.过分注重知识本身,又过于强调那些实用的东西。”“对一个人的终身发展来说,学习的兴趣和能力是至关重要的。教育应该让孩子从小就感到读书是一件很有乐趣的事情.从心灵的活泼到智力的运用都要有一种快感,使学习成为一种乐趣和需要。  相似文献   

16.
陈宏光 《考试周刊》2012,(74):120-120
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是新课程《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理念。作者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认真研究教法,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能力,满足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有针对性地选择训练内容,达到发展学生个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李海林 《学语文》2012,(1):54-55
语文考试中作文分值占了“半壁江山”.然而长期以来,由于教与学主体的迷失,学生都怕写作文。勉为其难写出来的作文中充斥着大量的假话、大话、空话;久而久之,老师也由此害怕教作文,作文课成了“调剂课”。改变这一状况,有必要把“作文”与“做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作文中表达对真善美的追求。而这首要的就是激发他们写作的兴趣。让他们在作文中张扬自己的个性.笔者为此做了如下尝试。’  相似文献   

18.
个性化教学: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主旋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体育教学必须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兴趣、特长、需要进行施教。目前,高校体育课大多实施了专项制、俱乐部制等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考虑了学生的兴趣、爱好,但许多教师由于缺乏个性化教学的理论指导,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或实行“大一统”或“放任自流”。这些现象严重影响了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有个性色彩”是高考《考试大纲》“发展等级”中“有创新”的具体要求之一,《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了“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的要求。有个性色彩,就是要张扬考生鲜明的个性,发掘考生写作的潜质,展示考生思维的智慧,激发考生写作的情感;  相似文献   

20.
李春林 《广西教育》2011,(17):46-46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经历,都有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写出的文章本应是有个性特色的。然而如今学生的习作内容空洞、感情虚伪、无病呻吟,形式上千篇一律,毫无生命活力。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以我手写我心”,培养独立的思考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