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星 《文化遗产》2013,(2):1-10,157
民间信仰是宗教学、文化人类学和民俗学共同关心的重要学术课题,本文在详细归纳了民间信仰之基本特点的基础上,指出由于无神论意识形态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民间信仰在当代中国一直面临着"合法性"问题的困扰。民间信仰获得合法性的路径,除了"民俗化"、"宗教化"之外,近年又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中出现了"文化遗产化"的新动向。通过对一些经典性研究个案的分析,本文探讨了民间信仰"文化遗产化"的相关理论及其在实践中所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从1962年施行文化财保护法开始,韩国的无形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已经走过了将近半个世纪,没有人可以否定韩国无形文化财保护制度和相关措施在拯救和保护濒危无形文化财方面的巨大贡献,然而也必须承认,尽管成绩显赫,韩国无形文化财政策的施行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副作用,甚至有些问题至今尚未得到妥善解决。本文分两个部分梳理和分析韩国无形文化遗产保护的经验和教训,前半部分谈历史经验,从政策运作的时代划分考察制度的核心内容的变迁;后半部分谈教训,考察制度执行过程中突现出来的三大问题:无形文化财制定的透明性和公正性;原型问题;传承保有者的文化权力化。  相似文献   

3.
樱井龍彦  陈爱国 《文化遗产》2010,(2):115-123,158
"文化遗产"是一个极具近代性的概念,它是由国家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公共机构来参与管理的。而另一方面,"民间信仰"是作为历史上延续着的传统而渗透于民众的日常生活中,它未必是一个被国家所容纳的概念。由于两者在某种意义上是两极对立的概念,这导致"民间信仰与文化遗产"这一主题是较难处理的。目前,在中国,为了民间信仰的文化遗产化,通过对民间信仰加以"登录化"及"整序化"等管制行为来去除其"迷信"部分,并把被认定为"传统文化"的部分加以有效的利用来使其遗产化。本文把已被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北京丫髻山庙会和天津葛沽镇的天后宫作为事例,对如何看待民间信仰与文化遗产的关系这一问题进行探讨,以此来表述笔者个人的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4.
从1962年施行文化财保护法开始,韩国的无形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已经走过了将近半个世纪,没有人可以否定韩国无形文化财保护制度和相关措施在拯救和保护濒危无形文化财方面的巨大贡献,然而也必须承认,尽管成绩显赫,韩国无形文化财政策的施行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副作用,甚至有些问题至今尚未得到妥善解决.本文分两个部分梳理和分析韩国无形文化遗产保护的经验和教训,前半部分谈历史经验,从政策运作的时代划分考察制度的核心内容的变迁;后半部分谈教训,考察制度执行过程中突现出来的三大问题:无形文化财制定的透明性和公正性;原型问题;传承保有者的文化权力化.  相似文献   

5.
2002年10月,国际博物馆协会亚太地区第七次大会在中国上海召开,会议的主题是"博物馆与无形文化遗产",大会通过了以保护亚太地区无形遗产为宗旨的《上海宪章——博物馆、非物质遗产与全球化》①。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现代文明的快速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许多珍贵的"非遗"濒临消亡。抢救和保护"非遗"成为时代赋予档案工作者的紧迫使命。对"非遗"进行档案式保护,将"非遗"通过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记录保存起来,以物质形式再现无形的文化遗产,可以为无形的文化遗产提供有形的  相似文献   

7.
正步入21世纪,中国以至于世界范围内掀起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热潮。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认清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现状,建立和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保持其完整及优化利用,有利于对作为"人类无形文化记忆宝库"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含义及特征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是指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有关的档案。它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的道具、实物等;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记录和保护过程中形成的文字记载、声像资料等;已经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遗产项目,与"申遗"  相似文献   

8.
浅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档案式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越来越受到诸多研究领域的关注,如在立法领域、民俗领域、教育领域、经济领域、艺术领域等都有涉及.本文就是想从档案的角度研究如何以建档的方式对非物质的无形文化遗产进行"无形变有形的创造"和如何对"创造成果"进行保护的一些设想及相关探讨.  相似文献   

9.
日本人的宗教生活原本具有多元、复合的特点,但在近代国家的形成过程中,神道教大量地统合了各地庞杂的民间信仰,并在基层社区以神社为基础而确立了它统治性的地位。现在,为数众多的以神道教为背景的传统节祭被登录为日本国家的无形民俗文化遗产,本文通过对丰桥"鬼祭"这一项"重要无形民俗文化遗产"的现场观察和分析,揭示了它的神道教的背景,指出其对日本古代神话的戏剧性"再现",强化了社区居民与日本"天皇制"之间的精神性纽带;同时还揭示了在日本文化遗产保护体制的背后存在着保守政治势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略谈档案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又译为无形文化遗产),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3年10月颁布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Convention for theSafeguardingoftheIntangible CulturalHeritage)的最新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呈现、表达、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制品和文化空间.  相似文献   

11.
韩冉 《山东档案》2023,(2):49-50
<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档案化保护,是指将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用文字或图像的手段保留下来,并按照特定的管理方式进行存档,也就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口传心授的“非物质性”转化为“物质性”加以保存利用。20世纪80年代,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作为非遗的滨州剪纸艺术得到挖掘、整理和研究,但诸多原因影响,民间剪纸档案的保护现状仍不乐观。在数字化、智能化的网络时代,借助档案管理的专业化技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  相似文献   

12.
2005年,韩国率先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江陵端午祭"为本国文化遗产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传说及无形遗产著作".本文通过对端午节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媒介呈现作实证分析,剖析中国媒介在非遗报道中的态度及行为,从而揭示中国媒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所作的努力.  相似文献   

13.
西部少数民族文献保护需要一套完善的制度安排。文章通过对西部少数民族文献保护工作的回顾和分析,提出了一个制度设计理论模型,其制度设计思想是实现政治目标、经济目标、文化目标相统一;制度设计原则是文献保护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结合,"预防性保护"与"抢救性保护"相结合,文献收集保护与开发利用相结合,制度保障与组织保障、经费保障、人才保障相结合;制度设计内容是责任保护制度,分级、分类保护制度和保护的技术标准。  相似文献   

14.
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又译为无形文化遗产),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3年10月颁布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Convention for the SafeguardingoftheIntangible CulturalHeritage)的最新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5.
"妈祖信俗"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语境下产生的新名词。伴随着此概念的应用,"妈祖"开始取代"娘妈"、"天妃"、"天后"、"天上圣母"等称谓而成为标准化的名称。以"信俗"代替"祭典"、"皇会"等,则凸显了这一信仰的民俗性本质。作为中国首个信俗类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妈祖信俗"确立了"立德、行善、大爱"的信仰内涵。以湄洲岛妈祖祖庙为最高组织机构,以各地的妈祖宫庙为主要活动场所,各种不同的祭拜形式,以及相关的传说故事和习俗等,构成了"妈祖信俗"的核心内容。妈祖信俗的重新命名与再定义,不仅证明了传统民间信仰的自我更新能力,而且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民间信仰在当代社会语境中迅速走向制度化和组织化的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16.
韩国:商业与旅游结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鹏 《报林求索》2009,(4):56-57
<正>对世界各国来说,保护本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一个挑战,在联合国的推动下,许多国家都取得了不错的成就。以韩国为例,为了弘扬韩国的传统文化日本:引入登录制度一个世纪以来,日本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一直采用指定制度。这种制度主要是由政府和专家进行的保护事业,实行的是局限于某一个时代某一种风格的"少数精品主义"和重点保护政策。1996年,日本国会通过的《文化财保护法》引入了欧美等国的登录制度。这种制度是将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注册、登记,通过登录认定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格,确定它们的历史文化价值,用一定的法律法规的条例加以约束。荷兰:政府是文化遗产保护人荷兰弗里斯兰省实行政府是弗里斯兰省文化遗产的保护人夫人政策,其保护经费,大部分来自城镇议会拨款。此外,还可以申请省政府或欧盟的专项补助、申请荷兰遗址保护基金会和国家复原基金会的补助、申请荷兰伯姆哈德王子基金会资助。弗里斯兰省还建立了许多民间团体组织,通过志愿者捐款、组织活动收取入场费、出售艺术品及手工艺品、征集礼品和遗赠物等渠道筹集经费,捐赠给城乡文化遗产单位。法国:设立"文化遗产日""文化遗产日"是法国人的首创。每年9月的第三个周末,所有博物馆向公众敞开大门,公立博物馆免门票,私立博物馆门票减价,并可得到税收优惠。"文化遗产日"的前几天,法国文化部和各省的文化机构都会向公众推荐参观名录。意大利: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新宠从1997年起,意大利政府在每年5月份的最后一周举行"文化与遗产周"活动,意大利国家博物馆、艺术画廊等所有国家级文化和自然遗产都免费对外开放。文化遗产部每年在此期间还以丰富多样的形式举办数百项与文化、历史有关的活动。链接  相似文献   

17.
王莉 《博物馆研究》2007,(2):68-72,88
2004年,自我国正式加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研讨和实践工作已进行了两年有余,尽管业界及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概念已有所认知和了解,但是保护工作的开展依旧处在雏形阶段。现阶段各地方对"申遗"工作兴致颇高,但对保护工作如何开展尚缺乏认真和有效的探讨,笔者欲就非物质文化遗产(又称无形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工作及博物馆在这项工作中如何发挥作用谈点粗浅认识,供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18.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是记录和反映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及相关工作历史过程与阶段性成果的各类文献资料的总称。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直接反映了文化活动项目的基本面貌、传承状况等,并且是承载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由无形转化为有形的实物,保存和利用好这部分档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和保护工作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司法困境、文化多样性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事务管理等方面分析了构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益诉讼制度的必要性,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公共属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法实践经验的角度论证了在我国使用此项制度的可行性,探讨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制度现状与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益诉讼的具体制度构想,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立法保护和司法保护。  相似文献   

20.
从保护白鹤梁题刻实例着手,分析地方高校图书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优势,从立档保存、价值研究、合理利用三个层面探讨地方高校图书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所采取的措施,包括对无形文化遗产的有形物化、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精髓、开展非物质物化资料的特色服务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