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一教材分析 “有趣的算式”是新世纪教材四年级上册第3单元“乘法”第5课时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后,利用计算器来探索某些算式中所蕴涵的规律(如奇妙的宝塔、神奇的142857等)。这些问题的重点不是进行计算,而是通过观察计算结果发现有趣的规律,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2.
一、教材分析 "有趣的算式"是新世纪教材四年级上册第3单元"乘法"第5课时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后,利用计算器来探索某些算式中所蕴涵的规律(如奇妙的宝塔、神奇的142857等).这些问题的重点不是进行计算,而是通过观察计算结果发现有趣的规律,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3.
“情境真是有趣!学生一定会喜欢的。”这是我与香港老师一起分享新世纪小学《数学》(北师大版)第4版教材一年级上册“小猫钓鱼(0的认识)”一课时,他们最直接的反应。  相似文献   

4.
九义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课本己经全部出齐。凡是 教过(或研读过)原通用小学数学教材,如今又在使用 现行教材的教师,都会感到新教材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 求,在编写上具有“新”、“实”、“活”等特色。 现行教材编写体现了新的指导思想、全书在重视知 识传授的同时,更注重学生的智力开发、能力培养和思 品教育,重视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 努力体现一个“新”字。 比如,第四册“三、四位数的加法”例3的教学: “求809与3764的和”,在写出算式后. 教材抓住学生已有两位数加法的基础,在计算到十位后, 立即…  相似文献   

5.
以人教A版教材“回归分析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的例2为例,利用图形计算器探究回归方程,分析利用图形计算器开展统计教学的优势所在。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 西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111页例题1、2以及相关练习。 教材分析 四年级上册的“探索规律”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整数乘除法和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并且在第一学段已经积累了部分“探索规律”的思想与方法的基础上安排的,其内容主要是引导学生借助计算器探索乘除法运算的一些规律。乘除法是一种反映现实世界中数量关系的数...  相似文献   

7.
黄芳 《江西教育》2010,(1):69-71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所蕴涵的“积的变化规律”和“商不变规律”,学生在前期的学习中已经有所接触。学习这一教学内容,旨在通过计算器寻找规律并应用于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特级教师严育洪在教学“用计算器探索(积的变化)规律”时,通过设计由形到意蕴藏规律、由点到面探索规律、由浅入深应用规律、由此及彼联想规律这样四个教学环节,不仅让学生经历了一次有趣的探究活动,  相似文献   

8.
今年高一《经济常识》上册教材(2006年3月第3版)的三、四课有局部调整,不同于旧教材(2003年6月第2版),具体表现如下: 一、第三课的变化 (一)第72页 1.第二段第三行的变化 旧教材:“股东以自己所持股份的数额,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  相似文献   

9.
《商品流通企业会计》教材指疵○吴周健教材内容的正确度是一个重要问题,它关系教材质量、教学效果、学生学习等问题。我们在使用《商品流通企业会计》(财经版修订本)时,除发现多处错字之外(如第115页第二行最末“设”应是“没”,第183页“商品盘存表”第3栏...  相似文献   

10.
龙青 《云南教育》2008,(10):33-33
中括号是数学中的一种符号,以往的教材是通过分析、解答应用题引出的,即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列出综合算式后发现单用小括号不能正确解决问题,必须运用中括号才能顺利解决问题。含有中括号的算式至少含四个数、三种运算。北师大版数学教材四年级上册在编写“中括号”这部分内容时,没有创设任何生活情境,而是以计算式题的形式直接呈现:“我在数学报上看到这样的算式:360÷[(12+6)×5],怎么算呢?”  相似文献   

11.
如何讲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四版)第二章○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教授杨耕《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四版(以下简称“第四版”)的第二章是“实践与世界”。把“实践与世界”作为独立的一个章来设置是“第四版”的一个显著特征,它反映了“...  相似文献   

12.
北师大版教材四年级上册第41页“试一试”中有一道探索题:用1,2,3,4,5这5个数字,任意组合成一个两位数和一个三位数,用计算器求出它们的积,积大者获胜。编者的意图,一是为巩固计算器的操作,二是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两个数相乘得到尽可能大的积的规律。  相似文献   

13.
课标是教材编写的重要指南,是教师教学的基本依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称“修订版”)课标配套教材传承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称“实验稿”)教材的总结成果,内容质量得到全面提升,课标的教育教学新理念落到了实处。下面,笔者从发展“四能”的角度,就课标配套教材与实验版课标配套教材进行对比,明晰前后教材的联系与变化,领会教材修订内容的“必要性”和仍然保留的内容的“重要性”,使教材研究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学习过程,服务于创新课堂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14.
根据新课程理念,教材不是不容置疑的“圣经”,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必须深入探究如何合理地活用教材,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本文试结合华东师大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体育与健康》(以下简称华东师大版《体育与健康》)对此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15.
目前,上海市高中语文三套教材并行,即新教材、S版教材和H版教材。教材版本的多样化是上海市普通中小学课程建设的一个重要特色,教材版本的多样化也为我们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于学生发展的教材提供了方便。高中一年级H版教材第一册阅读单元重在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即培养学生对作品语言细心品味的能力,对作品思路深入探究的能力和对作品主旨正确把握的能力——这是教材编写者的初衷。基于这一目的,教材编写者在该册教科书中相应地配置了四个阅读单元,即第一、二单元:语言(包括词语和句子)的品味(一)、(二);第三单元:思路的探究(一);第四单元…  相似文献   

16.
根据《课标(2011)》修订后的教材(以下简称“新教材”)与实验教材(以下简称“原教材”)有什么区别?主要的变化有哪些?新教材的编写特点有哪些?教学中该如何理解与把握?下面笔者针对新世纪《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倍数与因数”谈一下自己的认识与想法。  相似文献   

17.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修订稿”)面世后,相应的第四版北师大教材(以下简称新版)也应势而出。可是当真正拿到新教材时,在所难免的多了一些不习惯。首先就是封面给我的感觉不如原来鲜活了,好像少了童趣。大致翻看了一下教材的内容,好像和第三版教材(以下简称原版)差不多。这时就有些迷茫了,不禁开始思考,这样的“相似”如何体现“修订稿”的那些新理念呢?我知道这最初的不习惯只是源于自己,以往的教学经历告诉我,要改变自己的这种不习惯就要从读书开始。我翻开教师教学用书细细地品读,从《顺应孩子天性的一套教科书》到《关于教师教学用书的使用说明》,  相似文献   

18.
一.新教材特点分析 《思想品德》教材最突出的特点在于改变了以往德育课程教材的说教和刻板的面孔,创建了一种全新的教材呈现方式,即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倡导自主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方式。这种新型的呈现方式是以板块教学的方式实现的。以尊版教材为例,每课书中我们都可以看到具有特定功能的四个板块,即“探究园”、“心灵(或法律、道德)导航”、“实践与评价”、“阅读与感悟”。  相似文献   

19.
本文试以四年级数学教材中的一些习题为例,对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改革解题教学,使其充分体现数学的魅力,谈点看法。[案例一]你还记得“142857”这个有趣的数吗?142857×1+857142=摇142857×2+714285=142857×3+571428=142857×4+428571=142857×5+285714=142857×6+142857=一般做法是让学生观察各算式中数字的特征并用计算器计算,得出六道算式的计算结果相同(都是999999)就完事了。[适当开发]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多向思考,认真比较。发现下列规律:1.六道算式第一加数中的一个因数都是142857,另一个因数依次为1、2、3、4、5、6;第二加数都是由1…  相似文献   

20.
这一章应用题教材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解决怎样把分步解答的两个式子列成一个综合算式。教材采用“代换法”,学生比较容易接受。还可以采用“数量关系式”的方法引导学生列综合算式。如例1,分析时可以根据题意列出“大车运的+卡车运的=一共运的”数量关系式,然后根据此式列出综合算式。这样做,利于分析数量关系,找出解题思路,也利于讲清列综合算式时什么情况下应加括号。第二层次是讲两步计算的连乘应用题。这里介绍了一题多解。教师在一题多解中应注意:多解后的评价;多解中处理好因材施教;多解中怎样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等关系。第三层次是讲求平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