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原苏联的差生研究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在对差生问题研究得较多的是所谓“学业不良”现象。大多数研究者把差生称为“后进生”,认为学业不良是由于许多“后进”现象的积累、溶合的结果。这些学生在某一教学阶段里没有达到某一教学目标所规定的要求,如果教师能针对学生们的一个个“后进”症状对症下药,就可以使差生逐渐转变为一个优秀生。这是目前学术界对差生问题所持的基本看法,也是一种比较积极乐观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一、差生的类型对“差生”的认识有两种,一种是把“学习困难”学生定义为“差生”,如徐芬老师撰文说:“差生称做学习不良学生,这些学生智力属于正常范围,但在学习上有严重困难”;还有一种是把“差生”定义为“学业不良”或“思想落后”的后进学生,即在政治表现和道...  相似文献   

3.
<正>一、英语教学中的差生差生又称学业不良。如果一青少年没有被剥夺其应有的受教育权利,在智力上没有缺陷的学生,神经功能也没有表现明显的失调,而学业成就或学习能力低弱,则被称为"学业不良学生",即差生。  相似文献   

4.
迄今为止,差生的概念及特征尚无明确定论。在国内,有些研究者把差生称作学习不良学生,这些学生的智力属于正常范围,但在学习上有严重困难。这一定义排除了智力落后学生。另一些研究者把差生称作学习困难儿童,指的是在某些功能发育上迟缓(如阅读、计算、注意力等方面的缺陷),或者由于某些环境教育因素的不良影响而造成学习障碍的那类儿童。  相似文献   

5.
不少智力正常,五官健全的学生,没有任何生理障碍,却不能适应一般的教学环境,发生各种学习困难问题,导致学业失败。研究者把这类学生称为学困生或学习障碍学生。当这些学生因为无法跟上老师的教学进度而遭受学业上的失败和挫折时,往往被误认为是愚笨或懒惰的学生,结果他们更产生了自卑、焦虑等不良心态,进一步加剧了学业不良,有些甚至导致少年犯罪。在分析学困生的心理和行为特征的基础上,探讨学困生的成因及其转化方法。  相似文献   

6.
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是“提高国民素质”,它要求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相应的条件”。然而,在我们的教育实践中,教育往往是面向少数优等生的。教师校长的所有期望都是寄托在他们身上的,因为他们会给学校、班级带来升学率。相形之下,那些学业不良儿童,即所谓的“差生”就成了可有可无的受忽视对象,有些甚至成了教师校长的“眼中钉”,因为,他们的存在使学校、班级升学率的分母增大,升学率下降,他们是不受人欢迎的“拖后腿者”。 一、学业不良儿童产生的原因分析 学业不良儿童产生的原因有很多,既有智力的影…  相似文献   

7.
李彬 《教育现代化》2006,(9):109-109
学业不良最初由美国特殊教育家柯克提出,与学业不良相关的概念主要有五种:即学业障碍、学习失能、学习困难、学业不良、差生。西方关于这一研究领域的最正式的术语是Learning disabilities。 在翻译成中文时,有人用“学习失能”,有人用“学习障碍”,有人用“学习困难”,有人用“学业不良”。“学业不良”已被我国学者广泛使用。“学习困难”主要是由我国学者在教育实际中,对广大差生研究过程中概括形成的具有传统意义的概念,后与西方“学习障碍”概念相充,成为目前我国学术界和教育实际中被广泛使用的概念。“差生”是我国在教育实际中被教育者广泛使用的通俗称谓。90年代后,主要因其有伤这一特殊群体的自尊心而使用逐渐减少。学业不良的相关概念虽多,但其内涵可以概括如下:①学业不良指学业成绩低下者;②造成学业不良的原因不是弱智,而是生理或身体的原发性残疾、心理、教育及环境问题;③学业不良学生存在某些特殊能力或有关学习的认知能力方面的缺陷。对学业不良心理学的研究对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有很大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8.
一、问题的提出本文的"差生"一词是指:智力属正常范围,但由于各自不同的原因,不能适应普通学校教育条件下的学习生活,最终导致学业不良的学生。换言之,本文的"差生"专指学习困难或学业失败者,不包括因有这样或那样的不符合道德要求的所谓"品德差生"。  相似文献   

9.
在学校教育中,我们发现部分学生学习困难主要表现为学业上的困难,这就是所谓的“学业不良”。我们可以把学业不良学生描述为:学业不良学生的智力是正常的,即智商在正常范围之内,但在学校的学习中有困难,  相似文献   

10.
沈小丽 《考试周刊》2012,(13):174-175
在教育教学中,"不服管教""学业不良"的学生通常被称为"差生"。如今,出于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差生"一词被列为教师忌语,而代之以"后进生"。虽然我们尽可能地回避一些消极的字眼,却不能回避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客观存在的"差生问题"。后进生一直是教师的困惑,严重影响教学和教育工作,如何转化后进生已成为所有任课教师和班主任的头等大事,只有转化好后进生才能全面实行素质教育,不让社会产生一个"次品"。  相似文献   

11.
差生是在教育过程中呈现偏态的学生,亦称“困难学生”。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差生的出现是难以避免的,但长期的成绩不佳,会使学生产生一些不利于学习的心理特征,甚至畸形变化,从而可能厌弃学习,不思进取,荒芜学业,恶性循环。教育上出现暂时差生到最终出现差生,实际上是一失误,会给教育带来很大的浪费。我们教育者的责任在于减少这种失误浪费,这就必须认真研究差生的成因,最终转化差生。这里,仅从心理学和生理学的角度对“差生”出现的原因进行探析,以利找出防治的措施,对症下  相似文献   

12.
巴班斯基差生教育思想述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巴班斯基,在他主持的“教学最优化”实验中,非常重视差生教育研究,并对之从理论上进行系统总结。关于差生教育的思想观点,在巴班斯基的“最优化教学”理论体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也有较高的借鉴价值。一、学校中差生产生的原因分析研究差生问题,一般都以分析和探寻差生形成的原因为起点。“差生”的界定依据和特征主要是学业不良。巴班斯基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其普遍性和典型性,必须对二者有一个明确的认识。经过大量的观察和研究,巴班斯基指出,学生“实际学习可能性”的缺陷是学生学业不良的普遍原…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学业不良学生”频频见诸于报端杂志上,许多人将“学业不良学生”与“差生”等同起来。探讨“学业不良学生”问题,必须将其作一严格定义并划清其界限,这样才有可能继续把握发展的基点。一、正确认识学业不良学生首先,我们有必要区别“差生”与“学业不良学生”。笔者认为,“差生”是指那些智力属于正常范围,但由于某种原因,不能适应普通学校教育条件下的学习生活或在品德方面出现偏差的学生;而“学业不良学生”主要是指学业而不包括品德方面。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认为,所谓学业不良学生是指那些要比其他学生花更多时间和精力,才能…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由于学校的扩招,使其在教学和管理上压力很大,面临的新问题较多.有些教师在谈论学生时,往往把一部分在某些方面行为比较落后的学生称为"差生".这其中有的学生是学习成绩差;有的是调皮不听话;有的是违法违纪受过处分……因此,被说成‘差生'的学生,其‘质'的差异是很大的.  相似文献   

15.
关于小学差生学习不良原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小学差生学习不良原因的研究申继亮北京师大发展心理研究所余贤君北京师大心理系引言差生学习不良的问题,一直为广大教育和心理学的工作者和研究者所重视。探索差生学习不良的原因是研究这一课题的基础,只有明白其学习不良的原因,才能进一步研究及提出改变差生学习...  相似文献   

16.
一、学习困难学生的定义 学习困难学生是指由于认知能力、情绪、生理、教育背景等多种因素而导致的学习状况不良或落后的学生。换而言之,即不管什么原因,只要学生的学习出现问题,那么就是属于学习困难学生。它包括的类别非常广泛,既有残疾儿童,又有我们常说的厌倦学习或缺乏特定学习能力的“差生”或“学业不良的学生”。  相似文献   

17.
一、差生的界定及反思“差生”泛指学业不良者。一般而言,学业不良表现为学习成绩低于班里平均水平或是位居末端。有关文章称,如果按这一标准衡量,我国中小学中差生约占学生总数的1/4,达五千万。数字的确触目惊心,但“差生”的处境更令人担心。一旦被冠以“差生”的名称,他们将面对教师或同学有意或无意的歧视,尽管这种歧视有时表现在行为上,有时只隐  相似文献   

18.
每个学校都有一定数量的差生。如何对待差生,帮助差生克服其自身不足及各种客观不良因素所带来的困难,促使差生转化,防止新的差生再现,是在化学教学过程中经常深思和为之努力的工作。几年来我们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教师起好表率作用,主动从情感上接近差生。 作为教师首先在思想上要端正教育思想,在化学教学中把单纯的知识传授、升学教育转移到立足于学生素质教育及培养上来,树立教  相似文献   

19.
每个班级,或多或少总会有些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这些学生常被称为“差生”。“差生”现象是客观存在,教育和转变“差生”是学校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为了对影响“差生”学习的主要因素进行综合诊断,为教师和家长指导学生及孩子的学习提供科学依据,去年,在观察了解的基础上我们借助心理测量工具“瑞文测验联合型(CRT)”和“提高学习能力因素诊断测验(FAT)”,对二小三至五年级学业有困难的59名学生(男47名、女12名)进行了智力(CRT)测验和影响学习能力因素(FAT)诊断测验。FAT包含六个因…  相似文献   

20.
学校的流生问题已成为义务教育中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而要杜绝流生的产生也非一日之功,必须由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切实抓好后进生的教育转化,我们的点滴体会是: 一、正确理解后进生的心理,需早,需诚。 作为一个教师,应尽早地了解到每个学生的心理需要,对好生如此,对差生也同样,早日理解差生的心理是开展对差生转化工作的前提条件。有些教师在对待差生问题上,方法欠妥,往往在解决不良问题时把疑点全部集中到差生身上,这样无形中给差生造成一种感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