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立体几何的研究对象是空间图形,重点研究的是空间图形的形状、大小及其相互关系,其主要特点是借助于空间图形进行推理空间图形成了思维的重要载体.求解立体几何问题,一般来说,必须首先根据题意想象出符合题设条件的空间图形并把它画在一个平面(如纸面或黑板)上,然后再根据画在平面  相似文献   

2.
对立体几何的初学者来讲,如何把自己想象中的空间图形体现在平面上(练习本上)也许是最大的困难之一。笔者在进行立体几何的教学过程中,借助于学生比较熟悉的立方体作为过渡,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并帮助他们在平面上画出各种各样的空间图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想通过例子就一些具体做法作些介绍。  相似文献   

3.
学习立体几何离不开画空间图形 ,空间图形画得好 ,立体感强 ,可以帮助我们正确认识空间图形中的线线、线面、面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把握本质 ,从而把立体几何学得更好。但是画空间图形 ,不掌握要领 ,就十分容易出错 ,就连一些立体几何教学辅助读物 ,其中的图形也有画错的.如何使空间图形有立体感 ,让它“立”起来呢 ?1.用适当的平面作衬托事物总是相对的 ,“动”要静来衬托 ,“空间”要“平面”来衬托.越是简单的图形 ,更要借助平面使之“立”起来.例如要表示两条异面直线a、b ,画成图1是不行的 ,画成图2就十分直观.同样对于一个沿…  相似文献   

4.
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在高中阶段主要是通过“立体几何”的学习来形成的.空间想象能力主要是对空间图形的处理能力,它包括:能根据题设的条件画出图形,并能根据图形分析客观事物的空间形状及位置关系;能将三维空间图形转化到二维平  相似文献   

5.
高中学生,已经掌握了平面几何的基础知识,但要进一步学好立体几何的基础知识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因为从平面观念过渡到立体空间观念,对大部分学生来说,必须有一个适应的过程,会产生一定的困难.因为立体几何不是只在同一平面上研究问题,而是在空间中进行研究的,这就将平面几何中点和直线之间的三种位置关系(即点与点、点与直线、直线与直线)拓展为立体几何中点、直线和平面之间的六种位置关系.因此,要学好立体几何的基础知识,首先要树立起立体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做到能想象出空间图形并把它画成直观图,还要能根据画在平面上的“…  相似文献   

6.
画图与解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立体几何画图能力与空间想象能力联系密切,与解题关系极大。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因画不出图形解题一筹莫展,错误地画图常导致错误地解题。在立体几何教学中必须重视空间图形画法。一明确画图基本规则。空间图形是用平行投影原理画出的。空间图形画在纸面上,有些量的关系改变了,又有些线被平面遮住了等等。应如何表示必须与学生讲清。同时要求学生熟练地掌握一些基本图  相似文献   

7.
学生学习立体几何,因空间想象力差,往往会把空间图形看成平面图形.画空间几何体感觉较难,甚至画不出来.让学生的思维从平面进到空间,提高空间想象能力,是立体几何  相似文献   

8.
部编高中《数学》第五章“空间图形”,实际上是传统的立体几何内容的主要部分,要学好这一章,关键是建立起清晰的空间概念,因此在教学中要把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要求。一、上好起始课,使学生一开始对空间概念就有初步的认识。上第一节课,我们就要向学生指出建立空间概念的重要性,通过实例,让学生明确空间图形的各部分不全在同一平面上,不能象平面几何一样画出它的真实图形后再根据图形研究它的性质。我们以正方体为例,说明如果按其真实形状六个面都是正方形画出图(1),就根本反映不出正方体,只有画成图(2)才能直观地反映一个正方体。这里还要使  相似文献   

9.
在立体几何教学中,学生常因空间图形画不出来或画得不好而直接影响解(证)题。查其原因,主要是空间想象能力差,缺乏画立体图形的一般方法。因此,增强空间想象能力,掌握一定的画图方法,能比较准确地画出空间图形是立体几何学习中一种不可缺少的基本技能。  相似文献   

10.
空间想象能力是对空间图形的处理能力.培养空间想象力,在高中阶段主要通过“立几”的学习来进行的,这种能力的培养应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识图能力:能根据平面上图形想象出空间图形或实物,然后正确判定空间几何元素之间的位置关系(从属、平行、垂直等关系);其二是画图能力:能借助文字的叙述想象出空间元素之间的位置关系,从而在纸上作出正确的空间图形.下面,对如何训练识图、画图及正确处理复杂图形,谈谈自己的粗浅体会.1.上好立体几何开头课,培养学生学习立几的兴趣 学习立几第一课,也是学习画空间图形直观图的第一课,要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生活,联系具有长、宽、高三度空间的事物,促使学生开动脑筋,通过观察、分析、综合,从中总结出一些画空间形体直观图的规律.如:空间里平行且相等的线段一般仍画成平行且相等;一般来说,矩形变成了平行四边形,直角变成了锐角和钝角;有  相似文献   

11.
立体几何是在学生已有的平面图形知识的基础上,讨论空间图形的性质.从平面图形到空间图形,从平面观念过渡到立体观念,无疑是认识上的一次飞跃.尤其第一章直线和平面,一开始就要求学生具有丰富的空间想象能力,严谨的逻辑推理能力,较强的平面与空间图形的转化能力....  相似文献   

12.
在立体几何中,画出空间图形的直观图,对空间图形中位置关系的识别,恰当地变换处理图形,运用空间图形解决问题是学好立体几何的关键,是空间想象能力的核心成分.《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对此提出了更高要求,并赋予了新的内容.空间想象能力是高考考查的重要内容,立体几何部分在高考题中所占比例近20%.以2005年高考江苏卷为例,三道立体几何题(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各一道)共24分,但据统计其中立体几何大题的平均得分为5.75分,得分率仅为41%,说明学生在立体几何学习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笔者以立体几何中空间图形的作、识、用为切入口,进行调查分析,以期探究个中原因,反思我们的教学.  相似文献   

13.
在高中,立体几何主要分布在高一必修、高二选修中.立体几何知识是高中数学学习的一个难点,学生普遍反映“立体几何比代数难学”,这由于从初中的平面图形知识过渡到空间图形知识,本身就是一个难点,加之立体几何一章的基本概念集中、抽象,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这反映在思维能力上有一个较高的要求,再加上客观上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容量大,进度快以及初高中知识衔接方面的问题等诸多原因造成的.  相似文献   

14.
平面图形的折叠问题是立体几何问题中一种常见的也是重要的题型,它很好地将平面图形拓展成空间图形,同时也为将空间立体图形向平面图形转化提供了具体形象的途径,图形的翻折的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而对空间图形的处理能力是空间想象力深化的标志,是高考从深层次上考查空间想象能力的主要方向.本文将通过例题研究图形翻折问题的一般规律及其解题技巧.  相似文献   

15.
立体几何是研究三维空间中物体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关系的一门数学学科,而三维空间是人们生存发展的现实空间.学习立体几何,认识空间图形,可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运用图形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以及几何直观能力.新课标背景下,立体几何的学习要求与旧要求相比,  相似文献   

16.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而优化教学过程,生动活泼地组织课堂教学,教会学生求知,培养和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则是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在此,我仅就立体几何直观图教学谈谈我的教改尝试。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正确画出空间图形的直观图,是立体几何教学的重要环节。直观图是把空间图形画在水平平面内,既要有立体感,又要能表达图形中各部分的位置关系。但学生往往习惯于在平面几何范畴内思考问题,常把空间图形当成平面图形来画,没有立体感,有时把空间图形中各个面上的直线画得重叠在一起,影响了问题的分析和计算。因此教…  相似文献   

17.
现行高中数学教科书人教版第二册(下)第九章,直线、平面、简单几何体,简称“立体几何”.主要是研究空间图形的性质、画法、计算以及它们的应用的学科,目的是逐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由于空间概念的扩充和建立需要一个过程,所以高二的学生学习立体几何一开始就会感到不太适应,  相似文献   

18.
龚平 《教学月刊》2011,(6):19-21
一、问题的提出立体几何在整个高中数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是高中数学学习的一个难点,学生普遍反映“几何比代数难学”,产生这种情况是由于学生从初中的平面图形知识过渡到空间图形知识,不能很快适应,而立体几何一章的基本概念比较抽象,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再加上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容量大、进度快以及初高中知识衔接方面的问题,使学生对于立体几何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不到位.  相似文献   

19.
中学平面几何和立体几何课程分别研究平面图形和空间图形的基本位置关系、主要性质、画法、计算及其应用等问题.在研究内容上,两门课程的研究对象都是点的集合,空间图形中共面部分的图形是平面图形.可见空间图形和平面图形是密切相关的,平面几何的一系列内容在立体几何中都得到深化和发展.在研究方法上,立体几何要充分注意空间与平面之间的互相转化,密切联系平面几何知识.  相似文献   

20.
立体几何是研究现实空间中物体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关系的一门数学学科.学习立体几何,认识空间图形,有助于培养空间想象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运用图形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以及几何直观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