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B7-H1是免疫调节分子B7家族的一个成员,主要分布在T细胞、B细胞、单核细胞、(角质细胞)、心脏、胎盘、肺、脾、淋巴结、胸腺、肾、骨骼肌和胎肝组织中。B7-H1在多种肿瘤细胞上广泛高表达,它与免疫细胞上的程序性死亡分子1(PD-1)结合后,启动caspase级联反应诱导免疫细胞的凋亡,导致肿瘤免疫逃逸的发生。近年来,有关B7-H1在某一恶性肿瘤中的表达以及它与临床病理、预后和免疫学因素的相关性报道诸多,本文通过总结分析近年来的相关文献,对B7-H1在头颈部肿瘤中的表达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先与免疫细胞结合,再进入免疫细胞,接着在免疫细胞内复制繁殖,最后新生HIV从免疫细胞中破膜而出,开始它们罪恶的一生。这就是HIV的生命周期,免疫细胞的“死亡周期”。  相似文献   

3.
高迁移率族蛋白1(high-mobility group protein 1,HMGB1)是真核细胞核内蛋白,其作为晚期炎症介质的作用得到广泛关注。研究表明,HMGB1参与了多种疾病的进展,如急性肾损伤、恶性肿瘤、脓毒症、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炎等。在这篇综述中,笔者专注于HMGB1的生物学及其与各种病因引起的急性肾损伤的关联。  相似文献   

4.
《今日科苑》2008,(9):27-28
先与免疫细胞结合,再进入免疫细胞,接着在免疫细胞内复制繁殖,最后新生HIV从免疫细胞中破膜而出,开始它们罪恶的一生。这就是HIV的生命周期,免疫细胞的"死亡周期"。要想开发出抗HIV药物,对HIV生命周期的每一个过程都得了如指掌。  相似文献   

5.
<正>白血病是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又叫"血癌",在儿科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中居第一位,在导致儿童及35岁以下成年人死亡的恶性肿瘤中也排首位,是威胁儿童和青壮年生命健康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白血病的早期预警及诊断对于降低其死亡率与预后复发具有重大意义。目前白血病的临床诊断非常复杂,其中骨髓穿刺取样检测是常规的、必须的检测手段。但是骨髓穿刺会给被测试者带来较大的心理压力,难以被普通人所接受,且无法实现早期预警。有效的白血病早期诊断方法,对于白血病的成功治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开发一种可以准确的对微量白血病细胞特异性识别与诊断,诊断过程简便、廉价,且诊断方式能被常人心里所接受的早期诊断方法,能够及早发现白血病患者并对其进行充分治疗,从而使患者生命得到最大限度的挽救。  相似文献   

6.
彭文 《百科知识》2014,(10):15-16
阑尾通常被认为没什么作用,而且会有发炎的可能,因此有时在其他手术中被顺带切除。日本一项研究发现,阑尾并不是多余的,它能向肠道提供免疫细胞,发挥了保持肠内细菌平衡的作用。研究人员对比研究了切除阑尾的实验鼠和没有切除阑尾的实验鼠,发现切除阑尾的实验鼠大肠内一种免疫细胞减少了一半,肠内的细菌平衡也失调了。  相似文献   

7.
《科技风》2016,(22)
乳腺癌是全球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研究表明,乳腺癌的增殖及耐药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明确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机制,寻找有效的治疗靶点是延长乳腺癌患者生存时间的关键。最近研究表明,醌氧化还原酶在多种肿瘤中表达异常增高,并与肿瘤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本研究通过在乳腺癌细胞株T47D中给予醌氧化还原酶抑制剂β-拉帕醌,观察其对乳腺癌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并探讨可能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8.
《科技风》2016,(2)
目的:探讨腮腺腺泡细胞癌的临床特点、病理组织形态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复习我科一例腮腺腺泡细胞癌手术切除标本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腮腺腺泡细胞癌发病较少,属于低度恶性肿瘤,可发生于各年龄段,女性多见。结论:发生于涎腺的腺泡细胞癌是一种低度恶性肿瘤,一般病程较长,生长缓慢,由于其组织结构的复杂性,需与多种肿瘤进行鉴别,手术彻底切除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9.
方序  周炜  宦建新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5):I0003-I0003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二院肿瘤研究所黄建教授团队与美国路易斯维尔大学医学院免疫、肿瘤与生物医学中心严俊教授团队合作,研究发现了固有免疫细胞γδT在人体大肠癌炎性微环境中具有的重要免疫抑制作用,并揭示了其作用网络及新机制。  相似文献   

10.
免疫细胞预测直结肠癌预后研究结肠直肠癌患者的科学家发现,肿瘤中免疫细胞的类型、密度以及位置,能比病理的常规化验更好地预测患者预后。尽管过去用小鼠做的实验显示,免疫系统控制肿瘤的生长,但是在人类是否也是这样比较有争议。Jérome Galon和同事研究了结肠直肠癌的三个不同患者群体,发  相似文献   

11.
肺癌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晚期肺癌患者丧失手术机会、生存时间短,化疗作为主要治疗手段疗效和安全性有待提高,探索新型有效的治疗方法已成为医学研究的重中之重.近10年,肿瘤靶向治疗与生物免疫治疗取得显著进展,在肿瘤的综合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尤其在抗肿瘤单克隆抗体、树突状细胞疫苗、过继性免疫细胞治疗、小分子靶向治疗药物及靶向免疫检查点治疗等方面都有较大的突破.与传统放化疗相比,靶向治疗与生物免疫治疗的抗肿瘤效果良好、毒副作用小、患者耐受性较好.然而,因个体差异(适应人群窄)、靶点有限,耐药及耐药后的治疗选择是其面临的主要难题.此外,临床实际应用中单一生物免疫治疗患者获益也往往有限.  相似文献   

12.
章秀 《百科知识》2010,(9):53-54
恶性肿瘤的预后主要取决于能否做到三早(早发现、早确诊和早治疗)。《内经》里说:“百病始生也,必先于皮毛”;现代皮肤病学也说,皮肤是反映内在健康的镜子。恶性肿瘤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往往会在皮肤上留下皮肤病变,  相似文献   

13.
抑癌基因PTEN是双特异性磷酸脂酶.在多种恶性肿瘤中发生突变或缺失,导致其抑癌功能减弱或丧失.在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PTEN通过复杂的信号转导网络(P13K/AKT.FAK/MAPK.PTEN/P53/MDM2)调控细胞周期.促进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的血管形成和侵袭转移等.对PTEN基因的深入研究将为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临床监测、基因靶向治疗.预后评估、新药研发和一级预防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人类血清中含与生命活动密切相关的各种蛋白质,而蛋白质的动态变化常常能够反映机体病理情况,随着蛋白质组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应用蛋白质组学方法寻找血清中与肿瘤相关的蛋白质,探寻新的肿瘤生物标志物并应用于恶性肿瘤的诊断、疗效监测、预后判断及指导治疗成为新的肿瘤研究领域热点。本文综述了血清蛋白质组学相关技术及其在人类主要恶性肿瘤中的研究应用。  相似文献   

15.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在女性恶性肿瘤中居第2位[1],严重威胁女性身体健康。由于宫颈癌有较长癌前病变阶段,目前认为宫颈癌是一种完全可以预防的疾病。宫颈又是与外界相通的内生殖器官,可直接对其表面进行观察诊断,合理地选择有效的筛查可达到早期诊断的目的。因此临床上对宫颈癌的早期筛查非常重视,制定完善的筛查方案,以及早期发现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并及时治疗,对降低宫颈癌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端粒、端粒酶与头颈肿瘤的关系已成为肿瘤发生与治疗的研究焦点,端粒酶活化可使细胞发展成为永生化细胞或无限增殖的癌细胞,是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重要一步,端粒的不断缩短和端粒酶的激活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及细胞的永生化密切相关,它与头颈肿瘤相关性方面的研究受到了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人员发现了免疫细胞的新作用,为免疫系统提供了更好的了解。免疫细胞对身体炎症迹象的响应很快。白血细胞(单核白血球)像士兵那样快速奔赴需要它们的地点,沿着血管的内皮进入到组织中与敌人搏斗。Cedric Auffray和他的法国同事发现.一群单核白血球在没有炎症时潜伏在内皮中,它们在毛细管、静脉和动脉的表面站岗放哨,一旦检测到炎症或损坏.它们就成了细胞的紧急反应士兵。  相似文献   

18.
目前许多研究都认为一件专利背后所赋予的各种专利要素会在其技术交易中起到影响价值的关键性作用。本文使用专利技术合同登记中的数据并采用相关性研究方法,试图分析专利技术交易金额与各专利要素之间的相关关系及关联强度,证实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分析发现专利权利要求书、同族专利与被引证专利、专利数量、不同的专利类型及IPC小组数等专利要素均在专利转让合同中对专利技术交易金额产生作用,但其作用的强度却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9.
医药卫生     
《中国科技信息》2007,(8):11-14
一种新型的可检测不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功能视力的模型眼;口腔鳞癌中Bax,Bcl-2和Survivin蛋白表达与预后相关性研究;变形链球菌基因组研究进展;下睑缘入路治疗眶内下壁联合骨折;喉鳞状细胞癌Paxillin表达的临床意义;SLE基因芯片表达谱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在开放式压力控制培养系统作用下体外培养大鼠视网膜神经细胞(retinal neurons,RNs),观察米诺环素对其活性及凋亡的影响.并进—步探讨其对受损RNs保护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出生0-3d的Sprague Dawlev(SD)大鼠视网膜神经细胞体外混合培养。制备RNs加压培养模型.通过细胞形态学观察,四唑盐(MTT)比色法测定细胞活力,吖啶橙/溴化乙锭(AO/EB)染色法检测细胞的凋亡率来观察米诺环素对上述损伤细胞的保护及治疗作用.以及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观察诱导型一氧化氮台酶(iNOS}和半胱天冬酶-3,(caspase-3)表达的改变、结果 加压培养后,在倒置显微镜下RNs与对照组相比形态改变较咀.细胞活力降低,大量细胞发生凋亡(占53.93%).而米诺环素治疗组(20μmol/L)细胞则形态改善.活力显著增高:凋亡数目减少(占17.29%).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51)。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示米诺环素治疗组细胞内NOS和caspase-3表达较加压损伤组减少。结论 一定剂量的米潜环素在体外可有效抑制蓝力。引起的大鼠视网膜神经细胞损伤及凋亡。抑制NOS和capase-3的表达可能是其潜在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