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意象是中国古典诗词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审美对象,不同的意象能传达不同的感情,《花间集》中充斥着繁多的意象,其中的"泪"意象也被花间诸贤不厌其烦地使用着。《花间集》中的"泪"意象有着丰富的内涵,深入探寻其内涵,有助于更深刻地理解花间词作。本文将从"泪"意象、"泪"意象的内涵以及"泪"意象的运作等几个方面对《花间集》中"泪"意象进行多角度探究。  相似文献   

2.
古代诗词常见意象内蕴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意象,乃是融合作者主观情感的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亦可谓作者的主观之意和客观之象融为一体的产物。中国古代诗词意象繁多而鲜活,意蕴丰富而深刻,形成独特的艺术持征。因此,赏析古代诗词很大程度上就不能不剖析其意象内蕴。本文试就常见意象的常见意蕴作一剖析,或为管见。  相似文献   

3.
"酒"是我国古代诗人特别喜爱、钟情的一个传统的审美意象,我国古代的"酒诗"以其特有的风貌影响着后世的诗词创作。尤其到了唐宋时期,不少诗人借鉴、扬弃了前人的诗酒流韵,又赋予"酒"意象丰富的审美内涵,从而大大地丰富了我国古代"酒诗词"的骨力和风韵,使之在我国古代诗坛上流溢出醉人的馨香,  相似文献   

4.
严强 《语文天地》2011,(21):20-21
"南浦"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常见词,其使用通常有以下三个意义:第一个是南侧的水浦或具体地名。第二个是古代诗词中的意象,其意蕴比较复杂,可以归纳为三方面的情感倾向:送别之地,饱含离愁别情;自然  相似文献   

5.
意象是中国古代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古典诗歌的另一特征是音律。如果说,音律是诗歌的外在形式,而意象则是诗歌的内在情感。前者让诗歌音韵和谐,读来整饬而错落有致,而后者则让诗歌有了画面美、意蕴美和情感美。因此教学中巧用诗词意象,不失为理解诗情画意的捷径。  相似文献   

6.
古诗词是最袖珍、最精练的文学样式,它用字凝练,意象丰富,意蕴深远,学生理解起来往往有一定的难度。诗词教学只有激发学生探究的意趣,通过诵读和语言品味,理解诗词的意思,透过意象把握意境,才能领会诗词深远的意蕴。  相似文献   

7.
20世纪30年代,诗人卞之琳的诗歌,以其将中国传统古典诗学特点和西方现代诗歌技法的结合而蜚声诗坛。卞之琳的诗歌对中国古代传统诗词在多方面有所继承,尤其在传统诗歌意象的运用方面,显示了丰富的古典意蕴。本文通过举例分析卞之琳诗歌的古典内涵。  相似文献   

8.
意象是"意念"与"物象"的结合,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形象概念。用意象鉴赏诗作能够深入地揭示出古代诗人在创作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得出的内涵也能给鉴赏者带来丰富的审美体验。蜡烛意象是古代诗歌中常用的经典意象,而其独特的形态往往使许多诗人寄情于它,以它为精神载体,并赋予其更深的意蕴。  相似文献   

9.
月亮意象是古代诗文中常见的原始心象。月亮意象象征怀人与忧愁,象征聚散离合,又蕴涵有悲剧意识。它是一种原型意象,是一种集体无意识,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弄清月亮意象的象征意蕴,有助于我们理解古代诗文文本的艺术和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0.
"杨柳"这个意象的内涵是什么呢?诗词选修的学习中,老师常这样问学生.应该是送别,感情一般是缠绵、哀怨的,学生总能快速而准确地回答,足见老师对诗词基本意象内涵的反复强调是有效果的.一提"月亮",往往是游子"思乡",一提"菊花",往往是隐士"不畏权贵,追求淡泊".借助于意象的解读,学生理解了诗词的内在情感,这是诗词鉴赏的基本任务.除此以外,我们会重视诵读,炼字,尤其重视表现手法的鉴赏,虚实结合,化静为动,托物言志等等.但是,选修阶段对诗词意象的鉴赏是否就在这样的层面上进行呢?我们知道,古典诗词的基本意象就是那样一些,各自都有特定的相对稳定的内涵.  相似文献   

11.
<正>我国向来就有"诗国"的美誉,从古至今的诗词作品可谓浩如烟海,而其抒发的情感类型也丰富多彩。这些诗词作品之美,或美在诗人卓然高标的精神品格上;或美在具有丰富意蕴与文化内涵的意象上;或美在独具匠心、新颖传神的炼句上。这些"作品之美"都可作为诗歌教学的"赏点"。基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考量,本文围绕"古代诗歌赏点"这一论题,分别从诗人品格、意象、佳句等三个方面进行实例分析,赋予古代诗歌课文一种个性化、语文化、人文化的审美解读。  相似文献   

12.
"井"这个司空见惯的生活事物,不但有着显在的表征,而且也有着丰富的隐喻内涵性。在古代诗词中,"井"象征的是"春天",表现的是一种生机勃勃的景象和对生命的向往。而在当代文学作品中,"井"象征的是"死亡",它传递给读者的是一种凄凉的感慨。然而在陆文夫小说《井》中,他赋予了"井"深刻的文化意蕴。本文通过分析古代和当代文学中的"井"意象,来阐释陆文夫小说中"井"的复杂内涵。  相似文献   

13.
渔翁是中国古代诗歌典籍中经常出现的一个形象,具有其特殊的象征意义,自古以来在各种文学作品中不断地被人引用和抒写,因其本身所秉承的恬淡闲适、潇洒旷达等诸多精神内涵而被历朝历代的文人名士所钟爱,逐渐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隐士文化。本文从渔父意象产生的历史渊源,渔父意象的象征意蕴,以及简述剖析解读古代文人"隐逸情结"产生的历史原因等几方面进行论述,希望对学习古典文学有所帮助和启发。  相似文献   

14.
严强 《语文天地》2011,(11):20-21
"南浦"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常见词,其使用通常有以下三个意义:第一个是南侧的水浦或具体地名。第二个是古代诗词中的意象,其意蕴比较复杂,可以归纳为三方面的情感倾向:送别之地,饱含离愁别情;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诗学习惯于将自然万物人格化、对象化,即作者将自我的生命意识投射到其笔下吟咏的自然之物上。作为在古诗词(尤其是爱情诗词)中反复出现的"水"意象,自然也蕴含了诸多的生命印记和文化内涵。文章试图从物我关系的角度来探寻水意象在爱情诗词中的意蕴。  相似文献   

16.
"杨柳"是中国古代诗词中出现最早、使用频率最高的意象之一,成为他们表达某些特定情感的载体。重点讨论宋词中杨柳意象所体现的不同审美取向,以及它所积淀的深厚文化内涵,以期从一个新角度,对柳意象得出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所谓意象,便是寓"意"之"象",主要是指客观的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诗人在创作中,其诗词作品需要借助一定的形象,所以在高中诗词教学中一直强调意象教学。意象作为诗人情感的凝聚,通过客观物象经诗人情感升华并创造成独特之象。在高中诗词教学中,以意象模式引导学生对诗词进行鉴赏,通过对诗词内涵的充分理解,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一、意象教学法在高中诗词鉴赏中的重要性意象教学法作为重要的诗词鉴赏教学模式,合理应用它可有效地提高学生对诗词鉴赏的能力。由于诗词  相似文献   

18.
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经常面临跨文化意象扭曲问题,本文通过浅析中西文学作品中"龙"形象不同所折射出的文化差异,为了有效地避免由于文化差异所造成的语言理解和意象扭曲的障碍,使学生能够正确、充分地把握"龙"在中国的文化内涵,我们提倡在传统对外汉语教学法及调整翻译策略基础上通过参与民俗活动真正体验中国"龙"的意蕴。  相似文献   

19.
<正>中国古代诗词在世界上是一朵奇葩,历来有"文学之母""语言的钻石"之美誉。卷帙浩繁的古代诗词是五千年来人民智慧的结晶,其思想内涵博大精深。因此,古代诗词成了学生的必修课,而当代高中生的文化底蕴相对浅薄,更增加了古诗词教学的难度。那么,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怎样教才能让学生真正理解呢?一、反复诵读,品味诗词语言诗词的表现形式是语言,因此,品味诗词语言对理解古诗词的思想内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古诗词的语言具有音乐性在古代,诗词是供人咏唱的歌。因此,它除了讲究平仄搭配、押韵外,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素有"诗酒风流"传统,古典诗词中多"酒"意象。酒有清、浊之分,"清酒"与"浊酒"意象所含意蕴有别。"浊酒"意象多意味着深厚、凝重之忧愁,亦有朴实、亲切之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