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的汉字历来以间架合理、结构匀称、字形美观而著称。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学历来也非常重视汉字的书写,对笔画笔顺的规则要求也非常严格。今年,我在使用北师大一年级教材教学时,发现教材在汉字的书写方面似乎没有涉及笔顺笔画的要求。于是,我发现不少学生在自己写字时根本不按笔顺规则。不少家长也说,孩子不是在“写字”,而是在“画字”。例如“口”字,有的孩子就是像画画一样画成的;又如“里”,孩子们一看上面一个“田”,下面一个“土”,写的时候也就先写“田”,再写“土”。照此“画”下去,中国汉字的美还会存在吗?因此,…  相似文献   

2.
在学习生活中,我们会经常自觉不自觉地问自己:“这事我能行吗?”如有的同学跑百米达不了标,就说:“我不适合短跑。”有的同学字写得潦草,就说自己是个不适合写字的人。如果学习没搞好,考试失败了,又说自己是个头脑笨的人。这样的心理暗示是很危险  相似文献   

3.
曹洪玲 《山东教育》2003,(25):17-18
像往常一样,我又给同学们布置家庭作业。“同学们,今天我们的作业是把第十课的生字生词……”“带拼音写两遍。”我的话还没说完,同学们便齐声高喊。接下来就是一片吵嚷声:“又是这样,我早就会写了,还写!”聪明的班长张杰并不介意我的存在:“会写了,不会再写一写,巩固巩固嘛,显能!”嘴快的陈岩,耳朵也灵,接着话茬就来了一句:“就是,写两遍怎么了!”一向为老师利益着想的徐立强不失时机地补充着:“写就写,这不简单,抄抄就万事大吉了。”真有的同学已经动笔写了。“老师怎么总布置这样的作业!”班里不太喜欢说话的张琳琳和耿艺菲也在小声地发…  相似文献   

4.
一分钟     
正1月14日晴短短的一分钟可以干什么事情呢?有的同学说:"可以跑二百米。"有的同学说:"可以写10个字。"还有的同学说:"可以看好几页书。"可是白老师在黑板上为什么写上"一分钟"呢?老师到底要用这一分钟来干什么呢?真让人费解。"一分钟"活动开始了,原来是让我们把教室里看到的事物在一分钟内写下来,看谁写得多。我觉得一分钟写不了几个字,所以刚开始非常紧张。两眼看  相似文献   

5.
要写好人物,想把人物写得栩栩如生,首先得细细地观察人物?可以说,学会观察人物是写作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基本功。有些同学一描写起自己的某个同学就是“一双大大的眼睛,笑起来脸上一对小酒涡”。如果你仔细观察周围的同学就会发现,笑起来脸上有“一对小酒涡”的同学实在是很少的。也有的同学喜欢照搬书上的一些人物描写,一写起老人就是“两鬓斑白,神采奕奕”,写起年轻人就是“漂亮潇洒,走起路来噔噔噔”。我读到一位同学是这样来描写一个姑娘的:“她像刚刚绽开的花朵,以奇妙的  相似文献   

6.
一、借字讲史,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任何一种语言文字,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汉字尤其如此。小学生由于受年龄、认知能力、阅历等方面的制约,对汉字源远流长的发展历史及汉字的艺术美不甚了解,但对这方面的知识却充满了好奇心。如“汉字是怎么发明的?”“最早的汉字是怎么写的?”等等,都是他们迫切希望知道的问题。为  相似文献   

7.
不久前听了一节小学三年级的语文课,课堂中有这样一个片段: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爽’字,你认为这个字该怎么写呢?”老师的话刚讲完,学生就纷纷行动起来,有的查字典,有的翻开语文书,在书中寻找答案,有的用小手比画着,有的用笔在纸上练写着……不一会儿,学生的小手陆续举了起来。“老师,我知道了‘爽’是这样写的。(学生按笔顺书写爽字)”老师进一步问道:“你怎么知道是这样写呢?”“因为,我们书中就是这样写的。”学生十分肯  相似文献   

8.
星期五上午,我正在批阅作业,当翻到李壮同学的作业时,气就不打一处来,作业本上哪是字?就像虫子爬的痕迹一样,乱七八糟“。这个李壮,上次就因为字迹潦草,刚批评过他,这样没记性,这回非好好教训教训他不可……。”下课后,我怒气冲冲地把李壮同学叫到了办公室,生气地说“:你看你的作业,这哪儿是字,像虫子爬一样……”最后,我严重警告他,下次必须把字写好,否则就告诉家长。在以后的几次作业中,李壮的作业仍然很乱。我对他够负责的,他为什么没记性呢?为什么不改呢?我左思右想,决定换种教育方式,我在李壮的作业本上写上这样的话“:李壮同学,以前因…  相似文献   

9.
如何写同学     
学校是个大家庭,班级是个温暖的集体,我们的身边有几十个同学,天天在一起学习、活动,有的还是知心的朋友,成了形影不离的小伙伴。每个同学各有不同的特点,有的聪明机灵,有的调皮淘气,有的能歌善舞,有的学习刻苦……要是把这些同学写下来,让别人认识他们,那多有意思呀!写同学的作文是一种记人的文章,应该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等方面的描写,来反映文章的中心,刻画人物的特点,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那么怎样写好这样的作文呢?1.选自己熟悉的或印象最深的同学来写。写同学不像写“亲人”,《我的爸爸》或《我的妈妈》只能写自己的爸爸、妈妈…  相似文献   

10.
张维娜 《学子》2014,(9):13-13
一、五花八门的汉字书写 下午两点整,我走进教室,这是孩子们的“午写”时间,我在教室里来回踱步,静静观察着孩子们写字。我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只要是带“口”字偏旁的字,大部分孩子写得都跟画圈似的,还有几位同学把字“反着写”。我们都是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写,他正好相反,竟然也能成字。  相似文献   

11.
不久前,报上曾刊过这样一篇短文,说的是在一堂地理公开课上,老师把中国地图拿出来问学生“中国地图像什么”,有的同学说像公鸡,有的同学说像山羊。老师再问那些说像山羊的同学“:你们再看看像什么?”同学们依然问答说像山羊。许是那位老师认为在公开课上竟然出现这种荒谬的答案  相似文献   

12.
小学语文教材,从三年级起就安排了习作例文。怎样上好这类课文?我上四年级的习作例文《记一次科技活动》是这样进行的:第一步:我首先板书“活动”两字,请大家谈我校我班这学期开展了哪些活动?有的同学回答:“跳牛皮筋、丢沙包、老鹰捉小鸡。”有的同学回答:“跳高、跳远、打乒乓、跑步。”还有的同学回答:“猜谜语、智力测验。”等等活动。  相似文献   

13.
“最爱说的话是那中国话,字正腔圆……最爱写的字是那中国字,方方正正做人也像它……”歌声美,而中国字也确实很美。汉字的结构极具艺术美,咱老祖宗们留下了不少令我们回味不尽的书法艺术佳作。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学生们“写一手好字”似乎也成了一件大难事,书写不规范,错字别字频出都成了家常便饭。《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写一手规范、端正、整洁的汉字”是语文的教学目标之一。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书写问题的严峻呢?  相似文献   

14.
不少同学头疼作文,老是喊:“没有内容写啊!”提笔抓耳搔腮,就像石子榨油那么难。小学生作文真的没什么可写吗?我手边有一篇三年级同学写的《开刀,我不怕》(见本期第41页)。这是写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内容充实,文句流畅。这么一说,有的同学可能就明白了:原来作文就是写自已熟悉的事,写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啊!  相似文献   

15.
《他得的红圈圈最多》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的一篇课文,是一篇人物故事,讲的是邓小平爷爷从小认真练字的事。在课文学习到最后时我和大家一起讨论: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呢?有的同学说“:邓小平爷爷小时候真用功呀!”有的说:“我们以后写字也要像邓小平爷爷那样按老师的要求去写,这样肯定能写好。”有的说“:我们要向邓小平爷爷学习,从小认真练字。”……这时我们班懂得知识最多、最爱动脑筋、外号“问题先生”的钱梦琦也跃跃欲试,脸上一副焦急样,手举到我的面前直晃,想引起我的注意。我想:他肯定又有什么奇思妙想了吧!我示意他站起…  相似文献   

16.
如同野驴:小学时听人说野驴跑得最快,我就在作文里把一个同学比喻成“他跑起来比野驴还快”。后来老师说我不应该这么写,我纳闷,为什么不行啊……换汤不换药:既然老师不让写野驴,下一次作文我写:“运动会100米终于开始了,同学们像一只只脱缰的野狗奔了出去。”老师又说不该这样写,我就糊涂了,怎样写老师才满意?老师的脸:有一篇写老师的,介绍老师的外貌。应该是“老师有一张瓜子脸”,我写成“老师有一张爪子脸。”我们语文老师差点没疯掉。青虫年代:我的一个同学写:“解放军叔叔一个个匍匐前进,就像一条条绿色的青虫在地上蠕动。”顾前不顾后…  相似文献   

17.
挑战老师     
今天是星期六,我照常去活动中心上作文兴趣课。李老师刚进教室,就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了四个字——“挑战老师”,边写边说:“今天我们来进行一次挑战老师的活动,喜欢吗?”话音刚落,只听“耶”的一声,教室里立即沸腾了。老师接着说:“活动规则是这样的,我表演什么,你就模仿什么,用‘击鼓传花’的方法来确定谁来挑战,也就是在传花时,我说‘停’,这时花停在谁手上,谁就上来模仿,需要几个人就传几次花,听明白了吗?”“听明白了!”大家兴致勃勃地齐声回答。这时,我疑惑不解地问:“老师,那你表演什么呢?”老师说:“你们决定吧?”“好嘞!”顿时,大家…  相似文献   

18.
我走进教室,忽然发现讲台上多了一件毛衣。这是一件款式新颖、质地上乘的男童毛衣,看上去有九成新。问班上的同学,都说不是自己的。仔细一打听,原来是班上刘炜伦同学上体育课时在后操场捡到的。望着孩子们关注的目光,我意识到这件毛衣将是带领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极好资源。于是,这堂语文课成了语文综合实践课。“小失主丢了心爱的毛衣,不知该多着急呢!”我在讲台前看似不经意的喃喃自语,把孩子们的情绪一下子调动起来“。让我们一起为毛衣找失主吧!”班长一声倡仪,得到大家的拥护。同学各抒已见:有的提议拿着毛衣一个挨一个班级去问——孩子们笑着摇头了,这么多班级和学生,那该花多大的力气呀;有的同学提议写个广播稿,让失主来领取;还有的同学建议写个通知挂在学校大门口。最后大家决定来个双管齐下:写一份广播稿的同时再写一份通知。我肯定了同学们的意见,并告诉同学们,这不叫“广播稿”,也不叫“通知”,而叫“招领启事”。“招领启事”怎么写?同学们继续出谋划策。刘治同学第一个发言:“可以这样写——我班刘炜伦同学捡到一件毛衣,请丢失毛衣的同学来领取。”我微笑着把征询的目光投向孩子。沉默片刻,孩子们纷纷提意见:有的说,要讲清捡毛衣的时间——星期三下午第三节课;...  相似文献   

19.
一天,我让学生听写“渺小”,并给“渺”字注音。学生交上来的作业普遍是这样:渺miao小。当我在“miao”上画圈时(代表错误),有学生拿着本子上来找我了,说:“老师,你不是念‘miaoxiao’吗?我这样注音,怎么是错的呀?”我一听,原来,学生没弄明白“渺小”是两个上声的字相连,“渺”应念阳平,而在注音时,还是应该写“miao”才对。我一解释,学生点点头,拿本子去订正了。  相似文献   

20.
今天,一位同学用铅笔写地理作业,我惊问:“你怎么用铅笔写作业?”她不无得意地说:“怎么不行?铅笔还方便,写错可以随时改。有时我测验时对一些题不大有把握时,也用铅笔写啊。”对她的说法,我却不赞同。我认为用铅笔写字,有诸多不妥。第一,铅笔是不成熟的标志。也许这样说有些武断,但不管你承认不承认,铅笔是低年级学生的“专利”。记得小学时,有一次老师把我和一些字写得认真、涂改少的同学叫到一起,对我们说:“你们将是班里第一批可以用钢笔写字的同学。希望你们珍惜这个机会,把字写得更好。”当时,我就有一种长大了的感觉。第二,铅笔是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