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0 毫秒
1.
如果,花谢     
也许我们都喜欢花开,也许我们都不喜欢看“花谢花飞”。但花儿总有凋谢的时刻,我们难道都要像林黛玉那样提着小竹篮去葬花吗?花谢,是一种经历;花谢,是一种告别;花谢,是一种境界。你觉得呢?  相似文献   

2.
时间是什么?是一种像金钱一样可以节省、花用或浪费的东西吗?或者它像天气那样,是一种我们无法掌握的东西?全世界的时间是不是都一样呢?你会说,那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不管你去那里,一分钟都是60秒,一小时是60分钟,一天是24个小时,以此类推。嗯,也许是这样吧。但是在美国,时间的意义不只是如此而已。美国人视时间为一项宝贵的资源,也许这就是为什么他们喜欢说"时间就是金钱"的缘故。  相似文献   

3.
2013年清明节的前两天清晨,醒来时,发现眼角湿了。昨夜又梦见了你。你活生生地站在我面前,就像你从未消失过一样。你走后,我很天真地以为你只是暂时地告别。总想着,会有一天不经意地回到家里,告诉我们,你只是出去远游了一趟。就像有一年过年,你从深圳工作回来。你事先没有告诉任何人,我和妈妈站在屋外,突然看到你背着行李,笑嘻嘻地降临在我们眼前。  相似文献   

4.
心声评语     
给同学起外号是一种很不文明的行为。有的同学也许不理解,认为我只是开开玩笑而已,并没有什么恶意。其实并非如此。其一,给别人起绰号既不文明又伤害他人的自尊心。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也就是说,一个人不可  相似文献   

5.
[文题]人生就像一出戏,有开幕总有谢幕,有相聚总有分离。我们的生命中注定要有许多告别的时刻,如告别某个人,告别某个地方,告别一段时光,告别一种心情,告别一种习惯等等。每逢告别时总是有人欢喜有人哀愁,有人潇洒有人无奈。请以“告别”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不限(除诗歌外)。②600字以上,卷面整洁,书写端正。[导写]这是一道非常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情可抒的考题。丰富的提示语,能使考生迅速打开记忆的仓库,找到写作的素材。如读到“告别某个人”时,脑海中就会闪现出与老师告别、与亲人告别、与…  相似文献   

6.
“人生就像一场旅行,不必在乎目的地,在乎的只是沿途的风景和看风景时的心情.”这是我很喜欢的一句广告语.每当想起这句话时,我总会想起广告中那个人在火车上向窗外眺望的样子. 是的,人生就是一次旅行,一次所有人都必须参加的旅行.也许我们根本就不知道目的地在何方,也许我们曾在这旅途中迷惘徘徊,也许我们无法控制这场旅行从何时开始又在何时结束,但是我们终究还是无法逃避这场旅行.  相似文献   

7.
生命的召唤     
人能成全他人,也能毁弃他人。互相帮助能使人奋发向上,互相抱怨会使人退缩不前。人与人之间的这种影响,就像阳光与寒霜对田野的影响一样。每个人都随时发出一种呼唤,促使别人荣辱毁誉,生死成败。一位作家曾把人生比做蛛网。他说:我们生活在世界上,对他人的热爱、憎恨或冷漠,就像抖动一个大  相似文献   

8.
生命的召唤     
正人生和爱情一样,不会自己滋长,必须先给予而后才有发展。人生和爱情一样,不会自己滋长,必须先给予而后才有发展。给予越多,生命越丰富。人能成全他人,也能毁弃他人。互相帮助能使人奋发向上,互相抱怨会使人退缩不前。人与人之间的这种影响,就像阳光与寒霜对田野的影响一样。每个人都随时发出一种呼唤,促使别人荣辱毁誉、生死成败。一位作家曾把人生比作蜘蛛网。他说:"我们生活在世界上,对他人的热爱、憎恨或冷漠,就像抖动一个大蜘蛛网。我影响他人,他人又影  相似文献   

9.
告别信     
《四川教育》2014,(7):3-3
如果有一刹那,上帝忘记我是一只布偶并赋予我片刻生命,我可能不会说出我心中的一切所想,但我必定会思考我所说的一切.我会评价事物,按其意义大小而非价值多少.我会少睡觉,多思考.因为我知道,每当我们闭上一分钟眼睛,我们也就同时失去了60秒.当他人停滞时我会前行,当他人入梦时我会清醒,当他人讲话时我会倾听,就像享受一支美味的巧克力冰激凌!  相似文献   

10.
美文引路 永恒与瞬息的舞蹈 张抗抗 昙花入室,大概是下午6点左右.它就放在房间中央的茶几上,我每隔几分钟便回头望它一眼,每次看它,我都觉得那个花苞似乎正在一点点膨胀起来,原先绷紧的外层苞衣变得柔和而润泽,像一位初登舞台的少女,正在缓缓地抖开她的裙衫.昙花是真的要开了么?也许那只是一种期待和错觉,但我又分明听见了从花苞深处传来的极轻微又极空灵的窸窣声,像一场盛会前柔曼的前奏曲,弥漫在黄昏的空气里.  相似文献   

11.
【作文题目】人生就像一出戏,有开幕总有谢幕,有相聚总有分离。我们的生命中注定要有许多告别的时刻,如告别某个人,告别某个地方,告别一段时光,告别一种心情,告别一种习惯等等。每逢告别时总是有人欢喜有人哀愁,有人潇洒有人无奈。  相似文献   

12.
时间     
时间是什么?是一种像金钱一样可以节省、花用或浪费的东西呢?还是像天气那样,是一种我们无法掌握的东西?全世界的时间是不是都一样呢?你会说,那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不管你去哪里,一分钟都是60秒,一小时是60分钟,一天是24个小时,以此类推。嗯,也许是这样吧。但是在美国,时间的意义不只是如此而已。美国人视时间为一项宝贵的资源,也许这就是他们喜欢说“时间就是金钱”的缘故。美国人认为时间是一项有限的资源,所以他们要设法爱惜时间并加以管理。美国人经常参加有关时间管理的研讨会或阅读这方面的书籍,他们似乎都希望能把自己的时间安排得更好…  相似文献   

13.
“花儿、花儿,你为什么不说话?”“因为你没有关注我……”“花儿、花儿,你为什么现在又说话了呢?”  “因为你现在关注我了呀!”  “花儿、花儿,你为了什么而存在,又是为了什么而美丽呢?”  “为了那关注我的人。”爸爸妈妈,你们常说我是一朵小花,一朵开在你们心间的小花。但是,你们知道吗?花儿的开放,除了充足的“肥料”,更需要被关注的滋润,需要被理解的土壤。关注是一种爱。也许你们会说:“我们天天围着你转,这还不叫关注?我们把最好的都给了你,这还不叫爱?”忙碌的爸爸妈妈,你们是否能停下脚步,用心回答我的询问?你们是否能俯下身来,用爱倾听我的心声?爸爸妈妈,你们为了我操碎了心,付出了太多太多的心血和汗水。可是,爸爸妈妈,你们关注过我的心吗?你们知道我真正想要什么吗?也许,只是几分钟认真的倾听;也许,只是几句真心的鼓励;也许,只是一个睡前的小故事;也许,只是一次秋天的郊游;也许,只是……真的,只是这些就够了。  相似文献   

14.
荼蘼之时     
Gail 《青少年日记》2006,(3):38-39
9月19日 睛 王菲走了,走得这样决绝而坚定,恍惚间还未见其转身就已望不见身影。不开告别演唱会,不开告别记招待会,就连告别也只是托他人之口,然后便决然地奔着自己想要的幸福而去了,连再见也没说一声!  相似文献   

15.
生活的条件     
生活总是需要条件的。家庭、同事、领导、朋友等等,都是生活的条件,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启动我们的生活。我们没有理由不和生活谈谈条件,因为今天的存在、明天的诱惑以及和他人的对比,这一种氛围我们称之为社会。一位同事和我告别,他要去另一个更辛苦的单位,他要做比在我们这里双倍的工作,但那正是他想去的地方。他说,我必得辛苦才感到轻松,就像你——我们的编辑,必得编编写写才有安慰。人类所有的美德都铺成在基本的生活条件上,一如火车的速度是建立在长长的铁轨上的。生活的基本条件愈益改善,美德将愈益发展和进步,道德也许会愈益沉沦。您不…  相似文献   

16.
下面是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一则关于"文明"的公益广告词:有时候,文明离我们只不过是10公分的距离;有时候,也许只是几公分的宽度;也有时候,可能只是一张纸的厚度。我相信,其实文明就在我们心中,我们会在生活中不经意地流露着。有时候,多一个手势,对别人来说,就是多一份体谅;有时候,多一点耐心的等待,对别人来说就是一种关爱;有时候,多一点分享,对别人来说就是多一份  相似文献   

17.
<正>每个人心中的夏天都不相同,也许是小时候动画片里看到的,也许那里有清凉的汽水和沙甜的西瓜,亦或有阵阵咸湿的海风吹过,又可能只是一团模糊的蓝色……你心中的夏天是什么样子的呢?朱聿欣:十五六岁的夏天,和朋友肩膀挨着肩膀坐在学校的长椅上,喝着清爽的菠萝啤,谈论着那些我们并不了解的事物。微风吹过每一片树叶,月光像凉水一样把我们洗了又洗,我们将  相似文献   

18.
佳段选摘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其实很简单:也许眨一眨眼,也许一个微笑,就能温暖他人。有句古诗说得好——历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爱心体现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有一颗爱人的心会温暖他人,同时也会温暖自己,友好地对待每一个人,生活回赠我们  相似文献   

19.
关于幸福     
<正>幸福是什么?幸福就是自己觉得幸福。也许这只是一句人人皆知的落后了的大白话,而我却知道,有不少人,甚至很多人并非为了自己的感觉,而是为了他人的观瞻而建设自己的人生与生活。因而窥察别人的生活与家庭,便成了我们生活的另一部分。我们的生活好像就是以这两个部分组成的:一是生活给人看;二是看别人生活。我们同情别人生活不幸而自觉着幸福,我们评价着别人的是非长短而深觉自己又高尚又美好。于是,我们也无法不提高了警惕地想到,人家将对我们  相似文献   

20.
最后十秒钟     
下雪了,天地一片苍茫。我在风雪中瑟瑟发抖,却依旧听不到中巴车的汽笛声。风大了,雪花舞得更欢了,我的颤抖更强烈了,上下颌的牙齿禁不住发生冲撞。时间一秒秒过去,我的耐心一点点被刺骨的冽风吹走,留下的是仅有的一点欲望:也许车在下一秒就会出现……多少次欲动身离开,又多少次对自己说:再等一秒吧。唉,也许车不会来了,我最后的一缕希望将在这呼呼的风声中烟消云散了。算了,不等了。我似乎终于下了决心,慢慢移开这站了许久的地方,也许那留有脚印的地方还有一丝余温。当我走出近百米之后,忽又觉得不该这样轻易地放弃!心中又重新升起了希望,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