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荐 《生物学教学》2007,32(8):21-23
在教学和教研实践中,广大教师创造了一种新的教研形式:磨课。所谓磨课,就是围绕一节课,由某位教师执教,在教研组全体教师参与下,采取多种形式,反复深入地研究、探讨,再由这位教师多次重上,以期执教教师教学业务快速提高,教研组全体教师共同提高的一种学习形式。在日常教学中,我  相似文献   

2.
如何磨课?     
磨课,就是围绕一节课,由某位教师执教,在教研组全体教师参与下,采取多种形式,反复深入地研究、探讨,再由这位教师多次重上,以期教师教学业务快速提高、教研组全体教师共同提高的一种学习形式。在日常教学中,我们一般“一课三磨”,在上公开课时,“一课四磨”,甚至更多,好课就在这样的磨练中产生了。  相似文献   

3.
60.如何磨课?     
江苏省沛县第五中学张玉强教师回答: 磨课,就是围绕一节课,由某位教师执教,在教研组全体教师参与下,采取多种形式,反复深入地研究、探讨,再由这位教师多次重上,以期教师教学业务快速提高、教研组全体教师共同提高的一种学习形式.在日常教学中,我们一般"一课三磨",在上公开课时,"一课四磨",甚至更多,好课就在这样的磨练中产生了.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实施以来,广大教师及教科研工作者不断探索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道路,从新课程理念培训到学科知识培训,取得较大的成效。但这些培训或多或少受时间的限制,如何使教师专业化成长扎根于教师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呢?笔者认为磨课是一种比较可行的方式。所谓磨课,就是围绕一节课,由某位教师执教,在教研组全体教师参与下,采取多种形式,反复深入地研究、探讨、修改,再由这位教师多次重上,使该课不断优化完美。这样不仅能使执教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快速提高,而且使教研组全体教师共同成长。  相似文献   

5.
磨课,就是教研组或备课组确定课题,由同一教师在不同班级面对不同学生就同一课题进行两次或两次以上的教学实践。每当执教老师上完一节课,听课教师就及时对执教老师的课堂教学进行客观评价,对需要讨论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需改进的方向,供执教老师在反思时明确问题所在,以便调整教学方案,从而进入新一轮的试教,循环往复,层层递进。它是教研组的常见活动,随着新课标和校本教研推进的需要,磨课越来越成为了教师提升教学理念、改进教学行为的有效途径,被许多老师所接受。我校不久前开展了一次磨课教研活动,现将磨课的过程与同行们一起分享和交…  相似文献   

6.
磨课,就是教研组或备课组确定课题,由同一教师在不同班级面对不同学生就同一课题进行两次或两次以上的教学实践。每当执教老师上完一节课,听课教师就及时对执教老师的课堂教学进行客观评价,对需要讨论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需改进的方向,供执教老师在反思时明确问题所在,以便调整教学方案.从而进入新一轮的试教.循环往复,层层递进。它是教研组的常见活动,随着新课标和校本教研推进的需要,磨课越来越成为了教师提升教学理念、改进教学行为的有效途径,被许多老师所接受。  相似文献   

7.
同一节课,教研组通过集体备课进行研讨,在此基础上老师们进行个人备课,由一位老师执教实施,在集体听课的基础上,老师们进行讨论、调整的磨课过程,再由一位教师备课、执教实施,其他老师再听课.这就是"一课两讲"的集体备课方式.本文以"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为例说明这种教研模式.所选教材为山东科技出版社的司南版教材.  相似文献   

8.
正磨课,是某个教师在一定时期内,在教研组成员的协助下,采取多种形式,对某课教学进行反复、深入地学习、研究与实践的过程。团队的力量通过磨课这种形式,可使特定教师的教学更加科学合理,使其在不断的改进和领悟中提高教学能力。如何通过磨课提高体育教学水平呢?下面我就来谈谈自己的体会。1.真诚"揭短",不留情面要想磨课有效果,最需要的是那些真诚指出他人教学中存在哪些问题的人。同一堂课,一千个人执教,由于认知不同,会有一千种不同的教学方式,即"同课异构"。所谓"旁观者清",由于认知的限制,执教者通常不容易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而其他听课的人  相似文献   

9.
一把好剑需要千锤百炼,一块好玉需要精雕细琢,一节好课的诞生当然离不开我们反复地推敲,不断地修改,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磨课”。所谓磨课,就是某个教师在一定时间内,对某节课的教学反复深入学习、研究与实践,使这节课的教学尽快达到较高水平。通过磨课,可以较快地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生成教学智慧,让教师从平凡走向卓越。  相似文献   

10.
一把好剑需要千锤百炼,一块好玉需要精雕细琢,一节好课当然离不开我们反复地推敲、不断地修改,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磨课。所谓磨课,就是某个教师在一定时期内,对某节课的教学反复、深入地学习、研究与实践,使这节课的教学尽快地达到较高水平。通过磨课,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较快地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生成教学智慧,让教师从平凡走向卓越。但是,笔者在平时的教研活动中却发现,许多教师在磨课的过程中,个性逐步被打磨掉,磨出来的教学预  相似文献   

11.
一把好剑需要千锤百炼,一块好玉需要精雕细琢,一节好课当然离不开我们反复地推敲、不断地修改,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磨课。所谓磨课,就是某个教师在一定时期内,对某节课的教学反复、深入地学习、研究与实践,使这节课的教学尽快地达到较高水平。通过磨课,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较快地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生成教学智慧,让教师从平凡走向卓越。  相似文献   

12.
几年前,为了参加市心理健康教育优质课的评比,我校心育教研组的老师们特意为了我举行了心育磨课活动,让我至今记忆犹新. 那一个月的教研活动让我感触最深的是:教学真的是一门艺术.一节好的课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十分钟,却需要教师长期的积累.一节好课需要多"磨",一名教师的能力更需要多"磨".  相似文献   

13.
所谓“磨课”,即年级备课组确定课题,探究课案,或由同一教师在不同班级面对不同学生就同一课题进行两次或两次以上的教学实践.或由不同教师在不同班级面对不同学生就同一课题各进行一次教学实践。每当执教教师上完一节课,听课教师就及时就执教教师的课堂教学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与方法、教师素养、整体效果”五方面展开热烈讨论,进行客观评价,提出最佳方法,改进课堂教学,然后再由同一教师或另一教师进行第二次课堂尝试。如此“教学→探究→再教学→再探究”循环往复,层层递进,再三磨合的过程就是磨课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同课异构"是当下为中小学普遍采用的一种教研活动形式. 语文教学"同课异构"的大多是阅读教学课.通常由一定区域(含学校教研组)内的教研活动组织者发起,确定教学的文本、班级、执教者;执教者独立设计教学方案;执教者上课,教师观课;集体评议(也有专家点评的).有的还要求执教者根据评议进行二次备课、上课,教师再次观课、评议,执教者撰写反思文字等.  相似文献   

15.
汤雁萍 《时代教育》2010,(3):251-251
“一课四研”活动是指教研组内教师针对同一活动内容由同一教师或不同教师进行4次的实践研究活动。它通过执教、研讨、反思、再执教、再反思的循环,使教研组内的每一位教师在教育实践中获得进步和提高。  相似文献   

16.
教师的专业发展离不开"实践反思、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我们教育工作者要想圆满完成教学任务,要想真正实现"有效教学,高效课堂","磨课"就是最好的综合体现. 学校的校本研修或集体备课是最好的"磨课"时间.所谓"磨课",笔者认为就是指由教师根据研究主题,选择教材,在现代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在教研组以往"备课、上课、说课"方式的基础上,由同一教师在不同班级,面对不同学生,就同一课题进行两次或两次以上的教学实践,或由不同教师在不同班级,面对不同学生,就同一课题各进行一次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7.
一、来自实践的体验——痛定思痛 在一次语文学科专题调研中,我们教研组的一位教师执教了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识字6》一课。第一次执教,教研组制定的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与学情的分析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18.
自治区示范性高中北海市第七中学英语老师孔凡晶于2013年10月29日参加了由广西教育学院教学研究部、广西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的"2013年广西高中英语优质课大赛暨教学观摩研讨会"。她以人教版高中英语选修六Unit 2 Reading作为参赛课例,具体教授内容为8首英文诗歌,课型定位为"诗歌阅读课";此种课型为高中课改后首遇,对教师的挑战巨大。遵循"团队磨课、个性上课、互动评议、专家引领"的赛课流程,孔凡晶老师的备课团队——包括指导老师、北海市教育科学研究所英语教研员、特级教师廖道文,以及北海市七中英语教研组全体教师,围绕"高中英语诗歌阅读课教学目标层次的定位"展开了深入、细致的行动研究。经过几轮磨课、试教,孔凡晶老师所执教的课终于修成"正果",获得了大赛一等奖。该课的磨课过程,从对教学目标的困惑起步,到目标层次渐次清晰、明朗,教学过程亦显示出更为有效、高效的优质状态。  相似文献   

19.
“磨课”对一线教师而言是常事。但凡参加公开课展示或者教学竞赛,教师都少不了一番辛苦的磨课。通过一而再再而三地试教、修改,执教教师最终都能在听课教师面前呈现出一堂比常态课精彩得多的课。可惜的是,许多教师在公开课落幕之后,就为磨课活动画上了一个“句号”,这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和浪费。笔者认为,“磨课”不仅“磨”出了好课,也“磨”出了写文章的好素材。  相似文献   

20.
2014年12月25日,"讲台上的名师——上海基础教育优秀教师教学展示与教学论坛"活动的第3场在上海杨浦高级中学举行。本次活动由上海市教委主办,上海市教师学研究会、上海市中小幼教师奖励基金会、杨浦区教育局承办。来自上海各区县中学语文教师代表四百余人参加会议。教学展示活动热烈而深入。代表们观摩教学,交流思想,展现了上海语文教学思想和语文教师培训的最新成果。上午的教学展示环节,分别由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复旦大学附属中学语文教研组组长黄荣华执教作文讲评课,江苏省特级教师南京十三中语文教研组组长曹勇军执教阅读教学课,由华东师范大学方智范教授和南京市教研室陆志平研究员作点评。黄荣华老师的课凸显"一次作文,一个生日"的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