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六合十二刀     
李俊德 《精武》2006,(1):36-37
此刀法是六合门中技击性较强的刀法,它分上四刀、中四刀、下四刀合计十二刀。它既可单动作练习, 又可连贯练习。它以攻待守、以守待攻,视彼应变,随意而变,出奇制胜,因而具有一定的实战性。此刀法在本门中属于高层次看家刀法,加之授徒严格秘不轻传,因而会此刀法者甚少,如再不整理就有失传的可能,现将此刀法进行整理以传世人。此刀法得于家父李志云,家父得于祖父李树亭, 祖父之师王殿臣,王殿臣之师李冠铭也。李冠铭沧州六合门祖师也。  相似文献   

2.
双手刀,乃诸多武林人士酷爱之兵器,其刀法,更是众人追崇之著名传世刀法。武林中说法众多,练法各异,确有得其真传者,亦有以讹传讹、贻误后学者。双手刀法之秘不轻传的"连环十六刀法"今惊现沧州,实属武林之幸事!据史料记载,双手刀刀型是长条形、刀背凸出呈圆形,既增加了刀的强度又有  相似文献   

3.
2005年2月1日发行的《杨家埠木版年画》,被设计成扑克牌式。木版年画创作,首先要求作者的刀法刚健、锋利,如果没有较深的艺术造诣,是创作不出好版画的。杨家埠年画中讲究了画面的色彩旋律和刀法;注意对比,使人物形象突出、醒目,形成木刻画面的色彩旋律美。在版式上,由凸版与凹版套印,刀法上采用了阳线刀法。其次,传神是美术中最为讲究的一点。  相似文献   

4.
从《燕青打擂》看北宋的相扑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说《水浒传》第七十四回《燕青智扑擎天柱》,叙述浪子燕青与任原相扑比赛的全过程,详尽而生动地再现了我国北宋时期相扑的场面。本文就此人手,广泛参考有关文献典籍和当代学人的研究成果。对我国北宋时期相扑活动的各个方面进行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主要采用历史资料考察的方法,探讨明代中日武术文化在相互渗透的过程中对本国武道的影响。研究认为:明代是中日两国文化交流的兴盛时期,武术的相互渗透,有效促进了各自武道的发展。日本的刀法对中国刀法有一定影响,而中国武术对日本空手道和柔道的形成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6.
刀术是明代有较大发展的武术技能之一。自宋以来,朴刀、长刀、双刀等刀法在民间习武活动中已占有相当的地位。宋元话本,杂剧对此多有描写。但是有关诸家刀法的描述则少见,这一现象到明代开始发展变化。从明代典籍的记载可以窥见当时丰富的诸家刀法。《江南经略》卷8《兵器总论》记载:当时“使刀之家十五,日偃月刀(三十六刀法);曰双刀;曰钩  相似文献   

7.
日本战刀及其凌厉凶残的刀法,在历史上曾遐迩闻名。日本战刀和刀法本源于中国隋唐时期的剑术,经历代日本武士的潜心研习和修行,逐渐形成了剑身加阔、变弯,两侧剑锋改为一边利刃的日本式战刀和精炼犀利的刀法。同中国的兵刃一样,日本战刀在冷兵器时代是日本武士比武、决斗、战争的重要武器,刀也作为武士的灵魂被神圣化。枪炮问世以后,刀的作用相应失色,但刀所包含的特殊精神内涵,被作  相似文献   

8.
至此,黑方右翼空虚受攻,红方占优,结果红胜。此路变化黑方有待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9.
吴少华 《武当》2004,(11):9-11
此套功法由郭树璞先生所传:以八卦之中的扣摆步法为其宗旨,以走圈为本法,同时贯穿了传统的缠头裹脑之刀法,并将其各种腿法、刀法融为一体。其特点是:身法紧凑,动作简捷,迅猛奔放、刚柔相济、古朴大方。套路主要以劈、扎、斩、撩、崩、挑、砍、抹等技法为主,演练时要求刚柔相济、神传意发、身活步灵.技击上要求势虚  相似文献   

10.
一、传授刀术的基本方法1、介绍刀的各部位名称。2、持刀的基本方法--抱刀,并使学生了解抱刀是由器械本身的形态和功能而决定,刀有一刃一背,持刀时可用刀背贴靠手臂内侧。3、基本刀法的学习。刀的形制决定了刀的技术,基本刀法包括缠头刀、裹脑刀、扎刀、劈刀、砍刀、斩刀、撩刀、刀花等。基本刀法的练习过程是一个不断重复的过程,每节课都要进行练习,不断进行强化训练。  相似文献   

11.
双刀是武术双器械的一种。它的基本特点是:练习者双手均有掌握和运用器械的能力;要求各朴刀法、刀花和步法紧密配合,故有“单刀看配手、双刀看步走”的说法。此外,双刀套路除了具有劈、砍、撩、挂、扎、刺等基本刀法外,突出的特点是刀花较多。各种刀花以及刀花的转换变化,构成了双刀套路的主要内容。在练习中,两把刀缠绕在身体两侧,上下翻飞,左右交错,银光闪闪,再加上各种敏捷灵活的步法配合,不但表现了刀术雄健有力、  相似文献   

12.
胡振国  张力 《精武》2007,(3):66-66
“燕尾单刀”是南派少林具有代表性的优秀传统武术套路,相传为宋时武松所传。因其刀风凌厉、气势勇猛,且身法灵活、裹身进退、潇洒自如,充分显示了刀法吞吐沉浮,雷厉风行的风格,所以深得武术界同仁喜爱。清末民初,该刀法在古城金陵武术界十分盛行,长江中下游一代流传也甚广,至今江南老一辈武术名家中,深谙此技者仍不乏其人。  相似文献   

13.
八极拳小架     
郭清海 《武当》2008,(4):31-32
小架乃八极拳之基本功,气功也。初学者必须从小架开始。此路练好再练八极拳,最后为六大开及其它散手等。架子乃八极拳之精华也。  相似文献   

14.
过去,五八炮对屏风马黑方先不上象,如红炮进卒行线,黑方多走(卒)1,演变下去另有不同变化,现黑先上象,红八路炮立即过河,黑兑7卒具有创新意义。7.(兵)3 (象)5 8.(炮)8 1 ……… 平炮扫边卒,开创新局面。其战略是既可稳攻,不失先手,又可诱敌深入,便于伺机扩先。此路打法,颇具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5.
古韵 《集邮博览》2011,(12):78-78
众英雄齐聚忠义堂,水浒传三组喜收官。2011年11月18日,《水浒传》彩色金银纪念币(第3组)问世。这一回,军师吴用、黑旋风李逵、浪子燕青、小李广花荣、双鞭呼延灼……纷纷亮相,英雄齐聚忠义堂,怎一个“喜”字了得!  相似文献   

16.
比刀法     
武痴 《武当》2010,(1):31-31
有一天,中、日、美三国的三个厨师欲比谁的刀法准,便请求一位裁判看他们比赛割苍蝇。  相似文献   

17.
速度滑冰所用的冰刀要经常研磨,但有时因磨刀方法不当,往往造成冰刀刃形状的异常改变,而不利于活动.现在,在一些学校中所采用的"8字形磨刀法"就是一种应该纠正的磨刀方法.所谓"8字形磨刀法"就是在磨冰刀刃时,磨石在冰刀刃上按"8字形"路线旋转、移动来研磨冰刀的一种方法.其所以不宜采用,理由如下:从实用角度看,正确的速滑冰刀刃外形应是:整个刀刃只有一个弧度,而且弧度应在前、后刀托的中间部分刀刃上,这种弧度有利于滑冰者灵活地控制身体重心,提高蹬冰效果;而在"8字磨刀法"  相似文献   

18.
著名太极拳家崔毅士系太极宗师杨澄甫入室弟子,北京杨式太极拳第四代传人。其所传杨式太极刀姿势纯正、动作朴实、舒展大方,刀法实用、柔中寓刚。太极刀亦称“十三势刀”,以十三句刀诀为衣钵,由劈、截、砍、斩、扎、撩、按、推、扫、带、捛、缠、裹刀法组成。刀形细长,既有刀刃,又有剑刃、剑尖,刀护手为S形,刀柄可  相似文献   

19.
燕尾单刀     
“燕尾单刀”是南派少林具有代表性的优秀传统武术套路,相传为宋时武松所传。因其刀风凌厉,气势勇猛,辗转灵活且裹身进退潇洒自如;充分显示了刀法吞吐沉浮,雷厉风行,刀走黑的风格,所以深得武术界同仁喜爱。清末明初,该刀法在古城金陵武术界十分盛行,长江中下游一代流传也甚广,至今江南老一辈武术名家中,深谙此技者仍不乏其人。  相似文献   

20.
庾莉萍 《精武》2007,(5):10-14
此稿编发后,我长舒了一口气。抗日战争时期,喜峰口、罗文峪战役之惨烈,二十九军大刀队为保卫家国,前赴后继,流血栖牲,以古之神兵利器——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的这一壮观场面,在此篇“纪实”中,陈述得淋漓尽致,真可说是天地惊、鬼神泣、荡气回肠,感人至深。就不知生活在这灯红酒绿、过惯和平、安逸生活的现代年轻人读罢此文后,会做何感想?可是,不管怎么说,这篇文字颂扬的一是精武之魂。二十九军大刀队五百勇士在国破家亡之际、所表现出的视死如归的精神,光昭日月,气贯长虹!因此,本刊在这里征集形意门尚云祥先生及三皇炮捶门李尧臣先生的传人,并精于“五行刀法”、“无极刀法”的练家子,能将这两趟刀术整理成文,在《精武》刊载,以让世人见识“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的神奇刀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