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电视传媒日益普及、已经进入千家万户的情况下,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节目也越来越多了。为了让广大的电视观众欣赏到最新、最佳的电视节目,把更美的精神食粮奉献给观众,各省各级电视台绞尽脑汁,力求翻新。决定电视节目优劣的因素固然很多,但节目主持人的综合素质则尤为重要。在某种程度上说,主持人综合素质和驾驭能力直接影响到电视节目的收视率和观众的认可度。  相似文献   

2.
电视节目的栏目化,已明显地成为电视发展的一种趋势。栏目化为观众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更多地了解自己所需要的各类信息,欣赏到各自所喜爱的电视节目,提供了一种最佳形式。有栏目就有制片人,而随着电视栏目的定位、规范,“栏目制片人”已经逐渐发展演变成了一个客观存在的专业名称。 栏目制片人是整个栏目运作的主导,是栏目的总指挥。因为栏目相较其他形式来说,具有时效性  相似文献   

3.
电视节目主持人是电视发展到一定阶段,为了更能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并适应双向交流的情感需求应运而生的,因而堪称时代的产物。电视节目主持人与传统意义上的播音员不尽相同,他更强调与观众的交流。基于此,电视节目主持人这一职业角色本身就比较诉求个性魅力。  相似文献   

4.
加强电视节目的计划管理 ,实现电视节目的优化目标 ,满足观众的需求 ,才能收到最佳的宣传效果。那么 ,如何在我们的电视宣传中 ,实现电视节目优化 ,提高宣传效果呢 ?一、加强电视节目的针对性过去 ,许多人一直把单纯提高节目质量作为提高电视宣传效果的方针和措施 ,但效果并不明显。这是因为电视观众是一个很难琢磨的欣赏群体 ,心理结构、知识水平、职业差异、价值观念和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同 ,构成了观众结构的多层次性 ,每个层次的观众都希望从电视节目中找到适合自己口味的节目。观众的这种不同层次 ,使他们对电视的态度、行为就不同 ,电视…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电视传播观念在不断变化,电视节目也在各种新兴媒体的竞争中谋求发展。以往评价电视节目的三个标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已不能完全适应市场需要。观众对电视节目的参与不仅促使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紧密结合,而且进一步融合了大众传播主体和观众的关系,有利于电视节目的发展。将参与性作为电视节目的评价标准,必须注意观众的参与是否有意义,是否切合节目主题,是否真实,是否能和其他三个标准相融合。  相似文献   

6.
电视节目主持人是电视连接观众最直接、最能沟通情感的桥梁,代表栏目甚至是一个频道的形象,也是电视节目最积极、最能传情达意的主导人物.而他们的外在形象首先进入观众的审美感觉,主持人怎么更好地去把握给观众的第一印象呢?下面谈谈主持人的化装造型设计.  相似文献   

7.
电视节目编排是一门节目组合的艺术,是一门时间分割的艺术,也是一项政策性、思想性、受众性很强的工作。节目内容和编排是否得体,关系到节目的收视率和收视效果。收视率高低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电视节目的质量,节目本身的感染力和可看性,二是电视节目的编排艺术。电视节目编排若能达到最佳效果,就要把合适的节目放在最合适的时段播出,让尽可能多的观众观看。本文重点探讨收视率与电视节目编排策略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电视行业发展到今天,在备受"唯收视率"观念困扰的同时,亟需一种更综合、更全面、更能体现行业发展趋势的评估体系来衡量电视节目的影响力,掌握观众的喜好、需求.在视网日益融合的趋势下,由于网络具有高度的开放性和交互性的特点,成为观众收看、传播、讨论电视节目的重要平台,电视节目网络人气指教体系便是在此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它致力于考量观众对电视节目的真实关注情况和态度倾向,了解观众的个性化需求,以求深入、全面地评估电视节目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电视传播观念在不断变化,电视节目也在各种新兴媒体竞争中谋求发展。以往电视节目主要追求的三个方面: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已不能完全适应市场需要。纵观这两年较为成功的电视节目。无一例外的把观众的参与当成了节目中重要的部分。观众对电视节目的参与不仅促使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紧密结合,而且进一步融合了大众传播主体和观众的关系,有利于电视节目的发展。将参与性作为电视节目的新追求,要注意观众的参与是否有意义,切合节目主题,是否真实,是否能和其他三大追求相融合。  相似文献   

10.
《声屏世界》2013,(12):69-70
节目受众:从接收者到互动传播者。社交网络使得观众的收视行为不再是孤立地接收.而是嵌入到社交网络之中.传统电视节目与观众的单向互动.被观众与观众以及电视节目的三方互动所取代,加强了观众之间、观众与节目之间的粘连.使得电视节目向更广泛的人群渗透.电视观看行为也日趋社会化。节目内容:从专业生产到用户再造。  相似文献   

11.
电视节目主持人是电视台的"门面",代表着电视台的形象,是电视连接观众最直接、最能沟通情感的中介。主持人在镜头前的表现直接影响着观众对节目的看法,影响到节目的收视率。因此,作为主持人具备怎么样的素质和能力才掌控现场,并赢得观众、吸引住观众,这是每一个节目主持人都应当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侯华 《青年记者》2012,(14):51-52
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时代,人们的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电视屏幕作为传播现代信息和文化知识的有效载体,通过播音员、主持人直观而生动的形象表达,使观众在短时间内接受更多更新的内容,更会看到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主持人作为电视连接观众最直接、最能沟通情感的中介,作为电视节目最积极、最能传情达意的主导人物,怎样在不同的栏目中表现自己的才华、气质和语言特色,使之产生的艺术魅力更吸引观众呢?电视节目主持人的两个现场定位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赵舟敏 《东南传播》2010,(6):144-145
在电视节目日益丰富的现在,如何让旅游节目能在众多不同类型电视节目中占到一席之地显然是个需要值得思考的问题。如今的旅游节目不仅仅是单单给观众介绍单一的景区风光宣传片,观众想从旅游节目中获取到更丰富也更有深度的内容。该文试图从电视旅游节目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就如何才能做好融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为一体的电视旅游节目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4.
塑造品牌形象必须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在观众面前建立优良的信誉形象,让大众能广泛传播,提高该电视节目的巨大影响力,使观众能够更加的喜爱与信赖该节目,进而将品牌形象植入每一个观众的心底。因此,对电视节目的编排进行创新,有助于节目品牌形象的塑造,提高电视节目的收视率,使电视台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本文将总结电视节目编排的具体内容,论述当前电视品牌塑造的实际情况,探索电视节目编排和品牌塑造两者之间相互产生的影响,分析电视节目编排的创新和塑造品牌的具体对策,从而使电视台树立杰出的企业品牌形象,提高电视节目的收视率与影响力,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目标观众是指电视节目所瞄准的人口群。收视率是指一段时间内收看某个频道或者节目的目标观众人数占目标观众总人数的比率。收视率反映出收看节目的观众数量,是用来衡量电视节目受观众欢迎程度的一个主要指标,也是广告客户决定广告投放的一个主要依据。因而,各个电视台都十分重视提高电视节目  相似文献   

16.
电视节目播出是吸引观众的基本要素,也是电视广告成功的核心。因而,在激烈竞争的电视系统中,各个电视台和频道在节目上使用各种竞争性策略来吸引观众,留住观众,谁能争取到较多的观众,就意味着谁更成功。  相似文献   

17.
<正>电视节目无人买单的尴尬牵制着电视媒体的发展步伐。当观众能从新媒体、手机端更便捷地得到信息服务,与电视节目的"约会"效应就大为削弱。那么,是观众没有电视需求了?还是我们没有提供适应观众需求的电视节目呢?民生新闻栏目《帮帮团》一直希望在实践中找寻答案。现代信息学的一个重点是信息的有效送达。怎样实现新闻节目对电视观众的有效送达呢?  相似文献   

18.
刘婷婷 《新闻窗》2011,(6):63-64
电视节目的编排是把要播出的节目提前组合编排成有序的节目播出表,它是对电视节目播出框架的综合规划。电视节目编排是一门艺术,一套节目的编排组合能有效地反映出编排工作者的各种意图和目的,合理的编排能形成一个强大的整体作用去击败竞争对手,赢得更多观众。  相似文献   

19.
主持人在主持电视节目时,除了口语传播元素外,还有非口语传播元素。然而长期以来,各级电视台对节目主持人的长相、普通话标准程度好像很在乎,而对主持人在主持节目时的面部表情、形体动作和发型服饰等口语外传播元素却不是十分重视。其实,电视节目主持人在面对观众时,不仅需要口语,也离不开口语外传播元素。因为电视节目主持人口语外传播元素运用得好,可以与口语传播相得益彰,能有效地与观众沟通思想、交流情感,使电视传播活动处于最佳状态。  相似文献   

20.
数字电视时代的到来会给电视节目声音的制作和播出带来革命性的变化,长期以来的单声道节目制作和播出的方式将随着电视节目数字化的进程而发生改变,多声道的电视节目会给观众带来更震撼更高质量的视听享受,使观众通过欣赏电视的声画就能获得身临其境的主观感受。本文就环绕声的监听环境、如何拾音及音频信号处理作了一个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