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在学校常有学生逃学之事发生,特别是初中一年级逃学的孩子比较多。孩子逃学,家长恼火,教师也伤脑筋。有些教师诉苦道:“话说得重了点,学生找不见踪影,教师还得承担责任,真是深不得,浅不得,现在的老师真不好当啊!”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孩子逃学呢?我带着这个疑问与曾有逃学行为的孩子谈过心。有的孩子说上学没有意思,不爱读书;也有很多逃学的孩子是因为老师让请家长而又不敢跟家长讲,到了学校又不好向老师  相似文献   

2.
说谎,就是有意不说真话,是一种不诚实的行为。孩子说谎,家长们既讨厌,又常常束手无策。孩子为什么会说谎呢?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六七岁的孩子说谎,大多是无意的。如因为贪玩忘了做作业,家长问他做完了没有,他会随口说:“做完了,早就做完了。”随着年龄增长,有些孩子学会了有意说谎,如自己先动手打人,却说是别人先动手;逃学旷课,却说在学校认真上课等孩子说谎的这种错误行为,如果不及时制止,就可能逐步养成一种欺骗的  相似文献   

3.
家长之累     
孩子是家长生的,一旦孩子在学校有了问题,就要找家长,正像商品有了问题,就得找生产厂家一样———这是一些老师潜在意识中的逻辑。如今有些老师,不仅在教育孩子方面有一套,而且在牵住家长方面也有一套。根据笔者的了解,大致有三种方法:一谓“签字法”。作业完成情况,由家长检查后签字;考试考差了,试卷由家长阅后签字;学生逃学,由家长每天送至学校签到……。笔者办公室的同仁大多受过为孩子签字之累,只是敢怒不敢言而已。二谓“陪训法”。孩子在学校一犯错,家长往往会被“请”到场,低头含羞陪着孩子受训。客气的老师,只训孩…  相似文献   

4.
接新班才两个月,班里发生了一件令我这个班主任深感震惊的事:一名叫李秀林的学生逃学了,而他却是班上的“尖子生”。一个学习成绩前三名的学生为什么逃学?他平时在校表现很好,只是最近的周会课上因劳动不积极受到了卫生委员的批评,可这点小事也不值得逃学呀。事后问他,他低头不语,只好请来他的家长,但其父母对孩子的逃学也感到很意外。面对沉默不语的李秀林,家长和老师都火急火燎。家长要当着老师的面发火,我急忙上前劝阻了他们。李秀林是一个内向型的孩子,性情孤僻、不善言谈,对待这样的孩子,采取强硬的办法往往会适得其反,…  相似文献   

5.
俞雪芽 《家长》2010,(7):26-27
家长:老师,您好!我的孩子胆子很小,不爱和同学交往。在学校里除了听课,常常自己一个人坐在那里玩手机。老师已经多次找我们,我们也和他谈了很多次,但都没有效果,急得我没有办法。  相似文献   

6.
怀念是爱的标尺。冉光美离开白云公社小学已经一年了,初二班的同学仍那么怀念她,怀念和她在一起的日子……在所有的孩子中,黄长太的怀念是最深切的。他曾是学校的一霸,逃学、打架,给老师起外号,几乎每天都要捅出些漏子。老师和家长联系,家长就狠狠地打他,有时打得他不敢回家,就睡在别人家的猪圈楼上。久而久之,黄长太感到所有的老师都讨厌他,他也讨厌所有的老师。进入初中班,冉老师当  相似文献   

7.
情景之一在办公室,经常看到一些班主任或任课老师,一遇到学生的问题或错误,动不动就打电话用命令式的口气把家长叫到学校来,也不管家长是否有时间来。在这些老师看来,叫家长来学校是最好的办法。在叫家长时,也不管家长是不是有时间与精力。如果家长没事还好,如果家长有自己的事,只好丢下自己的事来学校挨批。家长不敢得罪老师啊,怕老师不管自己的孩子,怕老师对自己的孩子进行打击报复,怕老师说“你们家长对孩子都不管,我老师还管什么呢?”更有些老师跟家长说话的态度,就像家长跟他有仇,一幅盛气凌人的架势,用训斥的口气,用命令的口气让家长…  相似文献   

8.
厌学不是孩子的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厌学原因知多少 被家长当成学习机器 一名10岁半的男孩,由母亲带来进行心理咨询.这个男孩在学校上课时对老师所讲内容常常不知所云,老师向他提问题时他答非所问;在家做功课时,每天要做到夜里十一二点钟,早上又起不来;上学总是迟到,上课精力难于集中,形成了恶性循环.经了解,这与家长的过度教育,过度期望有关.  相似文献   

9.
前些日子,有个家长托他的孩子转了一封信给我,没等我来得及拆封,那位家长便打来电话跟我打招呼说,他的孩子成绩不是太好,自己不好意思亲自来学校了解孩子在校的一些情况,于是便想到用写信的方式与我联系,并且再三嘱咐我一定要给他回信,哪怕是几行字也行。当我问到他为什么不敢到学校来的根本原因时,他在电话的那头告诉我:他以前到学校来了解孩子的情况时,许多老师都与他三言两语便结束了他的谈话,他看到成绩好的同学家长与老师总是有谈不尽的话题。他总是在怀疑自己是不是穿得太寒碜,或者是自己没有给老师“好处”。有的时候,受了这股“冷气…  相似文献   

10.
《海南教育》2013,(6):22-22
<正>我们有个共同的名字,叫"家长",我们是孩子是学生的家长,并且,我们都在做"家长"。"家长",不是我们自己给自己取的名字,也不是学校或老师给我们取的名字。是谁给我们取了这个名字?是孩子,是我们自己的孩子。经过热烈的初恋甜蜜的新婚紧张的期待幸福的惊喜,我们的孩子来到人世。当我们反复琢磨思前想后,全家通过之后确定了孩子的姓名,同时,孩子也用他那第  相似文献   

11.
经常不做作业又逃学的孩子,相信不少老师都遇到过,遇到了该怎么办呢?我看你看(案例)这是发生在本学期开学第三天的事情。那天一大早,我就给一个家长打电话,让他到学校里来一趟。  相似文献   

12.
正我们学校是一所农村小学。三年前,我刚接手三年级的一个班时,有个叫王XX的孩子,他经常逃学,是一个纪律非常差的顽皮生。老师上体育课,他在学校操场边,边玩边捣乱。他以为自己不上学了,老师管不着他了,老师喊口号,他在旁边叫:"老师是他们的爹呀,说啥听啥呀!"老师撵他走,他也不  相似文献   

13.
简单的难题     
季新萍 《早期教育》2005,(10):23-23
天天是个内秀的孩子,他不爱在大家面前表现自己,不喜欢特别热闹的游戏,也不主动和老师交流.但是默默无闻的他常常会给我们一些惊喜:他搭的城堡对称别致,漂亮又气派;他画的画儿想象力丰富,色彩和谐;他的数学计算准确,思路清晰……这么个聪明的孩子,却有个让老师和家长都很烦恼的问题:大便不会自理.  相似文献   

14.
最近 ,和两位学生家长聊天 ,他们的一番话令人惊愕。其中一个家长的孩子因经常去网吧上网聊天而被其他同学举报。我和这位家长谈起这件事 ,他振振有词地说 :“现在孩子减负了 ,没什么事做 ,闷得慌 ,去网吧放松放松也无所谓。”另一位家长的孩子连续几天没到校上学 ,家长却对此一无所知。当问其原因时 ,他说 :“孩子减负以后 ,我每天就很少过问他的作业 ,和他接触的时间也较少 ,所以对他逃学的事一无所知。”养不教 ,父之过 ;教不严 ,师之惰。家长和老师共同担负着教育孩子的责任。孩子减负后 ,家长该帮些什么?首先 ,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  相似文献   

15.
一 王老师急匆匆地来到心理咨询室,身后跟着一个沮丧的男孩.看了一眼身后的这个男孩,王老师便给我作了简要的介绍.这个男孩叫王峰,正上高二,前两天跟别人打架了,是他先动手的,对方家长告到了学校,听说学校决定给他留校察看处分,王峰一气之下想退学."他的学习成绩还不错,一向表现也不错,我不忍心让他的学业半途而废,但是我没有办法了.这孩子脾气火爆,又犟得象头驴!"  相似文献   

16.
他是个出了名的问题孩子。逃学、捣蛋、捉弄老师、欺负同学,可谓“无恶不作”。同学怕他、讨厌他,唯恐避之不及;老师也对他渐渐失去了耐心,放任自流;他的父母,一个重病缠身,一个苦于生计,想管也管不了。除了偶尔被老师拿着花名册点到名字外,他已经差不多被人遗忘了。这是个偏僻的山区学校,贫穷是笼罩在很多孩子身上的共同特征,每年,学校都会拟定一份名单报给当地教育局.以方便那些好心的捐助者选择资助对象。很显然,并非每个孩子都能上这份名单,有幸被选上名单的,都是品学兼优的孩子。学校会在每个名字的后面,附一份该同学学习和表现情况的材料,这是关键的一张纸,很多捐助者就是据此选择他们要帮助的孩子。因此,能上名单,就意味着不但可能得到一份资助,而且,也是一份“荣誉”,它说明了学校和老师对自己的肯定。  相似文献   

17.
我儿子今年7岁,上小学二年级。他才开始上学时被同学欺负了两次,我当时很生气,就到学校告诉老师,不但教训了那个同学,还说了他的家长。后来我发现,没人欺负儿子了,他却开始欺负其他同学。开始我没当一回事,反而觉得儿子有自我保护和反抗的意识了,但渐渐的这种行为越来越多,连在家里也变得喜欢发脾气、摔东西了。是我做错了吗?我该怎么办?湖南长沙依兰很多家长像您一样,常常只担心孩子在学校被欺负,却很少会关注自己的孩子欺负别的孩子,还有些家长对于自己孩子能够打赢别家孩子而沾沾自喜,认为是有能耐,长大了会比较有出息,这些做法都是错误…  相似文献   

18.
我校把本学期校级艺术教育兴趣小组的活动情况做了一次展示。在展示过程中一位家长主动跟我交流。这位家长的孩子上二年级了,是男孩,在班上是唯一的高个。他文化课成绩中等略偏上,性格很内向,非常腼腆,不善于和人交流。放学回家、节假日,就把自己一个人关在房间里。这位家长是搞服装生意的,没时间照顾孩子。很着急,孩子也知道自己的弱点,在报学校兴  相似文献   

19.
殷琴 《生活教育》2012,(21):36-37
我教一年级的时候,王天天是我班里的一个男孩。活泼好动,自我管束的能力差些,也就是在班里会惹是生非的那种。第二年我换了班,王天天也换了老师。五年后,学校江老师找到了我,告诉我班里一个孩子最近总不来上学,隔三差五请假,几乎天天要打电话与他的家长联系,现在孩子的成绩一落千丈。  相似文献   

20.
家长会是沟通学校和家长的桥梁,是老师和家长联系的一条纽带,是老师和家长共同教育学生的有效途径。通过家长会,使家长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情况,使家长为配合学校共同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提供帮助。同时,老师也可从家长处了解学生在家庭的表现,与家长互通情况,共同商讨教育孩子的最佳办法。那么,作为学校开好家长会,应做好哪些工作呢?学校领导应该向各位家长通报学校各方面的工作,包括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应该向家长讲清学生目前存在的最主要问题,以引起家长的足够重视,以便配合学校搞好孩子的教育工作。学校也应该向家长通报在学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