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该文是一篇议论性散文,虫蛹出壳未成美丽的蝴蝶的故事,是议理抒情的载体,作者依凭它生动诠释“生命需要奋斗乃至挣扎”,“如果生命中没有障碍,我们就会很脆弱,我们不会像现在那样强健,我们将永远不能飞翔”的人生道理。由此我们清楚地看出:正是因为叙述了这个故事,议论才得以顺利而有效地展开,道理才阐释得如此精深,作者的主观情感才能抒发得不显山露水,主题才揭示得如此自然显豁。  相似文献   

2.
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看上去水不是很深,但不会游泳的人千万不能贸然下河,因为河水的实际深度比看到的要深.这是由光的折射所形成的现象.下面分析与这一现象相关的四道题,希望能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折射现象.  相似文献   

3.
言谈     
一位学者说:先知,请给我们讲讲言谈。先知答道:当你不再和自己的思想和平共处时,你便开口说话。当你不能再和自己内心独处时,你便呆在唇间,声音是一种转移和消遣。在你的许多言谈中,思想半遭谋杀。因为思想是空中之鸟,在语言的樊笼里也许能张开双翼,但却不能飞翔。你们中有些人,因为惧怕孤单,去找爱聊天的人。孤单的寂静向他们展现赤裸的自我,他们就想逃避。还有那些说话的人,不知不想,却揭示了一种自己也不理解的真理。也有一些人真理所至,但却并不诉诸语言。这些人的心胸,精神存在于节奏的沉默中。当你在路边或市场遇到朋友,让你的精神来…  相似文献   

4.
观察幼儿的角色游戏,我们常常会发现—个有趣的现象:他们总想要充当一个“别人”,如果你要他“就当你自己”,他肯定不乐意。其实,这是由游戏的特点决定的,因为游戏就是要主体离开现实社会关系中的那个自我,否则就根本进入不了游戏情境。 这里实际发生了一种对自我的“忘却”现象,这种忘却是为了更好地沉浸于与现实生活不同的游戏体验中。然而,在现有的教育活动中却存在着许多错  相似文献   

5.
《家教世界》2013,(Z1):17
我们都是在比较中长大的。我们的教育认为,比较才有竞争,因而我们从进学校之后,就不知不觉变成斤斤计较的人。一直赢的人,因为怕输而承受很大的压力;一直输的人,干脆放弃自己。比较,看样子使我们有点进步,却在群体中遗失了自我:我们没办法在紧张的人际关系与日常生活中发现自己,并舒适地展现自己,开发自己的潜能。  相似文献   

6.
淡泊五题     
(一)、淡泊是面对人生的一种坦然.人生在世,每个人都是匆匆过客.坦然面对坎坷人生,让自己生活得晶莹剔透无失落,让自己工作得纯粹自然不惶惑,心灵中自私的成分才会逐渐消除,非分的欲望才会逐渐得到遏制,人生的纤绳才能拉出自己的人格;坦然面对大千世界,让思维时刻净化自己,让灵魂时刻提醒自己,人生的意义才会由自己书写,生命的旅程才会由自己把握;坦然面对熙攘尘嚣,警钟才能时刻响在心窝,上不愧党,下不愧民,在平凡中奉献出自己不平凡的心血;一个人淡泊的成分越多,非分的欲望就越少,心灵就不会干枯,理想就不会泯灭.坦然的信念越强,悖理的贪婪就越弱,良知就会蓬发,精神就会高歌,留给社会和他人的空间就越大越阔.  相似文献   

7.
折断的翅膀     
蓝天、白云,苍鹰展翅飞翔于蓝天白云之间。我们惊叹苍鹰自在地飞翔时,是否想到它那双强有力的翅膀?没有翅膀,苍鹰恐怕是永远飞不起来的。人,是智慧的人。他的心灵长着一对翅膀,凭着那对翅膀,穿梭在茫茫人海中,在漫漫人生路途中寻找生命的真谛,不至于迷茫,不至于失望,也不至于众叛亲离。那双翅膀便是诚信,拥有它,你就拥有超然达观的人生;拥有它,你就不会在物欲横流的繁华世界中迷失自己;拥有它,你就不会在色彩缤纷的社会中失去方向。我没有见过断翅的鸟儿在天空中飞翔。简评“鸟儿不能折断翅膀,人类不能没有诚信”,文中“…  相似文献   

8.
我的财富     
我拥有极平凡而又现实的财富 :思想、智慧及精神。有人认为 :一个若不会思想的人是幸福的 ,不过这种幸福是植物人般的幸福 ;一个从来都没有过自己的人是悲哀的 ,因为他的心灵总是被别人奴役着。我追求自我的思想 ,因为我是一个有灵魂的人。世间有些道理是说不清的 ,就像人不能选择自己的父母、自己的容貌、自己的家庭一样。人是一种高等动物 ,有理性有情感有头脑有明辨是非的能力。我向往平凡的生活 :不追求名利 ,不注重外表 ,不在乎别人的蔑视 ,不在乎别人的眼光。与别人高谈阔论 ,敞开心扉 ,渴望理解 ,渴望活出一个自我 ,想一想什么是自己…  相似文献   

9.
易茗 《高中生》2012,(12):1
成功的秘诀:像鼹鼠一样,不断地挖通自己的道路。如果有人想要找到一个公式,所有人只要套用这个公式就能成功,那么他一定忘了,这个世上最强大的力量就是"自然力"。其实每个人都得找到大自然为他建造的道路,并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如同鼹鼠走的是一条路,松鼠走的是另一条路,都是由大自然量身打造的。我们不能因为鼹鼠不会爬树,就认为它是一个失败者;松鼠也不能因为自己不会  相似文献   

10.
教育与人生     
以教育认识自己天下最可怜的事情莫过于自己不认识自己。有的人因为不认识自己而走入歧途,一切堕落,事业不得成功,甚至危及生命,这是何等的危险。认识自己有两方面:一为自己的主体,或称“自我”;一为自己的环境,或称“外物”或“客体”。单是自我,不会有正确的认识;单是被认识的客体,也不能认识自己:必须明白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认识了环境,方能认识自己。所以我们首先要认识的就是我们的环境。  相似文献   

11.
Jenny 《母婴世界》2010,(1):86-87
责任心是一个人生命的纤绳。有了责任心,一个人才把自己的生命与别的生命联系起来,才会产生自我价值感。一个没有责任心,没有价值感的孩子,因为找不到自己的生命在社会中的地位和重要性,便会感到迷惘,因而失去创造成就的动力,就会平庸地混过一生。宝宝的责任心是需要从小培养和呵护的,千万不能因为自己的一点失误而影响了宝宝的责任心。哪些不适当的做法会扼杀宝宝的责任心培养呢?一起来看看。  相似文献   

12.
黄进 《幼儿教育》2012,(13):40-41
我感动于这位教师的困惑,如果不是内心有着一种对专业的执著信念,这位教师就不会产生这种强烈的冲突感。到底怎样做才是适宜的?怎样才是让孩子得到了有价值的经验?我们确实应该在教育实践中常常这样反复询问自己,我们也正是在这样的自我询问和尝试中获得专业成长的。教师为什么会困惑?因为她看到了一个孩子对于坚持自己爱好和遵守现有规则之间的冲突。她一  相似文献   

13.
第一次起飞     
小海鸥因为胆小总是学不会飞翔,这可急坏了他的爸爸妈妈,于是他们采用了一种极端的方法……小海鸥孤单地站在岩上。他的两个哥哥和一个妹妹在前一天飞走了,他不敢同他们一起飞离。不知怎么的,他往岩崖上才跑了几步,还没来得及展翅,心里就怕得不行了。脚下是茫茫大海,离他很远很远,简直有好几英里。他觉得自己的翅膀无论如何都  相似文献   

14.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般人都知道,这句话的含义十分近似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而且一般人也都会相信:在谈论婴幼儿教育问题的时候谈论这样层次的问题,就好像在对着一枚天鹅蛋谈论怎样教这枚蛋学习飞翔。但是,我们不能忘记,只要这枚蛋终究会孵化出天鹅,那么学习飞翔的准备就绝不应该在起飞前才开始。“泛灵论”也许可以作为这个研究的一种开始角度。许多学者研究发现:婴幼儿阶段,孩子是没有“物种歧视”意识的,他们总是相信所有的物种都是和自己一样的,会有自己的爸爸妈妈,有自己的家,有冷暖饥饿,有喜怒哀乐;受了欺负  相似文献   

15.
每个人都会变老。我们不会因为老了,就停止运动;正是由于停止运动,我们才会变老。变老和成长有很大的不同。变老并不能带走你的才能,关键是在寻求成功的机会中不断成长。  相似文献   

16.
读后感写作小锦囊:1.读后感,就是先读后感。读,要读懂原文的内容;感,就要联系原文内容,写出自己读后的感想、体会。读懂书是关键。2.读后感,不能一味照搬原文内容,也不能只发感慨,不联系原文内容,而应将原文内容与自己的感想结合起来写。3.不论什么内容,我们都要写出真情实感,不能矫揉造作。读《历练后的飞翔》总给人一种关于“爱”的思考。为了孩子的生存,雕鹰对子女的训练是残酷的。首先当一只幼鹰出生后,没享受几天舒服的日子,就要经受母亲近似残酷的训练,在母鹰的帮助下,幼鹰没多久就能独自飞翔,但这只是第一步,因为这种飞翔只比爬行好…  相似文献   

17.
心里的天鹅     
<正>给孩子读童话故事《丑小鸭》,才知道天鹅是会飞的,而且是候鸟,可以飞越半个地球。"那,公园里的天鹅怎么不会飞呢?"孩子问我。我跑到图书馆借了一本书《饲养天鹅的方法》,才知道事实的真相。欧洲中古世纪的贵族,因为喜欢天鹅的姿态,认为天鹅是鸟类中的贵族,于是就想把天鹅养在自己的庄园里,来炫耀自己的财富和品味。于是,他们捉到天鹅以后,用三个方法来使天鹅不能飞翔。一是把天鹅双翼的羽毛  相似文献   

18.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也都有自己的弱点和短处。因为我们生活在社会中,所以我们通过完成社会工作(在学生时代主要是学习)的结果来知觉自己身上的特长和不足。因此,随着我们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我们所得到的信息会越来越多,我们逐渐会有一个恰当的、客观的、全面的自我评价,既不会因为自己某方面的能力缺陷而怀疑自己的全部能力,也不会盲目高估自己的能力,忽视补偿自己的不足。  相似文献   

19.
你知道自己是一个怎样的教师吗?别以为你很清楚地了解自己。其实,在古希腊特尔裴神庙的大殿柱子上,刻着这样一句名言———“认识你自己”。如果说认识他人很不容易,那么,认识自己则更是难上加难。作为教师,我们需要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更新自我,才能使自己及自己的学生不断发展。如何才能认清自我呢?下面这份问卷是国外专家根据一种特定的分析方法设计的,用于评价你是一位怎样的教师。虽然我国的国情与国外不同,但它仍然可以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为我们提供一个认清自我的工具。现在就请你以教师的立场,就你现在的或预期的教…  相似文献   

20.
学会感动     
小鸟用翅膀搏击长空,没有因为阴雨而停止歌唱。在飞翔中展示自我,寻找自己的欢乐。种子在石缝中顽强地生长,因为它知道:不与严酷抗争,生命就会被淹没。秋菊傲视风霜,保持自己的傲骨和尊严。因为它知道:虽处困境却不能失去本色。溪流奔腾不息,没有因为巨石挡路放弃前进。因为它知道:在摸索中方能寻到出路。保持积极的心态,轻轻托起摇曳自己心扉的收获。去感受那真切的快乐,扣开那另一扇欢乐之门。我们应学会让自已感动,让心携着坦诚与潇洒。去珍爱生活的每一天,去放飞自己的理想。 (揩导老师 王联兴)[简评]小鸟、种子、秋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