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正小说是现代文学中,人物性格、人物关系最为复杂的叙事性文学形式。因此,小说对提高中学生阅读分析及文学素养有着极高的影响。如何让中学生进一步体会小说的精髓是小说学习的要义,中学生要想更深入体会小说的思想意义,要充分利用小说情境式学习,调动体验与情感能力,  相似文献   

2.
罗曼·罗兰称茨威格是一个"灵魂的猎者",茨威格擅长探索人物精神世界的和描绘人物心理活动。巧妙的构思、戏剧性的情节、悬念的设置以及形象化的语言使其小说有着强烈的文学魅力和艺术特色。通过着重分析其小说《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中环境描写对主题思想的体现,揭示了当时社会道德标准对妇女情感的抑制以及女性内心主体意识的复兴。  相似文献   

3.
迟子建小说中的情感意象与审美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迟子建小说中女性人物带有浓重的情感,其情感传达方法是为情感立像,即创造出生动传神的文学意象。她创设的小说意象带有不同的情感品味,呈现着不同的审美形态。  相似文献   

4.
一、关于主题的开掘:小说对“理智与情感”主题的开掘;与十八世纪英国同一主题的文学的比较;意义。 二、关于结构:小说内外在结构面面观:章节安排;空间变换顺序;时间变换顺序;叙事角度的转换。 三、关于人物:小说的两类人物;人物关系;“圆形人物”的特色。  相似文献   

5.
文学与地域文化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莫言的小说以其独特的乡土区域魅力引发了读者的兴趣,本文从创作素材、人物品格和文学形式三个方面探讨地域文化对莫言小说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澳大利亚当代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考琳·麦卡洛出版于2003年的长篇小说《呼唤》(The Touch)由作家出版社引进。该小说是麦卡洛继享誉全球的《荆棘鸟》之后,对她最擅长的家世小说和爱情传奇类型的再次回归。这部引人入胜的小说,有着财富梦想的完美实现,有着震撼人心的情感呼唤。是西方文学淘金模式与情感发掘的美妙结合。  相似文献   

7.
张爱玲与欧阳子以揭示人物心理活动为题材的小说,都不约而同地着重描写了都市人的两性心理,尤其是女性心理.在弗洛伊德学说的影响下,她们的作品中都不同程度地流露出心理分析的创作趣味,人物的情感和心理也有着明显的趋同性.<金锁记>与<魔女>便是这类题材的突出代表:两位作家在作品中塑造了两个经典的"魔女"形象,她们都是在受虐与施虐的共同作用下走向极端的.当然,由于她们不同的创作风格和艺术追求,因而在人物心理分析方面既有相同之处,也有极为不同的地方.对她们小说中人物心理的异同及其成因进行一番考察和探索,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她们小说创作中的心理分析倾向.而且,这两篇小说在她们的整个文学生涯中有着极为重要和特殊的地位,代表了两位作家对文学艺术的不懈追求.  相似文献   

8.
戏剧作为一种综合性艺术,有着不同于小说等其他艺术形式的独特的语言构成,对语言有着特殊的要求,正是由于剧本语言的种种特殊要求,决定了剧本语言的特殊形式和特点.戏剧的语言形式主要有两种:人物语言和情景说明.其中,人物语言是戏剧语言的主体,戏剧中的剧情及人物思想都是靠人物的语言及行动来体现的,动作性、个性化和丰富的表现性是戏剧语言的最主要特征.本文就从戏剧语言入手,分析戏剧文学不同于小说、诗歌等文体的特征,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戏剧文学.  相似文献   

9.
在当代少数民族小说中,有大量存在于文本中的仪式。学界或是对仪式作文化学解剖,或是将仪式书写理解为场景描述。前者混淆了文化和文学意义上仪式的区别,忽略了文学的虚构性质;后者则未注意民族文学的特殊性,对仪式书写可能具有的多层次意义未加深入思考。实际上,仪式承载信仰与情感,蕴含作者的民族认同,并对文本的叙事进程及结构有着较大影响,读者可通过对仪式的重视和分析,更好地理解人物,揭示文本深层意蕴。  相似文献   

10.
鲁迅先生为文严谨,就连他的小说中人物的姓名也绝不随便乱用,它们往往有着一定的含义。尽管有的人物有姓无名,有的有名无姓,有的连姓名也没有,只有一种称呼或一个绰号,但它们或反映人物品质,或表现人物面貌,或点明人物地位,或折射人物心灵,无不生肖毕现,处处体现作者的匠心与机趣,在小说中有着重要意义,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许多人物已成为文学画廊中独特的“这一个”。  相似文献   

11.
文学是以语言为符号体系而引发审美情感的艺术形式.在小说中,作者往往以语言形式为载体,来完成人物形象的塑造,进而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现实,表达出自己的写作意图.在小说阅读教学中,语言主要分为作者在小说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的对话、独白等,即人物语言;作者在叙述事件、描绘环境、刻画人物、抒发情感的语句,即叙述人语言.正确解码语言,将成为解读小说、阅读小说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2.
从基本要素上说,文学其实就是语言的一种艺术.文学是借助语言来反映社会生活、塑造人物形象、描写外部环境、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语言美是文学美的集中体现,语言的生命力对文学的生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们在阅读语言大师鲁迅的小说时,会感受到小说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栩栩如生、有着鲜活的生命力,而其语言更是生动传神、诙谐幽默、魅力无穷.  相似文献   

13.
小说中的道具在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性格,凸显文章主题,揭示人物命运,反映人物内心情感等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很多文学大师都注重道具的运用。  相似文献   

14.
张光裕 《快乐阅读》2011,(25):133-134
人物、情节、环境被称作小说的三要素。作为一种叙事性的文学体裁,小说来源于生活,而它又高于生活,是对生活的艺术概括。它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和环境的描写,形象而广泛地反映现实生活。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小说占了很大比例。要理解小说的主题和人物多样的精神世界,认识小说折射的社会人生图景;体会作者对小说中塑造的人物的态度和所表达的情感等。是初中小说教学的一个主要任务。笔者在长期的语文教学中,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关于小说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5.
《宜宾学院学报》2016,(3):63-69
李永平的小说大多具体细微地书写了人的行走状态,以"走"为切入点讨论加诸其身上的文学感慨——原乡与异乡,小说因而有了具体切实的阐释空间:以原始肉身书写行走生命的苍莽观照作者的原乡/异乡情结,剔除理念化的论述,从文学的审美性阐释作品中人物的行为与情感,凸显抱慰生命、呼唤个体生命原始体验的小说美学。  相似文献   

16.
<正>一、专题阐释小说是一种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小说可以多方位刻画人物性格,描摹人物心理,表现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还可以具体生动地再现人物生活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因此,小说在反映复杂的社会生活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人物、情节和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但是,现代小说往往会更注重人物内心世界的描绘和剖析,有淡化情节的倾向。  相似文献   

17.
文学是现实生活的反映,文学作品又是作者的思想、情感、体验等的自然流露。从张爱玲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人物关系、创作技巧等几个方面来分析其小说与自身生活体验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穆时英小说后期的以新感觉为主的都市小说,在文本的叙述上存在着圆形结构的模式。从情节到人物的深层次分析来看,小说文本里都有着情节与人物情感上的扩大、缩小、回归的独特叙述。论者试图站在叙事学的角度来剖析穆时英小说叙述里的圆形。  相似文献   

19.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选修本《外国小说欣赏》实在是全新的教科书。单从话题设置看,叙述、场景、主题、人物、情节、结构、情感、虚构等八个要素,涵盖了小说的基本元素。这与传统的小说三要素相比,实在是很大的突破。传统观点认为,小说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  相似文献   

20.
中学语文课本中共选有小说一百二十篇,占整个篇目480篇的四分之一。所以在整个中学语文教学中,小说篇目的教学,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对于培养中学生的认识能力、理解能力、思维能力、鉴赏能力、写作能力,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小说是一种叙事性的文学体裁,它主要通过人物、情节、环境的具体描绘,形象地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