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赵伟  童根树 《科技通报》2006,22(3):377-384
高频焊接矩形管生产效率高,抗扭性能好,平面外刚度大,根据需要内部可充填混凝土以提高抵抗局部屈曲的能力,比焊接H型钢的轻钢厂房有更好的经济性。为提高梁柱连接节点的承载力、减小节点变形,需在节点区外包槽钢。本文分析了节点区不同厚度、不同形式外包槽钢和不同的柱内加劲肋设置等对节点强度和刚度的影响,得出了满足刚性连接要求的节点区外包槽钢厚度计算公式。研究了柱加劲肋、螺栓排列、螺栓数目、槽钢宽度和槽钢下伸长度等的影响。建议了箱形柱柱顶与梁上翼缘齐平,槽钢与梁端板等厚,槽钢向上伸出长度以满足安装一排高强螺栓的要求,并设置三角形加劲肋与柱顶盖板和槽钢焊接,箱形柱顶和槽钢内面满焊的节点形式。分析表明这种节点有很高的刚度和强度,能满足刚性连接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采用ANSYS有限元程序对外部补强箱型柱──工字梁节点模拟,通过对不同试件节点的应力分布和极限承载力分析得到不同长度加劲肋对节点强度的影响,提出在实际设计中应合理确定加劲肋的长度.  相似文献   

3.
为改善钢管混凝土柱的受力性能,采取适当的构造措施是必不可少的。普通钢管混凝土柱中,常用的构造措施以纵向加劲肋和横向拉杆为主。异形截面钢管混凝土柱中,尤其是异形截面钢管混凝土巨型柱中往往附带更为复杂的构造措施,这些构造措施对核心混凝土约束效应的放大作用有待研究。  相似文献   

4.
在装配式钢骨混凝土框架结构中,为保护节点免于损坏可将靠近节点域钢骨的上下翼缘进行削弱,形成"狗骨式"钢骨混凝土连接节点,钢骨削弱部分起到保险丝的作用,将塑性铰从梁端根部转移到狗骨形削弱部位,同时控制梁端塑性铰变形对节点核心区混凝土的不利影响,并能够充分发挥钢材的塑性性能。本文针对梁内有钢骨翼缘削弱的"狗骨式"框架边节点,首先进行了详细的参数设计,然后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狗骨式"框架边节点进行了单调加载和低周往复加载下的数值模拟计算,通过对节点强度、刚度、位移延性、耗能等指标的分析,全面分析了这类节点的抗震性能,分析结果可供工程设计人员在结构选型时参考。  相似文献   

5.
利用焊接型H型钢(HA)的制造原理,将T型纵肋加劲设计成H型部件。根据图纸要求用数控等离子切割机对所用钢板进行下料(翼板可直接通过拉条得到,而腹板还需沿纵向中心线每隔2m锁点切割),将下料好的翼板和腹板零件用特定组立机进行组装,再用船位小车焊进行焊接,待H型部件冷却后用翼缘矫正机进行矫正,最后切开锁点得到T型纵肋加劲。  相似文献   

6.
基于钢筋混凝土Z形截面柱框架中间层中节点的低周反复试验结果,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数值分析模型,对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混凝土Z形截面柱框架中间层中节点受力性能进行了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研究了不同轴压比下节点的抗剪承载力性能。结果表明,轴压比的变化对Z形柱中节点抗剪承载力有一定影响,建议实际工程设计Z形柱中节点的轴压比控制在0.1~0.5为宜。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支座位于翼缘与腹板交界位置的钢箱梁的横隔板为研究对象,通过改变横隔板的跨高比、高厚比、加劲肋的尺寸和位置以及荷载的作用位置等参数对其进行研究。以不同参数的横隔板所能承担的极限荷载为衡量指标,通过有限元建模讨论了不同构型的横隔板对钢箱梁所能承受的极限荷载的影响,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在SRC柱-RC梁的多种节点构造形式当中,有一类梁纵筋穿过型钢翼缘的情况。对这种情况进行了相关的计算与分析,对于型钢翼缘开孔后需进行补强设计的情况,进行了系统的计算与研究,并提出了有关此类情况的一些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提出一种异形钢管混凝土框架角柱外套板式节点。针对节点制作1种异形柱外套板式(BASE)试件进行拟静力试验,取得节点的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和破坏模式等。对BASE节点进行有限元模拟,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对验证后的有限元模型进行变参数分析,研究外套板厚度、T型件翼缘厚度对节点承载力、耗能能力和延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节点主要靠螺栓滑移和H型钢梁屈曲耗能,H型钢梁所形成塑性铰远离节点核心区域,属于典型的延性破坏,符合“强节点弱构件”的设计原则;参数分析中增加节点外套板厚度对节点的耗能能力和延性有一定提升,极限承载力没有较大变化;同时,随着T型件翼缘厚度增加,节点延性逐渐增大,耗能能力明显提升,极限承载力出现逐渐提前。  相似文献   

10.
《科技风》2017,(15)
本文以轻型飞机的尾翼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CATIA软件进行尾翼结构设计与建模。首先分析了尾翼各部件的受力特性和各部件间力的传递方式,完成了尾翼的横向构件和纵向构件的布置。最后,运用工程算法对尾翼的水平安定面翼肋进行了腹板开口计算,得到了此模型中水平安定面的翼肋开口处满足剪切弹性失稳要求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Various solutions have been made for determining the stresses in pipe flanges using the theory of elasticity (I). There are many cases, however, of pipe flanges which are subjected to stresses and at the same time a high temperature such that creep occurs.This paper gives an analysis of the stresses and deformations produced in a circular ring of rectangular cross section subjected to twisting couples uniformly distributed along its center line. Such a solution will also give an approximate analysis of the pipe flange. This approximation is justified in view of the complexity of the problem and the uncertainties still present in the fundamental creep-stress relation for metals. In the solution of this problem a deflection theory is also developed for straight beams subjected to bending accompanied by creep.  相似文献   

12.
An analytical solution for the bending, shearing and normal stresses of infinitely long orthotropic beams subjected to a concentrated load is presented. Numerical values are obtained for three-layered plywood and pine wood.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四川德阳装备制造业集群为例,从节点度、中介中心度和结构洞三个维度,分析了装备制造业集群的创新网络结构嵌入性对集群企业创新能力增长存在的影响.结果显示:集群企业的结构洞特征对企业创新能力增长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而节点度及其网络中介中心度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增长不存在正向影响.这说明在德阳装备制造业中,每一个处于“桥”位置的企业能获得更多创新资源,其创新能力增长拥有绝对优势,而配套企业与大企业之间的联系仅仅是低水平的业务合作,缺乏技术、知识、信息等方面的互动和学习,创新资源得不到流动,创新能力得不到提升.本文进而指出了一些提升集群创新网络结构嵌入性对集群内企业创新能力影响的路径.  相似文献   

14.
履行社会责任是国有企业的与生俱来的属性。国有企业背负着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使命与责任,其社会责任履行既影响企业自身发展,也影响国家和社会公众利益,社会责任具有内生性。本文首先基于一般企业社会责任理论剖析了国企社会责任内生性内涵,认为国企承担社会责任需要统筹兼顾,同时考虑自身发展和社会稳定,作用于经济、环境和社会领域。然后将国企社会责任驱动力来源分为企业发展愿景和履责使命两个层面,发展愿景体现在长期目标下,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逐渐从“被动”转向“主动”,实现企业和社会间“双赢”;履责使命体现在国企受企业性质和政治地位影响,在国家监管下履行社会责任,实现企业和社会间“互利”。基于内生性视角,结合三重底线原理,本文运用系统动力学思想,按照商业一类、商业二类和公益类国有企业分类,从经济绩效、社会绩效和环境绩效三个维度构建国企社会责任系统间结构和联系动态模型。通过分析2016-2022年间七家代表性央企的社会责任水平和企业发展能力变化,衡量不同维度下的社会责任贡献与损失,探究驱动不同类型国企履行社会责任的主要维度。结果显示,不同类别下的国企由于性质和业务不同,对社会责任履行各有侧重,存在差异化的社会责任实现模式。基于研究分析提出:按照不同途径进行分类改革,将企业社会责任履行内化为国企转型发展的基础构成,有利于推进国企履行社会责任愿景与使命相统一,提高不同类型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针对性、有效性和科学性,帮助国有企业社会责任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升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5G环境下数据创新需求日渐增长,但在数据流转过程中仍存在节点能力不足、数据规则乱序等隐忧,为寻求更加智能、便捷、高效的发展模式,数据生态链优化的必要性日益凸显。[方法/过程]以5G时代为背景,结合生态链的相关理论研究,通过类比法、文献研究法厘清5G与数据生态链发展关联与问题域,在此基础上提出5G环境下数据生态链的优化策略,并以科研数据生态链为例进行问题域及优化策略分析。[结果/结论]研究表明,5G环境下的数据生态链可以看成是一个以阶跃性、云化性、智慧性、敏捷性等为新特性,以实现数据结构迭代优化为目标,不断演化的可反馈的链式生态结构。但在5G环境下数据生态链还存在着节点能力不足、缺乏合作、新兴技术缺失、数据规则乱序等问题,文章针对这些问题,遵循"整体协同原则""刚—柔相济原则""动态开放原则""权责明晰原则",提出了"平台(P)—网络(N)—技术(T)—标准(S)"(PNTS)四位一体的优化策略,该策略有利于提升数据生态链节点的整体协同能力、联盟网络构建能力、新技术融合能力、数据标准化能力,从而提高5G环境下数据生态链的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16.
结构嵌入性对集群企业创新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成都市新都家具制造业集群为例,从节点度、中介中心度和结构洞三个维度,实证分析了传统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结构嵌入性对集群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企业的节点度及其网络中介中心度对企业创新绩效存在正向影响,而结构洞特征对企业创新绩效不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同时,企业创新绩效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结果,又选择了三家代表性企业,从其网络结构嵌入性、企业实力、领导者创新意识等方面,进一步对比分析了网络结构嵌入与企业内部因素之间的关联。最后,针对集群中存在的不足,给出了具体的完善策略。  相似文献   

17.
Several new types of numerical procedures are presented for the calculation of bending moments in continuous beams. Basic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beam and its loading, which are familiar to the engineer, are employed in the procedures. These basic properties are defined and may be calculated conveniently by means of a conjugate beam. The procedures bear some resemblance to the process of moment distribution. A mathematical demonstration of the validity of the procedures is given in the Appendix.  相似文献   

18.
 在扫描电镜下,比较观察了冷杉属全世界36种2变种的叶角质层内表面的结构特征,根据叶角 质层内表面胞间凸缘特征的显著差异,将冷杉属植物归为4类:(1)直且发达的单凸缘;(2)双凸缘; (3)不发达的单凸缘;(4)弯曲且发达的单凸缘。并发现这四种凸缘类型在冷杉属中的分布格局与该 类植物的地理分布具有相关性。根据所观察的结果和前人的属下分类系统以及化石资料,认为北美西部是现代冷杉属植物的一个多样性中心。  相似文献   

19.
基于错位博弈的企业隐性知识流作用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性知识具有运动形态弥散性和存在形式多样性的特质,在此基础上,通过一个隐显性知识的联系机制,考察了两家企业的知识流最优反应策略性质等.结果表明,企业间的知识流总会存在供需缺口,隐性知识比显性知识更有利于企业的发展,重视培育企业的隐性知识流管理能力甚至比引进知识本身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提升产业技术创新成效的关键突破口在于明确技术创新路径。以集成电路相关技术专利为基础数据,分析产业合作创新网络结构特征,勾勒典型合作创新路径;探究集成电路技术合作创新网络形成过程及影响因素,运用复杂网络构建知识创新网络演化模型,通过仿真分析,考量各参与主体在集中型、多元型和混合型等典型技术创新策略下的知识流动情况,进一步分析主体创新绩效变化及网络结构演变。研究表明,知识创新能力对合作创新绩效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参与主体技术差异较大时,采用多元型技术创新策略有利于创新主体发展,而参与主体技术差异较小时,则适宜采用集中型技术创新策略。参与主体对技术路径的依赖度会左右其对合作伙伴的策略选择,且依赖度超出一定阈值时会严重抑制创新绩效的提高,而这一抑制效应能通过创新主体提升自身创新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减弱。在模型仿真分析基础上,提出三条中国集成电路产业技术创新优化路径,即“创新网络边缘型节点寻求‘聚合节点’”“技术革新导向的节点外延合作关系”和“市场收益导向的节点加强内部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