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该山水工程以保证国家生态安全为目标,基于遥感影像、土地利用类型等,形成对生态景观格局演替规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中的农产品供给、生物多样性和水源涵养的综合评价。基于评价结果,结合生态环境问题和生态服务功能,将辽河流域(浑太水系)分为西露天矿及周边地区矿山生态修复区、浑河流域森林生态修复及水环境治理区、太子河流域生态修复区、汤河水库饮用水源保护区生态修复与水质保障区、葠窝水库工农业水源区矿山生态修复与水质提升区、辽河口水环境生态修复区、辽河口湿地生态恢复区等七大生态保护修复单元,通过修复矿山生态环境、改善区域水环境质量、增强水源涵养能力、保护辽河口湿地生物多样性等措施,保证区域的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为类似的山水项目评价分析和修复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黑龙江省森工林区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资料收集,采用多种分类方法综合分析,并结合森工林区森林生态系统的特点,将森林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效益分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大类型,并通过市场价格法、影子工程法、税率法等对这三大类效益进行了估算。  相似文献   

3.
城市生态多样性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以洛阳市为例探讨城市生态多样性的保护对策,基于城市生态多样性保护途径、城市生物与景观多样性保护规划和生态多样性保护的管理机构的详细内容。洛阳城市生态多样性从计划编制到建设实施全过程,呈现出"多头管理,又无人最终负责"的局面,针对此问题提出重新从顶端设计管理机构来领导、协调和监督多部门的工作,以实现整个过程可控。  相似文献   

4.
加里示范区米勒河滨水及河流生态系统破坏,生物多样性严重下降或丧失。基于演替理论,通过生态工程和"自然化"结合的方法,保护自然和恢复湿地,重建湿地的生物群落,恢复河流生态是可行的。其恢复实践为保护和恢复当地水生态资源做出了建设性示范。  相似文献   

5.
老秃顶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寒温带湿润地区,植物类型具有多样性、完整性、稀有性。跳石塘地貌、跳石塘植被,生物多样,物种丰富。2008年,管理局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在老秃顶子山东、南、北三面坡5个区域设置了永久性固定标准地15个、固定样线22公里,同时进行生物多样性调查,这对老秃顶子植物区系成分、世界广布成分、全热带分布成分、北温带分布成分、中国特有分布成分等研究是十分重要的。对开展森林生态、生物多样性科学研究,对该区野生动植物种群消长研究具有较高的科学研究价值;对地质地貌、水文、气象等多学科的研究对保护区今后建设发展和科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资源丰富的国家之一。作为全球性生物 巨大多样性"国家,中国具有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植被类型、物种和遗传多样性。中国的植物尤其丰富,30,000种高等植物产于中国,其中乔、灌木 7,500种;中国的动物区系同样丰富。据统计已发现有6,347种脊椎动物(包括 1,24 4种鸟类和3,862种鱼类),特有植物物种多达 17,300种;特有脊椎动物 667种;中国西部 12个省、市、自治区,包括甘肃、贵州、陕西、四川、青海、云南6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和西藏自治区等 5个自治区以及重庆市。土地面积 698万km2,约占国土总面积的70 %;有全国 75 %的植物物种数和动物物种数。中国西部省区人口总数为405亿,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相当比重。多民族文化状态造就了中国西部省区成为独特的生物 文化多样性地区;另一方面,中国西部省区面临农村贫困、自然资源与环境的退化和少数民族依然处于边缘状态的现实。本文讨论了中国西部省区的生物与文化多样性及其在经济发展方面的潜力。急需保护该地区的自然和文化,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谈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生物多样性的现状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介绍了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和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库尔滨河自然保护区保护对象是北温带森林湿地生态系统,通过对该保护区的重要性、典型性、多样性、稀有性、自然性、脆弱性等方面的论述,进一步阐明了保护区在生态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等方面的作用及保护区的建立在科学研究领域和森林生态系统保护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生态伦理学是一门新兴伦理学学科 ,在中学生物学教学中适当进行生态伦理学教育是适应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生物学课堂教学中应挖掘教材内容 ,抓住典型事例 ,适时地传授生物多样性是美好的 ,所有物种具有固有的生存价值 ,人类活动造成的物种灭绝是不幸的 ,后代人的幸福是当代人的社会责任等生态伦理学观点 ;通过现代化教学手段 ,丰富课堂教学效果 ,并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 ,进行潜移默化的生态伦理学教育 ,培养学生参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  相似文献   

10.
生物多样性不仅是云南的优势,也是最有潜力的新经济增长点。作为滇西北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高黎贡山在我国乃至国际地理学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积极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基地建设对于云南省生物资源、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推进我国乃至世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以湖泊型饮用水源地安全生物保护措施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森林生态系统水文过程以及对人工湿地的除污特点机理的研究,提出一种由森林生态系统与人工湿地生态系统组成的综合性的安全生物保护体系。试图建立自大气降雨到达森林生态系统至径流水体到达湖泊的整个水文过程的生物措施的水文调节与水质调控,为湖泊型饮用水源地的生物保护探讨新的实现方式。  相似文献   

12.
云南的生物种类和生态系统类型极为丰富,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宝库和西南生态安全屏障.目前,云南存在国土生态安全、水资源生态安全、林业生态安全、生物多样性安全等重要生态安全问题,云南的生态环境危机直接影响到我国的生态安全屏障建设进程,并对我国在南亚东南亚国家的生态安全形象造成影响.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推进云南生态安全和生态屏障建设,保障我国重要生态环境资源安全和西南跨境生态安全,对实现云南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总体目标和维系国家整体生态安全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3.
对生物多样性法治保护应着眼于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维度。在法规制定方面,云南省制定了全国首部“指引型”保护条例,进而建成“指引型条例+种类型条例+区域型条例”三位一体的综合立法体系。通过对纲要的落实,云南省形成“三屏两带一区多点”的生态保护格局以及“一湖一条例”的立法保护格局。对于生物多样性法治保护,目前存在保护手段缺乏灵活性、立法框架缺乏体系性、对基因与物种数据的保护缺乏强制性等问题。对此,可提供以下解决路径:一是提高保护手段的灵活性,形成“因地制宜”的立法思路;二是加强立法框架的体系性,完善“圈化保护”的立法框架;三是增强数据保护的强制性,实现“库化保护”的基础布局。  相似文献   

14.
西部地区森林在全国生态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保护西部森林,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内容,具有重大的经济、社会、政治意义。西部地区应抓住我国正在实施林业跨越式发展的良好机遇,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努力完善西部森林资源保护机制,在大力恢复和发展森林的同时,加强森林保护,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15.
长江拥有独特的生态系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宝库.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期,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如何实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我们提出共抓大保护、齐建绿长廊的战略对策: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优化空间开发格局;实施城镇化战略,以市场手段吸纳生态脆弱地区的人口;健全空间规划体系,编制"多规合一"的空间规划;工业进园区,优化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促进上下游共治,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16.
我国已签署并认真履行了《生物多样性公约》,法律体系基本完善、有专门的组织与协调机构不断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宣传与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还存在一些不足,必须通过提高大众的自觉保护意识、进一步完善法制体系建设、加大资金投入、争取多方支持、建立相应的信息平台和系统,并应采取得力措施减少工业污染、防止外来物种侵入、防止人类的无序活动等,才能使我国的生物多样性得到更好的保护,从而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更好地服务。  相似文献   

17.
老秃顶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辽宁省境内第一高峰,该区植物种类繁多,拥有较完整的森林生态系统。野生药用植物近700种,其中分布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材的原植物和具有优势资源的药用植物11种。提出对该区药用植物的保护原则,为合理利用与保护该地区药用植物资源提出合理的保护对策,并且提出了药用濒危植物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利用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18.
升金湖自然保护区是我国和东亚地区最重要的湿地类型保护区之一,湿地生态系统比较完整稳定,物种资源极为丰富,目前已被列入野生动物国际贸易公约中的动物有34种,列入国家一、二级保护的野生动物31种.本文通过阐述升金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基本概况,分析了该自然保护区的现状和特点以及当前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地实际,提出了升金湖湿地生态安全和保护以及可持续利用的主要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9.
生物多样性是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与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德宏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地区之一,同时又是水力资源丰富的地区。水电开发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根据德宏水电资源、生物多样性的特点,分析了水电资源开发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和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20.
长江上游是中国关键的生态区域和长江流域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长江上游生态系统类型多样,森林生态系统是长江上游生态系统的主体,充分了解和认识森林生态系统有助于长江上游森林生态资源的保护。总结近年来长江上游森林生态资源的分布与变化情况,得出以下结论:(1)长江上游森林生态资源丰富,分布范围广泛。分布有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和灌木林等多种类型的森林。(2)历史时期以来,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长江上游森林生态资源不断退化,随着“退耕还林”“自然森林保护计划”“长江上游防护林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等计划、工程的实施,长江上游森林生态资源退化的趋势得以遏制,森林面积不断扩大。(3)长江上游森林变化的主要驱动力为人类活动,气候变化的影响程度没有人类活动的影响程度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