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33年,为避日伪凌辱,梅兰芳先生举家南下迁沪,中间曾一度赴港居住,香港沦陷后又被迫返沪,之后便蓄须明志,息影舞台,在上海当起了寓公.梅兰芳在上海所度过的这一段寓公生活,既是他一生中的重要阶段,更可见其人格之光辉,所谓"躬履艰难而节乃见",是后人研究梅兰芳生平所尤应重视的.  相似文献   

2.
余上沅(1897-1970),湖北荆州沙市人,是中国戏剧教育家、理论家.他曾作为武汉地区先进的学生代表,邀请陈独秀、胡适等精神领袖来武汉讲演,还曾参加梅兰芳剧团,被聘为随团导演赴苏联访问演出,陪同梅兰芳到欧洲多国演出考察.作为中国现代话剧的奠基者之一,余上沅在戏剧理论方面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夏立群 《出版参考》2006,(10):36-37
毕业于戏曲学院,长期从事京剧文化研究,曾以梨园文化作为突破口,集中研究梅兰芳文化现象,著有《梅兰芳与20世纪》和《梅兰芳百年祭》等的著名编剧、作家徐城北,说起读书来,故事太多了.  相似文献   

4.
1930年8月,一位著名的学者从美国哈佛大学讲学归来,见到胡适时说,美国只知道三个中国人,即蒋介石、宋子文和胡适。胡适笑道:“还有一个,梅兰芳。”梅兰芳之所以能让美国知道,是因为从这年2月初到6月末他在美国巡回演出,使美国人第一次“见识”了有中国“国剧”之称的京剧,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相似文献   

5.
正许姬传是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先生的秘书。他从1932年起即与梅兰芳合作,全力辅佐梅兰芳,追随左右,形影不离。梅兰芳比许姬传年长7岁,在他们长达三十多年的相处时间里,梅兰芳对许姬传处处关心,时时提携,在梨园传为佳话。许姬传的小儿子许国耆一度与我同事,他见我爱好京剧,便常向我谈及他父亲与梅兰芳交往的历  相似文献   

6.
李道凡 《新闻世界》2004,(10):53-53
摆在笔面前的这部《梅兰芳歌曲谱》,是笔最珍爱的一本藏书。深蓝色封面上贴有梅兰芳先生的亲笔题签,楷书娟秀可人,下署“浣华”,亦加盖“梅兰芳”红色印章。宣纸线装尺幅见方,彩色套印,古朴典雅。  相似文献   

7.
一九三五年三月,苏联邀请梅兰芳赴苏演出。在迎接梅剧团的专轮上,有一位二十二岁的《大公报》记者同行。船在海参崴停泊后,这位年轻的记者冒着北国的严寒,穿过广漠的西伯利亚,来到当时举世瞩目的红色首都莫斯科。在那里,他荣幸地见到了高尔基和罗曼·罗兰,访问过普希金、托尔斯泰的故乡,寻踪着其他俄国文学巨匠的遗迹,勤勉地从事着俄国文学和苏联文学  相似文献   

8.
资讯     
"梅兰芳"系列书借势电影热推随着电影《梅兰芳》的上映,黄山书社趁势推出《梅兰芳与孟小冬》、《齐如山与梅兰芳》、《谈梅兰芳》,三书作者分别  相似文献   

9.
我国京剧大师梅兰芳在1930年曾经赴美演出,在与中国文化迥异的美国地盘上演出成功,而且激起了那个时代美国的一股“梅兰芳热”。本文从跨文化传播角度思考并试图解答梅兰芳的美国演出何以成功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0.
1935年4月14日梅兰芳、余上沅等人与苏联艺术家的讨论会是梅兰芳首次访问苏联过程中最重要的事件。本文作者根据俄罗斯国家档案馆收藏的保留着删节痕迹的一份档案,发现了几处从前没有指出的删改,最近将档案的未删节版翻译出来,并且指出档案有几个值得注意的亮点:梅耶荷德在讨论会上借梅兰芳的"东风"为自己辩护,但是和梅兰芳最接近的几位苏联艺术家意见不一致;苏方发言者纷纷将梅兰芳的艺术称为"体系",并且一致认为必须向中国戏曲学习。  相似文献   

11.
《梅兰芳》     
《全国新书目》2022,(3):55-59+54
<正>本书以口袋本的形式,分列八章,以梅派剧名为题,用极为细致而真实的语言,将梅兰芳的一生介绍给读者,并配以珍贵照片,为读者展现了一个有血有肉,具有崇高气节,技压群雄,创新京剧并推向海外的一代传奇艺术家。新的时代到来了!1949年10月1日,梅兰芳参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受邀登上天安门城楼观看了阅兵式。  相似文献   

12.
齐如山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戏曲研究家.他自民国初年结识梅兰芳先生起的二三十年间,与梅兰芳形成的亲密无间的师友关系,对辅助梅兰芳确立梅派艺术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他在对日抗战时期,幽居沦陷区北平,八年长夜漫漫,盼来了抗战胜利.1948年末,平津鏖战急,形格势禁,时年72岁的齐如山只身飞抵上海.在上海作短暂逗留与梅兰芳话别后,登上去台湾的轮船,由此开始了他在台湾长达12年的晚年生活.  相似文献   

13.
梅兰芳     
梅兰芳(1894-1961),江苏泰州人。生于北京。字畹华,别署缀玉轩主人。八岁学艺,先后师事吴菱仙、王瑶卿等名家,习正工青衣。十一岁登台,显露艺术才华,后常与著名京剧艺术家同台演出,艺术日臻成熟,成为梅派艺术创始人。大胆尝试了《孽海波澜》等一批时装新戏,以及《嫦娥奔月》等古装新戏,对京剧艺术的革新起了推动的作用。所演出的一些传统剧目如《宇宙锋》、《贵妃醉酒》等,脍炙人口,常盛不衰。曾率团先后赴日本、美国、苏联、朝鲜等国演出,事誉中外。九·一八事变后迁居上海。抗战时期蓄须明志,拒绝为敌演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常务委员,历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剧协副主席、中国戏曲研究院院长、中国京剧院院长等职。著有《舞台生活四十年》《梅兰芳演出剧本选集》等。  相似文献   

14.
梅葆玖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一家曾在上海卢湾区思南路87号居住多年,抗战时梅兰芳“蓄须铭志”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1944年梅家登记的户籍,记录了包括梅兰芳、梅葆玖,还有梅葆玖的外祖母和保姆在内的15个人的情况。这份户籍档案至今完好地保存于卢湾区档案馆。近日,梅兰芳之子梅葆玖在卢湾区档案局参加活动时,看到这些档案时,喜出望外,如获至宝,拿着户籍档案,指着档案记载内容一一辨识,手捧档案拍照留念,并要求复印珍藏。梅葆玖$上海卢湾区档案局  相似文献   

15.
许姬传先生是杰出的前辈梨园文人.他从1933年起即与梅兰芳先生合作,在以后的数十年间,他不仅全力辅佐梅兰芳,在梅派艺术的发展道路上立下了汗马功劳,而且与梅兰芳及其全家始终保持着亲如一家的友好关系,成为艺坛的一大佳话.  相似文献   

16.
电影《梅兰芳》,真实刻画了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截然不同的两面人生:舞台上神采飞扬,光鲜亮丽;生活中却木讷寡言,不谙世事,甚至不懂幽默。在其智慧的经济人邱如白看来,正是由于平日里的这种孤单,才使得梅兰芳事业高度专一、成就卓然不群。因此,当梅兰芳因和女艺人孟小冬产生婚外情而开始浮躁时.邱如白力主孟小冬远离梅兰芳,并严厉地说:“谁毁了他的孤单。谁就毁了梅兰芳!”  相似文献   

17.
陈凯歌导演的电影《梅兰芳》汇聚了黎明、章子怡、孙红雷、陈红、安藤政信等巨星,剧情被分成“死别”、“生离”、“聚散”三部分。第一部分以梅兰芳初露锋芒和老艺人十三燕梨园争霸的故事为主;第二部分主要是梅兰芳邂逅红颜知己孟小东,但因为种种原凶不得不分开的情节;第三部分则是本片讲故事的线索人物、梅兰芳的好友邱如白在抗战时期以及梅兰芳逝世前与他的恩怨纠葛。  相似文献   

18.
高原 《档案时空》2007,(9):24-25
1937年,淞沪战争开战三个月后,上海沦陷.梅兰芳正住在上海的租界,原以为比较安全,谁知不久后就有日本人找上门来,要梅兰芳在上海电台播一次音.梅兰芳识破日军借以粉饰太平的诡计,就以马上要到香港和内地演出为由而拒绝了.  相似文献   

19.
艺术大师丰子恺先生与京剧之间,有过一段曲折的渊源。他对京剧经历了从不喜欢到逐渐热爱的转变过程。这在他所写的《谈梅兰芳》、《访梅兰芳》、《再访梅兰芳》、《梅兰芳不朽》等文章中可以清晰地看到。而在认同的背后,则是京剧的魅力、艺术的融通、艺术观念的契合,以及梅兰芳先生人格的感动。这一过程典型地凸现出中国现代文人对京剧艺术观念的转变,意味隽永。  相似文献   

20.
北京培育了梅兰芳的梅派艺术,但他旺盛的艺术生命力和最高荣誉的获得却来自上海。尤其是《申报》对梅兰芳持续的、大规模的新闻报道,使梅兰芳与他的京剧艺术脱颖而出,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梅兰芳也不再仅仅是一位戏曲艺人的名字,它已经超越了单纯的符号意义,而上升为一种艺术境界、一种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