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小学和初中综合课的教学设计与实施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课是以集人文学科和科学学科于一体的综合知识作为学习内容 ,对学生进行系统科学思维方法训练 ,并且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创造性学习为主体的教学形式。我们在科技教育的课程建设与开发中 ,以小学和初中学生为对象对综合课的教学设计及其实施进行了研究与实践。这是基于 :第一 ,对这一课程形态的实践探索 ,将从一个操作视角有效地促进学校课程不断地吸收新信息、新方法 ,以适应社会发展的一体性、变革性和复杂性的需要 ;第二 ,这一课程形态表现出的时代特征和运作方式 ,在拓宽学生知识领域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与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等方面…  相似文献   

2.
确立教学的科学概念,对于教学本体论体系构建和教学实践的开展具有积极的意义。教学是有其质的规定性,它是教师使用一定的方式方法有目的地教授和指导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与技能的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3.
阳明心学的核心是融合知行与格致的多向性心本体论,而“气”在其中的效用与价值尚未阐明.经梳理,“气”分“意气”、“气质”与“气象”三个层面,其中,“意气”是多向性心本体界的现实性承载;“气质”的差异性与阶次性割断了多向性心本体界的连续性与一体性,“气质”的波动性则打乱了此心本体界在道德层面的原初状态;“气象”对此心本体界以客观具象与主观体认的方式进行整体呈现.  相似文献   

4.
哲学是学科之母,也是各学科的分析工具。基于此,本文从哲学本体论的视角出发,对哲学本体论视野下的比较教育研究进行了探讨。分析了比较教育的本体,通过对比较教育本体进行事实论证和本质论证,回答了比较教育存在的依据和内容形式等问题,进而分析出比较教育不同于其他学科领域的本质特征,并从历史的角度对比较教育本体的历史演进进行了剖析。此外,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是世界观的体现和特点的反映"为指导,对比较教育方法论的建构作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5.
教学方式的变革是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文章结合《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的教学,从教学目标和内容的定位、学习方式的指导、实施模式、实践反思等多个层面探讨如何更好地提高师范生的科研能力和有效地实施课程。  相似文献   

6.
教育本体是指导学习,则教育主体(指导者)和学习主体(学习者)之间的关系是两主体之间的教学交往关系。在本体论意义下正常的教学交往促使有意识的主体(人)获得并发展主体间性、个人主体性。马克思的异化理论说明交往会发生异化,则教学交往随之发生异化:指导者主体把学习者当做客体对待,这一过程中的两主体逐渐丧失主体间性与个人主体性。因此,主体性教育的出发点是非异化的教学交往,激发教育主体的主体间性,从而促进教育中涉及到的两类主体(针对教育目的,主要是学习主体)的主体间性、个人主体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教育技术学的基本理论由教学媒体理论、教学设计理论、媒传教学理论构成,它们交织在一起指导教育者的教育教学实践。教学媒体理论包含本体论、特性论、利用论、开发论等内容,教学设计理论包含经验化教学设计论、系统化教学设计论、非线性化教学设计论等内容,媒传教学理论包含视听教育论、程序教学论、计算机辅助教育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论等内容。对这3种教育技术学基本理论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小学实施探究型课程的过程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学实施探究型课程,是在一期课改中活动课程的基础上进行的。探究型课程的实施,可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优化教师的教育观念,推动学校教育的整体改革。关于小学实施探究型课程的过程管理研究主要有五方面内容:明确课程研究的目标、内容和步骤;构建课程教学的基本模式;制定课程学习的评价体系;理顺课程管理的主要职能;提高课程实施者的指导水平。  相似文献   

9.
课程本体:从符号研究回归符号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础教育课程中诸多问题的根源在于对课程本质的认识局限于符号研究课程本体。符号研究课程本体注重把握符号自身的形式 ,脱离生活 ,脱离实际 ,忽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是一种师本教育。它造成非实用课程的扩张和单向传输性教学的发生 ,导致课程实施低效和教育资源浪费。符号实践课程本体拒绝无意义的形而上重复 ,把指向生活实际作为符号使用实践的最终取向 ,体现了符号与人的和谐关系 ,有利于形成个性化的符号文化 ,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是一种生本教育。它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揭示符号研究课程本体和符号实践课程本体的机理 ,真正实现由前者向后者的回归 ,是深入进行课程改革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教育学界关于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的争论一直是教育理论研究中的热点问题。教育本体论问题本身具有不可消解性,即“本质主义”的思维方式内在地反映了人类本性的历史性和永恒性的统一。而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是否追求教育有无“本体”或“本质”,而在于对教育“本体”和“本质”的追问方式。基于后现代主义理论自身的贫困,教育本体论并不能有效解决教育研究中的“本质主义”倾向问题。在终极价值上,当代教育哲学就是教育本体论;在次级反思的层面上,教育哲学就是教育观;在当下中国现实中,这种教育观就是主体性教育观。  相似文献   

11.
课程目标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课程目标是现代课程理论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它是教育目的的下位概念,是教学目标的上位概念,介于教育目的和教学目标之间,起着桥梁转换作用。课程目标内容层次包括不同类型、不同阶段教育课程培养目标、科类课程目标、学段课程目标三个层次,课程目标是一个相对宏观的概念,课程目标的制定基本上由专家来完成。课程目标是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制度化的具体要求,除了对教学目标的制定有很大的影响之外,它对课程编制有重要的指导价值,是课程内容设计、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2.
本文针对目前中学英语教师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的现状及对课程素养的缺乏,就新课程的性质和基本理念、课程教材、课程内容、课程开发的基本模式、课程与教学的目标、课程内容与教法、课程组织和课程与教学评价等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提高中学英语教师课程素养的指导思想和提高途径。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课程综合化的现实要求出发 ,讨论了综合课程和课程整合等核心概念 ,指出综合课程是课程组织形式发展的基本方向 ,而课程整合是达至综合课程的基本途径。作者主张在变动不居的教学过程中实现课程内容的整合 ,而不宜以静态预设和被动执行方式去开发。文章最后用几个动态生成的课程单元开发实例来印证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14.
胡伦 《教育技术导刊》2010,9(4):196-197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基础课程改革的一个新视点,如何提高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效果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就当前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存在的误区及产生误区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教师、理论研究者等提出了一些反思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All educational and training institutions are concerned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instruction which in turn should result in improved institutional effectiveness. If the curriculum of an institution is viewed as a statement of work for that institution, the teachers have a professional obligation to teach from the written curriculum. In many cases curriculum can be considered written, taught, and tested. The written curriculum is that which is found in courses of study that have gone through institutional committees for approval. The taught curriculum is what the teacher actually presents to the members of the class. The testec curriculum is what is tested or evaluated by tests, assignments, term papers, practical work, and other requirements as stated in the course of study or by the teacher. Curriculum alignment is the term used to indicate that the written curriculum is in fact the curriculum that is tested or evaluated at the end of the course.  相似文献   

16.
后现代视野中的高校课程体系建设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当前高校课程体系改革取得了可喜成果,但还远不能适应教育创新的要求。后现代教育理论强调以实践的观点展开教育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精神、创新能力和批判怀疑精神。受此启发,高校课程体系改革和建设应实现几个转变:教学目的应从工具论向本体论转变,追求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教学内容应从预设向生成转变,实现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教学过程应从教师权威向学生主体转变,提倡启发式教学;教学评价应从单一向多元转变,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7.
在当前的教师教育中,教育智慧的培养比较欠缺.教师教育要站在教师专业化的高度培养富有教育智慧的教师.提高师范生教育理论智慧的方法主要有:引导师范生形成教师专业化意识,提升教育理论课程的实效,指导学生阅读教育名著,加强师范生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培养师范生教育实践智慧之路是改革理论课程教学模式,加强教育实践课程.  相似文献   

18.
《全日制义务教育效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效学课程标准(实验)》的颁布,迫切要求对《中学效学教学论》的课程进行改革,课程设计是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中学效学教学论》的课程设计应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基本目标.要构建新的课程内容体系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