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方润 《考试周刊》2014,(1):34-34
<正>《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这就明确了语文课程肩负审美教育的使命,肯定了语文审美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语文课程特别是文学课程教学中的文言文教学总是通过美的语言、创造美的意境、塑造美的形象让学生"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  相似文献   

2.
<正>《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和审美的素质、能力,明确提示"语文课程应该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操","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找到"审美"与"教育"的联系。语文审美教学法就是通过语文学科教育活动进行美的教育,教育学生怎样感知、理解、鉴赏、评价美,进行美的创造,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培养健康的审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标准"对语文美育的目的作了十分明确的规定,初中阶段的目标是"提高审美情趣"。语文课承载着对学生进行审美  相似文献   

4.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是语文课程的任务之一,识字教学对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基于民族文化积淀之上的审美心理意识具有不可忽略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非常注重引导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身的关注,重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和审美的素质、能力,提示"教材应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关注人类,关注自然","语文课程还应该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操","提高文化  相似文献   

6.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诚然,阅读是提升学生思维与审美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纵观当下学生阅读现状,阅读文本多数局限于有限的课本篇目和五花八门的课外读本,内容零碎,体裁凌乱,对于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和人文底蕴的形成作用着实有限。  相似文献   

7.
现行《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得以和谐发展。"把审美教育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中,既有利于陶冶学生的优良情操,又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既有利于培养  相似文献   

8.
车延霞 《现代语文》2005,(8):102-103
新课程非常关注审美教育,重视学生审美情趣、审美素养和审美能力的培养.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语文课程还应该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操","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9.
审美教育是指教师按照一定时代的审美意识,充分挖掘教材的审美因素,向学生施加审美影响,从而开启学生内在情智的一种最优化的教学。《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境,使他们逐渐  相似文献   

10.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语课标》)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教学建议"中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还应该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可见,新课程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目标之一,是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2.
赵宏 《教学与管理》2012,(27):90-91
语文课程具有人文性、知识性、基础性和工具性的特点。《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语文教育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而语文素养的具备和语文能力  相似文献   

13.
<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还应该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语文核心素养组成部分之一为审美鉴赏与创造,就是在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体验、欣赏、评价、表现和创造美的能力及品质。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呢?现就谈谈笔者结合导学单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几点看法。一、借助导学单体验情感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文本、  相似文献   

14.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叶圣陶老先生也曾经指出:进行美感(即审美)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语文教学悬着的目标"。由此可见,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情感与智慧双生双栖,水乳交融。我们的阅读教学应重在拨动学生的审美之弦,让学生的心智清明,灵魂澄净,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获得美的感悟与熏陶。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所说:"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阅读能力还有一个相当重要的深层次内涵,那就是对于文学作品的审美鉴赏能力。如果不注重阅读与审美的有机融合,阅读效果往往事倍功半。教师应引导学生在阅读和审美之间架起桥梁,让二者有机融合,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充分感受美、鉴赏美。  相似文献   

16.
卢志新 《教师》2015,(1):38-4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明确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因此,审美教育已成为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17.
一、关注课程标准的要求,增强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紧迫感《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强调:"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在总目标中把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放在首要位置.在课程的阶段目标第四学段(7~9年级)中对识字与写字的要求有"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对阅读的要求有"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在教学建议中突出了"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阅读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由此可以看出,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教学建议中多次强调初中语文应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8.
关注个性发展,培养健康人格,已成为国际教育界关注的焦点,也是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思想感情……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新大纲强调了对学生人格的培养,突出了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性和人文性教育内容。  相似文献   

19.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促进德、智、体、美和谐发展。"语文教材的阅读篇目蕴含着大量的审美信息。学生学习这些课文不仅可以了解和掌握祖国丰富的语言文化,感受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更可以塑造其爱国情怀和高雅的审美素质。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就要从多方面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引导学生  相似文献   

20.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笔者认为,在语文教学中应当把审美教育寓于其中,利用文学作品蕴含的美育因素诱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从而提高审美能力。一、在品析课文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符合学生阅读的优秀文学作品。然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