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柳青》是河北日报头版的一个新闻评论专栏,六十年代河北日报在天津出版时,借印制年画而闻名的津郊杨柳青镇而得名。该专栏“文革”中夭折了。1988年河北日报又恢复了《杨柳青》专栏,由储瑞耕同志主笔。 10年过去了,《杨柳青》已成为河北日报一个名牌栏目,多次在省内外获奖,1995年被评为河北省“优秀专栏”。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新闻改革也迈出了可喜的步伐。获得首届中国新闻奖名专栏奖的《河北日报》“杨柳青”专栏的系列言论,我以为就是党报评论改革的一个重要成果。  相似文献   

3.
从1988年2月开始,到1997年8月,“杨柳青”9岁半。“杨柳青”是《河北日报》头版上的一个言论(新闻评论)专栏:每篇千字左右,不定期刊出,楷体字排版,手写体署名;9年间发文400余篇约45万字;多次在省内和全国范围内获奖;1994年《中国新闻年鉴》作为“新闻改革典型经验”予以介绍;1995年被评为河北省“优秀专栏”。新闻理论并不神秘,它是人们新闻实践的条理、提炼和上升到理性的高度。9年多的时间不能说很短,400余篇文字也不能说很少,作为“杨柳青”专栏的主笔,把其中的创作实践、思考及体验概括地归纳和表达出来,也许能给予行内行外的人们某些启发,某些参考。  相似文献   

4.
《杨柳青》是《河北日报》的一个评论专栏,自 1988年元月开办至今,一直由储瑞耕一人主笔, 1999年被评为全国十大名专栏。《杨柳青》专栏评论的成功,一个重要因素便是主笔善于充分利用社会理性信息资源,巧借外脑,写出富有社会影响力的评论佳构。  尽管《杨柳青》专栏主笔过去写过国际评论,主持过报纸的杂文专栏,也写过多年的言论,可以说主持《杨柳青》专栏笔政是有条件的。然而,面对的情况就与以往也有了很大的不同。首先这个专栏是在省委机关报的头版开办,责任重大。其次,该专栏的受众没有具体的定位,面对受众整体,面对生活…  相似文献   

5.
《河北日报》言论专栏“杨柳青”(储瑞耕主笔),已经办了12年,发文500余篇,获得了许多宝贵的荣誉。1999年11月底,“杨柳青”又获得了“中国新闻名专栏奖”。“杨柳青”的成功,有关专家多有研究;笔者试图从美学价值的角度来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6.
从1988年2月起,《河北日报》要闻版开设了一个署名“杨柳青”的言论专栏,编辑部领导决定由我担任主笔。从那时以来,已经16年了,发出文稿近700篇。1998年2月,作为这个专栏10年汇集的《“杨柳青”》一书,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徐光春同志在“序言”中说:“一张报纸的头版,特别是一张省委机关报的头版,办一个言论专栏,由一个人主笔,坚持了10年(他们有决心继续坚持下去),这在我国报纸史上,似还没有先例。”1998年3月,中国记协以“杨柳青”为研究对象举行了全国性的“新闻言论改革研讨会”,中国记协负责同志,兄弟省、市、区党报负责人,大专院校…  相似文献   

7.
《河北日报》头版署名“杨柳青”的言论专栏,长期坚持,办得成绩斐然,在全国同行中引起了很大的震动。今年2月,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了《杨柳青——言论专栏1988——1997十年总汇》。这个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徐光春作序的精装本大部头,向读者展示了报纸言论改革的有益尝试和丰硕成果。作为一名报纸的评论编辑,我读这本书觉得心情很不平静,感慨良多,其中最具积极意义、现实意义的感想是,认为“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他们的成功经验为我们思考报纸言论改革拓宽了思路;我们不妨学习他们“敢为天下先”的开拓精神,促使我们的报纸言论通过改革开辟出一个新的天地,推进到一个新的水平。 徐光春在本书的序言中对“杨柳青”赞赏有加,并对其经验作了首肯。他说:“《河北日报》头版上有个‘杨柳青’言论专栏,办起来快10个年头了,我早几年就注意到这个专栏.觉得挺有看头。今年8月,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与人民日报社联合举办了一次‘百佳’事迹报告会,会上有4位‘百佳’新闻工作者发言,其中之一的储瑞耕,就是‘杨柳青’专栏的主笔(他是第二届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中3位评论员之一);他的发言,相当一部分说的是‘杨柳青’专栏在文风上进行的改革探索,我和与会同志听了,都受到了有益的启示。”徐光春副部长认为,  相似文献   

8.
河北日报的言论专栏“杨柳青”已经坚持了17年之久,赢得了广大读者的欢迎和信赖。“杨柳青”的主笔储瑞耕关于评论创作有一个形象的说法:“到现实生活中去,撷取一朵又一朵、一片又一片带着露珠的鲜花和嫩叶,编织成理性的花环,再献给读者。”此说法简称“花环论”。“花环论”是储瑞耕在评论创作方面的独到理念,也是储瑞耕主持“杨柳青”专栏17年来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
一份春节“厚礼”──析《杨柳青》专栏10篇通信周文华河北日报今年春节前后,在头版《杨柳青》言论专栏,以通信的形式,就如何“战胜困难”的问题,连续发表了10篇文章,在省内外引起强烈反响。我国改革正逐步深入,计划经济正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社会上万方面...  相似文献   

10.
新疆兵团日报的评论 专栏《世相杂谈》创办于 1997年,至今已刊出120 余期。在“首届中国新闻名 专栏”评选中,该专栏以其 犀利、鲜活、精致、贴近现 实的质量优势和风格特色 脱颖而出,在新疆新闻界 引起不小的震动。 一个开办仅两年有余 的评论专栏,何以能在短 短的时间里就引起社会反 响,并获得“首届中国新闻 名专栏”殊荣?主要是《世 相杂谈》作为一个新闻产 品,体现了经营意识、创新 意识和品牌意识。 走出评论写作的 误区,评说百姓关注话 题 在《世相杂谈》开办之 前,兵团日报亦曾开设过 一些诸如《群众论坛》《一 孔…  相似文献   

11.
当今在新闻评论园地里,盛开着一株惹人喜爱的奇葩——微型化的专栏评论,简称专栏小言论。它可以1980年1月2日面世的《人民日报》“今日谈”专栏发表的新闻性小言论为代表。就地方报刊而言,目前尤以《新华日报》“细流集”、《四川日报》“巴蜀小议”、天津《今晚报》“今晚谈”等小言论专栏能经常坚持并办得富有特色,“细流集”专栏选题广泛,贴近生活;“巴蜀小议”专栏文画配合,相映成趣;“今晚谈”专栏置于报头之  相似文献   

12.
《河北日报》的“杨柳青”专栏办起来已经9年,它在比较长时间的实践中,获得了相当的知名度,多次获得各种奖励,可谓是一个名专栏。为交流办专栏的经验体会,推动报刊上出现更多的名专栏,“杨柳青”专栏主笔储瑞耕同志写了此文,供大家参阅。  相似文献   

13.
五月二十四日是河北日报创办《昨日新闻》专栏一周年,这个专栏是省市报纸设立短新闻专栏中创办较早的一个,受到读者欢迎。该报在《坚持新闻真实性,办好“昨日新闻”》的短评中说,新闻的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昨日新闻》时间性很强,稿件处理流程短,这就更需注意准确、鲜明、生动地宣传党的方针政  相似文献   

14.
《检察日报》注重发挥新闻评论的优势。其新闻评论专栏《每周观察》经过多年的编辑实践,尝试把“对话”的表现手段引入新闻评论。他们以多种方式拓展新闻评论的“个性化”空间,培植栏目的“个性化”评论风格,拉近了与读者之间的距离,调动了读者的阅读欲望和参与意识,从而在与其它媒体的竞争中,显示出自己的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15.
新闻评论是城市党媒的一面旗帜,是弘扬主流声音、传播正确价值导向的重要武器。多年来,苏州日报报业集团(以下简称苏报集团)始终把新闻评论放在突出位置,下足功夫。不仅在《苏州日报》头版适时配发社论以及评论员文章,而且在第二版开设了“新苏时评”专栏,还在每周二至周五固定推出4个“时评”专版。再加上“引力播”客户端“时评眼”、微信公众号“苏州圆桌”“思想+”理论月刊等,组成了一个放大好声音、传播正能量的新闻评论矩阵,让新闻更有分量。  相似文献   

16.
读了今年第六期《新闻战线》上《地市县报园地》专栏刊登的《总编辑亲自撰写评论》一文,产生了一些想法。鹤岗日报总编辑傅玺政写评论,本是新闻界的光荣传统,也是总编辑们的“份内事”,现  相似文献   

17.
佳季 《新闻实践》2007,(7):10-11
今年1月5日,嘉兴日报社同时在《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杂文报》上刊出《探索新形势下媒体新闻评论记者工作机制——嘉兴日报招聘新闻评论部主任、评论记者》的启事。2月10日,该报面向全国招聘了5名评论记者;3月5日,该报在头版推出“嘉兴时评”专栏,周一至周五每天一篇;在二版推出评论专版,每周五期。该报率先探索建立评  相似文献   

18.
省新闻学会主持的一九八五年全省报纸优秀新闻作品评选结果最近在西安揭晓,共有六十四篇(幅)好作品获奖。其中一等奖十一个,二等奖十六个,三等奖三十七个。以下是获一等奖的新闻作品目录: 新闻三篇:《李爱琴三改广告见风格》(陕西日报)、《丧事中的大红匾》(陕西日报)、《省公路局“企业验收团”在安康大搞“吃、喝、拿”》(陕西日报);通讯二篇:《哥哥今日走西口妹妹欢喜不再留》(陕西日报)、《张斌杰轶事》(宝鸡报);评论一篇:《年龄的紧迫感与“危机感”》(陕西日报);来信二篇:《值得深思的掌声》(法制周  相似文献   

19.
新闻评论是报社的旗帜,是报纸引导舆论的灵魂。《兰山论语》是《甘肃日报》1995年初创办的一个新闻评论专栏,曾被评为第二届中国新闻名专栏、甘肃省首届新闻名专栏。开栏至今,在通过言论加强和改进党报舆论引导力上做了许多有益的实践,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本文通过对《兰山论语》的回顾分析,探讨时下专栏评论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眼下,全国很多报纸在一版设有新闻评论专栏,如人民日报有《今日谈》,解放日报有《新世说》,文汇报有《虚实谈》,笔者所在常州日报有《延陵语丝》。这类专栏评论很突出:位于一版,方方整整的一块,活体字,加框,是新时代的“花边文学”。因其主题鲜明,形式活泼,普遍受到读者欢迎。其更引人注目的是:它正在吸收着杂文的某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