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的“语文园地”以范例的形式穿插了“展示台”这一栏目,引导学生开展综合性学习。“展示台”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形式活泼新颖,有利于学生语文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作为教师要认真领悟编排意图,用新课改的思想来盘活它。  相似文献   

2.
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的"语文园地"以范例的形式穿插了"展示台"这一栏目,引导学生开展综合性学习。"展示台"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形式活泼新颖,有利于学生语文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作为教师要认真领悟编排意图,用新课改的思想来盘活它。  相似文献   

3.
人生聪明识字始。怎样让学生有滋有味地学习汉字呢?人教版教材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编排了“展示台”栏目,设有“识字加油站”,给了我们语文教师很好的指引,可以引导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增加学生的识字量。在“展示台”教学中.我尝试以识字小报的形式帮助学生认识生字、巩固生字、展示学习成果。  相似文献   

4.
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的"语文园地"以范例的形式穿插了"展示台"这一栏目,引导学生开展综合性学习."展示台"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形式活泼新颖,有利于学生语文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作为教师要认真领悟编排意图,用新课改的思想来盘活它.  相似文献   

5.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五年级的综合性学习是一种新的教材编排形式,从原有的“小综合“到“大综合“,即从三、四年级的综合性学习内容编排在课文后面,再在语文园地的“展示台“中展示成果的形式到单独成为一个学习的  相似文献   

6.
戴容宏 《学苑教育》2023,(30):13-15
“语文园地”作为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单元末尾编排的一个学习板块,是单元整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利用好“语文园地”的教学功能,挖掘其各个部分的价值,能更好地促进单元语文要素的整体推进和落实,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与素养。但是,当前“语文园地”的重视程度偏低,课时安排的比重较小,缺乏教学设计以及教学方法的创新运用,这就没有很好地发挥这一教学栏目的价值。本文以中高年级的“语文园地”为例,分析该栏目的编排思路,探讨用好、教好“语文园地”的方法策略,真正用好教材、教好语文。  相似文献   

7.
石如军 《小学语文》2011,(1):126-128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从五年级开始,将“回顾·拓展”从语文园地中分离出来,使之成为整个单元中的一个独立系统。“回顾·拓展”由三部分组成,其中的“交流平台”“日积月累”属固定栏目,另外的一个机动栏目,根据不同单元的主题穿插安排“展示台”“课外书屋”,每册课本还各安排了两次“趣味语文”和“成语故事”。  相似文献   

8.
单元综合性学习是针对《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学生能力的培养而安排的栏目.人教版语文教材的单元综合性学习以某一单元的课文为基础而形成一定的专题,将口语交际、习作、展示台等部分进行有机的组合,意在全面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在人教版的低年级教材中,它零散地出现在语文园地中的“展示台”等栏目,而在高年级则被作为一种新的独立课型提出来.  相似文献   

9.
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中的“语文园地”设有四个栏目: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口语交际,展示台。这四个部分各有侧重,又相互联系。在教学中,很大一部分教师会把主要精力放在前三个部分,而对“展示台”的教学则随意性较强,这种现象在农村小学尤为突出。有的农村教师认为,农村的孩子见识较少,  相似文献   

10.
一、教材特点1 围绕专题整合教材内容。每一组教材的“导语” ,通过简单的几句话 ,点出本组的专题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语”之后的课文以及部分练习 ,“语文园地”中的阅读短文、好词佳句、口语交际、实践活动以及展示台等内容 ,都是围绕本组的专题合理安排的。2 创设“我知道”、“宽带网”两个全新栏目 ,搭建拓展知识的平台。从这两个栏目的名称可以看出 ,这是针对拓展学生的语文知识、增强语文实践活动而设置的。设计“我知道”的目的是 :给学生一些与本课内容相关的知识 ,并引导学生主动地了解与本课有关的信息 ,以促进对课文内…  相似文献   

11.
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中的“语文园地”设有四个栏目: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口语交际、展示台。这四个部分各有侧重,又相互联系。在教学中,很大一部分教师会把主要精力放在前三个部分,而对“展示台”的教学则随意性较强,这种现象在农村小学尤为突出。有的农村教师认  相似文献   

12.
李一衬 《小学语文》2010,(7):98-100
一、教材解读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的八个《语文园地》(以下简称《园地》或《园地×》中有一个固定栏目“我的发现”,这一栏目的编排,是为了鼓励学生自己探究发现,引导学生了解汉字的特点及构字规律,掌握科学的识字方法。  相似文献   

13.
人教版小学语义实验教材中的“语义园地”与以往教材中的“基础训练”的功能基本相同.都是帮助学生对所学的语文知识能力进行梳理、整合、巩固的;但是“语文园地”更像一个语文学习的乐园,其中的“我的发现”“读读记记”“展示台”“趣味语文”等栏目更像是学习乐园中的一个个活动项目。  相似文献   

14.
宋晨芳 《小学语文》2008,(1):102-104
一、内容简介 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包括“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口语交际”和“展示台”四个板块。其中,“我的发现”重在引导学生自主发现“熟字加偏旁”和“熟字换偏旁”这两种识字方法,并认识七个生字。“日积月累”板块包括三项内容,主要引导学生围绕单元主题——多彩的春天,积累语言,并在运用中识字写字。“口语交际”板块的话题是“春天在哪里”,学生通过“找一找”“说一说”“画一画”“评一评”等实践活动,感受春天的美丽。“展示台”的重点内容是自主识字的展示和交流。  相似文献   

15.
单元综合性学习是针对《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学生能力的培养而安排的栏目。人教版语文教材的单元综合性学习以某一单元的课文为基础而形成一定的专题,将口语交际、习作、展示台等部分进行有机的组合,意在全面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在人教版的低年级教材中,它零散地出现在语文园地中的“展示台”等栏目,而在高年级则被作为一种新的独立课型提出来。  相似文献   

16.
一、教材简析《语文课程标准》在各阶段目标中都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在人教版低年段的实验教材中,它是以“语文园地”中的“展示台”的形式出现的,在中年段的教材中才将“综合性学习”作为一种新的课型提出来,因此第五册教材在第一单元和第五单元各安排了一次“综合性学习”。第五单元以“灿烂的中华文化”为专题,由四篇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组成,“综合性学习”活动穿插其中:在第一篇课文后提出“综合性学习”的任务,在第三篇课文后又给予“综合性学习”的提示,“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习作”“展示台”也是围绕这一活动…  相似文献   

17.
当你翻开语文教科书时,那一幅幅童趣盎然的课文插图一定让你忍不住再看上几眼,“我会写”、“我会读”、“我会认”、“我的发现”、“展示台”、“日积月累”这一连串崭新的词语一定让你倍感亲切。与众不同的教材已清晰地告诉我们编者努力把教本变为学本,体现了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新课程理念。在课堂学习中,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鼓励和指导学生对新知识用多种方法,从不同角度,进行多样化的探究,获得新发现。苏教版《语文》教材中增设的”专题”课程,就是课程改革精神在教材编排中的“亮点”。在初中语文教材中,一共安排了10个专题。所谓“专题”,就是专门研究或讨论的某一问题,内容一般是前人探究出来的成果的有序编排,但书后的“思索与质疑”这一环节,又可以鼓励师生在教学中向探究性和研究性方向发展,从而使语文课程更具活力。  相似文献   

19.
任秀华 《四川教育》2006,(12):31-32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中“我的发现”这一栏目编排的内容分别是:多音字、引用人物说话的不同形式、描写颜色的词、区别形近字、成语中的反义词、一字多义、词的褒贬义、A B B的构词形式。这些内容都是从本组教材的一些语言现象中归纳或生发出来的。因此,教材编排的意图不仅  相似文献   

20.
叶洪卫 《考试周刊》2014,(42):49-49
小学语文"展示台"作为"语文园地"的一个小栏目,越来越受到老师们的关注。本文通过梳理小学老师对"展示台"教学的现状调查、编排特点、内容、作用及使用策略等方面的文献资料,以了解已有研究成果和发现问题,希望基于经验,而超于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