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论阿坝州文化旅游资源的优化整合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次创业”的实质是阿坝州旅游创业发展过程中的一次革命性的转变与跨越,经过“二次创业”,阿坝州旅游应能基本解决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限制因素,转变旅游经济增长方式、建立创新体系、全面提升人才素质、实现产品与体制的转型升级、创建良好的创业竞争环境,实现向国际旅游强州和民族文化强州跨越的目标。为此,本文就藏羌文化开发是阿坝州旅游“二次创业”的潜质挖掘空间进行了阐述并就全州文化旅游资源优化整合路径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怀旧旅游”作为当今旅游的一大热点,对于云南这样具有发展优势的旅游大省的旅游的“二次创业”,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对“怀旧旅游”,及其对云南旅游的“二次创业”的作用的分析,旨在提出发展“怀旧”旅游产品是适合云南旅游发展和促进“二次创业”举措。  相似文献   

3.
《昆明大学学报》2010,2(2):F0002-F0002,F0003
“中国面向西南桥头堡建设与昆明旅游二次创业”高层论坛于2010年4月27日下午在昆明海埂会堂成功举行。  相似文献   

4.
"怀旧旅游"作为当今旅游的一大热点,对于云南这样具有发展优势的旅游大省的旅游的"二次创业",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对"怀旧旅游",及其对云南旅游的"二次创业"的作用的分析,旨在提出发展"怀旧"旅游产品是适合云南旅游发展和促进"二次创业"举措。  相似文献   

5.
温州学是一门正在兴起的、以研究温州文化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学科。创立温州学,研究温州学,可以从一个更为广阔的角度审视温州的旅游文化。“温州模式”是研究温州学和温州旅游文化的基本切入点,温州传统的“重商文化”深刻地影响着温州旅游丈化的基本内涵和内在品质。温州旅游文化形象的基本定位应该是商业文化与景观文化相结合的“双重主题”。  相似文献   

6.
云南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缩影,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西部率先建成的旅游经济大省。进入新世纪以来,云南省委、省政府站在战略和全局高度,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研究提出了旅游“二次创业”的思想和目标,完全符合胡锦涛、温家宝、王岐山等中央领导同志近期有关发展旅游业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也符合云南省情和旅游经济规律,必将对加快推进云南旅游强省建设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云南省发展旅游业有很多优势,包括自然资源优势、民族文化优势、生态优势、气候优势、地理区位优势等,但最重要的是长期以来形成的省委、省政府和各级党委、政府及全社会关心重视支持旅游业发展的优势。不断发挥优势,争取实现新的突破,云南省旅游“二次创业”一定能够取得更大成就。一、实现发展方式的突破“二次创业”是新形势下推进云南旅游业战略转型的重要决策,是对改革开放以来旅游业发展的提升和超越,是从“旅游大省”向“旅游强省”目标新的迈进。转变旅游业的发展方式,关键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重点解决好发展方式的问题,包括发展思路、发展模式、发展机制、发展形态等,都要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实现旅游发展方式的突破,就是要从粗放型发展向集约化方向转变,从数量扩张型向素质提升型发展...  相似文献   

7.
旅游资源是发展旅游业的基础和条件。怒江州旅游资源多姿多彩,在全州1.47余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奇特壮观的地貌景观,丰富多样的生物景观,古朴浓郁的民族风情,与缅甸接壤的区位优势,为怒江发展旅游业奠定了良好的自然环境和文化风俗资源条件。  相似文献   

8.
“温州高教园区旅游带”是指以温州高教园区为核心,与周边风景区和生态群落共同构成的一个自然与人艾相结合的概念性区域。这一区域的旅游规划与旅游产品开发,应体现温州“山水域市”特色,以文化旅游、校园旅游和休闲度假为基本内涵,观光型与休闲型相结合,成为综合功能较强、具有温州城市建设象征意义的“准城市”旅游带。  相似文献   

9.
湖南省新化县紫鹊界梯田具有2000多年历史,是南方稻作文化和苗瑶山地渔猎文化交融揉合的历史遗存。气势恢宏,景观奇特,文化内涵丰厚,有观赏、体验和教育等多方面的旅游价值。通过对紫鹊界梯田景区现状的考察,客观分析了紫鹊界梯田景区旅游发展的现状,并提出了紫鹊界梯田旅游开发的“增长极”、“点一轴”、“区域一体化”和“综合开发”等四种空间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0.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在旅游过程中旅游者追求休闲和体验元素越来越明显。云南旅游节庆的发展与休闲体验时代,与云南旅游“二次创业”的大背景是一致的。云南旅游节庆在“二次创业”背景下对塑造云南旅游形象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云南各旅游目的地要从实际出发,培育有地方特色的旅游节庆,同时要注意以下问题:适当延长旅游节庆举办时间;增强旅游节庆的文化内涵;专业化、操作旅游节庆;丰富和拓展旅游节庆活动项目和内涵。  相似文献   

11.
文化昆明建设的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塑造昆明精神;2.开展文化理论创新;3.实施文化名人工程,培养文化高级人才;4.打造文化品牌;5.构建具有历史文化名城优势和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体系。城市文化是新昆明建设的灵魂和核心,在“文化昆明”建设中还应注重研究昆明城市文化主题性问题;协调三次产业发展,着力提高文化产业在昆明经济中的分额。  相似文献   

12.
关于古都广州历史文化研究与旅游开发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都广州历史文化遗存丰富,应该在积极保护这些古都历史文化遗存的同时,合理而充分地进行开发,使之成为广州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关于广州城市发展史和广州的古都文化,仍有许多问题并未研究清楚,留下不少空白点,有些重大的问题甚至众说纷纭,令人莫衷一是,而有些论断则明显证据不足,难以服众,应该深化研究古都广州历史文化相关问题。在系统开发广州古都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方面,目前要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编辑出版《古都广州》大型丛书,扩大宣传力度;积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形成拳头旅游产品;实施多元开发战略,完善旅游线路;美化城市环境,加强旅游景点配套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小说的形成发展史上,《金瓶梅》的美学价值是不容忽视的。《金瓶梅》塑造的人物形象真实可信,颇具活力。本文解读、剖析了这部奇书形象塑造的美学价值:这些来自现实生活的人物第一次走入长篇小说的艺术殿堂;他们表现出不同的性格特征,呈现出多变的形象;同时,觉醒的女性有了合理的追求与欲望,开始了抗争。由人物形象剖析出作者的美学观:以丑为美,形象的市井化,关注人性。  相似文献   

14.
昆明文化产业的发展总体上现已呈逐渐加快的趋势。昆明的民俗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昆明文化产业已具备良好基础。昆明文化产业发展战略要从构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体系、培育文化消费市场、加强文化市场建设、培养复合型文化产业人才等方面人手,并要考虑到战略的差异化、品牌化和民营化。  相似文献   

15.
文学作品是作家特定时代心灵的产物.更是一种文化的体现。本文分析了月亮在《前赤壁赋》中的用法:以月造境,以月喻理;探究了这两种用法的思想基础和文化含义:“儒道互补”的理性精神;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天人合一”的字宙观念;“恒常”与“变易”的辨证思维。从而为阅读和欣赏古典文学作品、继承和发扬优秀文化传统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两课”教学的实效性和大学生的创业问题是高校面临着的客观问题。将“两课”教学改革与大学生创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在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前提下,将“两课”教学的基本培养目标定位在责任感,激发学生的创业欲望;调整“两课”课程设置,为大学生创业教育提供服务平台;强化“两课”实践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这有利于提高“两课”的德育功效,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正确对待创业问题。  相似文献   

17.
挖掘地方文化推动旅游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文化旅游是世界旅游的新潮流,是集自然资源、历史文物、现代文明于一体的大旅游,具有开放性、多元性、综合性、持续性和创造性等特点。特别是被列入“世界遗产”清单的,都是曾经相当繁荣、进步和文明的热土,都有丰富的历史文化景观和自然资源。  相似文献   

18.
追逐"朝阳"--桂林历史文化旅游30年回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桂林历史起源早,文化开发早,文化密集,文化质量高,在中国的南疆撑起了一个国务院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在中国从政治转向经济建设的现代社会的发展中,桂林以山水的名望赢得了旅游业的辉煌,形成了桂林人对旅游业发展思想认识的基础。桂林发展旅游业,从山水风光旅游到对城市历史文化资源形成旅游产业化认识,经历了一个逐渐明晰的过程。全面总结桂林30年进行历史文化旅游项目开发与建设的经验教训,构筑与桂林历史文化名城相称的桂林历史文化旅游体系,迎接新世纪桂林旅游业全面发展高潮的到来。  相似文献   

19.
昆明市作为旅游城市,自然、人文旅游资源丰富多样,但由于受特殊的地质地貌、水文条件等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的影响,使昆明市成为典型的环境脆弱区。通过分析昆明市具体情况,结合Delphi法,确定了适合昆明市的环境脆弱性评价的关键指标。在此基础上,利用AHP法确定评价指标体系,借助综合指数法对昆明市的生态环境做了定性和定量的评价。最后,对昆明市发展旅游业的对策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评价福建沿海城市泉州的气候特点和优势,指出泉州具有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观及地方特色的人文景观。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并提出利用泉州独特的旅游气候资源。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使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实现泉州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