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7 毫秒
1.
教师的成长离不开三方面因素:一是学校环境:二是“高人”相助:三是个人努力。但要想让自己保持可持续发展,永葆发展生命力,就必须拥有工作的动力和发展的动力,需要理智地、持久地积累。因此,在自我发展之前,首先要对自己做好定位。面对同一环境、同一起点的同事,在业务发展方面,  相似文献   

2.
《宁夏教育》2008,(12):78-78
自我效能感的提高是实现教师自主发展的内源性动力,影响着教师的专业承诺、动机和行为。因此,教师教育应当重视激发教师发展的主体信念,使教师具有充分的主动发展动机和内驱力。要从教师实际需求出发,使教师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自身专业素质的提高中,对自己不断地提出质疑:“我能否成为一名专业的教师?”“我能否适应新的教育改革,胜任新的工作?”等等,  相似文献   

3.
在初中《历史课程标准》里,明确地将课程目标定为三个部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目标,都是站在学生学习历史的立场上进行阐述的;都是从健全人格发展的需要出发,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那么,教育如何做到“以学生为本”呢?我认为应该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实践。  相似文献   

4.
李蓉 《宁夏教育》2013,(1):76-77
阅读李元功先生的新作《晚情续语——一位老教师的教育期待》,我脑海中萦绕着一个问题:作者是一位有40年教龄的教育前辈,退休后仍在期待什么呢?梳理书的内容,仔细揣摩三个话题的内涵:“教师的专业发展要靠谁”“儿童成长的基础在哪里”“教师读书写书的动力是什么”,显然作者在期待教师不断发展,儿童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5.
教育微博圈     
《教育》2014,(10):19-17
@杨连山:教师的专业发展与坐飞机道理相似,一旦目标没了,专业发展就失去了动力,所以教师的专业发展要有一张“联程机票”,使教师不断地从一个目的地飞向另一个目的地。这里说的“联程机票”就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个阶段目标。这个目标应由教师自己确定。  相似文献   

6.
周作宇 《中国德育》2015,(20):43-47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里面,确定的一个目标是2020年要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怎么才能够把教育现代化目标和每个个体生活、工作结合在一起呢?这个问题不仅仅是政策制定者、决策者关心的,也涉及我们每个人。就这个问题,我想就“现代人的教育意蕴”这个主题,从三个方面来谈谈。现代人的教育意蕴,核心词是现代人,教育意蕴主要是把现代人与教育结合在一起,做一个总体考察。  相似文献   

7.
段家次 《教育艺术》2005,(12):35-36
教育就是培养人、塑造人的活动。培养什么样的人?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提出了:“要培养真正的人”,他认为真正的人,就是一生幸福的人。因为,只有真正的人,才能承担得起家庭、社会,国家的责任,才能对家庭、社会、国家作出贡献。我认为,我国正在推行的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苏霍姆林斯基所追求的教育目标是一致的。前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指出:“素质教育有三大要义。第一是面向全体学生,第二是要全面发展,第三是让学生主动发展。”这清楚地表明,素质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  相似文献   

8.
地平线     
“我”拼命地奔跑,拼命地追赶,可地平线“依然在远远的地方”闪亮,“总是在前边吸引着你”。其实,人生不就是如此吗?当你实现了一个目标,便会有新的目标在等着你去实现。永远去追求地平线的梦想,人生就充满了新鲜和乐趣。文章告诉人们:要不断地追求和奋斗。奋斗的过程最美丽,任何时候都不要怀疑自己能否去创造奇迹,因为奋斗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奇迹。  相似文献   

9.
文章的创新是永恒的话题。苏东坡曾说过:“文章最忌随人后”,陆游也说过:“文章最忌百家衣”。近几年高考《考试大纲》在作文“发展等级”中,明确提出要“有创新”。“有创新”包括三个方面: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那么如何在高考作文中“有创新”呢?下面笔者从“创新作文的内容指导”“创新作文的思路指导”“创新作文的方法指导”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粗浅的见解。  相似文献   

10.
康松 《教书育人》2014,(8):25-25
从小就教育儿子要诚实不撒谎,有一天上小学的他问我:“省里领导要来学校检查,校长和老师要我们对学习时间和作业量等统一口径,都按老师教的说,我该怎么办?”我真不知道该怎样回答,只好反问:“你说呢?”儿子很为难地说:“来检查的人问到我,我只能是不理他们。”我追问:“要是你不得不回答他们的提问呢?”儿子想了想说:“我会对他们说,我不和陌生人说话。”他虽然无奈,却很巧妙地坚守了自己的诚实,也在善良地试图维护学校的利益。让孩子诚实,又让孩子撒谎,都是某些老师的要求,这让孩子们如何处之?  相似文献   

11.
何谓教育?对于这个问题,中外的教育家、思想家都有自己的“语录”,鲁迅:教育是要立人;陶行知:教育是依据生活、为了生活的“生活教育”,培养有行动能力、思考能力和创造力的人;钟启泉:教育是奠定“学生发展”与“人格成长”的基础。马克思、恩格斯:教育是促进个人的独创的自由发展:亚米契斯:教育是“爱的教育”等等。  相似文献   

12.
郭海燕老师:您好!我很喜爱您主编的《教育艺术》杂志。我从事中学教育已十余年,深感教育的成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我觉得研究“教育艺术”应该是很有前途的。我斗胆建议:能否在“教育艺术”的大众化方面作些努力?今寄上一篇关于教育方面的随笔,不知能否刊用?此类文...  相似文献   

13.
鲍成中 《生活教育》2013,(10):43-45
守望教育,向卓越前进 鲍成中(以下简称记):一位教育大师曾经说过:善于反思,是教师不断发展的动力。了解了你的从教经历后,我觉得你在这个方面做得特别好,你自己也认为“勤奋+反思=成功”。能给我们谈谈在这个方面你的感受吗?  相似文献   

14.
惊鹿 《家庭教育》2014,(12):12-13
那是个星期天,老公出差了,得三个月后才能回来,就我和女儿在家。我正在厨房洗碗,听见电话铃声响了,女儿快步跑过去,我听见她说:“哦,是他的表弟呀,可以呀,我就和他结婚!”我觉得自己的脑子嗡的一下子短路了。什么?结婚?女儿才13岁,结哪门子婚?是我听错了吗?我赶紧把手中的活儿放下来,见女儿正在书房上网,我问:“你刚才说谁要结婚呀?”女儿很坦然地笑着说:“是我要结婚。”  相似文献   

15.
何伟  朱虹 《宁夏教育》2011,(5):26-26
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上,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创新思路,对症下药,才能取得好的效果。明确目标,增强动力。古语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教师在专业化发展的道路上,制定的奋斗目标要适当高一点,而且要有近期、中期、远期目标。"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你的近期目标是什么?是做合格教师还是新课改中的教学能手?你的中期目标是怎样的?是成为骨干教师还是学科带头人?你的远期目标又是怎样的?是成为特级教师还是全区教学名师、教育专家?作为教师,一定要给自己树立一个目标,并以此为动力,  相似文献   

16.
自从进入教育行业,走上三尺讲台的那一刻起,我就一直在思考三个问题:我为什么教?我要教什么?我怎样才能教到最好?通过这一年的刻苦努力,我或许明白了一些。我为的不是别的,而是讲台下那一双双美丽、求知、可爱的眼睛。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从他们的眼睛里我不但看到纯洁的内心,还看到了我自己。此时的孩子们就像一张张白纸,如果因为我的失误、我的无知,而在这些白纸上留下污点,那这些污点将会影响孩子们的一生,所以我时刻以此提醒自己,要尊重学生,不但关注他们的生活、学习,更重要的是关注每一个人的心理发展。曾子有云:“吾日三省吾身。”我每天都在问自己这三个问题。看清自己的内心,才能更好的看到孩子的心理。  相似文献   

17.
一个活动开始前,老师们会不停地追问自己:“我要创设怎样的环境?”“我要在活动中提供哪些材料?”“这些环境和材料对幼儿的发展到底有什么意义?”  相似文献   

18.
传统意义上的教学目标包括两个方面.即教师教的目标和学生学的目标。但久而久之,不少教师把教学目标窄化成了教的目标。进教室之前想得比较多的是“我今天要教什么?我今天要完成什么任务?”殊不知.教学质量的最终检验结果是要靠学生体现的。因此笔者认为从学习目标入手或许能成为确定合宜教学内容的一种新尝试。 一、什么是学习目标 从理论上讲.同一本语文教科书、执行同一个教学计划、面对学情类似的学生.不同的教师执教同一篇课文,其“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应该一致或至少大致趋同。但事实并非如此。“我能教什么就教什么.我愿教什么就教什么.我想教什么就教什么”(王荣生语)的情形并非鲜见。在一次市级教学能力比武中,参赛教师就《兰亭集序》进行了教学设计和现场说课。其中三位教师所撰写的目标分别是:  相似文献   

19.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践行“成功教育”理念?我常对教师们说:在课堂上要装得“傻”一点,装得像一点!教师们很诧异地问:为什么?我说:第一,教师装得“傻”一点,学生就觉得自己很聪明,就有提问和思考的冲动。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把教学过程变成是对某个问题的发现和解决,再发现和再解决的思维过程,而且在这个问题解决的活动中,相关的思想、  相似文献   

20.
制定自己的目标有多重要?对学业有多重要?在《艾丽斯漫游奇景记》中,有一段艾丽斯与猫的对话很有寓意. 艾丽斯问:“能否请你告诉我.我应该走这里的哪条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