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近两年来,莱芜军分区后勤部部长刘永海同志在组织领导完成军分区后勤各项工作任务的同时,笔耕不辍,先后有百余篇稿件被各级新闻单位采用。其中,有50篇稿件被省级和中央级报刊、电台采用。1996年底,刘永海同志同时被《山东国防报》、《黄河民兵》杂志社表彰为优秀报道员,今年4月,又被山东省军区政治部表彰为96年度新闻报道工作先进个人。一个“粮草官”,一下子获得了这么多新闻荣誉,在山东省军区系统还是少见的,莱芜军分区的官兵誉他为“新闻部长”。刘部长多年来只养成了一个“爱好”──学习。在他的办公桌和书橱里摆满…  相似文献   

2.
河南商丘军分区志愿兵报道员李顶,分管分区新闻报道工作3年来,共在中央级报刊电台见稿近200篇,其中头版头条4篇;三次转干不成,工作干劲不减;军分区连续3年被省军区评为报道工作先进单位。1994年底,商丘军分区新闻干事转业,担任分区放映员的李顶便被推上了“新闻干事”的工作岗位,分管全区人武系统的新闻报道工作。当时,宣传科只有科长和他俩人,事情之多,困难之大,可想而知。面对艰巨的工作任务和一些同志的冷嘲热讽,车顶并没有退却,他深知要想让大家心眼口服,自己必须干出成绩来。为此,他苦战两个月,终于在1995年第一季度…  相似文献   

3.
河南省虞城县人武部去年在中央级报刊见稿对篇,夺得了商丘军分区报道工作金牌,被评为河南省军区基层报道工作先进单位,创该部近10年来报道工作最好水平。部里的同志深有感触地说:“这都得益于刘政委的新闻价值观。”既要搬西瓜又要捡芝麻去年年初,虞城县人武部召开新闻组稿会,会上统计当季见稿数量,当一位通讯员汇报自己在中央级报刊见稿都是“一句话新闻”时,与会的大多数同志都笑了起来。参加会议的政委刘焕明没有笑,他严肃地对大家说:“我们初学新闻写作的同志,能在中央级报刊发个‘豆腐块’,这就不简单了,应当给予鼓励,而…  相似文献   

4.
简讯     
△郑州铝厂去年对外宣传报道成绩斐然。据统计:1991年,郑州铝厂在全国50余家报刊共发表稿件330多篇,其中《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中央级新闻单位采用11篇;《工人日报》、《中国青年报》、《法制日报》、《中国有色金属报》等驻京17家新闻单位录用120多篇;省  相似文献   

5.
1984年以来,我共写批评报道67篇,基本上都被本报采用,其中有14篇被《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中央级新闻单位采用,23篇被《湖北日报》、湖北人民广播电台等省级新闻单位采用。回顾几年来的工作实践,我有三点体会。  相似文献   

6.
内丘军分区今年共在中央级报刊电台刊播稿件183篇,其中头版头条2篇,跃居省军区新闻报道工作前列、报道组的同志深有感触地说:“这凝聚着刘政委的多少心血和汗水啊卜’刘乡政委却说:“工作是你们做的,我不过是给你们当当参谋。”线索本上新闻多商丘军分区政委刘乡每年都有一半时间“沉”在基层抓落实。他下基层抓工作,不忘博采新闻线索。他的衣兜里始终揣个线索本,将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新闻线索随时记在上边。去年以来,他的线索本上有37条线索被变成稿件见诸报端。报道组的同志都把政委的线索本当成“聚宝盆”,刘政委每次到报道…  相似文献   

7.
我是15期函授学员,参加军报新闻函授学习一年就让我尝到了甜头。且收获颇丰:在中央级报刊上稿14篇。其中在2005年11月3目《解放军报》三版刊登了一篇《为老兵制作“军旅光碟”》的稿子.在省市级报刊电台上稿70余篇。所有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军报新闻函授中心把我从一个“门外汉”拉进新闻的“殿堂”的。于是.在15期函授学习还未结束时.我又迫不及待义无反顾在10月份报名参加了16期的函授学习。  相似文献   

8.
情深谱新曲     
去年年初,李福忠来到空军某通信总站任政委。他在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中发现,有的单位对新闻宣传工作不够重视。于是,他采取一系列措施,组织部队官兵看新闻、学新闻、写新闻。不到一年的时间,该部就在中央级报刊电台发表新闻稿件20余篇,全面地推动了部队的各项建设。恢复“三个半小时”老传统,是李福忠上任之后抓的一件大事。早上,机关和各连队组织官兵收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半小时;下午,组织官兵阅读《解放军报》、《人民日报》、《空军报》等报刊半小时;晚上,收看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半小时。他说…  相似文献   

9.
“盘点”去年刊稿的数量,令自己也惊讶:在省、市以上新闻单位刊稿138篇,其中中央级新闻单位21篇。分别被《人民铁道》评为百佳通讯员,被《中国企业报》、《经济早报》聘为特约通讯员,被江苏《党的生活》杂志聘为特约评刊员。你要我对投稿“招数”实话实说,那就是要树立通讯员投稿的“负责观”。对事实负责。这是对通讯员最重  相似文献   

10.
2006年9月中下旬,在解放军报周涛副总编的带领下,记部在辽宁辽阳和河南洛阳组织了一次新闻会战(简称“会战”),10名记用10天时间采写了10篇较有分量的深度报道,其中8篇工作通讯在一版刊出,两个整版的重头稿件在专题新闻版刊出,形成一组广受好评的《火热军营——记感悟落实科学发展观》系列报道,成为本报去年中心工作宣传的一大亮点。现发其中5名记的采写心得以飨读。[编按]  相似文献   

11.
新安县曹村林牧高中高三班,从去年4月份开始兴起了“新闻通讯热”。到去年底,《洛阳日报》、《洛阳教育报》、洛阳电台和新安县广播站共采用学生的新闻通讯稿30多篇。这个班的班主任兼语文教师李钦芳是位有30余年新闻写作经验的老教师。课堂上,他不断为同学们讲授新闻写作知识,鼓励同学们大胆写新闻;课后有谁请他改稿,总是有求必应。他自己还为《河南农民报》《洛阳日报》等单位写稿50多篇。凡在  相似文献   

12.
要当好舆论监督记者,就要一身正气。有了人民的认可和好评.一切也就乐在其中。1984年进入新闻队伍以来,我共写批评报道367篇,基本上都被本报和上级新闻单位采用,其中有94篇被《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中央级新闻单位采用。63篇被《湖北日报》、湖北人民广播电台等省级新闻单位采用。每年基本都有编采的舆论监督稿件在中央、省级好新闻评选中获奖。回顾几十年来的舆论监督实践,我有三点体会。[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信息一束     
山东省邹平县人武部所属20个基层武装部都 成立了2一3人组成的民兵业余报道组,专门为每个报 道组成员订阅了《新闻与成才》杂志。并通过短期轮 训,以会代训等方式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去年以来 已在中央级新闻单位见稿8篇,省级新闻单位见稿25 篇,地级新闻单位见稿32篇。(杭启忠) 两年多来,山东省邹平县人武部20名参加《解 放军报》新闻函授学习的人武、专武干部和民兵通讯员 在“不见面”老师的悉心指点下,写作能力有了大幅度 提高。去年以来,他们共被省级以上新闻单位采用稿件 120余篇。(李向河、晓杭) …  相似文献   

14.
2006年9月中下旬,在解放军报周涛副总编的带领下,记者部在辽宁辽阳和河南洛阳组织了一次新闻会战(简称“会战”),10名记者用10天时间采写了10篇较有分量的深度报道,其中8篇工作通讯在一版刊出,两个整版的重头稿件在专题新闻版刊出,形成一组广受好评的《火热军营——记者感悟落实科学发展观》系列报道,成为本报去年中心工作宣传的一大亮点。现摘发其中5名记者的采写心得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5.
2006年9月中下旬,在解放军报周涛副总编的带领下,记者部在辽宁辽阳和河南洛阳组织了一次新闻会战(简称“会战”),10名记者用10天时间采写了10篇较有分量的深度报道,其中8篇工作通讯在一版刊出,两个整版的重头稿件在专题新闻版刊出,形成一组广受好评的《火热军营——记者感悟落实科学发展观》系列报道,成为本报去年中心工作宣传的一大亮点。现摘发其中5名记者的采写心得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6.
2006年9月中下旬,在解放军报周涛副总编的带领下,记者部在辽宁辽阳和河南洛阳组织了一次新闻会战(简称“会战”),10名记者用10天时间采写了10篇较有分量的深度报道,其中8篇工作通讯在一版刊出,两个整版的重头稿件在专题新闻版刊出,形成一组广受好评的《火热军营——记者感悟落实科学发展观》系列报道,成为本报去年中心工作宣传的一大亮点。现摘发其中5名记者的采写心得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7.
2006年9月中下旬,在解放军报周涛副总编的带领下,记者部在辽宁辽阳和河南洛阳组织了一次新闻会战(简称“会战”),10名记者用10天时间采写了10篇较有分量的深度报道,其中8篇工作通讯在一版刊出,两个整版的重头稿件在专题新闻版刊出,形成一组广受好评的《火热军营——记者感悟落实科学发展观》系列报道,成为本报去年中心工作宣传的一大亮点。现摘发其中5名记者的采写心得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8.
2006年9月中下旬,在解放军报周涛副总编的带领下,记者部在辽宁辽阳和河南洛阳组织了一次新闻会战(简称“会战”),10名记者用10天时间采写了10篇较有分量的深度报道,其中8篇工作通讯在一版刊出,两个整版的重头稿件在专题新闻版刊出,形成一组广受好评的《火热军营——记者感悟落实科学发展观》系列报道,成为本报去年中心工作宣传的一大亮点。现摘发其中5名记者的采写心得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9.
2004年6月4日至14日,《河南日报》在一版显位置推出系列报道“麦收时节乡村行”,共刊发《“俺觉得种地有奔头了”》、《滞洪区里笑声朗》、《黄泛区农场土地热》、《卖粮记》等9篇稿件,其中8篇以生动鲜活的“现场短新闻”反映了降低农业税税率、对种粮农民进行直接补贴、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农业结构调整后农民的喜悦心情,反映了他们在党的好政策指引下多种粮食的心声,  相似文献   

20.
传媒微语录     
《新闻实践》2012,(11):79-80
中央主要新闻单位每周刊播“走转改”报道保持在600篇左右。一年来刊发“走转改”报道总计超过3万篇,其中人民日报头版刊发231篇,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出217条。《新疆塔县皮里村蹲点日记》、《十年治荒山河披绿》、《守望精神家园的太行人——红旗渠精神当代传奇》等一大批优秀作品基调昂扬向上。内容生动感人,文风清新朴实,充满生活气息。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形成如此大的报道规模、涌现如此多的精品佳作,是我国新闻界多年来少有的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