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文是一门充满思想、充满人文精神、充满智慧、充满生命灵性的学科,它能让每一位学生都充分张扬个性,自主学习,用知识主动探究未知的世界。语文课堂应当充满生命智慧,关爱学生的生命活动,追求智慧教育的价值取向。那么,如火如荼的新课程改革到今天,  相似文献   

2.
语文是一门充满思想、充满人文精神、充满智慧、充满生命灵性的学科,她能让每一位学生都充分张扬个性,自主学习,用知识主动探究未知的世界;充分发展,享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感受到自己智慧的力量;语文教学应当充满生活的气息,生命的灵性。因此,新课堂不仅是知识建筑的空间,更是学生生命活  相似文献   

3.
叶澜教授在《新基础教育》中强调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把创造还给学生,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把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蓬勃生机。基于这一理论,钟楼实验中学物理教研组着手以《物理实验结构重组和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为课题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4.
智慧的语文课堂是充满情趣、灵性的课堂,是主动、互动、生动的课堂,是预设与生成相得益彰的课堂。现代教学理论认为,语文教学是思维活动的教学,没有思维,就不是语文教学。智慧的语文课堂是思想生命火花的碰撞与展现,是动态生成的,是开放的、互动的、真实的、多维的;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的多元的对话;是充满生命活力,充满智慧与挑战的课堂。  相似文献   

5.
胡娜娜 《小学生》2013,(9):97-97
时光荏苒,转瞬间,我已执教四年,在这四年里,我和孩子们一起学习,共同成长。"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把精神生命发展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作为一名小  相似文献   

6.
叶澜教授曾提出"新基础教育实验"四大理念——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把精神生命发展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7.
叶澜教授曾提出"新基础教育实验"四大理念--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把精神生命发展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8.
潘采方 《考试周刊》2012,(22):56-57
教育是点化和润泽生命,为生命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创造条件。数学课堂作为学生成长的重要平台,应该以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发展为基点.焕发出生命的活力。生命化的数学课堂是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形式,以师生平等的交往为本质特征,以充分释放生命的活力为手段,通过语言、问题、活动等方式,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与知识互动,使每个学生沉浸在充满民主、充满和谐、充满智慧、充满创造的氛围中,从而开启每一个学生的智慧,成全每一个学生的价值。下面就苏教版必修四中的“任意角的三角函数”,谈谈数学新授课以“情境导入一自主学习一合作探究一展示交流一点拨提升”的“生命化”教学模式。旧为水由  相似文献   

9.
李向文 《现代语文》2009,(12):120-120
作文教学是一门充满思想,充满人文精神,充满智慧的心智活动,而我们的教学却恰恰缺少智慧缺少思想,缺少人文关怀。课堂中权威的声音,统一的答案,呆板单调的方法,重复无聊的过程,抹杀了学生个性化的理解和独特的内心体验;学生人格的尊重,个性的张扬,生命价值的体验,  相似文献   

10.
“新基础教育”语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把精神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11.
小学生有一种天性那就是爱玩好动,他们总爱根据自己的爱好和想象来进行体育活动。叶澜教授曾说:“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把精神生命发展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因此,课堂上,我们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通过“互动”来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2.
在现代学校教育中,课堂教学对学生而言,是他们生命中的一段重要经历,是其人生中充满生命活力意义的重要构成部分。学生在课堂教学的生活中,满怀乐趣去参与智慧活动,亲自体验这种充满思想、情感、智慧的"生活"。在这样的课堂生活中,知识的学习已不再仅仅局限于认知范畴,它已扩展到情感、人格等领域,体现了学习者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生命价值。我们所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充满灵性与活力,具有独特的情感和智慧,教学不仅仅是单一的认知活动,更是生命  相似文献   

13.
阅读教学应导读为本,让课堂充满人文关怀,进入学生生命的领域;以导悟为主,让语文课堂充满情感和智慧的魅力,进入学生的精神世界;以导练为基,让学生的身心作为生命体参与其中,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成为有生命活力的空间,成为学生放飞个性的殿堂。  相似文献   

14.
朱莉 《成才之路》2011,(35):88-88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气息;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学成为充满智慧的事业。”这是叶澜教授为建构“生命课堂”提出的口号。生命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课堂为阵地,开展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充满生命活力的思想、文化、情感交流活动。在新基础教育理论指导下,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已成为教学的灵魂。为此,改变旧传统,构建新型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5.
绿色课堂是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它平等和谐、充满人文关怀,有师生积极的互动,有如约而来的风景,还有不期而至的精彩的智慧生成。建构绿色课堂,一是让它成为师生平等对话、学生放飞个性的沃土;二要让它成为师生情感交流、学生打开心扉体验生命滋味的乐园;三要让学生走进文本,与作者进行心灵的交流,理解文本蕴含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6.
徐诚  单信 《小学生》2013,(9):107-107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把精神生命发展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叶澜把课堂还给学生是叶澜教授提倡的新基础四大理念中的核心和精华,更是素质教育形势下课堂教学所追求的方向和趋势。想要做到这点,我们可以从教学  相似文献   

17.
绿色课堂是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它平等和谐、充满人文关怀,有师生积极的互动,有如约而来的风景,还有不期而至的精彩的智慧生成.建构绿色课堂,一是让它成为师生平等对话、学生放飞个性的沃土;二要让它成为师生情感交流、学生打开心扉体验生命滋味的乐园;三要让学生走进文本,与作者进行心灵的交流,理解文本蕴含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8.
王瑞英 《师道》2007,(8):81
对教师和学生而言,课堂是学校生活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活动是他们生命历程中的重要一段.课堂教学不仅是学生认知活动的过程,更是学生焕发生命活力、促进智慧生长的过程,还是教师教育智慧生长和享用的过程.课堂理应充满智慧,理应成为师生诗意的栖居地.……  相似文献   

19.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生长气息;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把精神生命发展的主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新课程的课堂教学需要教师具有较强的引领作用,需要教师能对纷至沓来的生成信息进行筛选和点化,做生成信息的裁剪者和催发者;从而在生成性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课堂是师生共度的一段生命时光,要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教师要融入生活,关注体验;创设情境,激发情感;平等对话,师生互动,激活每一位学生的潜能。从而使教学活动意趣横生,多姿多彩,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获取知识、锻炼能力、增长智慧,体验学习的乐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