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2 毫秒
1.
东月 《乒乓世界》2000,(3):28-28
和欧洲运动员相比,中国运动员拉弧圈球的特点是速度快,前臂的力量用得很好。王励勤就是典型的一个。这是王励勤的一组正手拉球动作。(1)准备姿势:两腿左右分开。两膝微曲,身体重心稍稍前倾。(2)执拍手向右后方引拍,右肩下沉,重心移至右脚。(3~4)执拍手继续向右后方引拍,身体重心逐渐下降,腰、肩要随着身体重心一起转动。(5~6)击球后,大臂带动前臂向前上方挥拍,身体重心随之逐渐移至左脚,摩擦球的瞬间迅速收缩前臂。(7~8)击球动作完成以后,球拍随势挥至前额处,身体重心转移至左脚,然后迅速还原,准备回击…  相似文献   

2.
李晋  赵晖 《乒乓世界》2007,(11):100-101
王励勤的进攻十分出色,尤其是相持中的进攻和防守转攻能力很强。在前三板技术中,王励勤并不像大多直板选手那样凶狠,通常他会先将来球转化为上旋,随后再寻找更好的进攻机会。王励勤的挑打并没有很强的进攻性,多是起到控制和调动对方的作用。一旦对方的回球质量不高,王励勤会立刻抓住机会反攻。缉图 A 中,对方发王励勤正手位短球,王励勤先通过手臂寻找击球点(图2),当来球位于上升后期时,王励勤的手臂迎前,将球拍置于球台上方(图3)。靠前臂的收缩,以中等力量挑打(图4)。他挑打时的手腕动作并不明显(图3—4),因此回球的力量和速度都不突出,但他更注重落点,通过调动对方,遏制对方高质量的进攻。王励勤击球时,他的两脚更加向前,身体的重心向后压(图4),这样既保证了可  相似文献   

3.
上次我们简单介绍了正手攻球的技术动作和基本要领。初学者在学习正手攻球的过程中,不仅仅是要掌握一项技动作,更重要的是在练习正手攻球的过程中,体会击球点的概念,体会重心交换的感觉,要掌握转腰、收前臂,找到手合一的感觉。在不同的击球点击球,其技术动作是不同的,比如在高点击球,发力方向更为向前;而在低点击球,发力方向要为向上。此外,在正手攻球时,转腰和收缩前臂几乎是同步的动作,不要前后脱节,要在收缩前臂的过程中去击球,球之后要迅速还原,养成连续击球的习惯。在训练方法上,多球训练可以更好地巩固技术动作,同时也可以通过多球练习步法。  相似文献   

4.
李晋  边玉翔 《乒乓世界》2008,(3):110-113
上次我们简单介绍了正手攻球的技术动作和基本要领。初学者在学习正手攻球的过程中,不仅仅是要掌握一项技术动作,更重要的是在练习正手攻球的过程中,体会击球点的概念,体会重心交换的感觉,要掌握转腰、收前臂,找到腰手合一的感觉。 在不同的击球点击球,其技术动作是不同的,比如在高点击球,发力方向更为向前;而在低点击球,发力方向要更为向上。此外,在正手攻球时,转腰和收缩前臂几乎是同步的动作,不要前后脱节,要在收缩前臂的过程中去击球,击球之后要迅速还原,养成连续击球的习惯。在训练方法上,多球训练可以更好地巩固技术动作,同时也可以通过多球来练习步法。  相似文献   

5.
东月 《乒乓世界》2000,(2):26-26
1.王励勤站侧身位用正手发球。请注意萨姆索诺夫接发球的准备姿势:站位左半台,身体重心保持平衡,两腿的受力分布均匀。2.王励勤将球发到萨姆索诺夫的反手,而萨姆索诺夫的准备姿势适合接各种落点的球。3.萨姆索诺夫反应很快,当判断是下旋球时,他身体稍稍向前,用反手弹拨。4.王励勤发完球后迅速还原,准备对方的下一板来球。5.萨姆索诺夫身体重心向前。他肘关节的位置放得很低,以便能够主动地运用反手拨球。6.萨姆索诺夫的手腕动作也运用的很好,在触球前的一瞬间手腕下垂,以便能积蓄最大的力量发力。7.萨姆索诺夫在步…  相似文献   

6.
用正手接反手位短球时,打开击球拍面做好准备切实完成挥拍动作,使回球具有相当的威胁性,以求争得主动在不来梅世乒赛保持不败的中国男队头号主力王励勤,充分发挥了身为世界排名第一号选手的不凡实力。他以横扫千军的气势压倒所有对手,为中国男队获得团体冠军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在该次大赛中,王励勤不断运用进攻性的接发球技术给对手施加压力,并据此掌握场上主导权的表现,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在此,我们介绍他用正手接反手位短球的技术。  相似文献   

7.
在激烈的实战对局中.由于气氛紧张.动作易变形.所以在发球和控制过程中,半出台球出现的比例极大。因此,抢冲半出台球无论在正手体系还是在接发球体系中都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谁的能力强.上手多.威胁大,谁就有可能取得胜利。而王励勤正是个中高手.他的正手抢拉不失时机.无孔不入.给对手造成了极大的压力。  相似文献   

8.
瓦尔德内尔准备接正手近网中路球。他的站位使他接发球有很大的选择性。通常他习惯于用正手接发球,所以,他站位偏反手位,处于一种比较开放型的击球位置。接发球时,身体稍稍侧向正手,动用肘关节、前臂和手腕的力量“切”球。  相似文献   

9.
一、正手快点技术乒乓球运动中的正手快点技术动作,要求运动员以肘关节为轴,迅速挥摆前臂。因为前臂挥摆的快慢,直接影响着击球的力量(从牛顿第二定律F=ma中可得出:当m为一定,即当乒乓球运动员的身体、球拍、球的质量为一定时,如欲增大拍击球力量,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王励勤在48届世乒赛男单8进4、半决赛、决赛的技术指标及进攻与防守效果统计分析,找出王励勤在比赛中存在的技战术弱点,即发球抢攻、接发球抢攻不够积极主动;反手攻球在力量、速度、旋转上与正手相比有一定的差距;对台内球缺少有效的抢攻手段;正手摆短能力相对较弱,接发球摆短效果不理想;比赛中“慢热“现象较明显.  相似文献   

11.
一、正手拉球的结构变化 由于之前我国的直板反胶打法都是从直板正胶演变过来的,在训练的方法上和打球的意识上都是按照直板正胶的路子和意识进行的。因此,在动作的结构上是以近台为主,动作小,击球速度快,摆速快为指导思想。在正手进攻的训练方法上也很少进行大力量的拉球训练,更多的强调动作之间的连续性。  相似文献   

12.
李晋  赵晖 《乒乓世界》2007,(8):100-101
王励勤是中国横板进攻型打法的典型代表,他正手弧圈球的杀伤力堪称世界第一。王励勤的前三板技术越来越细腻,虽然他身材高大,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整体的速度,但他可以巧妙地通过步法的调节,发挥出进攻的最大威胁。组图 A 中,王励勤发下旋短球(图6,通过发球的第一落点,可以判断发球的长短)。发球时,王励勤用肩部遮挡(图2-3),这样既不  相似文献   

13.
孔令辉接反手位短球,多用正手接,比如正手拉弧圈,正手搓,撇等,有时也会用反手来搓长、摆短控制对方。搓球的方法是在推挡的基础上,利用前臂和肘的弯曲与伸展力量,在手腕与球接触的瞬间,利用球拍的角度加以摩擦,以达到控制落点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年度回合     
年度回合:48届世乒赛男单决赛,王励 勤4比2马林:第5局10:9-11:9 马林发侧下旋短球到王励勤反手位, 王励勤反手侧拉直线。马林扑正手拉直 线,王励勤回球到马林反手位。马林侧 身再拉斜线,王励勤挡斜线然后侧身反 拉直线。马林扑正手兜斜线,王励勤正 手切,马林连续爆冲三板,王励勤回球 到马林正手大角,马林扑救失误。 入选理由:这一分是对王励勤和马林的 心理素质和意志的巨大考验,这一分的 输赢直接决定了两个人的命运;谁得分, 谁就会在气势上压倒对方。从技术上看,  相似文献   

15.
正手攻球是乒乓球技术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具有速度快、力量大、变化多等特点。在教学实践中,正手攻球又是学生们非常喜欢的一项技术。然而,正手攻球技术动作复杂,要求高,加之正手攻球的教学时数少,所以能否按计划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效果,便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国手直通车     
《乒乓世界》2000,(4):37-37
反手快拉:是横拍选手对付下旋球的一项主要技术,具有站位稍远、动作较大、球速快、落点变化多的特点,击球要点是拍形稍前倾,在球的高点期或下降前期,运用前臂和手腕的力量向前上方摩擦主动发力击球。反手扣杀:是指反手用较大的力量回击来球的攻球方法。具有站位远、动作大。球速快、力量大的特点。扣杀是以力量制胜的一项重要技术,手臂、腰、腿要协调配合,增加击球爆发力。反手快拨:是横拍选手借助球的反弹力进行反手还击的击球方法,它是一种反手位助攻技术。具有出手快、击球时间早、动作小、还原动作快的特点。有利于和正手攻球…  相似文献   

17.
在去年一系列比赛中,世界排名急剧上升的蒋澎龙,不断创出佳绩。他有善变的发球、还有号称“世界第一快”前冲弧圈球,他控制严密,有铜墙铁壁般的防守,从劣势转变为优势的反手发力推挡。蒋澎龙和金泽洙、马林不同,他利用近台,确立了新型的直板快拉弧圈球打法,向着世界顶峰冲击。蒋澎龙的正手拉球的特点是拉手不是很大,但是拉球的速度在世界上屈指可数。他能拉出速度的秘诀是:一、挥动球拍的动作快二、使用医、手臂、前臂、手腕的力量,特别是最大限度地使用手腕可动范围的力量。三、使用的球板、胶皮弹性很大。从图片上虽看不清线路…  相似文献   

18.
韦晴光 《乒乓世界》2006,(11):90-97
向王励勤学习拉半出台球正手拉半出台球是一项世界级的技术。在比赛中为了抢先占据上风,当对方回球为半出台球时也是一个绝佳的进攻机会,不能随意放过。我们可以从王励勤的技术中体会这一项技术的基本技巧。  相似文献   

19.
本组图中同样展现了杨艳梅两个技术动作第一板正手挑打,第二板正手快带。她用正胶挑打直线球时,由于受角度的限制,手腕很难加上力,所以她通过增加击球距离,运用身体其他部位辅助了手腕发力,这样能够保证足够的击球弧线。第二板正手快带,杨艳梅主要通过前臂和手腕的快速收缩完成击球,在球拍接触球的瞬间,腰腹发力,固定身体四肢的动作,在出球后通过身体的微调保护了击球的线路。  相似文献   

20.
王皓远台正手削球 莫非张燮林重出江湖?非也! 王皓左腿大步跨出(通常正手削球应跨出右腿),胭窝处近似90度的弯曲给予身体强力的支撑,腰部的转动和前臂的收缩加强了回球的力量和旋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