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宗教是人类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以至有人的地方就有神的踪迹。这种关系十分密切,已经到了因果难分的地步:究竟是神创造人,还是人创造神?答案是:人不能创造自己,所以把创造权推向神;另一方面,人也设法创造他所能接受的神。人所创造的神必定有着干百种面貌,由此构成丰富的内涵与多变的历史。我们不能倒果为因,以为神真的“如人所说”。  相似文献   

2.
《报林求索》2009,(2):62-64
<正>建筑是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工程技术手段与艺术手段紧密结合的美术门类。建筑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歌德曾将建筑比作凝固的音乐。建筑与其所形成的外部空间是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产生的一个人类特有的生物圈,在联系人类生产生活  相似文献   

3.
游戏·人生     
游戏·人生李野墨一份爱好,近乎痴迷;使他从演播《新星》、《平凡的世界》、《猎神》到《白鹿原》,蜚声全国,深受广大听众的喜爱。而他却真实地坦露:追求完美的自我……十多年前,由于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我开始跟话筒打起了交道。从那以后,它就在我的生活中占据了相...  相似文献   

4.
我们生活在一个物质的世界,同时我们也生活在一个符号的世界。法国新托马斯派哲学家马里坦说:“没有什么问题像与记号有关的问题那样对人与文明的关系如此复杂和如此基本的了,记号与人类知识与生活的整个领域相关,它是人类世界的普遍工具……”①符号是我们分析人类社会生活的基础工具。“一颗钻石恒久远”见证甜蜜爱情,美满婚姻;名车别墅是个人品位与成功的标志;铁达时表“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世事无绝对,只有真情趣,轩尼斯VSOP”;牛仔裤不仅仅是美国西部牛仔的服装装扮,更是年轻、自由、现代的生活方式……这些富含各种…  相似文献   

5.
吴亭 《图书馆学刊》2000,22(Z1):25-26
1 新的经济时代呼唤新的资源 众所周知,在21世纪里,人类将生活在知识经济时代.在此之前,人类社会经历了漫长的原始经济时代和工业经济时代.  相似文献   

6.
健康·新知     
一条小小的“海口虫”,可能告诉你“脊椎动物是如何起源的?人类的眼睛、鼻子和耳朵是同时出现还是起源于多次进化事件?脊椎动物是先发育出脊椎还是头颅?”等等许多秘密。 海口虫是生活在5亿多年前的一种生物,它拥有比脊椎动物的脊椎更原始的“原脊椎”,它为“脊索——原脊椎——脊椎骨”  相似文献   

7.
林玮生 《文化遗产》2023,(2):136-142
一个古老文明的神祇形象(简称神象)均需经历兽形神、人兽神(即人兽同体)、人形神三个相态的递变演进。在这三个相态中,总有一个相态表现得更为饱满、更为凸显,这一相态即为神象的“主调相态”。主调相态隐藏着一个古老民族于神话时代的自我意识特征,也即是人类早期“主客分化”模式,它与该民族日后形成的文化样式密切相关。在世界古老文明中存在三大代表性的典型主调相态:古埃及兽形神(如荷拉斯)、古中国人兽神(如女娲)与古希腊人形神(如宙斯),基于神象三相递变与自我意识演进的阶段性对应规律,我们发现:三大主调相态隐藏着古老民族在早期“主客分化”上所形成的低位、中位、高位三种模式,这三种模式继而相应地影响着三大文明日后的文化样式。  相似文献   

8.
刘清原 《新闻前哨》2005,(12):38-38
襄樊晚报自10月12日至18日,推出“神六”飞天特别报道6期,共计49个版,此前此后也进行了大篇幅的相关报道。“早、快、奇、独、厚、热”,是这一特别报道所具有的六大特点。 ——早:早在2003年“神五”飞天后,作为航天员梯队的枣阳人聂海胜便受到襄樊晚报的关注。在聂海胜返乡探亲期间,本报记者与聂海胜建立了密切的联系,聂海胜曾为本报题词留言。此后本报联系医疗单位赴聂海胜老家,将聂母接到襄樊过节并看病,对聂家换新  相似文献   

9.
敬业·求实·开拓·奉献──馆长十年手记梁名儒(北京服装学院)随着学院机构的调整和图书馆的独立,1984年初我到图书馆担任副馆长、馆长,至今已十年。马克思曾说过:“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我们就不会被它的重负所压倒。因为这是为人类所做...  相似文献   

10.
人们的社会生活有不同的需要,例如:饥则食,寒则衣,这是一种物质生活的需要;还有一种则是精神生活的需要。墨子说,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必求安,然后求乐。可见精神生活的需要,是一定的物质生活基础上生发出来的。这是高一个层次的需要。在我的青少年时代,我们的家乡就有“穷养猪,富读书”的俚谚。可我却恰恰相悖,本来家庭并不富裕,却偏偏想要读书。这可能应了“缺欠性的体验”的那句话。就是愈感到不足或缺欠的,就愈想补足它。这个梦想,还是解放后入了革命的学校才圆了“读书”的梦。  相似文献   

11.
《电子出版》2004,(12):53-54
如今,我们的生活中有两样东西必不可少--水和电。从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来看,水提供了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从而使人类得以世代繁衍;而电的应用则极大的提高了人类的生产力,使人类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的丰富。 在未来,什么样的要素、什么样的技术、什么样的产品可以给人类社会带来革命性的变革呢? 我认为将会是数字化的多媒体信息流。在宽带互联网的大环境下,人类如何使用电脑或其它IT产品,随时随地获取自己所需要的数字化的媒体信息流,从而能够使自己的精神生活得到极大丰富? 这就是本文要探讨的话题。  相似文献   

12.
“非典”已离我们而去,但在抗击“非典”的斗争中,人们悄然嬗变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道德意识提醒我们:加强公民道德素质教育刻不容缓。 “非典”的突袭与蔓延,与人类的许多不良生活习俗密切相关;而对疫情的有效控制,同样是人们与不良道德生活  相似文献   

13.
新华社记者郭超人、黄昌禄写的《胡耀邦同志视察川西北高原和陇南山区》(《人民日报》一九八五年十月九日),凝炼、朴素、而又抒情,读来亲切感人,使人既受到教育,又得到美的享受。它使我们看到了一位德高望重的革命家不辞辛苦,深入基层,关心人民生活,进行调查研究,为四化大业,为中华的腾飞,而忘我工作的扎实作风。胡耀邦同志在当年长征  相似文献   

14.
大众传播自十九世纪三十年代诞生起,每天都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不管你是否愿意,也不管它带给我们的是善是恶,它的确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被誉为“西方媒介研究的根”的加拿大学者麦克卢汉曾提出“媒介即讯息”之观点,不同的媒介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方式,而这就将对我们产生极大的变革。大众媒介的产生是传播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它为人类带来了福音,比如使文化走进了平民百姓的生活,而不仅仅像以往那样一直为特权阶层所垄断,等等,但也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在大众传播的诸多功能中,时尚品位是其中的重要一项。一、大众传播的“…  相似文献   

15.
一般而言,报纸的最佳运动状态,就是它能在人与人、人与生活间充当一个生动的调节者角色,能够在人与人、人与生活间实现比较全面、深刻的信息交流,推动人与生活向着积极的方向不断发展。这就需要报纸自身的运行具有良好的协调性、系统性。而唯一能在整体上把握、调度报纸过程的就是报纸编辑。据此,我们认为,报纸编辑从微观到宏观的职责的最终取向就是实现“通”。“通”就是让报纸自身首先有机地运动起来,让报纸过程形成合理的、流动的、积极的通畅系统。在此基础上,报纸才能在社会生活中最好地完成它疏通社会的使命。这个“通”字有着多方面、多层次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信息时代的特别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术是推动社会变革的重要动力。计算机的发明与因特网的广泛应用是上个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创举 ,也是对人类社会发展最具有影响力的两件大事。由于它们的发明与广泛应用 ,使人类由工业时代跃升到了信息时代。信息时代是以数字媒介为主体 ,以计算机与计算机网络为传媒的新时代。美国著名学者尼葛洛庞帝在其著作《数字化生存》中是这样描述信息时代的 :“在电脑和数字通信呈指数发展的今天 ,我们生活在由0和1组成的一串串‘比特’所代表的数字空间里” ,“信息的DNA正迅速地取代原子而成为人类生活中的基本交换物 ,并展示出这一变化的巨大影…  相似文献   

17.
一般而言,报纸的最佳运动状态,就是它能在人与人、人与生活间充当一个生动的调节者角色,能够在人与人、人与生活间实现比较全面、深刻的信息交流,推动人与生活向着积极的方向不断发展。这就需要报纸自身的运行具有良好的协调性、系统性。而唯一能在整体上把握、调度报纸过程的就是报纸编辑。据此,我们认为,报纸编辑从微观到宏观的职责的最终取向就是实现“通”。“通”就是让报纸自身首先有机地运动起来,让报纸过程形成合理的、流动的、积极的通畅系统。在此基础上,报纸才能在社会生活中最好地完或它疏通社会的使命。这个“通”字有着多方面、多层次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中国画发展的历史长河,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这两种现象此消彼长充斥其中,我们从理论上面来提取其重点所在便是“形”和“神”两者的轻重倾向问题的争论,早在六朝时期就产生了萧绎的美术主张,即“形,理,神,情”兼备的主张。美术作品以再现方式或以表现方式来传达视觉特征的时候,通过的渠道都是画面本身的形式,以上所提到的形和神都是要利用画面形式来诠释的。画面的形式在视觉传达过程中引起人们不同视觉思维的大致特征可以分为两类:抽象与具象。具象艺术指艺术形象与自然对象基本相似或极为相似的艺术。抽象一词的本义是指人类对事物非本质因…  相似文献   

19.
社神在汉代以前是一位非常尊贵的神祗,古人以“社稷”指代国家,社神的重要可想而知。著名学者郑玄曾经说:“国中之神莫贵于社。”①陈寅恪先生甚至认为,“治我国文化史者,当以社为核心”。②那么社神为什么这么尊贵?社神在古人的精神生活中究竟发挥怎样的作用?下面夷考  相似文献   

20.
欣文 《新闻前哨》2014,(4):18-18
从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从大哥大列智能手机,人类一次次用智慧证明着科技改变生活。只有在不断的科技创新中.人类的生活才可以得到升华。我们总是说“科技改变生活”,实际上.每一年我们都会发现一些具有创新意味的数码、科技产品上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