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从四个方面论证“三个代表”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的重大创新:一、“三个代表”从新的高度辩证地勾画出一个科学完整的党建体系;二、“三个代表”从新的高度全面的概括了党的先进性;三、“三个代表”新的高度科学地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四、“三个代表”从新的高度正确地阐明了党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标准、原则问题。  相似文献   

2.
理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活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也是一个党永葆生机和活力的源泉。我们党具有理论创新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毛泽东同志进行理论创新,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并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邓小平同志进行理论创新,形成了邓小平理论并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江泽民同志进行理论创新,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于我们搞好党的建设,做好各项工作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行哲学探讨,将更深刻地理解它的精神实质;将更自觉地掌握共产党…  相似文献   

3.
唐加祥 《双语学习》2007,(7M):123-123,125
“思想解放,理论创新,是引导社会前进的强大力量”,只有坚持理论创新,才能“保证我们的党始终走在时代发展的前列,真正做到‘三个代表”。所以“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了积极推进理论创新,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的重大问题”。因此,“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强调思想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4.
论江泽民"三个代表"思想的创新特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泽民同志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新发展,是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理论创新成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在思维视角、理论内涵、价值观念等方面具有鲜明的创新特色。  相似文献   

5.
江泽民同志在世纪之交提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不仅回答了在新世纪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以及怎样建设党的重大课题,而且又有比较突出的理论创新和鲜明的理论特色。掌握“三个代表”的理论创新和理论特色,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领会其科学内涵,增强我们执行党的方针和政策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6.
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其理论创新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进一步做了回答;2.对“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问题的创造性回答;3.对三个规律的深化。  相似文献   

7.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是全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又是党的科学理论精神的集中体现。本从坚持继承与发展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思维、坚持与时俱进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品质和坚持以实际问题为中心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内涵三个方面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理论精神谈了几点认识,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相似文献   

8.
要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引向深入 ,不仅要从党、国家的前途命运上理解“三个代表”写在旗帜上的重大意义 ,从过程与成果、思想准备与理论武装、党的先进性的质的规定与时代发展要求的辩证统一上认清“三个代表”的重要指导作用 ,而且要努力克服滞后于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现象 ,以与时俱进的精神加强部队建设。深刻认识“三个代表”的本质和灵魂 ,将“三个代表”的思想融入到部队建设的实践中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治党、治国方略的行动指南和纲领 ,有人认为它与部队建设贴得不紧 ,实际上这是学习肤浅的表现。我军任何工作都…  相似文献   

9.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联系实际和理论创新精神,全面展示了生产力、文化和人民群众利益三者之间的辨证关系和内在联系,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又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三个代表”正确地解决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也进—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从而大大丰富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指导我们全党和全国人民在新世纪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行动纲领。因此,领会和掌握“三个代表”思想的科学内涵并且在改革开放中努力实践“三个代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从探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关系出发,在深入分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指导先进性建设的理论意义的基础上,着力探讨了新世纪、新形势下,如何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进一步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若干理论问题,并从丰富和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角度出发,对加强党的理论武装和理论创新进行分析和探索。  相似文献   

11.
“三个代表”的思想和“三个有利于”理论作为我党的指导思想,在本质上是一脉相承的。“三个代表”思想是以江泽民为核心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新的时期对邓小平“三个有利于”的理论创新。“三个代表”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是运用“三个有利于”理论的重要成果;“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对邓小平关于“生产力标准”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理论的发展;“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关于综合国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思想;“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对邓小平关于人民群众观点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行动指南,也是发展党的教育事业的指导方针,推进电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开放教育试点”工作的光辉灯塔,电大教育事业必须充分体现“三个代表”要求,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三个代表”思想真正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3.
新中国建立以来的历史经验表明:不能把反官僚主义的斗争纳入阶级斗争的范畴,党的制度建设的目的是加强党的领导而不是削弱党的领导,"三个代表"思想的提出并不意味着党的制度创新的完成而是党的制度创新的开始.在反对官僚主义斗争中贯彻"三个代表"思想的主要任务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并致力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制度创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并致力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制度创新,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并致力于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制度创新.在反对官僚主义斗争中贯彻"三个代表"思想的意义在于:体现了着重从思想上建党的原则,体现了联系党的政治路线建党的原则,体现了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综合治理的原则.  相似文献   

14.
把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中国化,是中国社会全面转轨必须面对的重大历史性课题。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在领导人民实践这一历史主题转换的进程中,在方法论上突出向“创新”辩证法的伟大飞跃,形成了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党的行动指南,将马克思主义对执政党“三个规律”的探索推向了“合三以一”的全新境界。  相似文献   

15.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哲学基础的。“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对生产力理论的新发展;“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对文化理论的创新;“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对党的群众路线的升华。把生产力放在第一位,把社会意识放在第二位,把人民群众作为服务对象,既充分体现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还充分肯定了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使“三个代表”牢牢建固在唯物主义基础上。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中国人民基于历史必然性所做的自觉和自愿选择,同时还是中国共产党自身努力奋斗取得的丰硕成果。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保持在于党的先进性,党的先进性集中体现为“三个代表”。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的 80年是始终不渝地坚持“三个代表”的 80年。我们党实践“三个代表”的过程是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断探索和创新、历经艰辛坎坷而走向胜利的过程。在新世纪我们党把“三个代表”的始终性与重心性、长远性与近期性、先进性与广泛性统一起来 ,就一定能完成祖国富强、人民富裕的历史伟业  相似文献   

18.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相似文献   

19.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体现和创新主要表现在:人的全面发展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价值目标,“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处处体现出人的全面发展观,因为人的全面发展是以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为前提基础的,人的全面发展是以社会文化的发展进步为基本条件的,人的全面发展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适时地分阶段地提出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目标,将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统一起来,是对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丰富、发展和创新。  相似文献   

20.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在辩证把握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所取得的重要理论创新成果.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一系列辩证统一关系上,把握其思想实质和博大内涵,对于我们坚持党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不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推进新世纪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都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