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罗尔斯作为公平的正义理论以原初状态为正义原则选择的环境,以社会最少受惠者的生活前景为正义选择的参照点,批判了功利主义,超越了古典自由主义,突出地解决了平等问题,让自由主义的主题从自由转向平等,从而让政治哲学的主题也发生了相应的转换。  相似文献   

2.
试论新自由主义政治思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自由主义是当代西方重要的政治思潮之一,它以自由主义的基本主张为理论依据,根据社会发展变化的需求主张新的个人主义、积极自由观,强调国家干预,致力于建立福利国家。新自由主义从其产生至今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并且它的一些理论也已经成为众多西方国家制定政策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的"自由个性"思想超越了资本主义的个人主义,主要体现在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个人自由进行了前提、实质、结果的全面批判与解构,以及对个体与共同体相统一的彰显之中.揭示马克思"自由个性"思想对资本主义个人主义的这种超越,可以使我们在面对西方自由主义社会思潮的入侵和诘难时,做到有力地回击与批判.  相似文献   

4.
18世纪爆发的法国大革命震惊世界,一些政治家们鼓吹大革命的方式.但是,同时代的英国人埃德蒙·柏克却持相反态度,他的作品《法国革命论》集中体现了保守主义政治思想.柏克反对大革命中过分的理性主义,谴责破坏宗教的做法,指出大革命中极端暴力行为破坏了秩序和自由.柏克的政治思想表现出对自由和平等的守护,以及对传统的尊重.  相似文献   

5.
俄国的自由民粹派因为反对暴力革命、主张以合法方式进行政治斗争而被称之为自由主义的民粹派.自由民粹派尽管有其局限性,但有着深刻的思想内涵.自由民粹派是充满了人道主义精神的农民社会主义者和农民民主主义者.评价历史人物及其思想不应在于其主张采用何种方式,而在于他世界观的广度和深度,在于他的思想和行动适应于人类社会发展需要的程度.  相似文献   

6.
后现代主义的特征及其对现代教育的审视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1  
后现代主义作为西方社会的一种重要的社会文化思潮的兴起 ,有其特定的社会背景。其总体特征是批判理性主义 ,崇尚非理性 ;解构现代主体性 ;反对同一性、整体性 ,崇尚差异性。在教育上 ,后现代主义反对理性主义的教育目的 ;反对道德权威主义 ,主张道德对话 ;反对学科中心倾向 ,主张建立师生平等的对话关系。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弊端的基础上,形成了对于平等、公平及正义的基本观点;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正义观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是一种实践正义观。围绕着实践的主体性、社会性以及历史性,马克思和恩格斯完成了基于个体自由、社会平等以及历史进步的实践正义观的理论构建。  相似文献   

8.
古典功利主义因其以追求最大多数的最大幸福为终极目的而饱受道义论者的批驳,并被认为是主张多数对少数的自由权利的剥夺.本文通过对密尔的自由主义思想的观照,认为在理论上存在的一个分界,或可使功利主义与个体自由两者达到谐调.  相似文献   

9.
清末民初,中国式的无政府主义思想体系逐步形成。政治领域中,无政府主义以自由、平等、互助为价值理念,采用改良主义和冒险主义相结合的策略;经济领域中,无政府主义主张彻底公有、实行共产主义,建立“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自由经济社会;文化领域,无政府主义关注教育问题,号召女子解放。在肯定无政府主义在自由、民主思想启蒙中的意义之外,还应更为关注它在经济领域和文化领域中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通的地方。  相似文献   

10.
自由主义在19世纪20年代就传入俄国,50年代齐切林、赫尔岑等西方派人物在俄国公开宣扬自由主义。此后,“自由主义”一词虽得到广泛传播,但在俄国主要是作为贬义词来使用。俄国自由主义缺乏历史文化传统和民众基础,只有一部分贵族、知识分子和官僚作为它的社会载体,俄国地方自治局的活动家和具有自由主义倾向的人始终不敢以“自由主义者”自称,俄国自由主义终究未能成为俄国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与西方自由主义相比,俄国自由主义是一种“不充分的自由主义”。  相似文献   

11.
波普尔的批判理性主义和证伪主义对政治哲学上的民主制理论构建有重要的影响.以波普尔主权、民主、自由、宽容等悖论问题及其回答的方式为视角,阐述波普尔的自由民主观相对于传统的民主观点是否定的、改良的和制度的自由主义的民主观.  相似文献   

12.
柏克是18世纪英国著名的政治思想家,《法国革命论》是他最享盛名的一部作品,写于法国大革命的第二年。柏克从英国的历史传统和政体的角度来评价法国大革命,在对其批判中坚持的审慎节制的原则对待理性、传统和自由,反对形而上学哲学的抽象权利观,展现了其保守主义的政治思想。本文就此进行论述,并力求探讨其现代启示。  相似文献   

13.
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中国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经过长期的对垒与论战以后,出现了良性互动的状态,在某些基本的观点与理论立场上达成了一致的共识,并对现实社会的进程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初版于上个世纪60年代末期的中国自由主义第二代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的殷海光的《中国文化的展望》一书,充分地反映了在这一历程中的中国自由主义者对于中国文化的立场、态度和观点,它本身就是近50年以来的中国文化发展历程中的一个见证和一个典型的历史个案,这部著作为殷海光在他生命的最终关头发生的对于中国文化的态度上的转变作了"认知"的理智上的过渡性准备。  相似文献   

14.
麦金太尔批判了以罗尔斯、诺齐克等为代表的当代自由主义正义理论,随后追溯了四大传统及其正义观。他主张要走出这种互竞正义观的困境,就是在复归德性论传统的基础上建构一种德性正义理论。以此为基础,他提出了一个公正社会的理论构想。至此,麦金太尔形成了他的整个德性正义论。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当代西方最有影响的政治家、新自由主义的典型代表卡尔·波普尔的新自由主义思想的特点进行了介绍和分析.波普尔的思想体系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在科学哲学领域提出了著名的“证伪主义原则”,对传统的逻辑实证主义进行批判;在政治哲学领域提出“反历史决定论”的历史观,对历史决定论展开批判;同时又提出“渐进工程理论”,对乌托邦工程理论进行批评.波普尔的思想中有一些合理的因素,对于我们今天的社会进步和社会改革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同时,他的思想中也存在许多的缺点和错误,因此,他的新自由主义思想只是昙花一现.  相似文献   

16.
自由作为人类最高的道德立法原理,其实践展开的必然方向是从存在而生存,从而形成人的存在自由、生存自由和生活实践自由之三维朝向.存在自由的根本动力,是其自身野性创化力量和理性秩序力量的对立统一律令;存在自由的本质规定,是其平等:以存在自由原理为最高规范的普遍利益权利法则,其内在价值尺度则是普遍平等;人的生存自由,就是以普遍平等为内在价值尺度的自由,它落实到生存实践领域,就获得了人生权利平等配享和人生职责平等担当之内涵定位:实践生活自由追求,就是为配享平等生存权利和担当对等人生职责而斗争.为此,实践生活自由追求,必须以存在自由为基础,以生存自由为前提,以社会政治自由和个人道德行动自由为两翼形态.  相似文献   

17.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热情,不是来自于政治信仰;他对孩子的爱是一种教育,而不仅仅是他个人的一种品质。他的爱和他的教育,已深深地拥抱了自由主义。这是一种真正伟大而坦诚的自由主义,是把个人与集体融为一体的自由主义。他直接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延伸出对自己对自由主义的理解,他要揭示人作为一个自由个体在教育中应当得到的位置。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论述了晚清知识分子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和实践。包括农民阶级知识分子无人不饱暖,无处不均匀的宏伟理想;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富国强兵,藏富裕民的理论和实践;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人人相亲,人人平等的大同理想以及自由、平等、均富共享的思想主张。在大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正确地认识和了解晚清知识分子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和实践,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正义自古以来成为人们所追求的主题。人们把正义作为判断社会优良的标准,把正义作为保障自身的手段,甚至将它誉为完满的理念。古往今来许多哲学家的理论中都包涵对正义的研究,在近代的自由主义哲学家那里,随着人类理性能力的觉醒,正义与自由、权利联系起来,正义的内涵得到空前的丰富。马克思在关注现实与历史的基础上洞察到自由主义正义观内在的弊端,对自由主义正义观进行批判与超越,并在其理论不断深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正义观。这一正义观是以现实的人为主体的,其目的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正义观是以物质生产资料为基础的,是具有历史性的正义观。  相似文献   

20.
新自由主义教育观是在教育领域以新自由主义思潮为指导,主张通过教育市场化、私有化和分权制等措施来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思想或观点.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自由主义教育现在西方国家广泛实践,在带动教育改革的同时暴露出了很多的教育误区.深刻反思新自由主义教育观的影响,我国应在推进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努力抓好教育的“五性”,即教育的方向性、规律性、基础性、社会性和正义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