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OECD成员国十分重视职业指导政策,以较为成熟的职业指导理论为依据,发展比较丰富多样的职业指导方式;完善职业指导政策体系;其政策目标在于完善劳动力市场体制。职业指导政策必须促进从终身学习到社会公正目标的实现;致力于实现公民的人力资本建构。  相似文献   

2.
教育政策既可以成为教育发展的动力,也会成为阻碍教育发展的力量,其关键是要看教育政策本身。对于政策的制定而言,要考虑到政策的绩效性、科学化和民主化。本文以我国高校的收费政策、重点高校建设政策以及高校资助政策为例,来分析高校发展与政策制定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国民党统治台湾50年,为了维护其在台湾的统治和利益,其大陆政策随着形势的变化而变化。从50、60年代的“反共复国”、“反攻大陆”政策,到70、80年代提出“三民主义统一中国”的口号和“三不”政策,再到90年代初的“民主、自由、均富统一中国”的新大陆政策,直至主张“一中一台”,“一国两府”的“两国论”。本主要从上述4个方面分析了台湾国民党大陆政策的演变。  相似文献   

4.
集群政策的含义及发展过程在国外,集群政策(为简略起见,本文将“产业集群政策”简称为“集群政策”,“集群”也指“产业集群”1有两种叫法:一是集群政策;另一是基于集群的政策。从他们各自的相关研究中可以看出,这两种名称的内涵相差无几,概括来说都是由政府或其他公共主体制定和实施的,以集群为服务对象的各种政策和措施的总和。一般而言,集群政策是某国或地区产业政策、科技政策和区域发展政策等的综合和延伸,其作用是保持和促进集群的健康发展,并发挥集群对繁荣当地经济的牵动效应。集群政策不同于传统的产业政策,后者只关注于国民经济的重要部门或企业,而集群政策的目标则是从一般的产业部门升级到集群所包含的更广泛的网络价值链,其作用方式也与传统产业政策“由上而下”的强迫执行不同.而是“由下而上”的主动接受。  相似文献   

5.
中国以往关于弱势群体政策的研究,多从政策措施或政策理念等单一视角论述问题,忽略了对政策发展过程的历史性考察和多元化分析。为此,有必要以政策转型作为研究立足点来探讨弱势群体政策演变的特征和内在规律。事实上,这种弱势群体政策从保护到支持的转型特征,自改革开放至今,已经在政策内容、政策目标、政策时效和政策理念等诸多方面有了明显的体现。弱势群体政策的适应性和前瞻性不断增强,在功能上正在发挥改善其物质生存状况和赋予其自我发展能力的标本兼治的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6.
重点学科建设是实现国家重大战略的重要路径,系统探讨我国重点学科建设政策范式变迁及变迁逻辑对调整和创新"一流学科建设"政策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收集和梳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重点学科建设领域的重要政策文本,对其进行高频词统计、编码、分析,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重点学科建设政策划分为理性本位(1985-1991年)、效益导向(1992-1997年)、创新为先(1998-2005年)、协同创新(2006-2014年)和追求卓越(2015年至今)五个阶段.不同阶段的重点学科建设政策在政策情境、政策行为主体、政策问题、政策目标与政策工具方面均呈现较大差异,重点学科建设政策范式变迁也体现了一定的嬗变逻辑,如政策情境呈现出由单向度到多向度的转变,政策行为主体经历了由一元主体到多元协同的发展,政策问题发生了由强制性到诱致性与强制性结合的演变,政策目标体现了由注重基础到追求内涵的变革,政策工具则展现出由刚性到刚柔并用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民初北京政府制定的民族政策不仅尊重和保护了少数民族的各种权益,而且把少数民族纳入到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中,作为平等的一员,让他们有机会参与国家事务管理;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有利于建立新型的民族国家,体现了民初北京政府开明和进步的一面;但其民族政策主要针对满、蒙、藏、回等几个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而对其他少数民族则很少顾及,显示其民族政策的片面性和局限性。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成立党百年来,高校师德政策发展经历了孕育阶段、萌芽阶段、发展阶段、成熟阶段、繁荣阶段五个时期,建立了相对完善的高等教育师德政策体系,其演进逻辑表现出价值取向上从"工具理性"到"价值理性"、政策内容上从"笼统模糊"到"系统精细"、政策活动上从"经验理性"到"规范民主"转变的特点.未来,我国高校师德政策建设应加强政策研究,深化对师德内涵的把握,遵循高校教师的工作规律,不断完善高校师德政策体系以提升政策效能.  相似文献   

9.
苏联早期远东政策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具有鲜明的阶段性和复杂性。苏联早期远东政策呈现出对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由强化到淡化,与苏联政府对欧洲政策紧密联系、相互影响和促进,对华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对日政策等重要特点。这些外显特征是由其维护国家、民族现实利益的本质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0.
通过文本计量法,以1980年至今国家发布的61份涉及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政策文本为研究样本,根据其量化分析结果,建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三维分析框架,并从政策结构、政策工具和政策主题的维度依次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发现:由于社会环境的宏观驱动、市场需求的有效表达以及职业教育的内在需求,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呈现出政策主体从独立发文到合作参与、政策取向从工具价值到本体价值、政策内容从单边发力到双向对接、政策制定从一元管理到多元治理等嬗变特点。同时,也面临着工具运用失衡、规范引领不足、多元主体的割裂的困境。因此,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未来发展需要在政策主体、政策布局、政策内容和政策工具的四重逻辑上持续发力,为构建中国特色校企共同体奠定坚实的政策基础。  相似文献   

11.
作为制度创新的产物,独立学院政策生成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期,呈现了从政策摸索到政策扩散、从政策实践到政策规范、从诱致性政策变迁到强制性政策变迁的制度化构建特点,凸现了体制转轨中政策制度化构建的中国模式和中国经验。  相似文献   

12.
西进运动中美国政府根据不同时期的需要,制定相应的印第安政策,从最初的欺骗、驱逐、屠杀到最终的开化政策,其目的是满足东部居民的西进、促进美国经济的发展、国家统一的巩固,并使印第安人纳入美国的主流社会。  相似文献   

13.
何杰 《当代教育科学》2006,(3):18-20,23
从总体上说,我国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政策是一项好的理想的课程政策,但其在执行中存在着种种偏离有效性的现象,严重地影响了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政策的执行效果。影响基础教育课程政策有效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要提高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政策执行的有效性,不仅要加强课程政策制定的科学性、培训政策执行者以提高政策执行水平、形成政策的合理推进策略、健全政策执行的评估机制,更需要加强对课程政策的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领域频繁推出各种改革措施,这些改革措施大多以政策的面貌出现。虽然政策的内容与目的不同,但是我们可以观察到一些反复出现的教育政策现象。例如,教师、校长和家长越来越觉得自己被政策制定过程拒之门外,因为政策系统越来越追求应对急迫的需求,决策者将更大的责任放在了由教育以外的力量所驱使的政策上。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美国基础教育改革政策的演进与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世纪美国基础教育改革政策在演变过程中,始终以公平和效益作为基本的价值或目标取向。但不同时期,由于国内与国际形势变化及基础教育改革的任务不同,基础教育改革政策的价值取向表现出了从追求教育公平或教育效益到兼顾教育公平与教育效益的发展;教育改革政策的制定与实施经历了从非官方组织到联邦政府,从联邦政府到非官方组织,再到联邦与地方组织相结合的变化;教育改革措施也经历了从对公立教育制度进行部分改革、整体改革到最终建立新型学校的不断调整。探讨美国基础教育改革政策的演进过程,不仅有助于我们把握美国基础教育改革政策的基本特点与走向,而且对制定和完善我国目前的基础教育改革政策也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6.
随着旧殖民主义的破产,法国为了保持其在非洲的传统利益,不断调整其对非政策。从戴高乐的新殖民主义到密特朗的“非洲干预政策”,最后到希拉克的“不干涉”政策,期间经历了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2004年11月的科特迪瓦事件再次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也对法国目前的非洲政策形成了挑战。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经历了从主要依靠政策到既依靠政策又依靠法律,再到主要依靠法律的转变。执政依据的转型要求共产党树立依法执政意识,完善立法,加强干部法制教育,建立健全权力监督机制,处理好政策与法律之间的关系,保持政策的合法性。树立依法执政意识是实现转型的基础,完善立法是实现转型的前提,加强教育,增强干部法制观念是实现转型的关键,建立健全权力监督机制是实现转型的保证,耍正确处理政策与法律之间的关系,保持党的政策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18.
政策在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减负”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何准确把握政策意图直接关系到政策的实践效能,而对政策意图的把握离不开对政策整体图像的研判。为此,着眼新世纪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减负”政策,运用政策文本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从政策文本的数量、类型分布、颁行机构和主题特征等维度进行定量刻画,进而从“减负”政策的时间节点与实践效用、“减负”政策的专门生产与法理效力、“减负”政策的配套体系与组合效率、“减负”政策的内容设定与明确执行等方面展开学理反思。旨在廓清新世纪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减负”政策的图景,不断提升“减负”政策的解释力,最终以“减负”政策的实践效能彰显助推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9.
国家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政策的落地需要有合理的政策工具为其保障。以《关于新时代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的意见》(简称《意见》)政策文本为分析对象,基于政策工具与目标要素维度构建起《意见》文本的二维分析框架,以内容分析法为研究工具,剖析《意见》在政策工具使用方面的特点与不足。研究发现:《意见》在政策工具的使用比例上存在差异,环境型政策工具使用最多、供给型政策工具其次、需求型政策工具使用最少;三类政策工具内部的次级政策工具的使用方面不够均衡。结合目标要素来看,政策工具在十大目标要素的达成上都有所运用但各目标要素在使用政策工具的比例上存在一定差别;各类目标要素在具体政策工具的使用上存在差异,整体呈现出具体政策工具使用单一的特征,同时为达成特定的目标来选择基本政策工具时存在一定的偏好性。未来国家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政策应着眼于:优化政策工具使用的结构,提升需求型政策工具比例;调整次级工具内部的失衡,加大“短缺工具”的供给力度;重视目标要素的整体发展,改变工具使用的单一特征;以目标为工具选择的依据,提升目标与工具的契合度。  相似文献   

20.
章认为杨增新统治新疆时期,其苏俄中亚政策,经历了一个从在俄国内战中严守中立,到与苏俄中亚新政权合作直至全面发展关系的过程,这一政策的推行,演变是从维护新疆实际利益出发的,是相对独立于当时北京中央政府的苏俄政策的,同时它对中苏邦交的建立客观上起到了先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