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模块的内容包括生物的遗传(遗传的细胞基础、遗传的分子基础、遗传的基本规律)、生物的变异和人类遗传病、生物的进化等。这部分模块内容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和变异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一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生物进化观点”。以上内容也是高考的热点和焦点,也是部分难度较大的命题素材。  相似文献   

2.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涉及较多的古代地层中的化石生物类型和中间型生物化石,名词术语多且难懂。课文的最后部分提出生物进化的规律、生物进化的路线和生物进化的原因,文字叙述过于简单,学生难以理解。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领会课文内容时,指导学生复习动植物分类知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课文在叙述每个地层年代的化石生物类型的兴衰时,紧紧联系外界环境条件(地壳运动、气候变化)的变化,这有利于讲清生物进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一、例子是教科书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生物学课本(甲种本),有主要例证165个,约占全书的三分之一左右。这些例子可分为五种类型:(1)生物概念(64例),这是为了讲清概念所举的例子,如原核生物等。(2)生理功能(36例),其中包括细胞的生理功能、生物的新陈代谢、生物的个体发育、生命活动调节等。(3)生产实践(23例),指遗传和变异的理论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生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等。(4)生态(16例),主要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5)生物进化(5例),反映生物进化过程中出现的典型例子。(6)其他(21例)。  相似文献   

4.
构建虚拟学习社区的超循环理论观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将生活在现实社会不同领域的人联系起来组成一个具有一定学习目的和学习功能的虚拟学习社区的过程与生物进化过程中的从生物大分子向细胞生物进化的过程极为相似.文章从生物进化的角度,以超循环理论为基础探讨虚拟学习社区的超循环过程,并从循环主体、循环因子和循环系统三个方面对影响虚拟学习社区超循环运行的因素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参与者的目的性和参与度是虚拟学习社区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健全的信息资源管理制度是虚拟学习社区成长的基础,良好的沟通机制是虚拟学习社区健康发展的保障.本研究旨在为如何促进虚拟学习社区的自组织生成和运行提供策略性建议.  相似文献   

5.
武凌云 《考试周刊》2013,(95):152-152
在现代分子进化研究中,根据现有生物基因或物种多样性重建生物的进化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一个可靠的系统发生的推断,将揭示出有关生物进化过程的顺序,有助于我们了解生物进化的历史和进化机制,本文就植物分子进化中系统发生树的重建方法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6.
《生物的进化》是在以前所学过的动植物知识以及前两课研究过的地球上生存的形形色色的生物及其分类的基础上,研究生物从古到今的历史发展过程,使小学生认识到从古到今,生物总是在不断变化的;这种变化又是与环境的变化分不开的,从而形成生物进化及其与环境的关系的概念。这一课课文内容多,篇幅长,课文中的生物所处的环境都是学生很少听过、无法看到的,而且涉及的  相似文献   

7.
一.中心法则的理解与应用 借助可以考查相关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如: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基因对性状的控制,基因突变对性状、生物的多样性及生物进化的影响,细胞的分化等;还可以考查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如核糖体、线粒体、叶绿体等.区分DNA复制、转录、翻译的关键一是模板,二是原料,三是产物,四是场所.  相似文献   

8.
以高三复习专题“生物进化”为例,通过问题情境帮助学生从多角度认识生物进化,在重构“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是进化的结果”这一大概念的同时逐步确立进化与适应观.  相似文献   

9.
一、中心法则的理解与应用借助图1可以考查相关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如: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基因对性状的控制,基因突变对性状、生物的多样性及生物进化的影响,细胞的分化等;还可以考查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如核糖体、线粒体、叶绿体等.区分DNA复制、转录、翻译的关键一是模板,二是原料,三是产物,四是场所.  相似文献   

10.
解释地球上的生物为什么会不断进化?用现代生物进化的理论来阐述生物进化的实质就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的过程.知道某种基因的基因频率可用抽样调查的方法.各群中的基因频率能保持稳定吗?  相似文献   

11.
生物适应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无论是形态适应、生理适应还是行为适应都是在进化过程中通过自然选择形成的.研究生物适应对生物进化的研究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孙家驹 《科技文萃》2005,(10):40-43
地球经几十亿年地质演化和生物进化所形成的自然状态,是天然合理的.人类在几百万年的历史中,有99%以上的时间是在适应这种自然状态的过程中进化的,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物种越丰富,人类的食物来源就越有保障,采猎时代的人类,天生就是生物多样性主义者!自一万多年前农业文明诞生时起,人类开始为了自身的利益去改变这种自然状态,以使自然适应于人类的需要.从人要适应自然到要自然适应人,这是地质演化史和生物进化史上破天荒的突变!随着人类改变自然的手段越来越强、规模越来越大、层次越来越多、内容越来越复杂,人类已经充当着与地质演化、生物进化鼎足而三的角色!  相似文献   

13.
在上海小学自然课中有一个“史前生物”的单元。教学要求是让学生了解一些史前生物以及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传统的教学一般都是教师给学生转述一下生物进化的历程,并适当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巩固有关生物进化的一些知识。在课堂上,生物演进的过程用年代来表述,学生没有直观的  相似文献   

14.
1考纲要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考试大纲Ⅱ级要求)、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原材料、方向、实质、物种形成的原因、生物进化理论的发展。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考试大纲Ⅱ级要求),生物进化的历程、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中学生物课讲授一定数量的生物进化基础知识,这对于学生理解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发展,理勰生物的多样性和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树立生物进化的观点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很多教师在讲授这部分教材时,为了便于让学生理解和记忆生物之间亲缘关系和进化历程,经常用箭头关系式来进行总结。例如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表达式为:原始脊索动物——→头索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这种表达生物进化历程的方式对于帮助学  相似文献   

16.
基因理论只能说明生物进化的可能性,而生物的需要与供给的矛盾运动使生物进化具有了必然性。生物进化遵循着效率、需求、合作、三大规律”,其实质是生物主体调节客体的功能在进化。  相似文献   

17.
穿越历史的隧道 ,恐怕谁都无法坐视人类的嬗变———地球养育了人类 ,如今却难已承受人类的压力。茫茫宇宙中———从无机物到有机物 ,从单细胞到多细胞 ,从无脊椎动物到脊椎动物 ,生物的进化经历了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人类的出现虽然已经有几百万年 ,可在整个生物进化史上只是短短的一瞬。如果说整个生物的进化过程是一天的话 ,那么人类则是在最后一分钟出现的。人类的出现虽已有几百万年 ,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 ,人口的增长一直很缓慢。据统计 ,公元元年世界人口为 3亿 ,1 70 0年才增加到 6亿 ,翻一番用了 1 7个世纪的漫长时光。直到 1 8…  相似文献   

18.
<正>新课标人教版高中生物将生物进化的教学重心放在了现代生物进化理论部分。教师在教学中明确以下几个问题,对学生学习和理解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涵非常必要。1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为什么是种群而不是个体?1.1个体是自然选择的直接对象生物个体是生命基本特征(诸如新陈代谢、繁殖、  相似文献   

19.
曹玲 《考试周刊》2014,(63):145-145
高中生物学科涉及分子与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生物进化理论、植物生理学、动物生理学和生态学等方面的知识,进入微观世界,还有一些计算,因此学生对生物的印象就是知识多、难、杂,总是抱怨一学就会,一会就忘,一做就错。针对这些现象,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提高规避错误的能力,作者尝试让学生建立错题本。本文就此谈谈体会。  相似文献   

20.
周密  刘刚 《中学生物学》2010,26(6):40-41
1 教材分析和设计思路 "动物的主要类群"一课是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生物学>八年级下册第7单元"生命的演化"中第22章"物种的多样性"第3节.本节与前一节的植物的主要类群和后一节的细菌、真菌、病毒等,同属于"生物的多样性"这一主题.本章对帮助学生理解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