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赵林  曹乃刚  韩增林  高晓彤 《资源科学》2021,43(10):1933-1946
厘清绿色经济效率空间关联网络结构的演变特征及驱动因素,可为推进区域协同绿色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本文通过构建绿色经济效率评价体系,采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uper-EBM模型对2000—2018年中国省域绿色经济效率进行了测度,运用修正的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分析了绿色经济效率的空间关联网络结构演变特征与关联网络效应,借助二次指派程序方法识别了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①2000—2018年中国绿色经济效率呈先下降后上升的“S”型变化趋势,空间上呈现东部>西部>中部的地区间不均衡特征。②中国绿色经济效率逐渐呈现出以京津、长三角为极核的复杂网络结构形态,省际间空间关联性日益提升,网络结构的稳定性逐渐增强,但整体网络仍存在较为森严的等级结构,网络结构尚待进一步优化。③京津、长三角和珠三角位于关联网络的中心位置,并兼具“中介”和“桥梁”功能;西北和东北地区处在关联网络的边缘位置;江西、重庆、甘肃和贵州在关联网络中具有“承东启西、贯南通北”的纽带功能。④绿色经济效率空间关联网络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地理空间邻近和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对空间关联强度具有正向效应,科技创新差异对空间关联网络具有抑制作用,资源禀赋和对外开放差异的正向效应趋于减弱。优化绿色经济效率空间关联网络,对于提高区域绿色经济效率和缩小绿色发展的区域差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软科学》2019,(4):40-43
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法测度了2007~2016年中国省域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及分解指数,并引入空间Durbin计量模型分析区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溢出效应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技术效率的改善是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主要动因,而技术变化起着负面影响;省级区域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明显的空间溢出作用,并且这种空间溢出作用在逐渐加强。同时,各省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对本省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外商直接投资、污染治理力度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本省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一个省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对除本省市外的其他省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正向影响,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对除本省市外的其他省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负面效果。  相似文献   

3.
李硕硕  刘耀彬  骆康 《资源科学》2022,44(7):1449-1462
新型城镇化如何影响碳排放强度关系到“双碳”目标的实现与路径选择,更加关系到生态安全较为敏感的湖域地区可持续发展。以环鄱阳湖县域单元为研究对象,构造生态安全距离空间权重矩阵,采用SPDM模型实证分析2000—2019年研究区新型城镇化对碳排放强度的空间溢出效应和衰减特征。结果表明:①新型城镇化对降低碳排放强度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表明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与降低碳排放强度可以实现二者得兼;②新型城镇化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呈现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生态安全距离是影响空间溢出效应的主要因素,但影响程度小于经济距离;③生态安全约束下湖域地区新型城镇化对碳排放强度的空间溢出效应呈现由近及远的“三阶段”衰减特征。由此建议因地制宜并合理定位制定新型城镇化政策,精准推进以县域为单位的新型城镇化;优化区域空间布局,完善城市群协同发展机制;推动生态振兴与新型城镇化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地区生态优势。  相似文献   

4.
朱泳丽  丁利杰 《资源科学》2022,44(7):1373-1387
长三角城市群协同发展背景下,城市间产业转移频繁,伴随经济和碳排放的连接,对城市碳排放强度产生的影响成为区域低碳发展需要考虑的重要战略问题。本文采用动态偏离-份额模型测度城市间产业转入和转出量。基于空间全局自相关、反距离空间权重和经济地理权重矩阵下的空间杜宾模型,对2005—2017年26个长三角城市的产业转移动态、碳排放强度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行研究,在空间溢出视角下对城市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碳排放强度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具有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②长三角城市群内频繁转移的产业多数为非能源密集型产业,产业转移并未产生显著“碳减排”效应。值得注意的是,产业转移的经济影响开始显现,产业转移实际上不利于长三角城市群整体碳排放量减少。③人均GDP与碳排放强度呈现“倒U型”,技术水平与碳排放强度呈现“U型”,存在“技术进步的反弹效应”,人口数的增加降低了碳排放强度,二产比重正向作用于碳排放强度。因此在制订碳减排计划时,需要考虑不同区域生产效率、能耗强度、人力资本等因素,做好产业转入、转出的碳排放强度监测,避免盲目进行产业转移;壮大优势产业,改善产业结构,培育新增长点,发展符合城市自身禀赋的低能耗产业。  相似文献   

5.
湖南省耕地经营协调度时空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揭示区域耕地经营格局特征有助于从区域层面解读耕地经营模式特点,切实有效提出区域耕地利用转型的重点和发展方向。本研究基于“集约-规模-产能”三要素提出耕地经营协调度评价模型,并借助协调度函数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揭示湖南省县域耕地经营格局演变特征。结果表明:①1990—2014年间,湖南省县域耕地经营协调水平整体较高,且空间格局差异明显:“长株潭”丘陵区集约指数较高,洞庭湖平原区规模指数较高,主要市辖区及其周边县域产能指数较高;②受不同地理区位和社会经济影响,湖南省县域耕地经营要素时空集聚特征存在明显差异:空间维度上,耕地经营协调度由“大集聚”向“小集聚”分布转变;时间维度上,规模指数自相关性较强且分布较集中,产能指数自相关性较弱且分布较分散;③从“投入-规模-产出”过程看,平原区呈现“高-高-高”特征,丘陵区表现“高-低-低”特征,山地区则为“低-低-低”特征。结合耕地经营格局时空演化特征成因,建议湖南各县域因地制宜地采用以粮食作物为主的集约经营模式,以经济作物为主的复合经营模式和特色作物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6.
农户生计资本的影响因素具有空间非平稳性,因此一般以“平稳性假设嵌入”为基础的普通线性回归模型对农户生计资本影响因素空间差异分析的精确性不高。本文应用地理加权(GWR)回归模型对上海市青浦区182个行政村进行农户生计资本总量的空间分析及其影响因素的空间分异特征研究。结果表明:2014年青浦区各行政村农户生计资本总量和类型分布呈现明显的空间分异规律,生计资本总量在空间上由西向东逐渐递增;其中,农业生计资本类型由西向东逐渐减少,非农类型则由东部向西逐渐减少;经济发展因素和社会发展因素对行政村农户生计资本总量影响强于自然地理空间因素,其中与生计资本变化呈正相关的因素依次为工业化程度、到城镇中心距离、地均GDP、城镇化率、农户可支配收入;以空间“非平稳性”为基础构建的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比较“平稳性假设嵌入”为基础的普通线性(OLS)回归模型,能更精确地揭示出村域农户生计资本和空间影响因子之间复杂的关系,且GWR模型参数估计的空间模式可视化特点更加直观。  相似文献   

7.
不同农村宅基地资本化模式中农户参与意愿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新华  王晗 《资源科学》2016,38(9):1702-1710
基于天津、广东、成都三地问卷调查所获数据,探讨不同农村宅基地资本化模式中农户参与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户主年龄、宅基地距城镇距离、人均住房面积对农户参与宅基地资本化改革的意愿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户主受教育程度、家庭参保人数、家庭主要从业类型、非农收入比例、家庭拥有宅基地数、经济发展水平、村庄特色、对政府行为的评价、对改革的预期对农户意愿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从模式差异来看,农户在政府主导模式下的参与意愿更多地受到“经济发展水平”和“对政府行为的评价”的显著影响;在市场主导模式下的参与意愿更多地受到“家庭主要从业类型”和“家庭拥有宅基地数”的显著影响;在自主治理模式下的参与意愿更多地受到“村庄特色”和“对资本化改革的预期”的显著影响。因此,地方政府应根据本地区资源禀赋及经济发展水平,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选择适合的农村宅基地资本化模式,同时构建合理的收益分配规则和农民自主治理机制,从而提高农村宅基地资本化改革绩效。  相似文献   

8.
碳排放与经济发展的脱钩关系影响着碳减排目标的实现与经济增长模式的选择。本文基于Tapio脱钩模型与空间自相关,探究2002—2017年中国1741个县级行政单元碳排放与经济增长脱钩关系的时空演变特征与空间聚集格局,并运用马尔科夫模型在时空双重维度分析县域碳排放脱钩的空间趋同效应。研究发现:①县域碳排放脱钩关系以强脱钩、弱脱钩、扩张负脱钩为主,强脱钩聚集于东部沿海、南部沿海等地区,负脱钩数量逐渐增加且向东北及西北地区集中;②县域脱钩具有空间正相关性,空间分异特征在经历局部聚集、“东正西负”分异后,呈现“南正北负”的聚集与分异并存格局;③县域脱钩趋于稳定和向好发展,存在空间“俱乐部趋同”现象,大部地区呈现理想脱钩聚集,东北、西北呈现县域邻域均向下转移的团状聚集。因此,中国应聚焦县域碳排放与经济发展脱钩关系的状态不稳定与区域不均衡,落实差异化的控碳策略,扭转空间分异的脱钩格局。  相似文献   

9.
刘佳  陆菊  刘宁 《资源科学》2015,37(12):2381-2393
“十二五”期间国家提出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加快发展滨海旅游业,明确“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的战略部署。本文运用DEA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1999-2012年沿海11省市区旅游产业效率进行测度,揭示其时序变化与空间差异特征,运用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方法分析该时间段沿海地区旅游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时空演化特征,进而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其旅游产业效率的影响因素和形成机理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999-2012年,沿海地区旅游产业综合效率整体上呈螺旋状上升态势,其中长三角地区呈现出领先优势,环渤海地区和泛珠三角地区不相上下,呈平稳变化态势;沿海地区旅游产业全要素生产率整体上保持快速的增长,年均增长率为8.6%,其中技术进步是引起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原因;城市化水平对旅游产业效率的影响呈显著正效应,推动技术进步、优化产业结构以及提升城市化水平是提高沿海地区旅游产业效率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秦腾  佟金萍 《资源科学》2021,43(10):2068-2080
推动资源管理方式向“多资源”协同转变,保障水资源、能源和粮食关系的协同优化,是应对资源供需矛盾和安全风险的有效手段。基于构建的水-能源-粮食耦合协调指标体系,本文以长江经济带为研究对象,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前提下测度了2003—2017年各省份水-能源-粮食耦合效率,进而借助核密度估计和空间计量模型探究了长江经济带水-能源-粮食耦合效率的时空演变规律及关键驱动因素。结果表明:①研究期内长江经济带水-能源-粮食耦合效率均值在0.65~0.95之间波动,未达到生产前沿,仍然具有一定的提升空间;②总体时序变化呈现为“下降—上升—下降”波动特征,且各省份呈现一定差异,2010年之后江西、湖南、贵州和云南呈现下降趋势,上海、浙江、安徽和四川趋于平稳,江苏、湖北和重庆呈现较大波动;③各地区之间的差异有所增强,两极分化现象初显,高值地区集中分布在长三角和川渝地区,而低值地区则不断向长江经济带上中游转移;④技术进步、人力资本水平、对外开放程度和产业结构是推动长江经济带水-能源-粮食耦合效率提升的重要正向因素,而经济发展和信息化水平的正向作用尚未显现;此外,空间计量模型的回归结果显示,邻近地区水-能源-粮食耦合效率的优化对本地区也有积极的正向影响。因此,除了要根据各省份的实际情况制定差异性的政策,还要加快创建“多资源”协同管理机制,充分发挥区域间的正向溢出效应,实现区域水-能源-粮食耦合效率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11.
中国投资引致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空间特征及脱钩测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蕾  唐志鹏  刘毅 《资源科学》2015,37(12):2330-2340
长期以来中国经济增长依赖投资,在低碳经济时代下,投资引致的碳排放和经济增长脱钩关系应受到关注。以往对此研究相对较少,且忽略了投资通过不同区域间产业联系所引发的间接脱钩。本文引入面积元并结合投入产出表以改进脱钩模型,研究了2007-2010年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直接、间接引致的中国30个省区市碳排放和经济增长的空间特征及脱钩关系。结果显示:①大部分省份由投资引致的经济增长比碳排放略快,两者为弱脱钩关系;北京和上海实现强脱钩发展,内蒙古、宁夏等资源型省份多为扩张负脱钩;②投资直接引致农林牧渔业实现脱钩发展,建筑业和服务业的直接脱钩状态相对较差;工业投资引致不同区域各产业的间接负脱钩状态最多,服务业受其他行业投资间接影响多呈现负脱钩状态。低碳发展相关政策的制定应考虑地区间的经济联系和产业间的拉动作用,适当补偿承担高碳生产环节的地区,避免盲目发展可能转移大量碳排放的产业。  相似文献   

12.
洪竞科  刘禹彤  陈雨欣 《资源科学》2022,44(7):1388-1404
建筑业碳中和是实现国家碳中和进程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因此有必要探究区域建筑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高碳依赖规律。本文从技术、制度、经济、社会维度,基于中国30个省份2000—2018年面板数据,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揭示了建筑业碳锁定形成机理,进而结合面板数据集合论方法,探究区域建筑业碳锁定效应的时空演进规律和高碳依赖规律。结果发现:①驱动建筑业碳锁定形成的6条高碳路径可归纳为制度锁定、产业锁定、技术锁定与社会锁定4种典型碳锁定类型,工业化水平提高、居民消费水平增长、城市化快速扩张及环境规制缺失是导致建筑业高碳锁定的主要驱动因素;②抑制建筑业碳锁定形成的4条低碳路径可总结为低城市化低创新型、高投入低创新型、高投入高创新型3种模式;③区域建筑业碳锁定效应具有较大的时空异质性,时间上表现为高碳锁定趋势的加深及低碳模式的瓦解,空间上不同区域之间的路径依赖存在较大差异。本文研究成果有助于在地方层面制定建筑领域的碳达峰时间图、路线图和施工图,对实现区域自主探索低碳发展路径,顺利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以1999~2013年中国31个省市为基本时空单元,应用探索性和确认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对中国省域创新产出的空间格局与空间溢出效应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省域创新产出的高值区形成以沿海经济带与长江经济带为轴的"T型"结构;地理邻近是省域创新产出集聚的主要空间关联模式,形成京津的虹吸、上海的扩散和粤辽的弱辐射三类区域效应;省域创新产出增长率存在正向空间溢出,但若不平衡创新资源配置,省域创新产出仍将陷入持续空间分异;创新产出、人力资本和资金资本均存在正向空间溢出,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负向空间溢出,创新基础设施的空间溢出不显著,各创新投入变量空间溢出的传导机制不同。  相似文献   

14.
何艳秋  戴小文 《资源科学》2016,38(9):1780-1790
低碳农业不仅是减缓气候变暖的重要手段,也是中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必经过程,研究农业碳排放的驱动因素对中国制定农业减排措施具有一定意义。而已有研究更注重农业碳排影响因素的显著性,未从影响因素本身出发考虑其在影响农业碳排时的时间差异和区域差异。本文将对应分析和面板模型结合,一方面从时间纬度分析了全国农业碳排放主导因素的阶段性特征,另一方面从空间纬度探讨了地区农业碳排主导因素的区域差异。得到了两方面结论:一是中国农业碳排放主导因素在时间纬度上有两个发展阶段,先由农业经济结构主导向农业机械化主导转变,再向农业经济发展水平主导转变;二是中国农业碳排主导因素在空间纬度上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和机械化水平对农业碳排的主导性由西向东减弱,农业经济结构对农业碳排的主导性东部最强,中部最弱,农业经济规模对农业碳排的主导性西部最强,中部最弱。研究结果可对中国制定分阶段、分区域农业减排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中国高碳制造业碳排放时空演变及其驱动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高碳制造业碳排放研究有助于推进中国工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本文采用中国省域制造业能源消费数据,利用IPCC碳排放系数法、空间自相关分析法、动态空间面板模型,分析2006—2015年间中国30个省(市、区)(除港澳台、西藏外)高碳制造业碳排放时空演变及其驱动因素。研究发现:①除北京和上海外,其他省域高碳制造业碳排放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增长,碳排放“热点区”集聚在渤海湾、华北平原等区域;②高碳制造业碳排放存在显著的路径依赖以及空间溢出效应;③经济规模扩大是造成高碳制造业碳排放量增加的首要因素,而产业结构调整是造成其碳排放减少的重要因素;④资源禀赋水平提高、固定资产投资增强会促进高碳制造业碳排放的正向空间溢出,导致邻省碳排放增加,而技术水平提高、产业结构调整、对外开放度提高、外商投资增加,则有利于邻省高碳制造业碳排放减少。因而,在高碳制造业碳减排过程中,各省应突破省域界限,形成联动协调机制,通过优势互补、打破技术创新瓶颈,突破原有认知锁定,解锁不合理产业政策,在完成碳减排目标的同时实现整个工业绿色化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6.
中国能源环境效率的空间关联网络结构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杰 《资源科学》2018,40(4):759-772
提升能源环境效率不仅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客观要求,也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文章以1995—2015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为样本,采用非径向、非角度、双导向的窗口DEA模型测度出30个省份的能源环境效率,并利用VAR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识别中国省际能源环境效率的空间关联关系,在此基础上通过社会网络分析(SNA)方法揭示中国省际能源环境效率的空间关联网络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省际能源环境效率呈现出显著的、复杂的空间关联网络结构。板块分析显示:东部省份主要位于“净溢出板块”,是中国能源环境效率提升的“发动机”,在网络中处于核心地位,而西部省份主要位于“净受益板块”,在网络中处于边缘地位;经济发展水平、能源消费结构、产业结构、环境规制和技术创新的地区差异与能源环境效率的空间关联网络呈显著相关关系,相似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及相近的技术水平有利于中国省际能源环境效率空间关联网络的形成。能源环境效率空间关联的网络结构为中国节能提效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带来严峻挑战,同时也为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能源环境效率跨区域协同提升机制的构建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7.
基于2006-2017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基于SBM方向性距离函数的GML指数法和熵值法分别测算了中国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和新型城镇化水平。在此基础上,通过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探讨了新型城镇化对中国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空间溢出效应和门槛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新型城镇化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溢出效应显著,而且存在单一门槛效应。在经济发展水平跨过门槛值时,新型城镇化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负向效应逐渐减弱,各省份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出不均衡性,使得新型城镇化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差异性明显。  相似文献   

18.
向爱  揣小伟  李家胜 《资源科学》2022,44(6):1138-1154
中国海岸线总长度超过3.26万km,同时拥有红树林、盐沼、海草床3类蓝碳生态系统,且海水养殖产量常年位居世界首位,蓝碳发展条件得天独厚。本文在系统梳理国内外蓝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基于广义蓝碳定义,尝试从自然生态系统和海水养殖系统两方面构建中国沿海省份蓝碳核算体系,基于相关统计数据、遥感数据、核算参数数据,对中国沿海省份蓝碳进行核算,分析其时空演化格局,并利用Super-SBM模型进一步对中国海水养殖碳汇渔业效率进行评估。研究表明:①中国蓝碳生态系统面积呈波动增长,1997—2019年红树林固碳量为0.033~0.078 Tg C/a,盐沼固碳量为0.234~0.646 Tg C/a,海草床固碳量为0.012~0.018 Tg C/a;②沿海九省2003—2020年的海水养殖年固碳总量为0.87~1.36 Tg C/a,省际空间差异显著,并在各时段表现出不同的增长特征;③沿海九省年蓝碳总量及结构的空间分布格局差异明显,就蓝碳能力而言,山东和福建蓝碳能力最高;就蓝碳结构而言,江苏的蓝碳构成比例较为均衡;④土地利用变化、蓝碳生态系统与海水养殖的不协调发展、气候变化等是影响蓝碳能力的重要因素,沿海九省2003—2020年的碳汇渔业效率值反映出海水养殖经济指标投入与生态环境产出存在一定失调,这也会遏制蓝碳的挖掘和利用。最后本文就蓝碳助力国家碳中和战略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张悦  王晶晶  程钰 《资源科学》2022,44(7):1435-1448
从细分行业及区域视角切入,运用Super-SBM及双固定效应模型等方法,分析中国工业碳排放绩效的时空演变特征,并明确技术创新对工业碳排放绩效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①中国工业碳排放绩效在时序上整体呈现波动上升趋势,但仍有较大提升空间,行业及区域变化具有一定差异,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1.38%、9.66%,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造纸和纸制品业等碳排放绩效较低,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碳排放绩效较高;②中国工业碳排放绩效空间分异与关联特征明显,大致由东部沿海向中西部递减,Moran’s I由1999年0.338上升至2019年0.509,空间集聚类型逐渐转变为高高集聚。中国工业碳排放绩效划分为14种类型,“低低低低”类型占主导地位;③R&D经费内部支出、R&D人员全时当量、专利申请数与工业碳排放绩效大致呈显著正相关,主要通过能源替代、工艺优化、产品创新等路径促进产业结构优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动碳排放绩效稳步提升。最后从创新投入、政策体系及区域协调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为中国区域及细分行业提高技术创新水平与促进工业绿色低碳发展等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