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理融合的学报新军——理工科院校社科学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世纪80年代,我国高校学报界出现了令人瞩目的现象——理工科院校创办社会科学学报。开其先河的是华东石油学院,1984年该校创办了《华东石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揭开了我国学报历史崭新的一页。之后,理工科院校社科学报如雨后春笋,到目前为止,大部分理工科院校都办有自己的社会科学学报了。我国高校学报界出现这一现象并不是偶然的,它是世界范围文理渗透浪潮冲击的结果。 现代科学发展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的相互交叉渗透。这是现代科学整体性、综合性发展趋势的显露,也是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交融,在当今亮度文明的信息时代,文理渗透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高校社科学报已达1300余家,除少数专业性学术期刊外,多为综合性社科学报.我们看到,在高校社科学报快速发展的同时,综合性社科学报办刊模式趋同,同质化现象愈加突出.但是在教育部名刊名栏工程的推动下,近年来一些高校学报努力调整办刊策略,创新办刊模式,涌现出一批学术水平高、社会影响力大的优秀社科学报,特别是一些理工农医院校社科学报后来居上,办刊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影响不断扩大,有些还跻身优秀期刊行列.因此,总结其办刊经验,对探讨高校综合性社科学报的办刊策略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3.
赵强 《编辑之友》2013,(8):39-41
高校社科学报"特色论"是高校社科学报的"特色本质论""特色结构论""特色方法论"和"特色意义论"的总和。从本质内涵看,"特色"是一个比较性概念,内含着偶然性与必然性的统一,核心是凸显"差异性优势";从构成要素看,学报"特色"的形成是主体要素、内容要素和形式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从方法手段看,主要有"特色栏目""特约主持人制"和"名家对话"等"特色化"实践形式;从意义价值看,特色办刊对高校社科学报发展本身和整个人文社会科学都有积极作用。要深入理解高校社科学报特色问题,须从本质内涵、构成要素、方法手段及意义价值等层面进行多维度反思。  相似文献   

4.
高校社科学报创设名栏例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4年教育部实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名栏建设工程以来,广大学报工作者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名栏工程建设,并在理论上作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有很大一部分高校社科学报已经创出了具有本刊特色的名栏。对已经成功创出名栏的部分高校社科学报作一综合性的例析,以期对学报工作者在创设名栏的工作中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5.
理工类院校综合性社科学报有其产生的必然性和存在的合理性,然而人们却对它抱有偏见.在高校综合性社科学报中,理工类院校综合性社科学报发展最快,具有良好的发展态势.但要办成有影响的学术刊物,必须克服路径依赖,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行开放办刊和匿名双向审稿制度,还要扬长避短,努力办出特色,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学者型编辑队伍.  相似文献   

6.
&#  &#  &#  &#  &#  &#  &#  &# 《出版与印刷》2016,(1):13-16
高校学报的定位与特色栏目的创建问题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热点。早在2002年,时任教育部副部长的袁贵仁在题为《新世纪新阶段高校社科学报的形势和任务》报告中就指出:“一部分学报定位不清,选题雷同,内容重复,个性、特色不够鲜明”1。随即教育部于2003年底正式启动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即国家重点支持的、为进一步加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展示我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一个重大工程,旨在通过典型的示范、引导作用,促进社科学报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拓创新,整体水平再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7.
高校学报的定位与特色栏目的创建问题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热点.早在2002年,时任教育部副部长的袁贵仁在题为《新世纪新阶段高校社科学报的形势和任务》报告中就指出:“一部分学报定位不清,选题雷同,内容重复,个性、特色不够鲜明”[1].随即教育部于2003年底正式启动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即国家重点支持的、为进一步加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展示我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一个重大工程,旨在通过典型的示范、引导作用,促进社科学报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拓创新,整体水平再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8.
在目前的学术期刊体系中,多数高校社科学报处于底层.工具理性思维的泛滥,导致高校社科学报生存空间被严重挤压,而现行的学术评价体系,导致学报社会地位进一步被边缘化.不少学报一味迎合评价体系,以致自我的迷失.本文认为,高校社科学报应该以公共学术平台为发展目标,由综合性期刊逐步向专业化期刊转型;努力构建在线学术平台,带动期刊的专业化、特色化和集约化发展;创新体制机制,协同发展;融入学术共同体,回归学术,从而促进高校社科学报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关注策划:近年间我国高校社科学报发展的新动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最近的八九年间,我国高校社科学报的编辑出版工作出现了一个令人瞩目的新动向———关注策划。现代策划观念的初步引入和付诸实施,给相对沉寂的学报界注入了一股生机和活力,开创了学报历史的新局面。认真地回顾和反思几年来社科学报实施编辑策划的实践经验,不仅可以从一个侧面真实地记录这一时期社科学报事业演进的历史面貌,还可为我国学报编辑出版工作的未来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与借鉴。应该说,我国社科学报界关注策划这一态势的形成远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是业内同仁基于谋求学报发展的内在需求,在诸多环境因素的感召与促动下,经过较长…  相似文献   

10.
张治宇 《出版广角》2021,(20):75-77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在栏目设置中,展现了独立性与整体性结合、主题特色与地方特色交融、学科交叉性的特点.文章对该刊依托学科优势,创新主题设置、重构内容布局、打造《环境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栏目的经验进行阐述,剖析地方工科大学社科学报特色栏目的设置思路,以期为地方工科大学社科学报更好地探寻学科融合路径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1.
高校学报发展理念与战略构想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20世纪,我国高校学报伴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文理综合到种类齐全的近一个世纪的成长历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教育事业获得了全面发展,大学学报也在种类数量方面大幅度扩展,目前已形成一校一刊或一校多刊的状态.1999年,我国大学学报已达1100多种,其中自然科学版700多种,社会科学版400多种,每年可刊发数万篇论文.  相似文献   

12.
高校学报发展理念及战略构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世纪,我国高校学报伴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文理综合到种类齐全的近一个世纪的成长历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教育事业获得了全面发展,大学学报也在种类数量方面大幅度扩展,目前已形成一校一刊或一校多刊的状态.1999年,我国大学学报已达1100多种,其中自然科学版700多种,社会科学版400多种,每年可刊发数万篇论文.  相似文献   

13.
正对于作为学术期刊重要群体的高校学报,人们更愿意关注期刊的学术质量,而忽视编校质量。编校质量是评判一本刊物整体质量的最基础环节,也是最重要环节。在学报改革的浪潮下,学报编校质量是显得尤为关键。2011年,《光明日报》曾经以"高校学报出路何在?"作为系列报道探讨了全国1400多种高校学报的发展之路。在中国大陆9000多种期刊中,社科学术期刊约占四分之一,达到了2800余种。其中,高校社科学报又占  相似文献   

14.
高校社科学报专业化的机遇和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学术界对高校社科学报数量多、质量低的批评,近20家入选教育部“名刊工程”的学报主编在清华大学召开会议,提出了“名刊工程”专业化发展方案.但是,高校社科学报专业化的定位是什么、高校社科学报专业化的运行体制如何、高校社科学报专业化的质量如何保证、专业化是否是名刊工程改革的唯一选择、高校社科学报专业化能否实现国际接轨、对...  相似文献   

15.
高校文科学报双匿名审稿制度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审稿的质量和效率是影响期刊质量和声誉的重要环节。15年前国际学术期刊界就开始了对审稿工作的世界性研究。随着国内社会科学的迅猛发展,近年来,着手国内社科学术期刊的“建制”工作、减少学术腐败以及因高校文科学报审稿制度的滞后而使审稿失去公正性的呼声也愈加高涨。为提高高校文科学报的竞争力,2002年7月29日至30日召开的全国高校文科学报工作研讨会会议要求高校有条件的学报,可以逐步实行同行专家的双向匿名审稿制度,切实保证审稿的科学性和公正性。《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十五”规划纲要》提出“教育部百所重点研究基…  相似文献   

16.
高校文科学报的栏目创新:意义、功能与方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崔宁 《编辑之友》2004,(1):55-57
在我国现有的学术期刊阵营里,高校学报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无论是期刊数量、种类还是传播内容、信源对象,高校学报都具有数一数二的分量和影响.其中,高校文科学报占据了半壁江山,成为传播人文社会科学新知识、新方法、新观念和前沿信息的重要窗口,成为转化高校师生和基地学术思想成果、链接高校教育塑造功能和知识社会化平台的核心阵地.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主席关于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三次谈话和教育部“全国高校社科学报工作研讨会”,给高校社会科学学报的发展带来了极好的发展机遇,同时也为高校社会科学学报今后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但是,我国目前高校社会科学学报却面临着诸如受众面窄、发行量少、广告空间小、分布不均、社会背景不一、文化底蕴不同、发展时期各异等许多发展中的问题。因此,高校社会科学学报在良好的机遇和现实的挑战中如何发展壮大自己是学报办刊人值得思考的问题。一、高校社会科学学报面临的问题1.重自然科学,轻社会科学现象普遍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同样都是探索客观世界运动规律的科学。二者不同的是,自然科学以自然界为研究对象,而哲学社会科学是以人类社会为研究对象的。人类的使命是既要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又要认识社会、改造社会。为此,人类既要探索自然界的运动规律,又要探索人类社会的运动规律,渐次便形成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但是,二者又是相互渗透和紧密联系的。因此,不能将二者截然分开和对立,厚此薄彼。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重自然科学,轻社会科学常发生在身边。例如:自然科学科研资金来源渠道、研究资金数量、成果数量都较社会科学研究的多;自然科学成果较容易获得,而社会科学成果获...  相似文献   

18.
办刊人要想着读刊人,这是办刊的重要原则。为什么要把这一条确定为重要原则呢?这是因为,没有读刊人,办刊就失去了意义。要想着读刊人,首先就要知道谁是读刊人,如果不知道谁是我们的读刊人,办刊就会迷失方向,效益(社会的、经济的)就难以保证,这样办出来的刊物,更谈不上有什么意义。高校社科学报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作为一个学术理论性期刊,高校社科学报的读刊人究竟是哪些人呢?这个问题直接关系到我们期刊的定位和办刊宗旨,也直接关系到办刊的效果,必须认真对待。高校社科学报一直把自己定位为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学报,这是没有问题的。但是,…  相似文献   

19.
吴庆丰 《新闻爱好者》2011,(20):122-123
近年来,教育部推出"名刊工程"、"名栏工程",打造一批学报名栏和学报名刊,通过典型的示范、引导作用,促进高校社科学报深化改革,从根本上改变过去千刊一面的状况,使高校社科学报品牌化、特色化、专业化。作为新办地方高校社科学报,与其他名牌大学学报相比,学术定位不是勉为一致,要求趋同,而是找准自己在同类学报乃至整个学报界中的特殊位置,通过自身的学术定位来找到和培植发展的生长点,通过挖掘其深层次的个性特征,全力打造刊物的学术特色,彰显刊物的学术个性,提高刊物的知名度,保持刊物旺盛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20.
赵红勋 《新闻爱好者》2011,(10):122-123
近年来,教育部推出"名刊工程"、"名栏工程",打造一批学报名栏和学报名刊,通过典型的示范、引导作用,促进高校社科学报深化改革,从根本上改变过去千刊一面的状况,使高校社科学报品牌化、特色化、专业化。作为新办地方高校社科学报,与其他名牌大学学报相比,学术定位不是勉为一致,要求趋同,而是找准自己在同类学报乃至整个学报界中的特殊位置,通过自身的学术定位来找到和培植发展的生长点,通过挖掘其深层次的个性特征,全力打造刊物的学术特色,彰显刊物的学术个性,提高刊物的知名度,保持刊物旺盛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