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科学研究   1篇
信息传播   8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高校学报发展理念与战略构想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20世纪,我国高校学报伴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文理综合到种类齐全的近一个世纪的成长历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教育事业获得了全面发展,大学学报也在种类数量方面大幅度扩展,目前已形成一校一刊或一校多刊的状态.1999年,我国大学学报已达1100多种,其中自然科学版700多种,社会科学版400多种,每年可刊发数万篇论文.  相似文献   
2.
平面媒体、传统电子媒体和新型数字媒体的图书宣传效果各有长短。对于不同的图书,采用的媒体及宣传方式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信息技术的发展,模糊了各媒体之间的界限,媒体将会向着整合的方向发展,达成一种紧密合流的宣传力量。  相似文献   
3.
20世纪中国百部名著量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鲁迅全集》等100部中国20世纪名表现出内容构成方面人社会科学类多、自然科学类少;社会科学中学、政治、历史、哲学等份量重,经济、法律份量轻;名出版区间方面,民国和改革开放时期出版数多而“左”倾政治思想干扰时期出版数少等特点,由此而折射出20世纪中国学术研究方面的两大特征:一、社会化关注的重点在政治和化领域,自然科学及经济、法律等方面研究相对滞后;二、学术繁荣的前提是社会政治气氛的宽松  相似文献   
4.
主持修订<辞海>、主编<汉语大词典>等工具书的现代出版家罗竹风先生,以其丰厚的编辑实践提出了编辑有"学"、编辑应当是"杂家"的观点,并不断呼吁改善编辑的待遇、提高编辑的地位,为出版工作,特别是丰富和充实编辑学理论、培养编辑人才作出了较大贡献.  相似文献   
5.
因为工作需要,平时较为关注编辑出版研究方面的进展情况.近些年,南京大学教授张志强先生的研究成果非常突出,引起了同行的瞩目.虽然此前,本人曾翻阅过张先生的一些著作,也曾拜读过张先生发表于<中国出版>、<编辑学刊>等期刊上的部分论文.  相似文献   
6.
论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韩学志  孙义清 《情报杂志》2002,21(12):19-21
伴随着网络的发展,个人隐私保护问题已经成了互联网发展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并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分析、研究网络个人隐私权法律保护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我国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7.
论师专学报两个效益的时代契合孙义清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出版业获得了迅猛发展.其中师专学报类也由原来的几十家发展到现在的180多家。它们在为本校的教学与科研服务.促进地方教育、文化、经济等发展作出了贡献。有的学报主动适应新形势.积极探讨办刊方向,完善管...  相似文献   
8.
20世纪末,王余光先生主持了一项文献学统计工程,将收录到的80种中外推荐书目汇总,根据各收录名著所获推荐次数由多到少列出"中外名著排行榜"[1].笔者根据此排行榜及<中华读书报>读者调查"我心目中的20世纪文学经典"、<出版广角>举办的"感动共和国的五十本书"评选结果及<全国新书目>开列的"新中国五十年最具影响的100本书"等资料,仍然以王余光先生"中外名著排行榜"的统计方法,按中国20世纪名著获得推荐、收录次数由多到少筛选出了以下的"20世纪中国名著100部":  相似文献   
9.
方兴未艾的知识经济时代为出版业的迅猛发展提供了灿烂前景和大好机遇.近年来,我国每天上市的新书达四五百种,再加上以往的图书,每年可供图书达30万种之多[1].  相似文献   
10.
论大众文化的迷幻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mageiseverything” ,某摄像机的这句广告词 ,鲜明地道出了大众文化的秘密所在。正是通过形象的表演和展示 ,大众文化破除了固执于传统艺术的物质———精神二元对立的格局 ,打通了意义 价值———物质 消费的隐秘通道 ,给受众以感官愉悦和精神提升的双重许诺 ;而面对艺术 ,受众也似乎因此获得了空前的自主和自由。然而形象无节制的扩张 ,使其成为“失重”的“表象” ,那诱人的承诺也随之变成抛给大众的障眼的魔布 ,迷恋“文化”的大众 ,最终迷失于形象的游戏 ,从中获得的只是虚幻的乌托邦式的满足。一、由“意义物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