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孙锐  李树文 《科学学研究》2018,36(7):1334-1344
摘要:组织情绪能力是组织层次情绪理论研究的新兴主题。基于企业生命周期视角,通过对400余家科技企业的问卷调研发现:企业智力资本在组织情绪能力对产品创新绩效的作用中起中介作用,其中在企业初创期扮演完全中介角色,而在企业的发展与成熟期扮演部分中介角色;其次,环境竞争性调节组织情绪能力与产品创新绩效间以智力资本为中介的作用关系,其中,在企业初创期与成熟期起正向调节作用,而在发展期不起调节作用;再次,环境竞争性与环境动态性的交互作用,在企业初创期、发展期与成熟期均调节组织情绪能力与产品创新绩效间以智力资本为中介的间接关系,且在初创期的高动态-低竞争性环境条件下、发展期的低动态-高竞争性环境条件下,以及成熟期的低动态-低竞争性环境条件下,企业产品创新绩效较高。研究拓展了对科技企业组织情绪能力的后效分析,为复杂变革环境下组织创新管理实践提供一定的管理借鉴。  相似文献   

2.
葛元骎  李树文 《科研管理》2022,43(11):200-208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取得绩效均势的重要途径。然而,现有研究却并未回答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内部实践是否对绩效具有同样的影响路径这一问题。研究基于400余家科创企业,从能力-动机-机会(AMO)三个层面探讨了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下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对组织绩效的影响路径。研究发现,初创期科创企业AMO战略人力资源管理通过双元学习能力与人力资本的连续中介作用影响组织绩效;而发展期与成熟期科创企业则仅通过双元学习能力的中介作用影响组织绩效。研究在资源-能力整合框架下厘清了不同发展阶段AMO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对组织绩效的差异化影响机制,这为管理实践动态配比组织资源与能力提供了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3.
新创科技企业战略人力资源与组织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聚焦于软件研发、电子通讯等行业内成立1-5年的新创科技企业,运用Bootstrapping等方法,提出了一个平衡环境下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情绪能力对组织创新影响的三维交互有调节的中介模型。研究通过对100余家新创科技企业的问卷调查表明:新创科技企业组织情绪能力在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创新绩效关系间起完全中介作用;环境动态性与环境竞争性在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以组织情绪能力为中介对组织创新绩效影响过程中产生平衡效应;更进一步,环境动态性与竞争性的平衡效应在组织情绪能力中介作用过程中起“U”型非线性调节作用。研究结果揭示了复杂变革环境下,新创科技企业组织情绪能力的有效作用路径与边界,并为组织层次情绪理论和情绪构面组织能力提供了理论启示和实践指引。  相似文献   

4.
从资源视角出发,探讨了资源拼凑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并引入环境竞争性和组织柔性两个调节变量。对218家企业的实证研究发现,资源拼凑的3个维度均不同程度正向影响企业绩效。环境竞争性显著正向调节资源拼凑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其中,对要素拼凑与企业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更显著;组织柔性在资源拼凑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中起到显著正向调节作用,对制度拼凑与企业绩效间关系的调节更显著。  相似文献   

5.
环境动态性对技术创新和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广东省399家企业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技术创新(工艺创新和产品创新)对企业市场绩效的影响,以及环境动态性对工艺创新和产品创新与市场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工艺创新和产品创新对市场绩效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环境动态性对工艺创新与市场绩效间关系、产品创新与市场绩效间关系均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数字化转型浪潮下,制造企业能否以及如何提升双重绩效对构建持续竞争优势至关重要。研究使用140家制造企业2015—2020年的相关数据,基于资源和能力视角,重点考察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财务绩效和环境绩效的差异性影响,并进一步检验了吸收能力的中介作用和地区数字化水平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1)数字化转型对企业财务绩效和环境绩效均有显著正向影响,对环境绩效的正向影响更强;(2)吸收能力仅在数字化转型与企业财务绩效间发挥中介作用,未能中介数字化转型与企业环境绩效的影响;(3)地区数字化水平同时正向调节数字化转型对吸收能力和企业双重绩效的促进作用。异质性检验发现,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双重绩效的影响在企业产权性质、企业成长性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化特征。研究深化了数字化转型与企业双重绩效之间关系的认识,对于引导制造企业积极开展数字化转型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7.
李远东 《软科学》2016,(6):88-91
构建了组织遗忘、冗余资源、突破式创新和组织绩效的概念模型,以我国中部省份155家主要地市企业为调查样本,运用PLS-SEM和PROCESS工具实证分析了突破式创新在组织遗忘和组织绩效之间的部分中介作用和冗余资源的负向调节作用。结果表明:组织遗忘对组织绩效具有正向作用,突破式创新在两者之间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冗余资源对组织遗忘与组织绩效之间的间接关系起负向调节作用,并且组织遗忘对组织绩效之间的间接关系只有在冗余资源水平比较低的情况下才比较显著。  相似文献   

8.
刘迪  孙剑 《科技管理研究》2021,41(20):106-113
互联网的发展使得社会经济环境频繁波动,为维持农产品电商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基于动态能力理论和资源基础理论,在动态的外部环境下以动态能力为中介变量,构建农产品电商企业社会资本与企业绩效的关系模型,并以江西、浙江和湖北的184家农产品电商企业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企业社会资本对企业绩效具有积极的影响;(2)协调整合与重构转变能力在社会资本和企业绩效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企业可以通过提高社会资本的动态能力来提升绩效;(3)环境动态性在动态能力与绩效间起调节作用,当环境动态性水平较高时协调整合和重构转变对企业绩效的正向影响显著减弱.研究得到有关农产品电商企业发展的政策启示为:增加企业的资源获取渠道;提升企业的协调整合能力与重构转变能力;调控企业发展的宏观环境.  相似文献   

9.
以创新柔性作为中介变量,构建了创业导向与科技型在孵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并以大连市5个国家级企业孵化器中的256家在孵企业为调查对象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两种类型创业导向对在孵企业创新绩效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作用,其中创造型创业导向对在孵企业创新绩效的直接和间接影响作用更大;创新柔性在创造型创业导向与创新绩效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在发现型创业导向和创新绩效之间的中介作用并不显著;环境动态性在创造型创业导向与创新绩效之间以及创新柔性与创新绩效之间均具有正向调节作用,而发现型创业导向和创新绩效之间不具有显著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0.
《软科学》2019,(8):138-144
基于组织学习理论和资源基础理论,通过实证分析238家生鲜零售企业的调查数据,研究组织学习能力、线上线下渠道整合质量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并探讨环境动态性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组织学习能力对服务构造透明度、信息一致性和业务关联性均具有积极的影响;服务构造透明度和信息一致性对企业绩效有积极的影响,业务关联性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不显著;信息一致性和业务关联性分别在组织学习能力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环境动态性负向调节服务构造透明度对生鲜零售企业绩效的正向影响,并且负向调节信息一致性对生鲜零售企业绩效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1.
创业孵化机构作为助力初创企业成长、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服务平台,其资源与在孵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值得深入研究。针对相关研究缺乏全国视域、资源类型视角以及基于官方数据分析的现状,采用《中国创业孵化发展报告》中2016至2019年中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创业孵化机构数据,从资源基础理论视角出发,运用改进熵值法与灰色关联度分析法,探讨孵化机构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组织资本三大类资源对在孵企业绩效的影响作用。结果发现3类孵化机构资源均对在孵企业绩效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物质资本资源的影响最为显著,其次为组织资本资源。根据研究结论,为中国创业孵化机构的建设与发展,从孵化机构场地面积、人力资本资源、打造国家级孵化机构和营造创新氛围等方面给出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2.
环境规制作为影响企业发展的一个全新变量,必然会对企业行为和绩效产生冲击。企业要实现经济绩效和环境保护的双赢,必须构建主动型的环境战略。基于动态能力视角,探讨环境规制下企业环境战略转型的过程机制。研究认为:环境规制在直接催化环境战略转型的同时也促使企业通过组织学习不断更新提升动态能力;企业动态能力则通过影响转型时机、构建转型支撑体系以及选择转型路径推进企业环境战略的转型。该研究对企业加强环境保护、促进环境战略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梁阜  孙颖  李树文 《科研管理》2021,42(11):147-154
     组织内部学习与外部学习作为组织创新的重要知识资源,其在组织创新资源转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当前关于组织内外部学习间关系(协同效应还是替代效应)及该关系在不同组织结果导向、不同企业发展阶段下是否具有差异化的问题仍然讨论不足。为了识别在不同组织结果导向下内外部学习及其平衡与企业发展阶段的动态匹配规律,研究基于研发企业调研发现:平衡式学习对组织创新绩效具有正向影响,但该学习平衡在不同企业发展阶段呈现出不同的平衡模式。在企业初创期,更宜选择时序性平衡模式;在企业发展期,更宜选择共时性平衡模式;但在企业成熟期,若以组织创新作为学习目标时,两种平衡模式均可,若以组织绩效作为学习目标时,更宜选择时序性平衡模式。研究明确了组织在不同发展阶段如何选择内外部学习平衡模式能为组织带来更佳乃至最佳结果,揭示了不同时期组织内外部学习平衡情境下的组织结果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提出了组织学习调整时滞的概念,以212个中国企业样本数据对环境动态性、探索式学习、利用式学习和组织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探索式学习或利用式学习对组织绩效具有正向影响;环境动态性对探索式学习或利用式学习与组织绩效间关系存在负向调节作用.最后,指出了本研究对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崔丽  雷婧  张璐  崔敏杰  闫红月 《科研管理》2021,42(4):180-190
在消费升级的大环境下,价值主张精确地传达产品的价值优势并指导资源的有效配置,能够促使企业通过优化配置资源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以获取竞争地位。采用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透过企业资源配置现象的典型案例构建理论框架,剖析价值主张与动态能力的互动对资源配置的影响机理及其演进过程。研究表明:(1)在不同情境因素的诱发下,价值主张与动态能力快速互动调整达到相适配,进而保证价值主张的有效性并促使能力发挥到极致以完成预期目标;(2)企业依据价值主张提炼出合理的资源配置决策,并由与价值主张相匹配的动态能力作为支柱性要素对资源进行改造利用,使资源配置在价值主张与动态能力的作用下表现为“简单拼凑式-探索开发式-协奏共享式”的演进过程。本研究结论对于企业如何通过清晰的价值主张进行有效资源配置以获取竞争优势有着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构建战略执行速度与绩效的关系模型,基于110家企业的调查数据实证分析战略执行速度对组织绩效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战略执行速度对组织绩效的影响方式取决于环境动态性和组织可用资源数量。环境变化快、可用资源充足的企业的战略执行速度对绩效有正向影响;环境变化慢、可用资源不足的企业的战略执行速度对绩效有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17.
葛宝山  续媞特 《科学学研究》2020,38(8):1417-1427
转型经济背景下,创新与创业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创业过程中机会和资源的合理调配决定着企业的创业表现。然而,如何完成创业机会和资源的互化利用仍是一个未解的难题。本研究从创业机会资源一体化视角出发,选取中国第一汽车集团作为案例研究对象,以网络作为情景变量探讨机会和资源如何共生演化并推动创新扩散的机理和路径。研究表明:(1)创业机会和资源的交互是存在于网络层面的一个双元动态行为。(2)扩网和聚核是系统驱动的一体化行为,共同推动创新扩散及创业战略更新。(3)领导者根据组织发展阶段实现机会、资源及创新的优势配置以保持创业控制体系内交互流转的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18.
何超  张建琦  刘衡 《科研管理》2019,40(7):140-151
既有研究表明面临资源短缺的中小企业能够通过资源拼凑实现创新,然而其并未揭示资源拼凑促进创新的作用过程和机制。基于组织学习理论的视角,本文构建了智力资本(人力资本、组织资本、社会资本)在资源拼凑到创新过程中的中介模型,并基于珠三角地区200家中小企业的数据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智力资本部分中介了资源拼凑到创新的关系:资源拼凑在直接促进创新的同时,也间接通过提升企业的智力资本促进创新。在理论上,本研究揭示了资源拼凑对创新的作用过程和机理,弥补了已有研究的不足;在实践上,本研究为面临资源短缺的中小企业如何克服资源短缺,提升智力资本,进而推动创新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9.
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优化高校人力资源配置是推进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选择,高校的竞争力与活力也取决于人力资源配置的优化程度。基于资源共享的视角,对高校人力资源配置机制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探讨了高校人力资源区域共享配置的价值意义、设计思路及其运行机制,力求立足于应用,并从可操作性角度促进高校人力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