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李小缘先生认为民众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是有区别的。民众图书馆特点有三:民享,即全民共享;民智,是开化民智;民助,即全民参与帮助图书馆建设和管理。当年《民众图书馆学》批评的缺乏民众服务意识的现象今日仍然存在。因此,提倡民众图书馆对于当今弘扬图书馆精神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5月11-12日,南京大学举行庆典,隆重纪念李小缘先生诞辰110周年暨金陵大学图书馆学系创办八十周年。李小缘先生曾任南京大学前身金陵大学图书馆馆长和图书馆学系主任,是我国引进西方先进图书馆学之先驱,也是“新图书馆运动”的倡导人之一。他提出的“图书馆即是教育”、“图书馆是精神娱乐的最高俱乐部”、“图书馆是人生之大学校”、“图书馆是宣传文化之总机关”等图书馆学思想,至今仍具现实意义。庆典期间举行了以“弘扬‘民众图书馆’精神,开拓文献信息事业新纪元”为题的学术研讨会。北京图书馆副馆长陈力教授,北京大学王余光教授,武汉…  相似文献   

3.
在庆祝金陵大学图书馆学系创办80周年的同时,这纪念李小缘先生诞辰110周年,南京大学徐雁教授主持编辑了《李小缘纪念文集》(征求意见稿)。  相似文献   

4.
张亮 《图书馆学刊》2010,32(6):110-110,F0003
介绍了我国著名图书馆学家李小缘先生的生平和他对中国图书馆事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江苏图书馆学报》(’87/1)发表孙云畴撰《纪念我国著名的图书馆学家李小缘先生》一文,指出李小缘是我国二三十年代“新图书馆运动”的倡导人之一。认为:“新图书馆运动的内容用现在的术语来说,就是促进从藏书楼到现代图书馆的过渡,现在常听到  相似文献   

6.
李小缘是我国新图书馆运动中后期的著名领导人之一,他自归国后以"图书馆即是教育"为纲领,致力于现代图书馆知识的宣传与普及,在新图书馆运动中,积极倡导读书运动,致力于民众图书馆的建设,推动全国图书馆工作的标准化,努力培养图书馆专门人才  相似文献   

7.
徐旭对民众图书馆建设的贡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徐旭先生对中国近代民众图书馆的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创建“江苏省立教育学院江阴巷实验民众图书馆”,大兴实地调查之风,以社会小书报摊为对象,对其调查分析、研究,提出具有指导意义的建议。他践行“读者第一”,站在民众图书馆理论与实践的前列,创新服务内容,大力向馆外服务拓展,提出具有超前意义的“学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的问题。通过以学院图书馆为基地,以实验民众图书馆为扩展,以巡回图书馆为延伸,形成一个环环相扣的服务网络,诠释了徐旭先生的服务理念和实践。  相似文献   

8.
中国百年图书馆精神探寻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本文根据我国第一、二代图书馆界杰出代表人物沈祖荣、杜定友、李小缘、刘国钧、裘开明、陈誉的言论与事迹 ,论述了贯穿中国百年的图书馆敬业精神、爱书精神和利人精神。发扬光大这些精神 ,对于当前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尤其对研究生及新一代图书馆员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李小缘先生是中国图书馆学的先驱者之一,二十世纪上叶知名的图书馆学家、目录学家和有成就的历史文化学者。他的贡献,主要集中于他所服务的母校金陵大学时期,可因其职业所在和职务所系,大致分为两个时段:一是金陵大学图书馆时期,先后担任过金陵大学图书馆西文书籍部主任,金陵大学图书馆学系教授、主任,金陵大学图书馆馆长;  相似文献   

10.
戴煜滨 《图书情报工作》1997,41(5):18-21,55
以李小缘先生在20年代后期发表的文章:《藏书楼与公共图书馆》、《公共图书馆之组织》、《中国图书馆计划书》及《图书馆学》一书的部分章节为基础,从关于“传播消息及知识之总机关”的提法;“文献”一义的认识;图书馆乃小宇宙及其流通致用思想;图书馆立法问题;图书馆事业宏观规划构想5个方面论述了这位我国第一代图书馆学家对图书馆学作出的开拓性贡献。  相似文献   

11.
分析杜定友先生有关图书馆学教育的思想观点,指出学习杜定友先生的精神对进一步搞好我国图书馆学教育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我国图书馆界从20世纪90年代起形成了对图书馆精神研究的热点.但是,对于创建私人图书馆者的精神源动力的研究还没有纳入视野.大公图书馆的创建人荣德生先生以"爱国忧民,创建不朽之事"为核心的源动力,丰富了中国图书馆精神.  相似文献   

13.
1934年刘国钧先生出版了阐述其图书馆学思想的《图书馆要旨》。《要旨》汲取了他所学到的西方图书馆学知识,着眼于中国图书馆事业实际,全面说明了图书馆学的原理和图书馆的性质、功能、特点及其组成要素,以及图书馆学研究的对象、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等,堪称我国图书馆学的奠基之作。《要旨》所表述的图书馆学思想既有杜戚的实用主义,又有巴特勒的科学精神,并有机地将其结合,避免了他们的片面性。  相似文献   

14.
通俗图书馆不同于普通图书馆,其“通俗”定位,在于其肩负普及常识,开启民智,教育民众的职责.其在阅读推广活动中的基本特征包括,以教育平民为宗旨的指导思想,以平民为核心的服务理念,以阅读为中心的服务方式.通俗图书馆带给我们的启示,即阅读推广活动要基于读者的需求,要关注弱势群体,要讲究实效性与长效性,要建立保护民众阅读权利的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15.
张书美 《图书馆》2007,24(1):122-124,127
袁同礼作为我国现代图书馆事业的先驱之一,凭着对图书馆内涵发展的深刻理解,他适时地提出当时中国图书馆尤其是国立北平图书馆(以下简称北图)发展应注意解决的问题:即图书馆如何发挥社会效能,充当平民教育的工具。本文浅述了袁同礼在北图注重做好读者服务工作,使北图“由藏书之所变为用书之所”——发挥出图书馆社会效能的读者服务观。  相似文献   

16.
职业化:我国图书馆员未来发展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为应对信息时代给图书馆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图书馆需要进一步拓展服务领域,提升服务层次和服务质量, 也需要的高素质的职业馆员。我国图书馆职业的发展现状不容乐观,难以完成这一紧迫任务,而加强图书馆员职业化建设是一条有效的解决途径。培养职业精神、严格入职条件、完善继续教育制度等措施有利于推进我国图书馆员职业化建设。   相似文献   

17.
学术界对卢作孚先生的经济与教育思想的研究一直较为活跃,但有关他的图书馆学论述与实践的研究却是空白。纵观卢作孚先生一生的教育活动,图书馆在他倡导的新的集团生活教育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和兴办新式学校,创办期刊并立的另一种重要的教育方式。卢作孚先生创办了多种类型的图书馆,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图书馆活动,取得了卓越成就。研究卢作孚先生的图书馆学论述与实践,对于研究民国时期四川图书馆事业发展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追溯了公共图书馆精神的起源和发展,指出探讨公共图书馆精神是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是为了更好地推动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分析了公共图书馆精神的缺失,提出公共图书馆精神正在复兴,公共图书馆界应该重视图书馆精神的培养,让公共图书馆获得持续长久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论文从凸显图书馆公共性的价值与影响力的两个典型事件切入,论述了理论图书馆精神的实质与内在精髓其实就是图书馆的公共性,而实践图书馆精神的现象和外在形式其实也是图书馆的公共性;论文最后提出理论要向上走、实践要往下去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杨文祥 《图书馆》2005,(4):32-35
图书馆精神的社会载体是图书馆精神的体现者和图书馆价值的实现者,有在社会实践层次上的现实栽体和在认知与理念层次上的理论载体两种。图书馆精神的社会载体是图书馆精神研究的重要内容,是联系图书馆精神的理念与图书馆社会实践的中间环节。图书馆精神社会载体研究的不足是目前图书馆精神的理念难以真正走向图书馆社会实践尤其是当前中国图书馆社会实践的理论方面原因,也是这一问题的基本原因之一,为此有必要通过图书馆精神载体的研究,把图书馆精神研究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