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元曲中有许多词语,为当时的方言口语,释义时若稍疏忽,就有可能出现错误。讨论《汉语大词典》所收元曲词语释义存在的问题,以补辞书之疏漏。  相似文献   

2.
元代的扬州是元曲繁盛的地区之一。本文从不同的角度,拟就元代扬州戏曲歌舞表演活动的概况,作出勾勒。  相似文献   

3.
歌妓与元曲     
歌妓作为中国古代的一个文化现象合法存在,在元代犹甚。元代文人由于自身的沉沦潦倒和歌妓交往频繁,使得歌妓有机会影响到文人的生活、思想乃至文学创作,从而与元曲结下了不解之缘。歌妓在元曲的创作、发展、传播方面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4.
元代河北曲家的用韵与《中原音韵》基本相符,主要用韵特点与其他地区曲家一致,这反映了元曲是根据通语入韵的。《中原音韵》反映了元代的实际语音,代表了当时的通语系统。  相似文献   

5.
元曲自然活泼,形式自由,有着鲜明的时代和民族特征;其形式上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在正格之外添加衬字。小令衬字少,套数衬字较多,杂剧套曲中衬字添加最为普遍。元曲衬字的添加,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拓宽了作者思想表述的空间,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元代文学审美风尚质朴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一直是外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本文简要论述了英语口语及口语教学的重要性,分析了影响英语学习者口语交际能力的因素,尤其强调了文化背景知识对口语交际的影响。最后提出要充分利用口语课堂,在教学中结合富含文化背景的词语、对话、背景知识的介绍以及相关影视片来启发学习者的文化认知能力,从而提高学习者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进而提高他们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7.
渔樵形象有着悠久的历史,它在元朝达到了高潮。元曲中塑造了丰富多彩的渔樵形象:寄形山水、寄情庙堂的渔樵,洞明世事人情、志在山水的渔樵,潇洒、善良、淳朴的渔樵。渔樵形象的高度繁荣与元代独特的社会制度与不安的社会状况息息相关:严重的民族歧视,科举时行时缀,入仕无门,使得文人普遍滋生出淡泊名利的避世情怀。  相似文献   

8.
分析北方民族语言对元曲在词汇、风格以及作家等方面的影响,证明起步于中原语言体系的元曲,吸收了大量的北方少数民族语言成分,拓展了元曲的语言内涵,垫实了元曲的语言基础。  相似文献   

9.
敦煌愿文是指敦煌遗书中保存下来的用于表达祈福禳灾及兼表颂赞的各种文章,其中保留了丰富的原始语言材料,有许多反映当时口语或俗语的词语,具有较高的汉语词汇史研究价值。本文选取13个词语略加考释,可补《汉语大词典》在收词、释义以及始见书证等方面的不足。  相似文献   

10.
作文的语体意义低,呈口语化倾向一直是大多数留学生汉语写作中的一道障碍。本文分析了口语化倾向在汉语写作中的三种表现形式:用迂回表达的口语词组代替具体准确的书面词语;同一词语的重复次数较多;倾向于使用单音节词。同时,分析了这种倾向性出现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对策和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11.
在当今的山阴方言口语中仍保留和使用着不少元明时期的词语,有的古今词义、词形基本相同;有的在口耳相授的过程中形式上产生了这样或那样的变异,形成了同义变体;有的词义有所扩大。文章择释一些有特色的词语,并举例说明用法,以期为晋语词汇史的研究提供一些资料。  相似文献   

12.
模糊性是人类语言的本质属性之一。"口语交际是在特定环境里产生的言语活动。口语交际的核心是‘交际’,其基本特点是听说双向互动,不是听和说的简单相加,只有交际双方处于互动的状态才是真正意义的口语交际。"[1]"语言的模糊性并不会妨碍交际,事实上,在日常的言语交际中,需要大量的模糊词语。这听来似乎是奇怪的。但是,假如我们通过约定的方法完全消除了词语的模糊性,那么我们就会受到如此大的限制,就会摧毁了语言的目的,人的交际也很难进行,因为我们用以相互交际的那种工具遭了损害。"[2]实践证明,模糊语言不但不会影响交际,而且还会使交际更有效,书面语言中能够是这样,在口头语言中更是这样,所以,模糊语言可以应用在口语交际的各种场合中,在各种场合中都可以表达出它的适应性、灵活性、生动性等功用。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金瓶梅》的研究队伍不断壮大,研究领域也不断拓宽和加深.但由于该书一直被列为禁书,且作品多用口语写作、涉及众多方言、俚语、隐语、歇后语及风俗习尚,致使四百年之后,读后难解之处甚多.王利器先生主编的《金瓶梅词典》(以下简称《词典》)(吉林文史出版社1988年11月第1 版)的出版,无疑地是金瓶梅词语诠释方面的一项重大研究成果.正如《词典》的“凡例”中所说:“本书收录《金瓶梅词话》中读者不易弄懂原意的词语,如方言、市语、习语等,酌情选录风俗、宗教、职官、典章制度、器物、服饰、人名、地名等词语”.由此可见,《词典》无论对专家学者和广大读者,都是极有参考价值的.  相似文献   

14.
在书面语色彩的词语中,特别是成语中,要用“作”。例如下面的词语都用“作”:作罢、作弊、作对、作废、作怪、作乱、作战、合作、振作、作壁上观、作法自毙、作茧自缚、作威作福、犯上作乱、逢场作戏、敢作敢为、孤军作战、胡作非为、矫揉造作、苦中作乐、令人作呕、乱作一团、默不作声、忸怩作态、认贼作父、始作俑者、述而不作、所作所为、为非作歹、兴风作浪、以身作则、装腔作势、自作自受在口语色彩的词语中,用“做”,例如:做工、做事、做媒、做梦、做人、做生意、做贼心虚、小题大做从词语的搭配说,“作/做”后面的词语如果也常作为动…  相似文献   

15.
《农桑辑要》首引已佚农书《士农必用》材料。从征引的材料来看,语言通俗易懂,口语性较强。引书中的语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纠补《汉语大词典》在词语失收、义项失收以及例证滞后等方面的阙失。  相似文献   

16.
李渔在《闲情偶寄》中处处强调他对戏曲和自己戏曲理论的自信,但实质上则流露出很强的"宗元"观念。其"宗元"主要体现在:十分推崇元曲,以元曲为尊,评价戏曲时以合"元曲风味"者为优。李渔"宗元"并不盲目复"元"之古而是借复古以革新,对元曲所短,大胆进行革新,李渔还尤为重视舞台和观众。李渔戏曲理论中的"宗元"观念,有利于促进戏曲及戏曲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杂剧盛行的元代出现了大量“水浒戏”作品,而“水浒戏”的出现是水浒故事发展史上的重要一环,元代山东作家群对此做出了重要贡献.元代统治者严苛的社会管理方式导致了集体呼唤正义回归的理想与英雄主义情结的产生,“水浒戏”的产生正是借文人之手而表达的元代文人英雄主义情结的生动体现.  相似文献   

18.
"为人师表"的教师职业要求教师口语要力求规范化.国家规定普通话是法定的教学语言,原则上不允许用方言授课.教师口语的示范性决定了规范的教师口语有其重要意义,以及提出了与普通口语不同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口语交际课是为口语交际的教学,也是对口语交际的教学,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创设语境”可以通过三个方面来落实:创设循序渐进的口语交际语境,创设真实可感的口语交际语境,根据“最近发展区”,创设口语交际语境,制定阶梯式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20.
词语     
【复习要求】1.能正确地读出和写出要求掌握的词语。2.懂得学过的词语的意思,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3.能在学习、生活的实践中积累词语。4.能在语言环境中辨析近义词、反义词和多义词。5.能按要求对词语归类、排列;能在语言环境中选择、辨析词语。6.能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正确运用词语。7.知道学过的与现代词语相对应的文言词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