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文山学院学报》2016,(5):15-19
目瑙纵歌是景颇族的大型祭祀活动,也是最盛大最隆重的民间节日。目瑙纵歌集中体现了景颇族的传统文化,是景颇族原始宗教、口头文学、诗歌、音乐、舞蹈、雕刻与绘画的现代呈现。以民族文化的角度探究目瑙纵歌的综合艺术形态,可以窥见景颇族的传统文化蕴藏浓郁的原始宗教色彩。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有关景颇族"目瑙纵歌"节日文化做出了很多研究成果。通过对"目瑙纵歌"研究著作、论文分门别类的收集整理,从历史状况、社会功能、文化价值、宗教节日、旅游品牌、文学艺术的跨学科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其他心理学、体育建设等几个方面分专题进行了简要评述,以展示对"目瑙纵歌"研究的新进展,推陈出新促进景颇族文化研究深入全面开展。  相似文献   

3.
目瑙纵歌是景颇族人民一年一度举行的传统而盛大的民族文化仪式,通过对象征符号体系的细致分类,从而对仪式进行更为深入的分析。同时,结合维克多·特纳的仪式结构理论对其仪式展开进一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4.
涵化是文化变迁中的一种重要现象.对景颇族人民来说,直至解放前,其社会仍具有鲜明的农村公社特征,因而,急剧推进的现代化对景颇族传统民族文化涵化是十分典型的.以景颇族重要的文化节日“目瑙纵歌”为视点,对现代化的涵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进行探讨,为传统文化的适应与变迁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经世世代代提炼、加工、美化传承至今,经久不衰的目瑙示栋,是景颇族在千百年的历史进程中,为民族生存、发展而艰苦奋斗和顽强斗争精神的物化反映,是一种群体意识的象征。景颇族生活的足迹以图案形式惟妙惟肖地镶入了目瑙示栋,景颇族根据动物所固有的属性、特征,赋予它们不同的意义,以表示景颇族的追求和向往。目瑙示栋的纹样或图案显示的不仅仅是景颇族的审美趣味和趋向,不仅具有观赏价值,而且具有很高的史学研究价值,它是景颇族的历史画卷与象征,更是一个民族历史的折射和民族文化的体现。  相似文献   

6.
云南省是民族文化大省,云南红河州的苦聪族文化是最原始的文化,有着其独特的一面。随着对外开放旅游的发展,苦聪族文化引起了旅游者们的兴趣。本文着重讨论红河州苦聪族"畲皅节"节日文化的理解和翻译,供大家讨论,以加快促进红河州旅游文化的对外发展。  相似文献   

7.
景颇族“目瑙纵歌”盛会以董萨带领其神职人员为群众祭献以“木代”为首的诸鬼为序幕,以祭祀“木代”为开场,以献歌舞祭祀送鬼为收尾。以巫师作法杀牲祭祀为基本形式,祈福镶灾为根本的宗旨,表现了景颇族具有原始宗教信仰的祭祀性质。  相似文献   

8.
宾阳炮龙节是广西最具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的民间节日之一。炮龙节的历史渊源和活动内容承载着深厚的传统内涵,融合了民间信仰、社会关系和民族精神等多方面的文化元素。同时,炮龙节还具有娱乐宣泄、文化传承及经济发展等社会功能。该节日是历史传统与民俗文化得以传承发展的有效载体,也是民族文化产业化开发的重要资源。  相似文献   

9.
锣鼓音乐是土族纳顿节主导性的仪式音乐,其节奏短小反复,既丰富多彩,又简单质朴,具有鲜明的民间色彩.在土族纳顿节各项仪式的实际展演中,锣鼓音乐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传递着仪式内涵,引导着仪式进程,发挥着控制文化时空、给舞蹈和戏剧表演进行伴奏、渲染节日气氛等重要的文化功能.  相似文献   

10.
以田野考察所获,证之传世文献,知巴人助周灭殷的"前歌后舞"、屈原《国殇》所据楚人祭祀乐舞、今仍流传民间的藏羌族铠甲舞、景颇族"目瑙纵歌"与阆中"巴渝舞"等,皆属古代与征战狩猎相关的仪式性歌舞。这些乐舞有明确的目的性、广泛的群众性、固定的程序和内容,更有年节化与即时性相结合的特点。古代宫廷仪式与民间仪式之关系,由此可以窥见。今存上述仪式皆具"活态文献"的价值,应予认真保护和研究。  相似文献   

11.
正确认识民族传统节日的教育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云南打造民族文化大省、旅游大省的形势下,民族传统节日越来越受到各级党委、政府及各行各业的高度重视。以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为例,比较盛大的传统节日有:傈僳族的阔时节(正月初九、十),景颇族的木脑纵歌节(正月十五、十六),阿昌族的阿露窝罗节(3月20日),傣族、德昂族的泼水节(4月中旬),大部分少数民族都与汉族共庆欢度春节、端午节、中秋节。改革开放以来,几乎所有的盛大节日都是全州各族人民同欢共庆。各级各类学校聚集着青春活泼、积极向上、文化水平较高的青少年和年轻教师,他们常常承担在民族传统节日庆祝活动中演出节目的任务,在…  相似文献   

12.
在云南打造民族文化大省、旅游大省的形势下,民族传统节日越来越受到各级党委、政府及各行各业的高度重视。以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为例,比较盛大的传统节日有:傈僳族的阔时节(正月初九、十),景颇族的木脑纵歌节(正月十五、十六),阿昌族的阿露窝罗节(3月20日),傣族、德昂族的泼水节(4月中旬),大部分少数民族都与汉族共庆欢度春节、  相似文献   

13.
少数民族旅游中的符号与结构——一个人类学视角的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少数民族文化内涵的结构体系,象征和结构是表达少数民族文化内涵的最佳方式,同时也是在旅游发展中最值得关注的一个因素。旅游促使旅游者处于某种"阈限"期,从而使游客归于其"生命维持体系"的"朝圣"结构当中。旅游过程中游客会尽力体验"非我文化"并通过特殊的符号与结构体系来理解少数民族的文化。少数民族的符号及其结构体系具有多样性并维系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和历史的延续。然而,少数民族旅游业的发展也在影响着少数民族文化中符号与结构的"神圣性"。我们只有从"非我文化"或者是"文化异体"的角度,从全面的人文的、综合的角度考虑民族旅游的价值,才能做到民族旅游开发的可持续与和谐。文章从人类学的角度,探讨了旅游开发与少数民族符号与结构体系之间的辩证关系,并提出通过符号与结构体系在旅游开发中的合理安排来实现旅游开发中的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  相似文献   

14.
鼓藏节是苗族独具代表性的节日,具有其独特的仪式与文化价值。现在世界上只有极少部分地区仍然保留着鼓藏节的传统。苗族鼓藏节具有鲜明的民族传统文化内涵,是苗族人生价值观的展现。本文以高排村的鼓藏节为研究对象,对其起源、仪式过程和它的文化内涵进行探讨,希望能对苗族历史与文化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每个国家、民族、地区乃至行业都有属于自己的大大小小的节日。从节日的起源,到如何过节,其文化含义是非常丰富的,它们往往集中体现了一个国家、民族、地区或行业最具特征的文化性格和心理内涵。它通过仪式将这些性格和心理外在化、程式化,并通过各种手段进行夸张,使人一眼就能够识别。因此,即使对这些节日主体而言,如何过节也往往成为他们文化认同的重要方式。这么说并不意味着节日的文化形态是一成不变的,相反,它是一个变化与守成、创新与继承的辩证统一。相比较而言,节日的文化形式在农业文明时代有着更多的功利与宗教色彩,其形式相对稳…  相似文献   

16.
阜新民族饮食文化内涵丰富,具有开发价值。同时,作为传统民俗文化现象,阜新民族饮食文化是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它能够满足旅游者的多种需要,促进旅游地的经济发展,传播当地文化,在阜新旅游产业中具有重要作用。阜新民族特色饮食文化有必要从四个方面进行开发:一是深度发掘民族文化内涵;二是树立品牌意识,培育龙头企业;三是加强美食旅游宣传力度;四是科学合理地开发主题美食旅游线路。  相似文献   

17.
黔东南郎德苗寨作为民族文化的旅游景点,在旅游仪式展演中以民族歌舞迎客娱人,将宏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与微观的具体操作两相结合,在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保护和传承了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8.
在进行旅游开发过程中,民族文化旅游开发若复制城市旅游开发方式,将导致其开发缺乏统筹规划和乡土特色,导致其开发丧失民族文化内涵和品牌形象,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异质性的价值将无法体现。以三江侗族自治县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实地调查数据为依据,通过分析评价三江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及面临的问题,在"点—轴系统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三江侗族自治县民族文化旅游的三种开发模式,以期三江侗族自治县旅游产业得到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9.
永州的瑶族民俗旅游开发,以开发瑶族民族风情旅游为主,让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体验民族文化了解民族风情。加强永州的瑶族民俗旅游开发,必须结合其实际,开发瑶族文化产品旅游,提高其文化品位,以满足旅游者的需求,为永州的旅游大力发展奠定一个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留存于中国乡土社会中的古老仪式,作为民间宗教信仰文化的表征,历来颇受各领域学者们关注。文章在旅游情境中透视乡村仪式"展演",并与之文化变迁做尝试性地辩证讨论,认为作为"展演"的乡村仪式是全球化背景下,民族旅游蓬勃发展的产物。"地方性文化"在"社会剧场"中呈现出剧烈而明显的文化变迁,它影响着地方认同而又被其影响,需要协同社区参与发展和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