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2 毫秒
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根基与命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明确其教育的重要性、抓住其教育的关键点和提升其育人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2.
传统意象、意境的传承能体现的是现代诗与古典诗歌在审美上的本质联系。本文以意象为切入点,以古典诗歌艺术为参照,探讨台湾当代诗人郑愁予诗歌与中国古典诗歌在意象、意境方面的传承关系,解析郑愁予诗歌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调研和比较法,以“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为指导,对社会主义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华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进行了全面分析。在倡导全面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今天,对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文化建设和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基础。中华传统体育文化在当代的传承与发展,就是在“创新性发展、创造性变化”原则下的扬弃、继承与融合。研究认为,发展中国特色体育文化,最根本的就是坚守中华传统体育文化立场、传承中华传统体育文化基因,建设于中华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有效路径。只有坚定文化自信,从延续中华传统体育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才能使当代中国体育文化朝气蓬勃地迈向未来。  相似文献   

4.
中日象征主义诗歌是屹立于20世纪中日诗坛的“一支异军”,它们都是在西方象征主义思潮的影响下萌生和发展起来,在诸多方面对西方象征主义进行了承袭和发展。“物感”是中国文艺理论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命题,也是中国古典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物哀”是日本传统文论中一个重要的概念,也是日本传统审美观念中的精髓。西方象征主义思潮对中日象征主义诗歌的影响是显现而直观的,而中日古典诗歌传统对象征主义诗歌的影响是深入骨髓的。中日象征主义诗歌在吸收和融合了具有两个民族特质的“物感”与“物哀”的文学传统后生机勃勃,共同演绎出了一曲“东方之歌”。  相似文献   

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人安身立命的精神之源,学习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每个中国人的基本文化素养和要求。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对学前专业学生文化认同、国家认同的形成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有助于帮助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树立文化自信。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发现目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存在以下三点问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教材中缺乏系统性;教师的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储备不够,教学方法单一;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不足。因此,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中,应充实教材内容,促进传统文化教育内容体系化;加强教师培训,提升其传统文化教育意识;优化教学方法,提升育人质量。  相似文献   

6.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本文将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角度出发,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并提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思考。  相似文献   

7.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千年历史发展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同时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背景下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理论来源。不同于其他思想政治理论,国民对传统文化的潜在认同以及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人文主义精神,使其能够适应当前思政教育的需求,二者融合能够更明显发挥引导思想政治认知、培育主流意识形态的作用。因此本文辨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从三个维度剖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的融合教育,肯定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融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并为教育融合实践路径的规划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当今在国际上产生重要影响的中国体育文化主体是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而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又深受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态文明等多方面的合力影响,那么如何在当下实现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下简称"双创")。这已经成为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时代议题。运用文献研究法和逻辑分析法对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双创"的内涵和基本原则进行分析,从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以及时代逻辑几个方面对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双创"的内在逻辑进行了梳理,认为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与传承要坚持"双创"的基本原则,与时俱进地诠释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内涵,将其特质凝练和展现出来,要构建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双创"的体制与机制,进一步挖掘其时代价值、提炼其具有国际传播意义的文化精髓,推动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的国际交流与互鉴,为建成文化强国与体育强国进一步筑基。  相似文献   

9.
意象,就是寓意之象,是寄托作者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是作者思想感情与具体物象的融合。了解中朝古典诗歌中植物意象的文化内涵是赏析古典诗歌的关键。而梅花、柳作为中朝古典诗歌中最为重要的植物意象,有着特殊的文化内涵,对此进行考察,具有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10.
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教育法》第七条规定:“教育应当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传统文化,吸收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优秀成果。”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也强调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的思想文化。中国古典哲学中朴素唯物辨证法和“慎独”的修养方法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在教育中仍有借鉴作用。 一、古代朴素唯物辨证法在社会主义教育中的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传统文化教育是高校道德教育重要组成部分,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与熏陶是贯穿当代大学生人文修养塑造的始终。中国传统文化内容博大精深,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与示范作用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当代人的心智。是中华民族在生息繁衍中形成的理论化和非理论化的精神成果的浓缩,是进行道德教育的良好媒介,对于建构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具有重要的指向价值。文章诠释了传统文化教育的涵义及精髓,剖析了当代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与大学生道德的角色紧张,通过传统文化教育在大学生道德教育中的价值实现探讨有效的大学生道德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伦理观念对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和精神滋养起到了深远的影响作用。将“忠、诚、勤、朴”作为校训是对传统价值观的再现,对大学生成长成才具有积极的指引性。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应根植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土壤,充分汲取传统的养分。在现实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研究,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价值内涵,切实增强当代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3.
论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现代社会效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探讨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现代社会效用是为了在更高的层次上认识与理解它的价值,是为了更好地继承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并且由此探求到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契合点。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对人们树立健康意识,提高文化素质,加强道德修养,弘扬民族精神,增添生活情趣,以及形成大众文化意识等,有着其它文化不可替代的独特效用。人们在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实践中可以接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同时也可以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  相似文献   

14.
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早已积淀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底蕴。如其中的仁爱思想、天人合一思想、处世哲学等,其思想之博大精深对当前面临的严重道德失范问题的解决具有极大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我们要利用先人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积极探索儒家德育思想在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中的有利因素,促进当前德育工作的完善。  相似文献   

15.
中国武术胎生于中华传统文化母体,中国武术文化的现代诠释,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武术在其历史演进中潜移默化地受到墨家思想的影响,其中,墨家军事思想对中国武术技击影响主要表现为,全胜思想催生强技待敌的慎战理念,尚守理念造就守弱处雌的防御特色,战斗精神涵育以胆为先的武勇精神,制敌策略形成扬长避短的技术风格,谋略意识构建用奇重谋的尚变传统;墨家道德思想对中国武术道德精神的塑造表现为,非攻止战理念迁移为止杀劝和的武术手德,兼爱平等意识形成了和睦友爱的传统,尚义重利取向引领了武术技击实践,墨家任侠精神丰富了武侠精神内涵。以墨家思想透视中国武术,有益于加速中国武术与中华传统文化的融通,激发中国武术创新的生命力,提升中国武术的文化境界。  相似文献   

16.
太极拳:体认道德伦理的文化教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包罗万象的中国传统文化中,传统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在民族文化的发展脉络中始终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运用文献资料法,将以传统道家哲学思想为源起的太极拳与传统文化中的道德伦理的相关内容进行比照分析,撷取了太极拳拳理中"尚中求和"、"以柔克刚"、"以静修身"、"虚实有度"、"无为而为"五个方面的内容来解读与之相互映射的传统道德伦理的内涵,以求推敲出其内在的相关性,凸显出太极拳的道德伦理教化功能,试图向世人阐述"体认太极拳理,体认伦理道德"的太极思想要义。  相似文献   

17.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儒家文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意识,而尚"中道",贵"和谐"则是这一文化的精髓。从历史一路走来的中华传统武术,也无时无刻不渗透着这一精神实质。从传统武术的动作境界、审美境界、道德境界、价值追求等几个方面阐述了传统武术文化所蕴藏的中和理念,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和推进和谐世界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有助于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认真梳理和总结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并与高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相衔接,将有助于大学生人文素质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伦理道德是中华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核心。我们如何认识和对待中华传统道德,则是近代以来引起人们广泛关注和争论的问题。《中华传统道德的现代意义》一书,立足于一个民族的生命和她的道德传统的生命是同一的理论视点,既尊重传统,把传统道德作为我们当今道德建设的重要思想资源,又立足当代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主题,把和谐的人际关系作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以人际关系为主线、以构建和谐人际关系为核心,对中华传统道德进行了富有新意和创意的现代诠释。  相似文献   

20.
曾国藩是5000年中国传统主流文化培育出来的优秀成功者:事功大成、文章卓著、人格高尚、修养如海,给我们留下了实实在在的宝贵文化遗产。他以身体力行激励着出身贫寒人家子弟的成长和进取,以他不断完善的人格和不断充实的学养对中国传统主流文化做了最深重的实践。“读书只为进德修业,”在建立事功和探索真知的过程中,他非常注重完善自己的人格修炼,同时又以不断趋于完善的人格来促进事功的建立和真知的探索。他以“礼”处世、运世,达到了“内圣外王”的最高人格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